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導讀
前言代序
學人這一堂課要跟大家介紹,已經存在法界當中,而且長時間被我們所忽略的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功德。為什麼要研究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功德呢?蕅益大師說:當一個人一心在念佛的時候,基本上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二種力量:第一種是“心靈的力量”,第二種是“佛陀的力量”。那麼這當中,有三種差別情況:
第一種人完全偏重於心靈的力量。也就是說,他整個修學主要是內觀的修學,所謂“觀照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妄想,把內在真如的力量開展出來,化除心中的煩惱。這種情況,古德給他一個評論說是──入道多辛苦。換句話說,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身業不禮拜佛陀、口業不贊歎佛陀、意業當然也不觀想佛陀,完全拒絕法界存在之功德力;只憑自己心靈的力量,去面對無始劫來累積的業力。這種修學過程當然是非常的辛苦,所以叫入道多辛苦。
第二種人的修學,是完全依靠佛陀的力量。這樣當然也有過失,因為你老是心外求法,最後結果只是事倍而功半。既然心中的煩惱不能調伏、心中的妄想不能消滅,念佛要得相應,就會有一定的障礙。因此:
蕅益大師說:真正的念佛人,應該是“自他不二”!
從你自己內心,產生“心靈的力量”來調伏煩惱;另一方面憶念佛陀的功德,感應佛力,幫你消除無始的業障。這個業力的力量,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心靈的力量可以破除煩惱,佛陀的力量可以幫助業障消除,這樣的自他不二,是最圓滿、最殊勝的修行方法。
蕅益大師在“自他不二”中,有一句話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的心,觀一切法空——安住於我空、法空的理性,但並不妨礙具足萬德莊嚴,還是可以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祈求佛力加被;雖然祈求佛力加被,一一莊嚴還全體理性,又不障礙內心的真空理性——所謂“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禅淨雙修”。這是最適合末法眾生修行的方法。當然,它的關鍵點就是:必須很清楚的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有哪些?否則無法產生正確的憶念,沒辦法!因此我們這堂課有二個重點:
第一個,你要清楚地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它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支持這句佛號。換句話說,你念這句佛號,到底啟動了哪些功德力?這個要很清楚!修行最怕的障礙就是愚癡,如果你愚癡心重,就沒有辦法生起真實的信心。所以在念佛之前,應該先了解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它背後的四十八種力量,是哪些力量?也就是正確地認識這四十八種功德的相貌。
第二個,你要知道如何把這四十八種功德力,轉成你自己的力量——轉他成自。佛陀的功德跟阿羅漢不同,阿羅漢的功德不能“他受用”,佛陀的功德可以“他受用”,眾生也能得到。
總而言之,了解“阿彌陀佛”名號的內容,然後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變成自己的力量,這兩件事對念佛人來說很重要,這就是我們這堂課所要探討的主題。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乙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甲一、前言┤
│ └乙二、淨土法門之特色
│
│ ┌乙一、總標核心五願
├甲二、正文┤
│ └乙二、別示其余諸願
│
│ ┌乙一、總結法要
└甲三、結勸┤
└乙二、結示勸修
甲一、前言
在進入正文之前,應有的基本認識有兩點:
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在佛教當中,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由“因緣所生法”成就的,不象無因緣的外道。你看外道的教主,他功德的生起是沒有理由的。佛法中,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仗緣而生。佛教的基本觀念認為事出必有因。那麼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生起的?先了解他在什麼情況下,發出這樣的願力。
二、淨土法門之特色
在釋迦牟尼佛的大乘教理中,淨土法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有哪些地方不共於其它聖道的地方,我們也應該要清楚。
簡單地說,這一段前言有二大重點:第一個講到緣起。第二個講到特色。
甲二、正文
所謂正文,就是對於四十八願整個內涵的介紹。這一科分成二段:一是總標核心五願,二是別示其余諸願。
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認為四十八願可以分成二類,首先,要了解它的核心思想,有五個願。這五個願,就像一棵樹的樹干,只要把樹干理清楚了,其他的四十三個願,就像枝葉華果也就清楚了。所以,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開導,從這樣的方向,先了解根本,再去了解枝末,就更清楚四十八願的整個架構。
甲三、結勸(分成二段)
第一段總結法要。從理論來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有這麼多的功德,我們怎麼去啟發它呢?它跟我們有什麼關系?當然是有關系才來學習。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創造了這四十八種功德,我們要透過什麼樣的方便力,才能夠把它轉成內心的功德。
第二段結示勸修。說明“心靈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應該如何交互作用——融合,念佛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甲一、前 言
第一段,先介紹阿彌陀佛本願的緣起,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生起的時空、背景有哪些。以下我們根據《無量壽經》分成五段來說明:
乙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一)親近諸佛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說無量壽經》
這是講到法藏比丘發願之前的修學過程。
在修學佛法的整個因緣當中,“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因為善知識有方便力,能夠幫助我們破惡生善。然而,在所有善知識之中,最殊勝的當然是佛陀。法藏比丘在發願之前,事實上已曾親近、供養過諸佛。在這裡,古德分成二段:第一段說明他“久遠的因緣”,第二段說明他“親近的因緣”。
首先看遠的因緣,“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在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當中,有一尊佛叫錠光如來,出現於世。為什麼佛陀要出現於世間呢?以下說明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了──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佛陀的出世,並不是為了顯現他的神通、顯現他的功德,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使令他們與諸佛一樣,證得無上佛果。
佛陀用什麼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呢?是用“教化”跟“度脫”二種方便。佛陀對於善根還沒有成熟的眾生,施設種種的善巧教化。好比說,你善根還沒有成熟,初加入僧團,跟你講道理也沒有用,做什麼呢?要你拜佛去,讓你口業贊歎佛陀、內心觀想佛陀——寺廟的早晚功課就是這樣,都是在贊歎佛陀、贊歎法、贊歎僧。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栽培善根!讓這個明了的心,跟三寶的關系慢慢地密切,學佛修行就從這裡下手。好比一塊木材,先把它烘干,總有一天,聖道之火,才可以把它點燃。所以佛陀對於善根還沒有成熟的眾生,施以種種的方便來教化他。
等到這個眾生善根漸漸成熟了,佛陀就開始“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講道理給他聽,使令他善根成熟乃至煩惱脫落——皆令得道。當他的內心出現了光明,這時候佛陀度眾的大事已畢,“乃取滅度”,佛陀就進入涅盤的因緣當中。
當然,不是只有一尊佛,“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有如來名曰月光,乃至於栴檀香……”,經典當中,列出了五十三尊佛,都是屬於過去佛。
這一段,是說明法藏比丘在正式發菩提心之前,已經親近了五十三尊佛,經常拜佛、念佛……,跟三寶不斷的淨法熏習,在這當中栽培佛法的善根。這是講到他過去的因緣。
下一段文,講到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對他的影響特別大,可以說他的善根已經成熟了,“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經過了五十三尊佛的善巧度化後,到了第五十四尊佛,名世自在王佛。
一切諸佛都具有十種通號,其中“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這五個通號,偏重於成就自利的功德;“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偏重於成就利他的功德。我們解釋其中二個:
明行足。佛陀的內心,具足了二種功德,一個是明,一個是行。佛陀的內心,當他要活動的時候,是先產生光明再活動,是用智慧觀照,謀定而後動,這一點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凡夫做事,大都是隨情緒、隨妄想而動——心隨妄轉。這個“明”是說佛陀在行動之前,是依止光明,由光明來作引導,也就是指佛陀心中的智慧;“行”是指佛陀的善行、福德資糧。表示佛陀具足了光明的智慧,也具足了善行的福德──福慧具足,所以叫做明行足。
善逝。這是說明佛陀死亡的相貌。凡夫的死亡,是進入夢覺,住在一種顛倒的昏昧當中,隨各人的業力牽引,去投向那一道。所以我們是在顛倒妄想中,進入死亡。佛陀的死亡,他的內心是什麼相貌呢?《智度論》上說:“於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當佛陀的色身即將要敗壞,要死亡的時候,便進入三昧智慧當中,然後慢慢的消失,入涅盤。所以佛陀的死亡叫做善逝。
這一段經文講到過去諸佛的出世。
在古德的批注當中值得說明的是,為什麼在法藏比丘發願之前,要列出諸佛的出世呢?這當中有一層深意,主要是說明大乘的根本思想——“法身常住、佛佛道同”的觀念。
我們看佛教跟外道的差別,外道的教主是獨一無二,你不能說有一天你要變成上帝,不可以的。而佛教最重要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性。這種清淨法身,不僅是平等,而且力量非常之大!
在美國有二位法師:一位叫恆朝法師,一位叫恆實法師。他們出家之後就拜佛,不是在房子裡頭拜,而是到外面朝山拜佛,三步一拜。感動很多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就去訪問他說:“诶,為什麼你有這麼大的勇氣,在大太陽之下頂禮呢?”問他從哪裡來的勇氣。這二位法師回答說:“當你心靈當中‘本覺的覺性’被啟發時,你就會跟我一樣,堅定地往佛陀的方向走去!”
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現在一天到晚打妄想,煩惱也很重,那都不是重點,這都屬於是生滅心。重點不是說“賊”很多,而是你真正的主人翁,還沒有醒過來,這才是重點!所以大乘的角度認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裡,更深的意思是說,為什麼佛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世呢?從錠光如來入涅盤之後,接著光遠如來、月光如來、栴檀香如來……,一佛接著一佛出世。為什麼諸佛會這樣相續出世呢?
因為眾生的覺性,總有一天會被啟發出來!
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妄想的力量,能夠對抗本覺的力量!所以諸佛的出世,在宇宙當中,永遠也不會斷絕!從諸佛的相續出世中,有這麼一個道理存在。當然這裡也說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謂大乘的正信,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段經文,含有這層意思。
(二)聞法修學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前面說到“法身常住”,是指我們的本覺性德。這個性德當然要仗緣而生,我們看法藏比丘是什麼因緣而發起菩提心。
釋文:當時有一個國家的國王,聽聞佛陀說法“心懷悅豫”。他在偶然的機會當中,聽到了世自在王佛說法。這裡所說的法,是指大乘的微妙法門,不是講小乘法,是講大乘法。聽了之後,內心非常的悅豫、歡喜。一個人聽法會產生歡喜,表示他已經明白這個道理。從我空、法空當中,得到一個很真實的覺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既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那代表什麼意思呢?表示無量無邊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無量無邊的波羅蜜,是可以成就的!
什麼叫“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呢?
