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劉素雲:無量壽經34集文字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這一節課我們共同學習第十八品經文,這品經文的題目是:

  【超世希有第十八】

  這一品經文,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事環境和生活環境。

  無論是人事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是超越十方一切世界,都是非常稀有的。

  世尊在這一品經文裡,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威德神通。

  極樂世界的莊嚴,不是菩薩所能思惟、想像和言說的。世尊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教我們能夠體會到那麼一點。

  下面看經文: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鹹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眾生,注意有“所有”兩個字,容貌色相莊嚴微妙,超過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非常稀有。每個人的容貌都和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差別。但是為了隨順他方世界的習俗,所以有天、人的名稱。

  這裡面有一個詞匯叫〔余方〕:是指極樂世界以外的他方世界叫“余方”。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前面世尊告訴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色身還是容貌,甚至於日常生活中的受用,都跟佛完全平等,沒有差別。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經上還說有阿羅漢、天人,這就使我們產生了一些迷惑,沒有辦法理解。在這裡,世尊為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清淨平等。

  極樂世界的所有眾生,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乃至於往生到邊地疑城的人,一直到等覺菩薩,皆是“容色微妙”。微妙到什麼程度?微妙到“超世希有”,就等於和佛一樣,“鹹同一類。無差別相。”這是經的原文這兩句,跟阿彌陀佛所發的大願完全相應。

  看下面兩句:

  〖但因順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這就解釋,為什麼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菩薩,不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純一菩薩的法界嗎?那怎麼還有天人呢,還有阿羅漢、還有聲聞呢?

  世尊在這裡為我們做出了解釋。他方世界的人,天人身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就稱為天人。比如說,像我們念佛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我們是從人道往生的,所以就稱為人;聲聞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就稱為聲聞;阿羅漢往生的就稱為阿羅漢。這是說我們沒往生前的身分,這就是“順余方俗”。這是一個意思。

  還有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從斷惑證真上來說的。雖然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思煩惱沒斷,故說他是人、天。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沒有斷,就說他是聲聞、阿羅漢。究竟超聖到什麼程度?佛用比喻、比較的方法,讓我們能夠有所想像。

  看下面一段經文: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寧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丑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但是意思非常容易理解。用白話文給它說一遍就是這樣的:

  佛對阿難說,比如世間貧窮困苦的乞丐站在帝王的身邊,他的面貌、形相、氣質,哪裡可以相比呢?同樣如果帝王跟轉輪聖王相比較,那就卑賤丑陋多了,就好像乞丐站在帝王的身邊一樣。而轉輪聖王具足三十二相,威德、色相第一,但是,如果跟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天王相比較,他又顯得丑陋下劣了。假使帝釋跟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比較,即使他的莊嚴提升百千倍,也不能與第六天王相比較。如果第六天王跟極樂世界的菩薩、聲聞們的光彩容貌相比較,雖然再提升萬億倍,也是不能相比的。

  這是這一段經文用白話文說,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看:

  〔帝釋〕是忉利天的天主。

  我們看下面這幾句經文: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寧可類乎。〗

  這是世尊給我們先設一個比喻,說貧苦的乞丐跟帝王站在一起,他們的容貌,我們一看就不一樣。帝王的容貌比乞丐的容貌,要殊勝得太多太多。因為人間的帝王富貴至極,乞丐是貧賤至極,富貴、貧賤當然不同,不能相比。

  再看下面四句:

  〖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

  世間富貴至極的帝王,如果跟轉輪聖王相比,就像乞丐在帝王的身邊一樣,無論在哪一方面,比轉輪聖王都差得太遠,不能相比。這是又一個比較。

  下面看:

  〖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丑劣。〗

  這幾句經文是告訴我們,在世間轉輪聖王的福報最大,沒有比他更大的。然而轉輪聖王若與忉利天王比較,他也就變成乞丐了。

  再往下看:

  〖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

  忉利天的天王跟第六天的天王比較,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是欲界的最高天。如果忉利天王若跟第六天王比一下,也等於乞丐在帝王邊一樣,不能相比。

  再往下看:

  〖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這幾句比較是這樣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第六天王的光彩容顏,也無法與之相比。我們要注意“雖萬億倍。不相及逮”這兩句話。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的容顏光色,真的是“超世希有”。佛以這樣的善巧方便,讓我們領略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的果報,光彩、色相之美好,實非言語能說得出來,也不是我們的想像能達到的。

