死亡學大約起源於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最初是由一位美籍瑞士醫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醫生倡導成立的。伊麗莎白醫生很有愛心,對於那些得了絕症的病人,很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
通過對很多病人的研究,她發現了人面對死亡的五個階段:例如得了絕症,一開始聽到病情會很憤怒,覺得為什麼會是我?然後就是沮喪,再後來就是討價還價,到最後的接受。
由於伊麗莎白醫生非常有愛心和同情心,能夠幾個小時默默地跟病人緊握著手,聽他們的傾訴,所以她對死亡問題有深入的研究。
她發現不僅是死亡之前,死亡之後也還有瀕臨死亡的體驗。而且她自己本人也有過一兩次的瀕死體驗。從她開始,死亡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式成立了。
多例瀕死體驗的研究反映了一些共同規律:神識出來,在屋頂上反觀其他人搶救的情況;在飄蕩狀態下可以剎那運動很遠而又能瞬間返回;有些人遇到黑暗的情形,穿過一條隧道後見到非常溫暖的光明,然後與光明融為一體。頻死體驗確實有這些共同規律。
但這些規律僅僅供我們淨業行人作為參考,也不盡然都是如此。例如由於眾生業力多種多樣,不同業力的眾生在中陰身階段會感到不同的顏色呈現,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看到輝煌一片或金燦燦的光明。
然而瀕臨死亡的研究至少告訴我們,人死了有來世;人會投生,不是人死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