所謂清淨就是,斷惡修善,乃至於度眾生,乃至成佛都有可能的。因為這樣堅固決定的信解,所以發了無上菩提心。這個“無上菩提心”,簡單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開展出來,智者大師說是“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有二種诠釋因人而異:
第一種菩提心,是屬於“智增上”菩提心。智增上菩提心,是先成就“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後才有所謂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智增上菩薩,他是緣甚深的佛道而發心。你想要成佛,怎麼辦呢?必須要斷煩惱、學法門、度眾生,是以上求佛道,來帶動下化眾生。一般來說,這樣的發心,會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這種人大部分先往生淨土。
第二種菩提心,是先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是緣“眾生法界的苦”。為了救度眾生,怎麼辦呢?他必須要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種人是屬於“悲增上”菩薩。所以菩提心有悲、智二種的差別。
總而言之,法藏比丘聽聞佛法,覺悟了真理,從真理的啟示,發自內心要上求下化,這是說明他發菩提心的因緣。
其次,就在他發了菩提心之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放棄了國家的王位,去做一個出家沙門,他的法號仍然叫做法藏。古時候出家的名號,跟在家名號是一樣的,所以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是講到他出家之後,修學的一個相貌。高才勇哲是指他外在的道行,具有高超的智慧、精進修學的力量;與世超異是說明他內在的道心,不為名利,一心一意追求無上菩提。
在這段經文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說:“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諸法因緣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其實,看一個人的緣起,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未來是什麼樣的結果!
菩提心有很多不同的層次,一般可以粗分為兩種:
一、世俗菩提心。是說他當初發菩提心,是依“事緣”——依事相的因緣而發心。好比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也說發了菩提心,但是他的菩提心沒多久,就被摩登伽女的魔咒所破壞,之後文殊菩薩持佛神咒,才把他救出來。他當時跪在佛前痛哭。佛陀並沒有責備他,先讓他自己反省:“為什麼發了菩提心,還會退轉呢?”必須把問題找出來。阿難尊者開始追溯過去,回到最初的根源,原來他當初為什麼發菩提心?他說:“我是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願意隨佛出家修行。”佛陀告訴他說:“這是一種生滅心!”你為什麼出家呢?因為看到佛陀相好莊嚴,要是佛陀變老了、變丑了,你就不修行了?如果你的無上菩提,是依止佛的相好莊嚴,而這個相好是變化無常的。你的菩提心,安立在一個變化的因緣上,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我們可以自己反省一下,你的菩提心是安住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你說,我的菩提心發得很大,也修了很多善法……我要提醒諸位:雖然你的房子蓋得很大、很莊嚴,但是你的地基牢不牢固?你是不是蓋在地震帶,很容易就被震倒?
第二種菩提心,就很堅固了,是依“理性”而發的。他為什麼發菩提心呢?就是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而發起菩提心。我的菩提心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我的心跟諸佛的心是平等的!跟外境完全沒有關系,所以不管人事怎麼樣,跟我的菩提心都沒有關系!是從內心發出來的,這種菩提心就非常堅固了。所以看他的因緣,從這裡就可以了解,法藏比丘的菩提心是怎樣發起?“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這是真實的菩提心,到最後他心中的願望,果然實現了。
(三)立定誓願
這一段,是法藏比丘將菩提心落實成為願望。菩提心是一個大綱,願望是一個別相。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關於法藏比丘所發的大願,一種是發了菩提心之後,直接發出來的。一種是他請佛開示之後,又加以修正的。這一願,是他還沒有請佛開導,一個很綱要的願景。當然這個願景,對他未來的四十八願,產生很大的影響,等於是把四十八大願的大綱,都建立起來。就像蓋房子,先將大柱蓋起來,只是這時候,還沒有正式請佛開示做修正。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最初的原始雛形,是怎樣的呢?法藏比丘經過世自在王佛開顯大乘法義,通達甚深的道理之後,心中就立下誓願,他說:“願我作佛。。” 他說總有一天,他一定要成佛。他成佛是什麼相貌呢?講出了三種相貌。
第一、攝法身願——成就正報法身
這個“攝法身”是什麼相貌呢?“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法身有二種功德:
一、是“法空智”所成就的。佛陀觀一切法空,所以能夠“齊聖法王”,他的功德等於法王。也就是說,他明了的心,能夠於一切法得大自在。這是小乘學者所沒有的,因為小乘學者還有“法執”,所以於法不得自在。好比阿羅漢如果要入涅盤,就不能在生死當中;在生死當中,就不能入涅盤;“生死”與“涅盤”這兩個法是對立的,無法達到佛陀這種“不二”的境界——於一切法得自在。
二、“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前面是贊歎他的“波羅蜜三昧”的自在,這裡是講到他的“我空智”功德。佛陀觀察我空,所以能夠了脫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使令身心安住於大般涅盤。這是我空智慧所成就的。
這是講到法身的二種相貌:一個是我空智所成就的大涅盤;一個是法空智所成就的大菩提。這種大菩提、大涅盤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以下說明他的因地: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因為他在因地當中,以布施來調伏心中的悭貪;以持戒來調伏心中的惡念;以忍辱來調伏心中的瞋恚;以精進來調伏心中的懈怠;這是屬於福德資糧。“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其次,以禅定來調伏心中的妄想;以智慧來調伏心中的顛倒,這是屬於智慧資糧。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他(法藏比丘)依止這六波羅蜜的資糧,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的偏空涅盤,只求成就佛道,來實踐這六度的願望。
這段經文,是說明法藏比丘,他要成就正報法身的願望。
第二、攝淨土願——成就依報淨土
他的法身當然要有依止的處所,就是我們講的“淨土”。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法藏比丘說:“我成佛之後,我所修成的國土,於一切諸佛淨土當中,要最殊勝,稱為第一。”如何殊勝呢?以下舉出了三點:
其眾奇妙:這個“眾”是指國中的人天眷屬。佛陀要有法眷,好比我們蓋一間寺廟,要有方丈和尚、要有住眾。那麼,法藏比丘要求成佛的時候,他的國中大眾,都要特別的“希奇微妙”。這地方我們提出三點。他未來有三個願,跟這一願有關系:
他希望他成佛之後,他的國土眾生,都是具足三十二相莊嚴的相貌。
這是其他佛國淨土所沒有的,很特別的。
他希望他未來國土的眾生,全都具足五種神通。這也不是其他的淨土
有的。
他希望他的國土眾生,壽命久遠,每一個人的壽命,都要無量無邊阿
僧祇劫。
二、道場超絕。前面是講“人”,這裡是講“處所”,也要超勝於其他佛國。我們提出二點來說明:
(一)極樂世界,受生的處所很特別,我們讀《阿彌陀經》,有“七寶
池、八功德水”的蓮華受生,也是其他佛土少有的。
(二)他的修行道場、住處,都是特別的莊嚴、微妙不可思議。
三、國如泥洹。這個就很重要了!“泥洹”的意思,叫“大般涅盤”。意思是說,整個道場的成就,包括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界,都必須具足“常樂我淨”四德。也就是說,你的內心,跟極樂世界的五塵一接觸,即能產生不退轉的功德。他的國土不但具足莊嚴,還能夠釋放聖道的力量,必須有解脫的力量。“而無等雙”,是一切諸佛剎土當中,獨一無二的。
當我在准備這段經文時,讓我體會到:
一個人的成就,其實跟他的志向是有關系的。心量大,功德才大!
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不論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沒有用,因為胸量太狹小。我們講“容器”,你的杯子那麼小,就算不斷的加水,杯子只能這樣子而已!所以阿彌陀佛能夠被十方諸佛公認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看他在因地的時候,所發的願就與眾不同——“令我作佛,國土第一!”他有這種高超的理想,當然就有這種高超的成就。雖然他這時候,只是心中一種初步的想法,還沒有經過世自在王佛的指導,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就像忏公師父說的,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種個性。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結果!
好比說,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諸位你認為結果會一樣嗎?不一定,對!為什麼呢?因為心不同嘛!他是這種心量,你是這種心量,同樣一百拜,結果當然是不一樣。“心為業主”。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在佛學院帶過一百多個學生,有一個心得:一個人胸量要大,你的功德才會大!你的胸量不大,整個格局都不會大,所有的成就也不會大。這地方很重要。
第三、攝眾生願(這一願跟我們有關系)
這麼莊嚴的法身、莊嚴的淨土,是誰可以去?這跟我們關系很密切,叫“攝眾生願”。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法藏比丘成就了這麼莊嚴的道場,到底是哪些人可以來住呢?他(法藏比丘)以大悲心來哀愍、度脫一切的聖位菩薩,乃至凡位的菩薩。“一切”是指十方發菩提心的菩薩,都可以生到我的淨土。那麼,往生的標准是什麼呢?它的正因是“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十方眾生要來我國,必須具足二個條件:
一、“心悅”:內心要有非常好樂之心——願生我國。
二、臨終要保持“十念相續的清淨”。我們講往生的最低標准是“十念往生”,就是能夠以一種清淨的信願,然後臨終憶念佛陀的名號——相續的十念,這就是往生的標准。
往生之後,“已至我國.快樂安隱”。來到我的國土,內心具足二種功德:
一、“快樂”。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心情跟在娑婆世界不一樣。娑婆世界,那是苦樂憂喜捨,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都有。極樂世界,你的內心只有一種情況──“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二、在這安樂當中,更重要的是,同時得到最大的“安隱”。這裡的“安隱”,是指一種解脫的力量——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我們現在的快樂是不安穩的,比如說你吃一頓飯很好吃、玩得很快樂……這些“五欲之樂”,都是變化、不安穩。因緣享盡,就會失去。但是極樂世界的快樂,具有“聖道”的力量,所以能夠給你平靜、安穩。
這裡,等於是把阿彌陀佛發願成佛的雛形結構,先標顯出來。
卷二
大乘佛法的生命觀,簡單說就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
從大乘佛法的觀點來看,一切法的本來面目是畢竟空的,沒有一樣東西是本來存在的。那麼,本來沒有,怎麼有的呢?一切從緣起——仗緣而生,因此阿彌陀佛廣大的殊勝願力也不例外。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發起這麼大的願力呢?
一、因為有諸佛的出世。如果這個世間沒有佛陀的出世,沒有一個人可以明白道理,也就沒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沒有這個聖號的存在。
二、因為能夠聽聞佛法。前面是“佛”的力量,這裡是“法”的力量。法有開慧之恩,讓他開啟心中的智慧。然後,依止智慧發菩提心,觸動他心中的願望,而立定誓願。
在“立定誓願”當中,還有一個觀念值得我們說明:所謂願望,當然包括了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這個願望,代表佛陀的一種救護加持力,以此而建立“阿彌陀佛”聖號。那麼,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大家對於“緣起法”是不是了解。
你認為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是一樣嗎?不一樣!對的!因為你的心去接觸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啟動釋迦牟尼佛本願的功德;去接觸阿彌陀佛,是啟動阿彌陀佛本願的功德,當然是不一樣。“諸法因緣生”,這二個因緣有所不同。我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心中憶念“忏公師父”跟憶念“西藏法王”有沒有一樣?也是不一樣!雖然說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但是本願功德就是不一樣。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有二句話值得我們注意的:
一、諸佛的本願功德力,的確有所不同:如經文第二段“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它對你未來生命的加持力,就不一樣了!