  看下面一段經文: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這一段經文是說,極樂世界眾生所居住的宮殿、衣服、飲食,就像他化自在天王享受的一樣,隨心所欲,應念現前,一切都是自然現成的,這些都是阿彌陀佛本願、神通變化來供養的。至於他們的威德、品位,種種神通變化,則是十方世界一切天人所不能相比的,超過不止百千萬倍,而是不可計算清楚的倍數。

  看看這幾個詞語:

  〔階位〕是階級品位,指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來說的。

  〔所處宮殿〕:這就是說宮殿的住處。

  看下面這幾句經文:

  〖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我們大家都知道,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需的,在佛法裡稱之為依報。依報之殊勝,也不是第六天所能比的。

  在這裡就比一樣,比什麼呢?比自在。

  第六天人的宮殿、衣服、飲食,種種受用是應念而生。只要動一個念頭,化樂天人即變化來供養。那化樂天是第幾天呢?是第五天。第五天負責供養第六天,只要第六天一有念頭,第五天的天人立即變化來供養。第六天自己有能力變化,但是卻用不著他自己變化,有化樂天人來供養他,所以第六天的天人是非常自在的。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自在,比第六天人還要自在。第六天是由第五天來供養,西方極樂世界是應念自然現前,比第六天還殊勝、還自在。

  看下面三句經文: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

  這幾句經文告訴我們,他方世界的菩薩,如果不是一個階位的,不能在一起共修。我不知道同修們知不知道,以前對這個我不太清楚,就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們,如果不是一個階位的,不能在一起共修。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初信位的菩薩,可以和等覺菩薩在一起上課,這是不可思議的。他方世界不可為比。

  那〔神通變化〕呢?就太大太大了!神通變化幾乎跟佛差不多,“天眼洞視,天耳徹聽”。這個洞視與徹聽,是佛與等覺菩薩的境界。

  所以淨土法門,真的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是真正的難信之法。千經萬論沒有這種說法,一切諸佛剎土也沒有這樣的事情。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殊,確實不一樣,“超世希有”!

  〖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十方世界一切諸天,沒有辦法和極樂世界相比。若要說它超過了多少倍,也是無法計算的,真的不可思議。

  看後面四句經文:

  【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這幾句經文比較簡潔。佛告訴阿難,你們應該知道,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如上面所說的種種功德莊嚴,真實不可思議。

  這一品經文比較短,我們就說到這裡。

  下面說說這一品經文的要點。

  這一品經文是藉用比較和比喻的方法,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威德神通。佛以善巧方便,讓我們領略到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多麼的殊勝。千經萬論沒有這種講法,一切諸佛剎土沒有這樣的事情。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是真正的難信之法。

  我們接著往下學習,第十九品。

  十九品的經文題目是:

  【受用具足第十九】

  這一品經文,是講極樂世界大眾的生活情況。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福德無量無邊,一切受用“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看下面一段經文: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

  這一段經文是告訴我們:

  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者已經往生的,或者現在往生的,或者是將來應當往生的,他們都能得到如上所說,遠勝第六天王千萬億不可計倍的種種微妙色身。相貌端正莊嚴,福德沒有限量,並且智慧明了,神通自在無礙。這就是這一段經文的大概意思。

  我們接著往下看,具體的經文解釋: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

  這是指已經往生了的菩薩,而且是所有往生的菩薩,因為它前面有修飾語——〔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就是已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

  下一句:

  〖或現生〗

  剛才那是“或已生”,就是已經往生了的。

  〔或現生〕,“現生”是指當前將要往生的,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就屬於“或現生”這個范圍內的。

  下面一句:

  〖或當生〗

  這個是指現在雖然聞到了念佛法門,還沒有達到深信,還猶豫不決,但是種子是種下了。來生或者是後生,如果遇到了殊勝的因緣,再努力精進,還是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就叫“當生”。就是還沒有往生的,信心還不那麼足,以後遇到機緣還可以往生。

  這就是“已生”“現生”“當生”,三個不同的意思。

  下面幾句經文:

  〖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

  這一段經文是總說“受用自在”。

  先說身相,身相是什麼樣呢?

