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段文是在解釋《觀無量壽經》的。《觀無量壽經》“顯義”是在談定善跟散善,“隱義”是在談執持名號,所以善導大師就說:此經(“此經”就是《觀無量壽經》)定善、散善的經文中,都旨在標出專念名號必定往生。
定善文中,哪一段文標示念佛往生呢?“定”就是十三種定觀,十三種定觀最明顯的在第九種觀,第九觀說阿彌陀佛的光明: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所以,十三種定觀文中,也談到念佛。
這裡“念佛眾生”的“念佛”,是心中觀想的念佛,還是口中稱名的念佛呢?如果從《觀無量壽經》最後流通文,釋迦牟尼佛殷勤懇切地要阿難尊者弘傳下去的那段經文來看,就是稱名念佛。也就是: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也就是“持佛名”,不是“觀佛像”。
所以說,十三種定觀也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那麼,散善就是九品,九品之中有哪段經文在談稱名念佛呢?在下三品,也就是說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觀無量壽經》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雖然說到十三種定觀,說到三福九品,但目的在於導歸“專念名號得生”,也可以說旨在標舉“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不是在標舉十三種定觀,也不是在標舉三福九品。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費那麼多的時間、講那麼長的經文,來介紹十三種定觀和三福九品呢?目的在何處?目的就在“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目的就是導引修定善、修散善的眾生歸入專稱名號。也就是導引聖道法門的修行者,歸投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這段法語是善導大師引用淨土三經來說明諸善萬行不能跟念佛相比(雖然只是引用淨土三經,其實涵蓋了一切世界、十方諸佛,以及所有的經典、法門。也就是不僅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當中,念佛都是諸善萬行所無法相比的。為什麼?因為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願,是在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之後,經過五劫思惟所發超越十方諸佛的大願,當中獨獨選取念佛為往生的方法,而諸行是選捨的)。由此也可以知道,這三部經的思想是一致的,這三部經都在說一件事情: 只要念佛,必定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