二、法門成就的難、易也有差別。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諸佛菩薩,有的就很容易感應。好比你念“觀世音菩薩”感應就特別多,對不對?光是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錄,寫起來就有好幾本。地藏菩薩也特別容易感應,還有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很容易感應。當然這個跟佛菩薩,當初在攝受眾生,所施設的方便力也有關系。看第三段經文:“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這就是說明,當這個願發下去的時候,已經把名號的定位,確定好了——我這個名號是攝受哪些人?它的加持力有多大?是不是很容易感應?所以,慧遠大師說,阿彌陀佛的聖號,有二種殊勝力量:
一、下手易。容易感應,跟修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法門是一樣的。
二、成就高。這一點就不共於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因為你念地藏王菩薩,你不可能往生到他的淨土去。他是菩薩,還在莊嚴淨土。
到這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一個綱要,大概就可以看出來了,這位菩薩未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名號所產生的力量,影響有多大。
(四)請佛證明
身為菩薩,當他發了願之後,經上說:他說他這種發願,不是他能力所能了知的意境。因此,就禀白佛陀,請佛陀開示,如何去成就淨土之行: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前面法藏比丘所發的願,只是一個大綱,還不是很圓滿,所以很謙卑的請求佛陀,能再為他詳細地演說。這時候,世自在王佛聽到法藏比丘的請求之後,“知其高明,志願深廣”,知道這個菩薩不得了,智慧特別高超,志向特別深廣,便為法藏比丘,開示了二個重點:一、修學的心要。二、修學的法門。
一、修學的心要
“至心精進,求道不止。”舉一個譬喻說譬如大海。雖然是廣大的海水,但是這個人,用他微薄的力量,拿著一個非常微小量米的斗,做什麼呢?他想要把海水舀干。那麼,他一天舀一點、一天舀一點,經過了很多很多劫的時間……諸位要知道,不管這個水怎麼多,畢竟是有限量的,因此“尚可窮底”,能得海底中很多珍寶。這裡講出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下文就很重要,“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意思是說,你現在發了這麼廣大的願,你這個願,到最後是放棄了、消失了?還是會成功?關鍵點就是你在實踐這些願望的時候,背後那個心靈的力量,是不是能夠做到——至心精進,求道不止!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你的心靈素質很重要!
真的,有些人具備成功的傾向,有些人就是有失敗的傾向,這是一個事實。好比有些人,一碰到逆境就放棄,他就不做了,改做其他的;做沒多久,又放棄了……這種人很容易跟失敗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這麼廣大的願望,你背後的力量,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推動這些願望,才會成功呢?只有四個字“至心精進”。我們分成二段,來解釋這四個字。
至心
這“至心”善導大師解釋說:是一種真實的心。雖然你立下很多願望,將來要做什麼、做什麼……要當一個講經法師、成就種種波羅蜜、蓋道場攝受很多人來學佛、最後往生淨土……但是你這些願望,是不是能夠成功呢?就看你的心是不是真實心。什麼叫“真實心”呢?善導大師說是:不求名聞利養之心!一個菩薩想要完成他的使命和願望,他的欲望必須要淡薄,才能夠發揮強大的力量。妄想太多、欲望太重啊,你很難產生強大的力量。所以要讓你的心力強,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讓你內心的妄想減少、欲望淡薄,這個叫至心。
其次,在這樣沒有妄想干擾的情況下精進。
“精”者:專一;“進”者:相續。你很專一、相續的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簡單講就是,不能放棄!只要你能保持一種精進、不放棄的心情,一定可以成就無上菩提佛果,也可以完成在因地所發的三種願——法身願、淨土願、眾生願。這就是佛陀對他的開示,要完成使命的最重要心法。
二、修學的法門
佛陀開示心法之後,廣泛的宣說。在過去諸佛當中,已經成就的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剎土。這當中包括他的眷屬、這些眾生有什麼善惡的正報身心、依報國土粗妙的差別……就相應其心中的願望,顯現給法藏菩薩作參考。這裡要注意的是:
古德說,世自在王佛,要顯現國土給法藏比丘看,就把好的顯現出來,為什麼還要把人民的善惡、國土的粗妙……壞的一面也顯現出來呢?古德解釋說:因為好壞都顯現,使令法藏比丘能善知取捨!
比如“國土”,如果只顯現好的一面,他就不知道要避免壞的一面。舉一個例子說:法藏菩薩的第一願就是“國中沒有三惡道”。為什麼他知道要發這個願呢?因為當他看到世自在王佛,顯現的國土當中,有的佛土有三惡道的苦惱。“诶!這個不行哦!我的國土要避免這件事情!”因此就發願:我的國土不能有三惡道。還有他當看到有些國土,有很多女眾,引起很多是非,他又發願:我的國土不能有女眾。
如果,你今天想要能夠遠離過失,那你就一定要先看到過失相!
所以,世自在王佛,必須把諸佛剎土,優點的地方、缺點的地方,通通顯現給他看,使令他“善取優點、善捨缺點。”所以在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遠離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當初世自在王佛所現的國土,就有好、壞的差別。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至心精進”。印光大師說: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忍辱”跟“精進”不是修行法門,而是一種心理素質。他說六波羅蜜的成功、失敗,行力跟忍力是關鍵點。所以印光大師說:“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在修行的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就是善用你的行力跟忍力!
以前,我們學院的教務主任慧天長老,曾告訴我們一個秘訣——傳授修行的心要,他說:
當你在順境的時候,要“行力”。當我們善業起現行時,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這時候你要趕快用功,因為這是大好時光,太陽要出來了。你這一生當中,這種好時光也並不多,所以要趕快精進用功、積集資糧。
當你遇到逆境的時候,剛好是你阿賴耶識罪業起現行的時候,處逆境要守——“安忍不動”,這時候你亂動,就更糟糕了。
所以說,順境要用行力,逆境用忍力!這個很重要。今天菩薩發了很多願,這些願是不是能夠實踐?就看菩薩的心理素質──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具足。
(五)思惟攝取
法藏比丘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又親自見到諸佛淨土,就開始對這件事情加以思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一、“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法藏比丘看到世自在王佛,顯現的這些國土之後,發起了一種“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殊勝誓願。也就是,對於前面自己所發過的願,現在更堅定了。
二、“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他就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這種觀照有二部分:第一個是指我空、法空的根本智——“其心寂靜,志無所著”。當我們以空觀智觀照真理的時候,內心是無住的。第二個是指後得智——善知諸法的差別,所以他這時候“一切世間無能及者”。雖然觀一切法空,但又能夠善知取捨,知道如何建立一個清淨莊嚴的國土,所謂“無住而生心”。
三、“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他花了五劫的時間,這時候他還沒有產生真實的波羅蜜功德,等於是息諸緣務,好好地思惟──如何攝取清淨莊嚴佛國的妙行。
攝取的意思是——攝他人之國土,取為己用。舉個例子說:法藏比丘看到其他的國土有八功德水,這種水質特別好,那麼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當他看到他方國土的宮殿很莊嚴,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這就是攝取。把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攝為己用,用來提升自己。
到這裡,整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正式成立了。
乙二、淨土法門之特色
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願之後,這樣的願望,就開始存在於法界當中,這對大乘佛法,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當他的願望成立之後,後世眾生,在修學聖道當中,深受四十八願的影響,產生很多的判教思想來。首先,我們看最早的判教思想。
(一)龍樹菩薩
難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
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
易行道——仰賴佛力,一心執持名號,得佛願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
——龍樹菩薩
在整個教法中,將“心力”跟“佛力”,判教最早的祖師,就是龍樹菩薩。佛滅度七百年後,他在《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品》當中,提出了“易行道”跟“難行道”的概念。他說:每個菩薩的成佛之道,其實是有差別的,一個是難,一個是易。
什麼叫難行道呢?
假設你所選擇的是“惟靠自力”。在你的修學過程當中,完全仰仗心靈的力量,以持戒對治身口的過失,以禅定對治內心的散亂,以智慧對治心中的顛倒……你是完全拒絕存在法界當中,佛陀的本願功德,你也不禮拜他、也不贊歎他、也不觀想他,這樣經過了無量劫的時間,用你內心的力量,來面對你無始的業力,你自己一個人去承當。在過去生中,所造作的無量無邊的殺盜YIN妄等罪。這樣的過程,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捍勞忍苦。而且你必須次第地破除三界的愛見煩惱,然後破除界外的無明煩惱、塵沙惑(塵沙惑就是法執,通界內、界外的),才能慢慢的出離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因為你要單獨的面對你無始的業力,當然困難度就特別高了。
第二種選擇,你怎麼辦呢?仰賴佛力!
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靈的力量”加強起來,一方面拜佛、念佛、憶念佛陀、執持佛陀的聖號,仰仗佛陀的加持力。這時候,就能夠在感應當中,不退轉於無上菩提,而且能夠很快的成就佛道,這叫易行道。
簡單說,這難、易當中,包括了二個差別:
一、時間上的差別。龍樹菩薩說,難行道的修學時間是久苦的,而易行道是速超的。也就是說,當你選擇完全靠心力的時候,你的菩薩道,所要花的時間,肯定是比別人更長久。
二、其次,如果你選擇了難行道,還有一個問題,在空間上,你一腳沒踩好,就墮落到深坑去了,有”危險、墮落”的障礙,就是我們講的很容易退失菩提心。
龍樹菩薩舉一個譬喻說:好比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陸道,就像步行一樣,走也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個、水道乘船,這就比較容易。在這裡,我們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龍樹菩薩當初提出了難行道跟易行道,跟我們現在的淨土法門有二點差別:
第一個、所謂“仰仗佛力”,並不是單指阿彌陀佛,而是十方諸佛菩薩。只要法界當中已經成就的藥師佛、阿閦毗佛……你都可以憶念他的聖號,啟動他的力量來幫助你。
第二個、在龍樹菩薩的觀念中,並沒有“求生淨土”的概念。他只說仰仗佛力,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能夠保持菩提心的善根,以破除遮障。
這是最早的判教,也就是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把法界當中的佛力,引進來?換句話說,身為一個菩薩,沒有必要單獨去面對業障!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你拒絕佛力,對你沒有幫助嘛!
蕅益大師說:修行人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氣用事!