  〔諸妙色身〕,這就是前文我們所說過的“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就是“諸妙色身”的解釋。

  〔形貌端嚴〕就像大經裡所贊歎的那樣,“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絕不止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的劣應身。

  這個詞句可能比較新鮮、生疏。我再說一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的劣應身。那這個“劣應身”是什麼意思?就是最下等的應化身。我們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看得好極了。但是對於佛來說,這是佛最下等的應化身。他所應現的是什麼呢?是“丈六佛身”。這個“丈六佛身”就是劣應身。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知道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不是佛最好最好的應化身。

  〔福德無量〕,如果不是無量的福德,你怎麼能一切受用應念現前呢?這是無比大的福報。就是你一想,你想什麼東西立刻就現前了,應念現前嘛。所以這個“應念現前”,是說你的福報極大。

  〔智慧明了〕,這是說極樂世界。

  第六天王沒有智慧,雖然第六天王已經福報很大了,但是他是凡夫。他方世界的菩薩都比不上極樂世界天人的神通自在,從他方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有度化眾生的能力了。

  看下面一段經文: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種種受用一切都豐富滿足,什麼都不缺。“宮殿、服飾、香花、幡蓋”,這類用以莊嚴的器具,隨心所欲,都現在你的眼前。一動念就圓滿具足。

  這一段是講物質生活的豐富。

  看下面兩句經文是: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這一句是形容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無比豐富、無比滿足,沒有絲毫欠缺,想什麼就有什麼,隨心所欲。

  下面:

  〖宮殿。服飾。香花。幡蓋。〗

  〔宮殿〕是居住的地方。

  〔服飾〕是指衣服和裝飾品。〔服〕是衣服。〔飾〕是裝飾品。

  〔幡〕:相當於現在的旗幟。

  〔蓋〕是寶蓋。寶蓋的作用有兩種:一種是防塵,一種是遮陽。大家想西方極樂世界需要防塵嗎,需要遮陽嗎?不需要。它是一種裝飾品。

  下面幾句:

  〖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這就是說,心裡動個什麼念頭,東西就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自在受用。

  但是,有許多我們在過去生中,住在他方世界養成的習氣很難改。

  比如說,夏天裡白天太陽很大,出門時總是習慣地打一把遮陽傘。剛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念頭還存在,一出去看見外面很亮,就想打傘。你一想,這個傘蓋就出現在你的面前,不需要用手去拿。

  其實西方世界是光明的世界。

  光明是清涼的,它不是熱的。它不但清涼,而且柔和,用得著打遮陽傘嗎?完全不必要。這就是我們在他方世界生活時的一種習氣,暫時還沒有變更過來,所以一動念,它就現前了。

  再比如飲食,西方世界不需要飲食。

  但是初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因為生生世世都是一日三餐,都吃慣了,到時候呢,就會想吃。雖然是不需要,但是會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只要一起,餐具、飲食就擺在你的面前了。你再一想,我現在已經不需要了,你這個念頭一起,這個餐具也好、飲食也好,立刻就化沒了,就沒有了。這就是說習氣的問題。

  下面一段經文: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一段經文是說到了想吃的時候,七寶做的餐具就自然出現在你的面前。無量種美味的飲食也自然具足,也呈現在你的面前。初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雖然還有飲食習氣,實際上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需要飲食了。他們只要見色聞香,在意念上就算已經吃過了,精神和體力自然得到增長。又因為以意為食,所以沒有便穢,身心柔軟,對飲食不起貪著。以意為食之後,這個飲食現象自然就化去了,什麼時候想吃,這種現象又呈現在你的眼前。

  這一段經文是講什麼呢?是講極樂世界的飲食自在。

  往下看:〔缽器〕就是餐具。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

  你心裡動了想吃的念頭。

  〔缽器〕就是餐具,皆是七寶所成,自然就現在你的面前。

  〖百味飲食。自然盈滿。〗

  這兩句話呀,本來是比喻人間的富貴。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吃飯,每餐有一百道菜,不管他吃,還是不吃,每一餐一定要擺一百道菜。那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動一個吃的念頭,就跟帝王一樣,“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這是形容什麼呢?形容飲食的豐滿。

  〖雖有此食。實無食者。〗

  這兩句說,念頭一動,飲食就擺在眼前。想想現在已經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了,不需要人間的飲食了,這個念頭一起,飲食就又化沒了。

  〖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

  看到這些飲食,自然就知道不需要了。

  〖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幾句經文總括起來,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食自在”。

  我們大家聽了這一段,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飲食自在,我們生沒生起羨慕之心?反正我是非常羨慕。西方極樂世界別的不說,就是這一條飲食自在,足以讓我們羨慕得五體投地了。

  你說我們現在一日三餐,掂掇來掂掇去,多麻煩!你看人家西方極樂世界,起個念頭就出現在你面前,飲食和餐具。你一想,我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我不需要飲食了,餐具也沒了、飲食也沒了,你說這多方便。

  特別是哪一句我覺得特別吸引我呢?就是這一句〔而無便穢〕。

  我們一些大城市,在主要的街道有一個毛病。什麼毛病呢?找不到公廁。這個給很多出行的人帶來不便,外地來的人就更難了,找不到公共廁所。你說這個大小便吧,還都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你說找不到廁所怎麼辦?

