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了凡四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了凡四訓----一位慈父向兒子講述感人的身心經歷,四百年來影響最大的家訓寶典,中國古代滋養良知與開啟智慧的集成之作,文人學士省除自心煩惱的經驗之談,無數仁人志士、高人逸士的啟蒙老師,無論入世、出世皆是不可錯過的金玉良言,總之,這部書改變了很多人的性格及命運,對現在、未來都是意義重大的醫世良藥。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纥,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

  開端引用《易經》來作為積善理論的依據。積善的人家一定有余慶,他一生享受不盡,子子孫孫享之,其中有很深的道理。

  ‘昔’是過去,‘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纥,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

  古人跟今人真的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比現代自由戀愛,說老實話,也有好處!好處是什麼?

  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父母,不會把你配錯;壞處是若父母沒有受過教育,無知無識,可以把女兒賣掉,所以兒女不甘心、不情願的勉強湊合,這是缺點。

  但是不可以不知道,它有絕對的好處。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親,孔子的母親姓顏,這裡的‘顏氏’就是孔子的外公。他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

  你看,不是隨便嫁的。他看出孔氏一家人代代都積德、代代修善,這家庭裡子孫一定有發達的,所以他將女兒嫁給孔家是有道理的。

  ‘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他們一家人的長處就是修善積德。

  ‘逆知’,就是預知,就是根據他們祖宗積德,就曉得他們家裡將來一定有好子孫,會興旺的,這才把女兒嫁給叔梁纥,生了孔子。

  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國自古以來,幸福的家庭很多。

  古代的執政者,只要掌握政權,大的是帝王,統治國家;小的縣市長、鄉鎮長,我們一般講政務官。

  在他們的職責范圍裡有三句話--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

  “作之君”,君是領導人,你是這個地區的領導人;

  “作之親”,你是這個地區百姓的父母,你要把百姓當做子弟來看待,要照顧他、要愛護他、要養育他;

  “作之師”,師是模范,他們不懂,你要教導他。

  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飨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試以往事徵之。

  依據《易經》敘述孔夫子的家世,再說到孔夫子對於舜王的贊歎。

  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孝之人--只見自己過,不見別人過。在佛法來說,他是道道地地的修行人。

  《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舜確實做到了,所以他積的德‘子孫保之’。這些話‘皆至論也’,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真理。

  ‘試以往事征之’,我們從歷史事實上看到。以下了凡先生所舉的人、所舉的事,都是當朝的--就是明朝--距離他幾十年的事情,說出來大家都知道;

  善有善報,勉勵人要修善,要積善。

  楊少師榮,建寧人,世以濟渡為生,久雨溪漲,橫流沖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他舟皆撈取貨物,獨少師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

  鄉人嗤其愚,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

  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墳也,後生少師,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至今尚多賢者。

  我童年在建瓯住過六年,常和同學們到楊榮他家去玩。他們的房子古色古香,門口兩個石獅子,掛著燈籠,像廟堂一樣。

  明朝時的“建寧府”就是現在的建瓯縣,在南平北面,建陽南面,屬於閩北,距離浙江很近,從建瓯到金華大約三百裡。

  ‘世以濟渡為生’,他家裡的先人是劃渡船謀生的。

  ‘久雨溪漲’,建瓯有一條河,就是閩江,一直經過南平,從福州出海。雨下多了,河川就泛濫,成為水災。

  ‘橫流沖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這是講水災相當的嚴重。

  ‘他舟皆撈取貨物’,別人看著大水災,就撈東西,趁機會發一筆橫財。

  ‘獨少師曾祖及祖’,他的曾祖父及祖父。‘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

  父子兩個劃了船專門救人,對於漂流的貨物,看都不看一眼,只顧救人。

  ‘鄉人嗤其愚’,鄉人譏笑他:這樣發財的機會,不多撈一點而去救人;笑他愚癡。

  ‘逮少師父生’,楊榮的父親出生,‘家漸裕’,家庭生活環境慢慢好轉了。

  諸位想想:劃渡船一天能收入幾文錢?還有坐渡船的身上實在沒有帶錢,又不能不渡。所以渡錢多半是隨意給,船旁邊擺一個小的盤子,並沒有刻意規定渡船要收多少錢。

  這是從前福建常見的情形;學生過渡都不要付錢。這就是善因定有善報。

  ‘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墳也’。

  風水不是假的,但是沒有善福也得不到。而且風水好壞,一定是按照個人的福德因緣,自自然然的,縱然有人指點,那只是一個增上緣;

  如果沒有這個福分,指點你得到風水不但沒有福,禍害反而來了,這是沒有福分享受。

  所以看到福報來了不要歡喜,為什麼呢?想想自己能不能消受得了?  讀了《了凡四訓》,真的一點也不錯,確實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你不懂得這個道理,不曉得改過,不曉得修善,你的命運裡沒有變數,只是常數。

  唯有真正懂得積善改過,那就有變數了;真正改造了命運、創造了命運。

  我們在這一生,看到許多的事,儒、佛所講的道理完全證實了。

  ‘後生少師,弱冠登第’。

  ‘弱冠’是二十歲,‘冠’是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二十一、二、三歲都叫弱冠。

  也就是他年紀輕,二十一、二歲中進士--進士及第。這是過去最高的學位,等於現代的博士,拿到博士學位了。

  ‘位至三公’,他以後做官,做到了少師。

  ‘三公’就是太師,太傅、太保。

  少師、少傅、少保,也是三公,位置比太師、太傅、太保稍微低一點。以現代的地位相比,大概是國策顧問的地位,也就是皇帝的顧問,皇帝有什麼困難的事情要向他們請教,所以地位很高。

  ‘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古時候做官的確是榮宗耀祖。

  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雖然是一介平民,他現在做到這樣高的官位,皇帝要追封他的祖父、曾祖父,也跟他官爵一樣。

  他的曾祖父、祖父,朝廷也封為少師--這是古代的榮宗耀祖。

  我們今天獎勵行善,政府表揚好人好事。實在講,古時候這種表揚比我們現在表揚有力量,教育的意義更深。

  因為子孫對國家有貢獻,國家對他的恩惠可以追加到他的遠祖。

  今天表揚好事是你個人而不及尊長,古代的追封加到曾祖三代如其官。

  在我們肉眼看,好像人已死了多少年了,有什麼意義?其實不然。

  這是優良教育的深意,使知自己成就,亦必賴祖宗之積德修善,報在子孫之事實。

  明乎此,焉有不肯修善之理?

  此事若就佛法中講六道,帝王的追封,不管他在那一道,榮耀實際上他也能得到。

  他如果是在鬼道,一切鬼王都尊敬他;他是大善人,必定受天帝鬼神的尊敬。

  所以這種教育的意義,實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摘自《了凡四訓講記》

 

上一篇:恆傳法師: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
下一篇:積善之家與積不善之家的因果實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