如果你意氣用事,選一個比較難行的路,其實吃虧的還是你自己。所以我們研究教理,應該怎麼樣呢?在修行還沒有上路之前——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該怎麼走,要先規劃好。這個菩薩道,真的有困難和容易的差別。這是“心力”跟“佛力”最早的一個判教。第二段的聖道門跟淨土門,這時候淨土思想就比較成熟了:
(二)道綽大師
聖道門——於娑婆世界,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法,名聖道門。
淨土門——稱念名號,乘佛本願,往生淨土,入聖得果之法,名淨土門。
——道綽大師
到了道綽大師,淨土法門就正式成熟了,他把難行道跟易行道的判教,轉成了聖道和淨土的概念,也就是說已經把往生淨土的思想,放進去了。他說:假設你是在娑婆世界修學菩薩道,當然是“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這叫聖道門。假設你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仰仗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則“往生淨土,入聖得果”,這叫淨土門。從難行道、易行道演變到聖道門、淨土門,這中間的轉變,有二位菩薩也是值得我們介紹:
天親菩薩
龍樹菩薩是在佛滅度後七百年出世,天親菩薩是佛滅度後九百年出世,差了二百年,所以天親菩薩應該看過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他把難行道跟易行道,升華到一種“往生“的概念,著作了一本《往生論》。在《往生論》的《序分》當中,他提到一句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時候,他已經提出往生的因果概念來,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成就淨土,他的因地之行就是“一心歸命”。目的是什麼呢?“願生安樂國!”因此,他認為所謂的難、易,應該把“求生淨土”的概念放進去。
他在《往生論》後面的頌文,將“一心歸命”分成五門,說明怎樣達到一心歸命呢?示五門修法,包括: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就是,你要歸命阿彌陀佛,就必須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口業贊歎、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心中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禮拜、贊歎、作願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內心。這個“觀察門”是修“毘缽捨那”,就是不斷的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規劃你未來的願景,這是觀察門,也就是成就毘缽捨那的智慧。最後的回向,你希望法界眾生,都能同時求生淨土,這是修大悲。簡單說,他是以禅定、智慧、大悲這三個法門,來完成一心歸命,而願生安樂國。所以最早的祖師當中,提出求生淨土概念的,是天親菩薩,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北魏的昙鸾大師:
雖然天親菩薩提出了求生淨土的概念,但是並沒解釋這當中的原因——為什麼難行道跟易行道,要加上“淨土”呢?北魏的昙鸾大師作了一本《往生論注》,就是把天親菩薩要求生淨土的概念詳細的加以說明。昙鸾大師說:為什麼在早期,只提出難行道、易行道呢?因為在早期,大眾善根深厚、去佛不遠,得道者多。環境也很好。所以求、不求生淨土差別不大。但是,現在時值末法,這當中“機、緣”就有很大的差異。
首先,眾生的根機有變化。
什麼叫根機的變化?就是,時值末法,五濁惡世產生了。龍樹菩薩那個時候不考慮求生淨土的問題,因為那時候眾生根機好,自己可以跳越過生死。到了末法時代,眾生的身心世界,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和業障……果報體又容易生病、短命……總之,這個身心世界的障礙,實在太多了,所以淨土的概念就慢慢的形成。這是機——五濁惡世的問題產生了。
其次,外在的因緣也產生了變化:
前面是講“魔強”,這地方是講“法弱”——“去佛久遠”。那麼,當我們離佛的時代愈來愈遠、愈來愈遠……法的力量就愈來愈差,就是這個緣,所處的環境,放逸的力量愈來愈大,你要培養正念的力量,愈來愈困難。
因為機、法這二個因素,所以必須把求生淨土的概念,考慮進去,因此而建立了聖道跟淨土二門。
假設我們今天不考慮求生淨土,則會產生二種過失:
一、因為邪師惡友的誤導,而退墮大乘。
就是,你會受到邪師惡友的影響,雖然你發了菩提心,真的想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所接觸的人,他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講一句話、明天講一句話……“法”就是一種“名言”,名言的熏習,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講實在話,我們一般人很難建立大乘的思維模式,會很容易生起人天的思惟,反正我只要斷惡修善,也很容易生起小乘的思惟,就觀一切法空……總之,就是非常容易生起單向的思考。但是要你生起雙向思考——無住又能夠生心,又生心又無住、“猶如蓮華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菩薩種性很難生起,因為這種思惟太難了。只要一些小人物說三道四,就把你給誤導了。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師惡友,而退墮大乘,這是第一個過失。
二、因為顛倒善果的誘惑,而破壞勝德。
什麼叫做“顛倒善果”?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不但修智慧,也修福德。好比修布施、持戒、忍辱,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這也是一種善果。但是菩薩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面對善果容易生起顛倒、放逸。因為這個善果的誘惑,把你戒定慧的功德給破壞了,這樣也退失了菩提心。
因此,假設不求生淨土,就會有邪師惡友的誤導,跟顛倒善果的誘惑,使令一個初心菩薩容易退墮。昙鸾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終為所折。”意思是說,這棵樹,幼苗很小,如果你沒有把它放在溫室當中栽培,說“诶!我一定要歷練。”那麼這棵幼苗在暴風雨當中,經過風雨的摧折,第二天這棵幼苗,就完全被破壞了,它禁不起這麼多的傷害。
所以,到了末法時代,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提出了求生淨土的概念。到了他的學生道綽大師,就把這個概念落實了,安立了聖道門和淨土門。當然,善導大師是道綽大師的學生,他繼續把這個思想發揚光大。但是對於淨土宗的判教,最成熟的應該是印光大師。
(三)民國的印光大師
┌業障消除┐
┌他力門┤ ├
│ └福慧增長┘
│
│ ┌蒙佛接引┐
└果地教┤ ├以凡夫心,投佛覺海。
└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提出的淨土判教是“他力門”和“果地教”。這個“他”是指佛陀的力量,這個果地是指淨土。他把佛力跟淨土善巧地結合起來。龍樹菩薩強調佛力,昙鸾大師、道綽大師強調淨土,他覺得這二個都很重要。
也就是說,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憶念佛陀,希望得到佛力加被,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以破除今生的障礙,更重要的是希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印光大師等於是把龍樹菩薩的“佛力思想”,跟昙鸾大師、道綽大師的“淨土思想”,巧妙地將它們結合在一起,因此而建立了“他力門、果地教的思想”。這時候,整個淨土宗的思考就成熟了。換句話說,你念一句佛號,不但包括了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也包括了來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這個他力門、果地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印光大師最有名的一句話:“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當你在念佛的時候──
就著你這一念惑、業、苦的心,直接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功德大海當中!
也就是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裡,我們提出一個總結:
成佛之道的確有很多種選擇,你現在做什麼樣的選擇,一定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結果!
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們只能說結果是一樣,但是過程就不一樣了。你說“诶!為什麼結果一樣?”講實在話,你走難行道,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時間,當初你們兩個同時受戒,有些人成佛了,你卻還在三界流轉。等到你成佛之後,結果都一樣——佛佛道同——沒有一尊佛有差別。但是這個過程,絕對是不一樣——方便有多門。
你選擇一個你要走的路,你就必須承當它所有的結果!
生命就是一種抉擇——謹慎思考您所選擇的菩薩道!
我覺得我們今天在行菩薩道之前,多看一些大乘經典,做好事先的布局很重要。在管理學上有一句話叫馬到成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讓我想到跟淨土法門有關系。這個企業者的概念是說:馬跑得很快。我是一個人,沒有必要整天訓練體力,想跟馬比賽,因為我再怎麼跑,也跑不過它。我不用跑過它,我只要騎在馬上就好了!我騎在馬上,當馬到達的時候,我也到了!他這個思想是一種策略聯盟。
意思是說,雖然我是小公司,你是大公司,我再怎麼比,也比不上你。那沒關系,我不想跟你比,我跟你合作。你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同樣的道理,心力跟佛力之間的關系,必須建立一個策略聯盟,這個很重要!你的菩薩道,你不用單獨去面對,應該要跟佛陀合作,這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拒絕佛陀的理由,他對你無所求,是不是?他只想幫助你!