  我給你們說個笑話。有一次我老伴子要出去溜達。我說上哪呢?他說上江邊。說實在的,從我們家到江邊吧,多虧那路公交車,它是直達江邊的,中間不用倒車。如果要一倒車,我就不敢帶他出去了,因為我找不著。結果領他出了門,坐了這公共汽車。到了江邊的終點站,車門還沒開呢,人家還沒下車呢,我老伴就告訴我:我要尿尿。

  你說這怎麼辦呢?這沒下車呢,等著開車門。我就喊司機,“師傅,快點開門!”師傅開門了,我們倆幾乎是最先下去的。下車了以後,到處一張望,哪也看不著廁所啊,沒有衛生間哪。

  我說:老伴你跟在我身後,我快點跑。我往前面跑,你跟著我。如果前面有洗手間了,我就喊你,你就快跑。

  我跑了大約是三百米左右吧,發現有一個公共衛生間。當時都不知道給我高興到啥程度了,終於找到這個衛生間了。

  我就回頭喊我老伴:老伴快點,有衛生間了。

  我又回過頭往回跑去接他。等我跑到他跟前,我說:老伴,我終於找到衛生間了!

  我老伴告訴我:憋不住,我尿完了。

  當時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所以我看到經文說到這的時候,我說,那太好了!何苦像我們這面,太不方便了,就這一條,就足以吸引我去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自在”,是太自在太自在了。

  下面一段經文: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璎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西方極樂世界大眾的穿著,有眾寶妙衣、冠帶、璎珞。這些寶物能放出無量的光明,光中又有百千種妙色,具足莊嚴。不需要剪裁、縫制,便可以自然地穿在身上。

  這一條,大家羨慕不羨慕?我們要麼就是去買現成的衣服,要麼買料得到裁縫店去縫制、裁剪。你說人家西方極樂世多好啊,多方便哪!不用裁剪,也不用縫制,可以自然地就穿在身上了。

  〔眾寶妙衣〕是多種寶物合成美妙的衣服。那麼多寶物合成為一件衣服,穿在身上該有多麼美妙了!

  〔冠帶〕:“冠”是帽子;“帶”是指身上系的衣帶。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璎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這幾句經文剛才我說了一點。“冠”是帽子,“璎珞”是裝飾品,主要是指胸前佩戴的,包括帽子上、頭上、手上所戴的,甚至於腳上都戴著這些寶物、裝飾品。這些裝飾品都是眾寶和合而成的。

  西方極樂世界確實如此,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需要經營,不需要制造,太好太好了。你想不想去?不想去真是傻呀!

  下面一段經文:

  【所居捨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極樂世界,大眾所居住的房捨宅院,不論是形狀、色彩、大小都調配得非常巧妙,與自己的心意相稱。捨宅上都有寶網彌覆覆蓋,懸掛了無量的寶鈴。昨天我們講,那個寶鈴一發出聲音,就像交響樂一樣的美妙動聽。還有非常奇特美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極其莊嚴美麗的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其中樓台欄桿、殿堂的樓閣,它們的寬窄、方圓、大小、高低皆稱人意。有的在平地,有的在虛空,都是清淨安穩,住者微妙快樂。這些環境都應念現前,沒有一樣不圓滿、不具足的。

  什麼叫〔寶網〕?指用珠寶連綴而成的羅網,叫做寶網。

  〔周遍校飾〕:“周遍”指遍及無余;“校飾”是指相交裝飾。

  〔光色晃曜〕:“晃”是指光輝;“曜”是指照耀。“光色晃曜”合起來是指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映照。

  下兩句:

  〖所居捨宅。稱其形色。〗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住自在”。

  “所居捨宅。稱其形色”,這是西方極樂世界“住自在”。居住的房屋,你心裡喜歡什麼樣的樣式,它就變成什麼樣的樣式;你喜歡什麼樣的顏色,它就變成什麼樣的顏色,這是自在。全是珍寶所成,一塵不染,清淨無比。

