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修行方法,超過萬善萬行。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這是佛法的通途,大家都這麼講。為什麼這裡又講“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呢?這是從教理上來說明,另外,也從往生的功效來說明。尤其是站在淨土門之內,就往生來講,稱念名號決定往生等等,有很多殊勝的利益。
我們就往生極樂世界來說,沒有任何行法能超過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行,所以說“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第一,“念佛大利無上”。念佛的人能夠得到大利,能夠得到無上的功德。
《無量壽經》最後,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量壽經》所說的“大利”是指什麼利益呢?就是指往生成佛的利益。大乘佛法,利益有大有小,而以成佛作為利益當中最殊勝、最大的利益。念佛之外,相對來講,其他修行所得的利益就小,就有上,就有所不足。所以,稱名超過余行,超過其他修行。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具足無上功德。
第二,“念佛福善無邊”。《佛說阿彌陀經》裡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而念佛的善根和福德是無量無邊的。凡夫所做的有漏有為的其它行法,福善有限。所以,念佛超越眾行,這也是站在我們凡夫行持的角度。如果是大菩薩,祂們能修無相法門,祂們的福善也不可思議,可是我們凡夫修不來。
《觀經》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
因為念這句阿彌陀佛,能讓人究竟種善根,乃至究竟成佛。我們雖然用一四天下七寶來供養佛菩薩,所得福德很多,但是仍然是有量的、有盡的;而成佛是無量的、無盡的。
在《涅槃經》裡有這樣的經文——
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把國庫裡的所有財寶拿出來,一個月布施一切眾生,不如人家就稱一口佛,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功德跟前面相比,不可較量,沒法比較。
第三,“念佛福善同佛”。念佛不僅功德無量無邊,而且福善同佛。菩薩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所謂“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是《金剛經》講的。如果有相,“你福德有樓房那麼大、地球那麼大”,還是有量的、少的;無相,像虛空那麼廣大,才叫多。雖然菩薩也是無相、也是多,但是念佛呢,福德、善根跟佛一樣平等。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阿彌陀經》裡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善根就是因,福德就是緣,叫“善根福德因緣”。
我們稱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法藏比丘在因中的誓願,還有祂萬行的功德,都含在這句名號當中。
阿彌陀佛把這句名號回施給我們,我們來稱念,念念之間,佛的功德成為我們的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跟佛相同,沒有差別。
第四,“念佛總包萬德”。阿彌陀佛名號是萬德洪名,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的萬德萬行都包攬無余。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阿彌陀經》裡說:執持名號。
“執持名號”就是心中信順、口中稱念,信行一體、心口不二,這叫“執持名號”。
“執”是抓住不放。“執”就是信順不疑;“持”就是相續不斷。在《阿彌陀經》裡邊,就是:一心不亂。
不改變,不丟掉,不二心,不懷疑,不雜亂,這叫“執持名號”。
蓮池大師有這樣一段法語:極樂依正,言佛便周。
蕅益大師說: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第五,“念佛圓超萬法”。念佛法門是萬法當中的一個法門,可是,這個法門是圓收、圓超一切法門,這是蕅益大師所講的。“超”是超越。所以,念佛超越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