最後,我們將他力門跟果地教的差別,做一個簡要說明。
下一堂課,我們將介紹阿彌陀佛的核心五願,然後再介紹其他四十三願。
四十三願我們分成四段:一、國土莊嚴。二、身心安樂。三、出世解脫,四、聞名得益。這是講到果地教。是說你念這句佛號,未來會有什麼成果呢?會有三個成果:國土莊嚴、身心安樂、出世解脫。那麼,你念這句佛號,你今生的他力門呢?當下就能得到十二種加持力,這是你現世可以受益的。後面三十一個功德,是你來生能受益的,剛好符合印光大師的判教。換句話說,你念這句佛號,就有四十八種力量在幫助你,這就是心力跟佛力的一種相互關系。
卷三
大乘佛法的生命觀
《華嚴經》講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簡單解釋是說,我們的生命現象,其實是由自己內在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因為我們的心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變現富貴的果報出來;因為有悭貪的思想,所以創造了痛苦的果報;因為經常保持忍辱,所以顯現出莊嚴的相貌;遇境逢緣的時候,因為經常起瞋恚心,所以創造了丑陋的長相。從這個觀點來說:
想要改造自己的生命,最徹底的方法,就是改造自己內在的思想。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當中,說到要改造思想,必須修習“止觀”。
智者大師把止觀分成了三種方法:
一、修出離道
這個出離道,就是觀察我們現前的五蘊身心,以五蘊身心為所觀境。觀察我們的身心果報是不淨、苦空、無常、無我的;是雜染不清淨的;是無常變化的,使令我們對於身心果報產生厭離。這種厭離心的生起,促使招感三界果報的力量,也就慢慢、慢慢地消失,甚至從此不再來三界投胎,這叫出離之道——以五蘊為所觀境,也就是以眾生法為所觀境。
二、以心法為所觀境
所謂心法所觀境,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過對於內心的了解,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同時也了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因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所有的惡法都可以消滅,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就,由此發起了廣大的菩提心。這是觀察心法,而修習菩提道。
三、直觀佛的法界
這是觀察佛的依正莊嚴,生起欣求好樂之心,也就是修相應道——跟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這是密宗、淨土宗特有的大乘不共法門——修本尊相應法。
由上可知,大乘的止觀法有三種:一種是出離道。一種是菩提道。第三種是相應道。那麼,淨土法門,主要是修相應道,因為它的整個修學過程,就是修憶佛、念佛,直接觀察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效果,這是整個淨土宗的止觀修法。當然,我們要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一定是“依教起觀”,先了解它有什麼功德,才能夠起觀。
甲二、正文
這一科正式說明,構成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四十八個願,總共分成二段:第一段、總標核心五願。第二段、別示其余諸願。
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分成二類:第一個是“根本的”。第二個是“枝末的”。根本有五個願,就像樹的根本,你想要了解這棵樹,一定是先掌握它的根本,然後再研究它的枝葉花果。四十八願亦復如是,必須先把極樂世界的五個根本架構建立起來,才能夠了解其他的四十三願。
這根本五願,分成三類:一、說明淨土的“無上果”:這是第十一願跟第十二願,贊歎淨土法門的果地功德。二、說明淨土的“無上之因”:往生的正因有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三、“兼具因果”:是第十七願。
這五願,是先贊歎果地功德,再說明它因地的修學。當你了解這五個願之後,對於淨土法門本尊相應法的因果,就能夠掌握的很清楚了。
乙一、總標核心五願
丙一、住定證滅願
這一願說明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有二個,第一個是“住定”。第二個是“證滅”。這二種功德,在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當中,最具有代表性: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住定聚─┐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 ┤ ├者,不取正覺
└必至滅度┘
釋文:設我得佛,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往生淨土的國中天人……極樂世界的國中天人,這些都是帶業往生的凡夫。他們是生在凡聖同居土的天人,當然這些天人的煩惱,還沒有斷盡,因為是帶業往生,只靠臨終的正念,感應道交去的。所以,他的內心怎麼樣?充滿了煩惱,也充滿了罪業。然而這些阿賴耶識裡,尚潛伏煩惱罪業的天人,往生到極樂世界,會出現二種功德:第一個、安住定聚。第二個、必至滅度。
所謂安住定聚,是指剛往生的初心菩薩來說,剛往生是安住在正定聚。如果在極樂世界住久了之後呢?必至滅度。而安住定聚這個“定”,不是指禅定,是指智慧——無漏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在大乘的經論當中,把眾生分成三類:
一、不定聚:就是指十信位的菩薩,因為內心聖道的力量,並不堅固,所以可進可退,有時候前進、有時候退。就像我們現在修行一樣,有時候正念很強,有時候煩惱起現前,這叫不定聚,就是內心的善惡念不決定。
二、邪定聚:邪定聚是指外道的盲修瞎煉,有很堅固的邪知、邪見,這種邪執特別地堅固。
三、正定聚:是指十住位以上的菩薩,他的內心,對於實相的真理,如實地安住,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些帶業往生的天人,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完全安住在正定聚。他心中的煩惱不能活動、罪業也不能活動,就有這種力量。這是對剛往生的菩薩來說。
那麼他未來的生命,有什麼目標呢?“必至滅度”。這個菩薩只有一個方向,他不可能再回到人世間,成就人天的果報;也不可能進入到二乘涅盤去。這個安住在正定聚的菩薩,他的生命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直接成就大般涅盤(是指佛陀的圓滿境地)。假設這二個願望不成就的話,不取正覺。
我們在讀《阿彌陀經》時,有二句話非常重要:
第一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名極樂。”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是一種離苦得樂的世界。
第二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這是說明在這種安樂當中,決定可以成就不退轉的功德。
不退轉對於入聖位的菩薩影響並不大,但是對於凡位菩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上說:極樂世界的四土當中,他覺得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這三個土,並沒有什麼特別。極樂世界,最具有特色,不共於十方佛土的,就是,凡聖同居土。這凡聖同居土太特別了!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俱是、一切俱非。”極樂世界的人民,雖然說也有煩惱,但是卻安住在正定聚不退轉。你說他是聖人,他的煩惱又沒有斷;你說他是凡夫,他又安住正定,內心所顯現的是一種正念、正知的相貌。所以沒辦法去判教。
蕅益大師說,在其他的佛土當中,凡聖同居土通常會有退轉的過失。好比密宗,有些人對密宗比較有深入了解。密宗當初的發源地是在西藏,那是一個很單純的地方,後來因為政治的因素,這些大仁波切就流亡到美國、歐洲去,當然堅持正念的還是有,但是還俗的人非常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從唯識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命是依止阿賴耶識而住的。什麼叫阿賴耶識?就是“染、淨和合體”。你的阿賴耶識當中,有善種子、也有惡種子,你今天用善的因緣去刺激它,他以前住在西藏,生活很單純,在山洞裡面生活,看到的就是佛菩薩。還看到什麼?!什麼也沒看到,只好拜佛、念佛。到了歐洲、美國之後,接觸到花花世界,就把他蘊藏在內心深處,非常深、非常深,已經睡眠狀態的煩惱種子,把它刺激起來了,所以生命的型態就不一樣了。
我們的心念是因緣所生法。為什麼你會有這些念頭呢?是因為因緣的力量,才出現的,它不是自性有的。我現在再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答案只有一個:很難說!
因為,你在什麼環境,你就出現什麼心情!
就像空中的羽毛,你說這個羽毛是往上飄,還是往下墜?很難說!羽毛沒有能力決定。同樣的,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尋找一個好的環境,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是心隨境轉,控制不了自己的。
《淨土十疑論》上說: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能夠成就不退轉呢?
他是凡夫啊,他還有煩惱,為什麼煩惱不活動呢?智者大師說,主要有二個因素:
一、三寶的加持力
因為極樂世界三寶的加持力特別強,這是不共於他方國土的。
佛力的加被。你整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你的菩提心,當然是特別地堅固。
法力的加被。極樂世界的五塵,有情、無情同宣妙法,能時時、處處聽聞佛
法,可以加強你的觀照力。
僧寶的加被。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像忏公師父常說的“依眾靠
眾”,容易產生正念。
二、壽命久遠
其次,極樂世界的眾生,沒有“分段生死”的障礙。我們凡夫換了一個果報,就換了一種想法。這個分段生死,對於修行的障礙很嚴重!好比你前生是男人,就有男人的思想;你今生變成女人,就變成女人的思想;你要是變成一只螞蟻,就變成螞蟻的思想。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叫因緣所生法。這個“法”,它不是獨立的,是由眾多因緣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也有很多的善業。但是在極樂世界,我們的煩惱是不會活動的,因為它沒有活動的空間,沒有惡的因緣去刺激它。
因此,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保證:一種不退轉的保證!極樂世界是怎麼樣呢?“住定、證滅”。當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剛開始叫住定,未來的目標叫證滅,這是極樂世界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利益。
丙二、光明無量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有限量────┐
│ │
設我得佛─光明 ┤ ├不取正覺
│下至不照百千億│
└ ┘
那由他諸佛國者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身上所發出的光明,佛陀的光明有二種:第一個是“常光”。第二個是“放光”。常光就是經常存在的,你看我們畫佛像,佛陀的頭頂上,有一個像月亮一樣的圓光,那個叫常光;放光就是佛陀遇到特殊因緣時,比如說佛陀要說法,眾生有業障,過去有謗法的因緣,沒辦法聽進去,佛陀就從頭頂上、胸前、眉間,白毫放光,來加持他。這個地方的光明,是指常光,經常所顯的光明。釋迦牟尼佛的光明是一由旬,四十華裡。我們看看阿彌陀佛的光明有多大: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身上所發出的光明,假設是有限量的話。什麼叫有限量呢?他講出一個最低的標准就是“不可以少於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這個“那由他”就是“億”,“百千億億諸佛國”。一個佛國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假設我(阿彌陀佛)的光明,最低限度是少於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我就不取正覺。
前面的果地功德,是對你往生之後的受用。這個地方的光明無量願,是就著你現在是娑婆世界的眾生,當你身心有苦惱的時候,憶念阿彌陀佛的光明,能得到的受用和加持。
當我們的身心有苦惱,遇到了障礙,我們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跟阿彌陀佛的光明相應,會有什麼好處呢?
在後面的第三十三願當中有提到“若有眾生,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是說,只要你的心憶念我的聖號,馬上就會觸動我身上的光明。這時候會有什麼功德呢?“身心柔軟”。一個煩惱很重的人,是“身心剛強”,如果他是身心柔軟,表示他的業障已經消除。所以這地方的光明,是對現世的利益來說。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念一句佛號,最少最少有二種保證:第一個、現生身心柔軟。第二個、來生安住正定聚,而必至滅度。就是二大保證。
阿彌陀佛光明的引證:
我個人曾經跟“阿彌陀佛的光明”有過一次的接觸經驗,我提供給大家做參考。那是在幾年前,有一次應居士的邀請,到美國華盛頓作一場《阿彌陀經》的演講。剛開始去的時候,第一天人數不多,大概有七、八十人,預定要講六天。後來人數就愈來愈多,到最後一天圓滿的時候,大概有一百二十多人,算蠻多的!因為美國人住得很分散。講完之後,聽眾很歡喜,那時候我剛好講完第十五遍《阿彌陀經》,自己也很歡喜。下課之後,居士就提議說:還有一天的時間,隔天請我們到華盛頓去參觀科學博物館。我說:好啊,去看看也好!
講完《阿彌陀經》的當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有事情出現了!我在夢中看到我自己在講經,那時候法座很高,下面很多人在聽。講什麼課?沒甚麼印象。只是講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整個燈光變暗,然後跑出很多的黑影,在房子裡面流竄,是黑色的影子,我的直覺就是一種“鬼神”在障礙。當鬼神在干擾的時候,下面的聽眾,就一陣一陣的驚叫,沒辦法上課。在那種情急之下,我就趕快閉起眼睛念阿彌陀佛,在我印象中,念沒幾聲,從右邊的窗戶,就照進了一道金黃色的光明非常地清楚!好像是夕陽般,金黃色的光明照射進來。整個會場又恢復了光明,那些黑色的影子,就全部消失掉,一切恢復了平靜。我內心當中,也感到非常地寂靜。那時候醒過來一看,三點鐘,還早,就繼續睡了。
第二天,我們要去參觀博物館的時候,吃完早餐,大概八點出發。那位居士就說:“诶,博物館九點才開,我們順路先到五角大廈去參觀一下。”我說:“好啊,去看看吧。”到了五角大廈,站在門外拍了幾張相片,遠遠走來一位上尉軍官、一個老外,請他幫我們合照一張。有人就提議說:“我們到裡面看看吧!”我那個時候心裡,就有一種不祥的征兆,我說:“不要,快九點了,我們離開這個地方,趕快去科博館。”大家接受我的建議,就上車走了。結果我們的車子開不到五分鐘,五角大廈就爆炸了!整個濃煙密布。他們說:“诶!你們看啊,我們剛剛去的地方,已經濃煙密布了。”我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後來到了華盛頓的街道,整個街道都管制了,才知道有飛機恐怖攻擊,炸掉五角大廈,我們居然逃過了一關。
我感覺是阿彌陀佛救了我們,因為當我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時,內心真的感到很安詳寂靜。
阿彌陀佛的光明,無所不在,無所不照。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即使沒有看到光明,事實上你的身心,已經出現光明了!