  大家想一想,我們這個世界,要買一個房子費多大的勁。買了房子以後再研究裝修,裝修完了以後又收拾衛生。反正是我覺得,你要買一處新房子呀,那真是累死人的活。

  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想個什麼樣的房子,就出個什麼樣的房子,要什麼形狀就什麼形狀,要什麼顏色就什麼顏色,要多大就多大,隨心所欲。你說咱們這個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得比嗎?我們這麼一比較,為什麼不去西方極樂世界呢?那麼好的我們本有的故鄉啊。

  〖寶網彌覆。懸諸寶鈴。〗

  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居住環境,宮殿樓閣上面都有羅網,皆系無數個寶鈴。

  下兩句:

  〖奇妙珍異。周遍校飾。〗

  〔周遍校飾〕是指室內室外的裝潢。

  〔奇妙珍異〕是說這種裝潢無與倫比。

  下兩句:

  〖光色晃曜。盡極嚴麗。〗

  〔嚴〕是莊嚴。〔麗〕是華麗。無量彩色光明照耀,莊嚴華麗之極。

  我這兩天講的啊,如果同修們能跟著我去各個景點去旅游,你們每天看到的都是一幅幅莊嚴美麗的畫面,讓你流連忘返。是不是這樣?

  下面幾句經文:

  〖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是講居住的環境。這樣的生活環境,是我們世間人非常向往和追求的。雖然向往又得不到,所以我們有“求不得苦”。得到了又未必能保得住,又有“愛別離苦”。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有的富貴人家住得非常豪華,被稱作豪宅。有的人家,這樣的豪宅不止一處。我們仔細觀察,他們住這些豪宅就像住旅館一樣,一年可能也難得去住幾天。其余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那空閒著。我身邊就有這種情況,有的還得雇個人看守著。

  比如說,我身邊有這樣的情況,一棟豪宅一年可能來住個一二天,然後就空著。空著還不放心,怎麼辦呢?再雇個人看著。我就想啊,你說誰有福報啊?不是有豪宅的人有福報啊,是人家那個看房子的人有福報啊。為什麼呢?一分錢不用花,人家就住進了豪宅。然後,每個月還拿幾千塊錢的工資在手,你說是不是他有福報?

  我們怎麼想這個問題,怎麼掂量的。為什麼這點問題就想不明白呢?真正有智慧的人,跟一般人的看法、想法、做法,可能真是有點差距,不那麼太一樣。你想,雇一個人看著,拿著工資,人家還住著豪宅,你說你買這個豪宅干什麼用啊?是不是你前生前輩子,欠人家這個看房子這個人的債啊,你這一生你就是來還債的。我就是這樣想的。

  可能是我這一生過的都是比較清貧的日子,我對這個真的無所求。我說說我住房的經歷吧,你們大家聽聽。

  最開始結婚,和婆婆公公住一鋪炕,中間隔個板,公公婆婆住這面,我和丈夫住那面,這是最原始的。然後升級了,升到一個我住六平米的小房子。我六平米那個屋,你們想想,六平米,擱一張雙人床,地上有一個連寫字帶裝東西的,不能說桌子,就櫃子吧。蓋上那個櫃蓋就是我寫字的桌子。打開櫃蓋,裡面就是我裝東西的櫃子。就這麼大一個地方。

  你們想想,我那個地面能剩多大一塊?六平方米去了一個雙人床的地方,再去了一個小櫃子的地方。我估計也就那麼二三平方米,也就那麼大了吧。你說那衛生好不好收拾?我的雙人床上,兩床被子、兩個枕頭,這就是我的家產。然後就那麼大點個小地方,我收拾衛生可方便了。洗一塊抹布,我蹲在地上,前後一回身一胡摟,我衛生搞完了。你說簡單不簡單?這是升級了。

  我又升級了,我升級到一個八米的房子。你說八米比六米多了兩米,那我擦地我就多擦一塊,但是總地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然後,我再升級。因為我調省政府去以後啊,給我分了一個房子,那個房子是1982年的房子。分給我的時候,已經住過好幾戶人家了,就是換了好幾戶人家了。

  當時我們委給我的時候,讓我去看這個房子,我就去了。你們都不知道我看了是什麼表情。哇,怎麼這麼大的房子呀!我這個房子多大呢?使用面積四十六平方米,是兩屋、一廚、一個小方廳。但是我感覺到它怎麼那麼大呢,太規矩了。因為啥,我原來看的是六平米、八平米,我沒看到四十六平米的房子。所以人家都說我,真是從平房大屯來的,你看著這樣一個人家都不稀要的房子,給她高興得那樣。就這個房子,是我1988年那年分給我的,到現在我兒子在那住呢,還是這個房子。就是這樣。但是我一想,你看我從八米一下子就跳到四十六米去了,那對我來說這房太大了。所以,我就沒住過什麼大房子。

  後來呢,因為我有病了,我的好朋友跟我姑娘說,我住那個房子不行。我住完這四十六米的房子呢,我又搬家了。我這回搬家不是上升了,是下降了。我從四十六米的房子,搬到三十三米的房子去了。然後就因為我病了,說我這個三十三米的房子不好。這是我好朋友給我姑娘出主意,趕快給你媽買房子。

  我姑娘這就趕快張羅給我買房子,就買了後來的漢水路這套房子,三屋一廚,大概也是八十多平方米吧,我估計。我當時是極力不贊成買這房子,因為我當時正在醫院,所以把這房子就買了。我出院以後呢,就搬進了這個新房子。你想四十六米的房子都讓我驚訝到那種程度,那八十平米的房子,我一看像皇宮一樣,在我印象中怎麼這麼好的房子。這就是我一步一步升級的。

  但是後來我覺得,這個房子不太適合我。因為什麼,我認為它太大了,我收拾衛生不方便。本來那個時候我身體不好,你說三個屋、一個廚、一個廳,我每天要收拾,沒有一個小時我收拾不完,不像原來我一轉圈我就收拾完了。後來,我現在住的那個房子,是兩屋、一廳、一廚,我估計也是八十平米左右,還是不小。我覺得就不如我住小房子那個時候,收拾那麼方便了,我也沒覺得住大房子有多麼多麼地好,可能是我這人就是窮嗖嗖的命吧。

  然後,我給你們大家舉一個什麼例子,我特別羨慕。我那個小外甥女,就是我四外甥女,她租了一個房子。她這個房子呢,是一室、一廚、一個小方廳,面積不大。這個房子是她租的,我就上她家去一次。

  我一進屋什麼感受呢?就一個字:爽!一進去怎麼感覺到那麼溫馨、舒適,賞心悅目。你仔細一看特別簡單,它沒什麼東西。但是她能把那個小屋子收拾到那種程度,就是你找不著它的缺欠。到什麼程度,我外甥女跟我說,“老姨,你倒坐下呀。”我說:“我不敢坐,你這床我不敢坐,你太干淨利索了!”她那個床,稜是稜,角是角,我仔細看,在她那床單上,找不出來一個褶皺。

  你說這個孩子,就能把那麼簡單的一個小房子,收拾到這種程度!真的沒有什麼別的東西,就是她那東西的搭配、色調的搭配,反正我一看,真是(非常協調)。

  我跟我外甥女說,我說“四啊,你老姨這麼大歲數,我第一次贊歎,你住這個房子真好!你給它裝飾得又簡潔又大方,那麼干淨利索,你找不出來一個死角。”我就想,她房子也不大,就那麼大一個小房子,她能給它弄到這種舒適程度,那不已經很好很好了嗎!

  我是這樣想的,為什麼我說這段話?就是說現在有人去跟風。比如說,有的同修的家裡,或者我們親朋好友,他有這個經濟條件,他把小房子變成大房子,這無可厚非,人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嘛。但是現在問題在哪呢,就是那些不具備條件的人,眼饞、眼紅、嫉妒,不有那麼一句話嗎——羨慕嫉妒恨。人家有好房子有大房子,他看著眼紅,他恨人家。你這個就不對了吧!咱們有什麼條件就用什麼條件呗。能住在一個很舒適的小房子裡,我看也沒啥不好的,你不要去嫉妒別人好不好。

  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一看人家小房子換大房子了,自己心裡就不平衡了。這個我說,你傷害的是你自己吧。這個事我不主張這樣去想、這樣去做。我們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你有那個條件,你改善生活條件,誰也說不出來啥。你沒有那個條件,你硬要去攆人家,硬要去跟人家比,你這個不是自討苦吃嗎?

  我之所以說最後這一段,就是告訴大家,隨遇而安,一定要隨緣,不要攀緣。不要去強求,你條件還不具備的事情,你要強求去做,你就苦了。

  我這是用這一段話來勸導大家。

  今天的交流就到這裡。

  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上一篇:人間天:如何從得到財富、健康、長壽等等的利益到出離輪回?
下一篇:佛陀在《善生經》講如何教育子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