台大有一位教授,他用科學儀器去測試說:一個人身上的光明,本來都很羸弱的,除非你身體很好。之後,他找印度修瑜伽的修行者,一打坐之後,身上的光明就非常強。但是,如果一個人心中念佛,他的光明比打坐的光明,還要強。所以心中念佛,佛力的加被,的確不可思議。他的光明從哪裡來的呢?當然是來自阿彌陀佛的攝受。所以在黑暗當中,你不用害怕,只要心中念佛不捨,你的身上,必會出現一道光明,這個光明就是阿彌陀佛,對你的加被。
丙三、諸佛稱歎願(十七)
前面是贊歎果地功德,這一願是贊歎極樂世界的因跟果─兼通因果。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設我得佛┤ ├不取正覺
└不悉咨嗟─稱我名者┘
釋文:當我成佛之後,十方無量的世界諸佛,必須要做二件事情:一、咨嗟我的淨土。這個“咨嗟”就是贊歎的意思,要贊歎我所成就的淨土功德——前面說過的,能夠不退轉、有無量的光明等。二、稱揚我的聖號。這是贊歎我成佛的阿彌陀名號。也就是說,在我成佛之後,我希望十方諸佛,都來贊歎我的功德,都來稱揚我的名號。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每一尊佛所做的事情,都是不顛倒的,一定有他的道理。
古德說: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定要由諸佛來稱名贊歎呢?
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一、表示念佛法門特別的深妙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阿彌陀經》的經文有二個特色:一、無問自說,沒有人能問。而且在整個過程當中,捨利弗尊者連回答都沒有辦法回答,都是佛陀單獨一人自圓其說。二、在“流通分”,為六方諸佛所共同弘揚的,這是其他經典少有的。一般來說,佛陀所教化的世界,一個世界不可能有二尊佛,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佛與佛之間會互相證明,特別是這種難信法門。
好比《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把前面的三乘方便,會歸到一心真如。佛陀說:其實法門都是方便,真正的修學是在那“一念心性”。在心性當中,沒有所謂的聲聞乘,也沒有緣覺乘、菩薩乘,每一個眾生就是現前一念心性,無二亦無三。這樣的思想,當然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所以到了《寶塔品》,就請過去已經滅度的多寶佛出來證明,多寶佛說:“釋迦牟尼佛說的是對的!”
為什麼到最後的流通分,六方諸佛會出廣長舌相,共同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實的?蕅益大師說:因為淨土法門,菩薩沒有資格流通。你看《華嚴經》、《法華經》都是由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來流通,但是淨土法門,菩薩沒有成就淨土的經驗,菩薩還在成熟眾生、莊嚴淨土,因此淨土法門,只有諸佛可以稱揚贊歎流通的,只有佛才有資格。所以這地方,由十方諸佛來稱揚贊歎,是說明這個法門的甚深。
二、表示念佛法門廣大無邊
善導大師說:如來以無盡大悲,所以出興於世。其最終目的,要惠以眾生真實的利益。這是說:佛陀以大悲心,在人間出世,出世的目的,是為了給眾生真實的利益。善導大師說:“念佛一法,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所以給眾生最真實的利益,莫過於告訴他:憶念阿彌陀佛聖號,現生可以消除罪障,臨終能往生不退!
這個法門非常廣大,所以值得十方諸佛來稱揚贊歎。而且這個法門非常普遍,不需要揀別根機。如果你是修唯識觀、天台觀,首先一定要過濾,看看你這個人,是不是通達諸法實相?沒有一個止觀,不通達諸法實相可以上路的,都必須揀別是否屬於大乘圓頓種性。只有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所以不需要揀別根機。因為這樣,十方諸佛就可以普遍地流通,使令他的弟子廣泛地受益。所以這地方的諸佛稱歎,是說明淨土法門的甚深跟廣大。
這一願通於因跟果,稱揚阿彌陀佛的因果。再看丙四、丙五,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這二個願就很重要了,跟我們往生有很大的關系,這是往生的正因。往生正因當中,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是為了饒益中、下根機而發的願;“臨終接引”第十九願,是為了饒益上根機而發的願。
丙四、十念必生願(十八)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至心信樂┐
┌┤ ├┐ ┌不取正覺
設我 十方│└欲生我國┘│若不│
─ ┤ ├ ┤
得佛 眾生│ │生者│ ┌五逆
└─乃至十念─┘ └唯除┤
└誹謗正法
這一願太重要了!祖師大德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以五願為核心,這五願當中,又以這一願當“願王”。因為有這個願,使令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才能夠成立。使令一切生死凡夫,能夠出離三界火宅。這個願,古德的批注很多,我們根據最有權威代表性的善導大師批注,來加以解釋。總共分成三段:機、行、益——根機、修行跟利益。
一、根機
在我成佛之後,所攝受的修行根機呢?是“十方眾生”。這以下修學的因果,是攝受哪些人呢?是攝受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說:這十方眾生怎麼解釋呢?也就是我們這種顛倒的眾生,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像空中的羽毛,內心的善惡,完全不決定,這個叫做十方眾生。這種顛倒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攝受的根機。
二、行——有三資糧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句話剛好是“信、願、行”三資糧。善導大師說:這三資糧最重要的是至心信樂,這是往生的關鍵。所謂至心,是指真實不虛妄的心,內心要非常的真實,沒有任何的虛妄。信樂是一種順從皈依的心。
意思是說,當你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放下你的“自我意識”,完全順從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好像你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一樣,那種感覺就是這樣,這個叫做至心信樂。你是一個造惡凡夫,心中積集了很多的罪業也好,你是一個持戒的菩薩,心中累積了很多的善業也好,你把你內心當中,所有自我所累積的,這些善、惡業的思考,全部都放下,一心順從阿彌陀佛本願。
這個順從本願,善導大師說有二個標准:所信之事決定、能信之心決定。所信之事有三件事情要相信:
“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觀無量壽佛經疏》
什麼叫順從本願呢?在事相上,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一、相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你相信無始劫來,在阿賴耶識當中,已經累積了無量無邊的罪業。也就是說,你不是從零開始修行的。諸位要知道:雖然你是現在開始修行,但是你不是現在才有生命!你在修行之前,已經有過很多、很多的生命,而且已經累積了很多、很多負面的罪業力量。你是從一個內心滿是污泥狀態,開始修行的,你要相信這個事實。你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修行,這張紙已經畫得亂七八糟了。所以第一件事情要深信:你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你要相信。
二、相信自己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你相信自己在六道當中,已經流轉很久很久,經過無量次的流轉生死。
三、相信自己無有出離的因緣:你相信自己根本沒有力量出離三界。你從現在開始,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整天的拜佛、持戒、修止觀,你就是無法離開三界。 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你根本做不到。
總之,你要相信這三件事情:相信你是業障凡夫、相信你已經流轉太久了、相信你沒有出離之緣,這是你要相信的三件事,這樣才能夠真實的順從阿彌陀佛本願。
當你相信了這三件事情之後,你還要生起三種決定心。
“彼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一、首先你要相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法界當中,的確有四十八種力量存在,你要相信這件事情,這是你心中對佛的信心。
二、你對你自己要有信心,要“無疑無慮”,不能有任何的懷疑,也不能有任何的憂慮。怎麼說呢?你在念佛的時候,心想:哎呀,我業障深重、我福報不夠……不順從本願!只要是你內心打妄想,這個就叫“抗拒本願”。抗拒本願的結果,當然阿彌陀佛就不能救拔你。當你在皈依佛陀的時候,你不能說你業障深重、也不能說你福報不夠,為什麼?因為你已經不存在了。
三、“乘彼佛力,決定得生。”你要相信阿彌陀佛一定有足夠的力量救拔你,阿彌陀佛要救你,足足有余。這時候——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叫做至心信樂,也叫做順從本願。
我希望大家把四十八願的核心思想,這個至心信樂掌握得到,就會知道念佛的時候,你的心地法門應該如何下手。如果能夠至心信樂,把你的身心世界完全放下,不論你是造惡凡夫也好,你是造善也好,總而言之,你在念佛的時候,一心順從本願,你的“心”就跟“佛”合為一體了!既然合為一體,當然可以產生很大的加持力,要求什麼呢?你不求人天、也不求二乘涅盤,你要什麼呢?“欲生我國”。當我心中順從本願之後,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願生西方安樂國!
以這種順從本願的力量,臨終具足了十念。這在古德的批注當中,大部分的古德都說,這個“十念”是指臨終十句佛號。不過昙鸾大師的解釋比較合理,他說:不一定要十念。他在《往生論注》上說:“臨命終時,相續稱念,業事成辦,不局數目。”臨命終的時候,能夠相續稱念就可以了,直到你的淨業成就,不用去管它是十念、二十念。
如果你具足了這三種決定心,假設不往生者,不取正覺。這當中唯除二個情況:一、有重罪的因緣“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逆的重罪;還有“邪見”:誹謗大乘正法。這二個是不能往生的。
這一願(第十八願),祖師們認為是“往生的最低標准”。也就是我們講的——臨終隨念往生。這個人,可能是造惡凡夫,臨終的時候,聽到淨土法門之後,做一件事情“順從本願、欲生我國,然後相續稱念佛號,成就往生”,這個叫做隨念往生。
卷四
前文第十八願講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願是整個往生最重要、也是最低的標准,說明了“帶業往生”的一個相貌。
帶業往生的意思,當然包括帶“善業”往生、也包括帶“罪業”往生。那他帶罪業怎麼往生呢?因為他臨終的時候,他的正念非常的強烈。什麼叫“正念”呢?他不是觀察空性哦,而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在臨終的時候,真實的放下萬緣,順從本願,而願生彼安樂國。以這種堅定的正念力量,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感應道交,觸動了阿彌陀佛的加持力,把他接引到淨土去。
這裡,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淨土聖賢錄》的公案,來加以印證。
在唐朝有一位張鐘馗,這個人的家族是殺雞的,他的父親是殺雞的,所以他從小就跟父親一起殺雞,殺了一輩子的雞。到了晚年的時候,業障現前,生了重病。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做惡夢。夢到一個穿紅色衣服的人,帶了很多很多只雞,跑到他的面前,那個紅衣人說:“啄。”這些雞就跑到他身上,去啄他的身體,臉部、耳朵、眼睛……都啄得流血了。等他一醒來,就全身疼痛。而且經常做這個夢,一睡覺就夢到很多雞,去啄他的身體。後來,實在痛得受不了,就跟他太太說:去請一個出家人來幫我消業障吧。這時候,就請了一位出家人叫宏道法師。宏道法師看他這個樣子,就問他太太說:“他平常干什麼的?”說:“是殺雞的。”“完了,是殺雞的!”就跟他說:“你要忏悔!要真誠地對這些雞忏悔,另一方面,你的念頭要斷相續心(指殺心)。”其次,再告訴他:“要好好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他就在宏道法師的勸導之下,一方面忏悔,一方面念佛。經過了一段時間,他就跟他太太說:“群雞化去”,這些雞已經消失了。再過一段時間,他忽然說:“香氣滿室。”他太太也聞到整個房間有香氣。其實,聞到香氣的時候,就是跟阿彌陀佛已經感應道交了,他就要求他太太把他端坐起來,就坐在床上念佛,安然的坐化。
這個公案的意思是說:張鐘馗是一個造業凡夫,那麼他為什麼能夠以這樣的瑞相往生呢?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在他臨終的時候,生命的最後關鍵,他選擇了順從阿彌陀佛本願,而不是選擇順從自己的妄想,所以這是他成就往生的一個關鍵。
這裡,需要我們說明的是,經雲“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當然,很多古德提出疑問說:第十八願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但是《觀經》裡面,造作五逆罪的人,照樣可以往生。這兩個怎麼解釋呢?
蓮池大師做一個融通:是說這個人,雖然生前造了五逆十惡、毀謗正法,但是到臨終之前才忏悔,忏悔就得清淨。因此,只要他能忏悔,這個人就不是五逆、就不是毀謗正法。關鍵點是:他有沒有忏悔?因此,我們去幫人家助念,當你發現這個人業障深重,沒有辦法順從本願。這時候應該叫他先忏悔,將他過去所造的罪業,從內心真誠地忏悔,斷相續心之後,再來順從本願。這就是往生的一個標准。這是講到臨終十念的情況。
丙五、臨終接引願(十九)
前面的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人而發的願,這一願臨終接引願是為上根人發的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發菩提心┐
┌┤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設我 十方│└修諸功德┘
─ ┤
得佛 眾生│臨壽┌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
└ ┤
終時└不取正覺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的根機也是“十方眾生”,但是這裡的十方眾生跟前面的十方眾生不一樣。前面是一種顛倒的凡夫,這地方是發大乘心的菩薩。這個菩薩他在修學當中,有二個重要的功德: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修諸功德。
他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堅定的願望。這個菩提心,或者說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悲增上的菩薩,或者說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智增上的菩薩,有這二種發心。但是昙鸾大師說:淨土宗的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所以淨土宗的菩薩,是偏重在智增上菩薩。因為如果你是悲增上菩薩,你怎麼會到淨土去呢?你是寧可陪著眾生流轉的,你的思考模式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主的。而淨土宗的菩提心是怎麼樣呢?昙鸾大師認為是:
發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就是願求生淨土之心;願求生淨土之心,就是願度眾生之心!
他是為成佛而求生淨土,然後再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這個人,基本上他是依止大乘的空正見,發明現前一念心性之後,而發起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決心。所以,他修學菩薩道的時候,不為人天福報、不為二乘的涅盤,只希望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內心當中有這麼一個堅定的誓願。
那麼,他不但是有誓願,還具有行動力——修諸功德。他平常布施、持戒、修習止觀……積集福德、智慧二種殊勝的資糧,但是到最後臨終的時候,一個關鍵點——至心發願,這是他往生的關鍵。
至心信樂與至心發願:
前面是講至心信樂,這地方是講至心發願。前面的眾生是一種顛倒的眾生,嚴格來說,這種人是沒有資糧力的,所以他完全偏重在信仰,就是順從本願。但是這裡的善根人不一樣,你要他順從本願有困難,因為他是一個有資糧的人,你要他從現在開始,完全放棄自我意識、完全放棄你的菩提心、完全放棄你的資糧力……不太可能,所以這裡的關鍵——不在信心,在於願望。
這個發菩提心的人,他是要成佛的,但是他看到整個佛道久遠、去佛久遠,為了避免退轉的緣故,所以他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他把成佛的願跟往生的願連結在一起——為了要成就佛道,所以我必須到淨土去!這二個是不沖突的。所以,這裡的關鍵是至心發願,跟前面的至心信樂不同。
至心信樂是我完全沒有想法,反正你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完全相信你,我就是通身靠倒。就像那三歲的小孩,踉踉跄跄站不穩,只能依靠在母親的懷中,自己根本使不上力。但是,這類菩薩不同,你要他完全靠上去,是有困難的,因為他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菩薩,是有資糧力的菩薩,所以他會怎麼樣呢?“至心發願”,——他把自己成佛的理想,訴諸到淨土去了——“欲生我國”。
這個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就會有事情出現,“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這時候,因為他不完全順從本願,他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因此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開示慰導,給他種種的開示、安慰,和引導。這時候,他個人還有一些想法,所以必須,依《觀經》佛陀所開示的,先贊歎他的功德——“善男子!你修諸善法,善哉!”然後再接他去淨土。是先開示安慰他、鼓勵他,而這時候的臨終開導,是阿彌陀佛親自來的。
臨終者最大的助力,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慰導。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上說:臨終的開導很重要,特別是對一個修學大乘的菩薩。他說,菩薩臨命終時,他的第六意識,是處在一種“亂心位”,所以這時候修行最難得力。好比,他為什麼可以發菩提心呢?因為有第六意識。他為什麼可以修諸功德呢?因為有第六意識。他整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依第六意識而住。不幸的是,在他臨終時,第六意識即將消失。
你想想看:一具臭皮囊何來立功德?他發菩提心,不是靠身體發菩提心,也不是靠嘴巴發菩提心,是靠他的心念發菩提心。他持戒也是靠他的心念來持戒的。但是,臨終的時候,所有修習善法依止處,那個心念,開始要退失,要進入悶絕……內心的感受,情何以堪啊!根本使不上力嘛!
你說平常有人刺激你,你可以安住正念,因為你的第六意識還在。但是臨終的時候,你的第六意識不起作用了。所以蕅益大師說: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只要你內心當中,還有一絲一毫的業力,你就會隨這個“業力強”的地方去投胎。所以這個時候,他處在亂心位,是內憂外患的時刻,阿彌陀佛前來開示慰導,顯得非常非常地重要!也就是說,他是一個上等根機的大乘行者“至心發願,求生淨土”。到了臨命終,阿彌陀佛前來給他開示慰導,而往生淨土。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就是第十九願最好的印證。你看蕅益大師的一生,他二十四歲就開悟了,“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他所悟到的現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真理,跟諸佛沒有差別。但是他說:“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當我從空性出來,我面對的是無始的業力,我覺得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那個坯器——雖然泥土捏好了,但是還沒有去燒,下一場雨,這個坯器就化成泥土了。因此,我也經常提醒修般若法門的人:當你入空性時,是人法雙亡,當你從空性出來時,卻是業力現前。所以我們不能忽略業力的力量!
蕅益大師又說:“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他曾有過幾次的加行,曾經努力過,也曾經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當他內心安住在空性的時候,他覺得心中是平等、無障礙的,但是當他從空性出來的時候——“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修學念佛法門有二種:一者專修,二者圓修。
什麼是專修呢?
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這個人臨命終人,或者說年紀大了,你不能說:“哎呀!你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你這樣子,法門就不契機。臨終人、晚年人應該怎麼樣呢?“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用第十八願來攝受他——三業專修。這個時候講太多沒有用,叫他趕快去布施……來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資糧力的,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當你遇到年紀大的人,你就告訴他說:“你內心當中,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過去忘掉,想你的未來就好!”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他這個時候,修持善導大師所提的三業專修,就很有效了。什麼叫順從本願呢?身業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萬修萬人去,這叫三業專修。
什麼是圓修呢?
第二個是圓修,看蕅益大師的意思,他是選擇第二種,就是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以念佛為正行,以戒、定、慧整個波羅蜜為助行。正、助雙行,但是要至心發願。
三業專修所強調的是一種信心——“至心信樂”。圓修所強調的是一種願望——“至心發願”。在這個專修、圓修當中,必須揀別另外一種叫做雜修。有些人今天念地藏王菩薩,明天念觀世音菩薩;誦《地藏經》、誦《金剛經》……這些法門通通沒有錯,錯在於他的心態,不具足信願。因為你的目標沒有明確,那就有問題了。既然你不是至心信樂,第十八願也不能攝受你;你也不是至心發願,第十九願也不能攝受你;那就由業力來攝受你。其實,淨土法門的信心和願望,二個都是要具足的,只是有所偏重。因此,窺基大師綜合了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講出一個總結:
“彼方精微,欲往實難;佛力加持,去之甚易!”
極樂世界若實論之,是一個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難,那是連阿羅漢都沒有辦法去的地方。怎麼辦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你想要觸動阿彌陀佛的本願,唯一的選擇就是——本尊相應法。從經文當中來看,有二種方法:第一個、你選擇“至心信樂”,順從本願。第二個、你選擇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至心發願”。
淨土宗的思考方式,跟修禅宗、天台宗,差別在哪裡?諸位知道嗎?這二個都強調正念,都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諸位要知道:不論你修天台圓頓止觀,或是修禅宗也好,他的心是觀察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天台止觀、圓頓止觀,都是在探討“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父母未生之前,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 ?淨土宗剛好相反,淨土宗不問你的過去,你過去造善也好,造惡也罷,它的重點是——“你將往哪裡而去?”它不問:你從什麼地方來?是問:你未來要怎麼樣?你將往哪裡而去?是不是真實地皈依阿彌陀佛,真實的發願求生淨土?這才是關鍵所在。
所以在大乘的修心法門當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過去,淨土宗是找他的未來。這地方,大家要把心地法門掌握到。淨土宗是既往不咎,他不管過去的,但是你的未來很重要!
乙二、別示其余諸願
前面的核心五願,把淨土的因和果,做一個綱要的說明。以下詳細地說明淨土的因和果。
┌一、國土莊嚴─────(五)
│
├二、身心安樂─────(十九)
◎入文分四┤
├三、出世解脫─────(七)
│
└四、聞名得益─────(十二) 今初
前面的三科,是說明往生以後的利益,就是說:你的憶佛、念佛,這三個利益是來世得到的;“聞名得益”有十二個願,是你念佛的當下,就會受益的。
丙一、國土莊嚴
丁一、一切嚴淨願(二十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淨┐
│ │
┌嚴┼光┼─┐
│ │ │ │
│ └麗┘ │
國中 ┌┤ ├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 ┐││┌形┐ │
設我│天人││└┤ ├殊特┘
┤ ├┤ └色┘
得佛│一切││
└ ┘│┌其諸眾生┐ ┌明了┐
萬物 ││ │ │ │
└┤乃至逮 ├有能┤ ├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 ─┘ │ │
得天眼 └辯─┘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國中的天人,這些天人所受用的一切依報萬物,包括山河大地、房子、草木……那麼,這些依報萬物是什麼相貌呢?這當中有二種功德:第一個從本質上來說,第二個從數量上來說。
一、從本質上來說。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它的本質是“嚴淨光麗,形色殊特”。這個嚴是指整個總相特別的莊嚴,這種莊嚴具足三個相貌:
(一)、清淨而不雜染。極樂世界的莊嚴,是清淨的,不會讓你產生煩惱。
(二)、極樂世界的莊嚴是有光明的。極樂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是黑暗的,都
是光明的。
(三)、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非常美妙而不丑陋。
其次“形色殊特”:它的形狀、它的顏色,都是非常殊勝特別,世間所少有的。總而言之,極樂世界的國土,特別地微妙,無法稱量。不但不能用言語來贊歎它,甚至沒辦法用心思來測量它。它是如何地莊嚴、如何地微妙,根本無法形容。這是講它本質的莊嚴程度。
二、從數量上來說。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就算這些天人,具足了天眼通,也不能明了這種勝境,所以也無法去辯說那些莊嚴的名相數目。
這個明了是指內心,辯別是指口業的形容。如同我們常說的:日用而不知。就是住在極樂世界的天人,也是沒有辦法去形容它,當然也沒有辦法用心去測量它。
這是什麼意思呢?極樂世界的這樣一個總相,是在說明它的五塵——色、聲、香、味、觸,是一種勝妙五塵。勝妙五塵當然包括了:提供你一種安穩的功德,和快樂的功德。這地方,阿彌陀佛強調說“無能稱量”,是說極樂世界的整個功德,不是你能用心思口議來稱量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世界。
時空無盡的世界表示什麼呢?
窺基大師說:極樂世界跟彌勒淨土有十種差別,其中一個差別,就是在莊嚴上有差別。他說彌勒淨土的莊嚴是有時空限制。有時空限制的莊嚴叫低劣的莊嚴。你看彌勒淨土,你到那個地方去,時間有限度、空間有限度。為什麼?因為它是業感的緣起。為什麼你到彌勒淨土去?因為你造了善業,因為你持戒、布施……
諸位要知道,你持戒的時候,你的心是“有所得”的。有所得的心是怎麼樣?有限量的!
你在因地造有限量的有漏善業,當然招感一個有限量的國土。極樂世界就不同了!極樂世界的莊嚴,是一種無限量的勝妙莊嚴。為什麼呢?因為你今天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用有漏的業力招感來的,而是“至心信樂、至心發願、順從本願”、“即眾生心,投佛覺海”,超越時空所成就的。所以諸位要知道,極樂世界的國土,不是業感所成,而是法身所變現的,這是關鍵點。
事實上,有很多人研究極樂世界,方向弄錯了!
當他看到寶石、看到黃金,就質疑說:“為什麼阿彌陀佛,要把極樂世界創造這麼莊嚴呢?”因為它是“法身”所變現的世界,本來就很莊嚴嘛!你到極樂世界,等於是到阿彌陀佛的法身境界裡面,是時空無盡的!因此,你根本無法去稱量它、去想象它的數目的,你沒辦法想象的!我們可以這樣講:極樂世界不是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那是多元化空間的世界。
這一願,主要是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作一個總說。
丁二、道樹高顯願(二十八)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裡者,不取正覺。”
國 中 ┌光┐
┌ ┐ ┌無量┤ ├┐
設我│菩 薩│不┌知┐其道│ └色┘│
┤ ├ ┤ ├ ┤ ├不取正覺
得佛│乃至少│能└見┘場樹│高四百 │
└ ┘ └ ──┘
功德者 萬裡者
前面是把依報的國土,做一個總結:那是一個時空無盡、法身所變現的國土。以下就各別解釋國土的相貌。這當中值得我們留意的:在《阿彌陀經》,經常提到──宮殿、樓閣、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還有樹。為什麼要先提到“道場樹”呢?古德解釋說: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有四相是在樹下完成的:
(一)、佛陀在樹下出生。
(二)、佛陀在樹下成道。
(三)、佛陀在樹下說法。
(四)、佛陀在樹下入涅盤。
所以佛陀在八相成道當中,四個最重要的──“出生、成道、說法、入涅盤”,都是在樹下成就的。樹跟我們的關系非常的重要,所以應該了解極樂世界的樹是什麼相貌。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國中的菩薩,這些初心的菩薩、還沒有供養十方諸佛、這些積集資糧不多的菩薩,都要能夠“知見其道場樹”。什麼叫知呢?謂:聽聞它的名聲,“哦,我聽過道場樹”。見就是親自見到。其實這個道場樹就是菩提樹,因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所以菩提樹也叫做道場樹。這個菩薩他“知見其道場樹”是什麼相貌呢?它的形狀是無量的光色——無量的光明、無量的顏色,而且非常高大,有四百萬裡。假設不能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樹木,在我們的依報環境當中,當然很重要,否則佛陀不會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一而再地提到寶樹的莊嚴。好比我們在房間當中放一棵樹,就會感到有生命力。在所有無情的世界當中,樹是唯一有生長能力的。它雖然沒有明了性,但是有生長能力,所以一個地方放了一棵樹,就充滿了生機。當然,極樂世界的樹,不但能給你帶來生機,還具足二種功德:
第一、演說妙法。《阿彌陀經》裡講得很清楚——“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可能有些人,不太習慣去講堂聽法,怎麼辦呢?他想一個人靜一靜,他就到樹林中打坐、或者在那邊經行,樹也會為他說法,可以的。
第二、能顯出十方諸佛說法的情況:你說我現在想看看藥師佛在說什麼法、多寶佛說什麼法……極樂世界的樹,能夠隨意顯現諸佛說法的情況。
這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道場樹,具有這二種殊勝功德——演說妙法,以及顯現諸佛說法。
丁三、寶香妙嚴願(三十二)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無量
皆┌ ┐
┌ ┤雜寶│而共
┌宮殿┐ │以│ ├ ┐
┌┤ ├┐│ │百千│合成│
│└樓觀┘││ └ ┘ │
自地 │ ││ 種香 │
┌ ┐│ ││ │┌若不如是
設我│以上││┌池流┐││ ┌奇┐超諸││
┤ ├┼┤ ├┼┼嚴飾┤ ├ ┼┤
得佛│至於││└華樹┘││ └妙┘天人││
└ ┘│ ││ │└不取正覺
虛空 │ 國土 ││ 普熏十 │
│┌ ┐││ ┌ ─┐│
││所有│││其│方世界 ││
└┤ ├┘└ ┤ ├┘
│一切│ 香│菩薩聞者│
└ ┘ └ ┘
萬物 皆修佛行
這地方的寶香妙嚴。我們先做一個說明,極樂世界的五塵,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講了很多勝妙五塵。但是這五塵當中,我們仔細的看《阿彌陀經》,再比對《無量壽經》,發覺釋迦牟尼佛,對於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特別強調三種塵——色塵、香塵、聲塵。
一、色塵——光明。當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的時候,極樂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是黑暗的。極樂世界是一個遠離黑暗的世界。它的一切萬物,都是無量寶、無量香合成的。這些寶物都能放光,不像娑婆世界的寶物,雖然能夠反射光明,白天看是很亮的,晚上看就是暗的。
二、香塵——香氣。極樂世界的寶物,一定有香氣。這個香氣在《無量壽經》中,也講得很多,《阿彌陀經》講得比較少。極樂世界這些萬物,都能放出微妙香氣。光明主要是消業障,讓身心柔軟;這個香氣是會說法,當你聞到這個香氣——“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能夠增長你的菩提心,這個香有這種效果。這是五塵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光明、香氣——香光莊嚴。
三、聲塵——聲音說法。極樂世界,每一個寶物都可以說法,你看經文“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因此,我們在觀想極樂世界國土的時候,你要記住幾個特點,要有光明、要有香氣、音聲能說法。這一願就講得很清楚。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的整個依報國土,什麼叫依報國土呢?它的范圍怎麼說呢?從大地以上,乃至到虛空,整個生活空間就在這裡。這依報當中,包括了:“宮殿”菩薩所居住的環境;“樓觀”佛陀說法的處所;“池流”眾生受生的地方,八功德水、蓮華,還有種種的寶樹。“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極樂世界的整個宮殿、樓觀、乃至道場樹,都是由無量珍寶所成。這些珍寶,《阿彌陀經》有提到七寶:金、銀、琉璃(是青色的寶物)、玻璃(是透明的水晶)、砗磲(是白色的貝殼)、赤珠(是紅色的寶珠)、瑪瑙(是暗紅色的寶物)。極樂世界的本質是七寶所成的,所以觀想極樂世界的房子,不能把它觀想成水泥,那你來生就投生到娑婆世界了,因為極樂世界沒有水泥做的房子,你想錯了嘛,這跟本尊就不相應了。
這些珍寶所成的一切萬物,具足了“百千種香”,是光明和香氣所合成的。古德說,在娑婆世界——“金銀雖有光輝,而無栴檀之氣;旃檀雖有香氣,而無珠玉之光。”這是說,雖然娑婆世界的金銀,能夠放出光輝,但是沒有香氣。雖然娑婆世界的旃檀,能夠散發香氣,但是沒有光明。只有極樂世界香光具足,可以說是“嚴飾奇妙,超諸天人”。
為什麼說極樂國土一切萬物,是又奇特又微妙呢?古人解釋說,香光具足名之為“奇”;廣作佛事名之為“妙”。極樂世界的所有萬物,既能放光,又有香氣,這件事情非常地稀奇,連天上都少有的;而且這個香光還經常演說妙法,廣作佛事,所以叫妙。這個香光能夠普熏到十方世界,菩薩在那個地方經行、打坐,聞到香氣、看到光明,皆修佛行,增長他的菩提心,更堅定他修習六波羅蜜。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極樂世界依報的意境——
我們用蕅益大師的一段偈頌,來做總結。蕅益大師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是說:雖然在極樂世界,你是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理性中,但是你又能看到光明、聞到了香氣——“一一理性具足莊嚴”;那麼雖然你能聞到香氣、也看到了光明,你還是安住在空性——“一一莊嚴還全體理性”。二個完全不相障礙——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障礙真空。就是這種意境。這種“一一理性還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事事無礙的境界,二個不相干擾。無論修空觀、修假觀,不互相障礙。這是講到極樂世界的香光莊嚴。
丁四、照見十方願(三十一)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皆悉照見
┌ ┐
│十方一切│
┌┤ ├諸佛世界┐
││無量無數│ │
│└ │ │┌若不爾者
設我 國土│ 不可思議┘ ├┤
─ ┤ │└不取正覺
得佛 清淨│ │
└─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的國土都是清淨無漏的。無漏只是斷惡,是一個基本,必須還要修善。怎麼修善度眾生呢?“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地方是說明極樂世界的七寶,所顯出的色塵,前面是講到光明,這裡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顯現十方世界的一切種種相貌,就像照鏡子那樣,看得非常清楚。
對於這一願,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講得很清楚,他說極樂世界依報的這些寶物,能夠:顯現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現!也就是說,你到了極樂世界,你不但是用耳朵聽法(娑婆世界只能耳朵聽法),你還可以用眼睛看到所有的真理,親眼見——“百聞不如一見”。
好比你看到這個人,因為持戒的關系,生了天,你看得清清楚楚;甚至看到整個十方世界,善惡業緣全部都顯現。當你看到別人的因緣果報,你就會有所警惕。哦!這個人因為持戒的關系而生天;這個人,因為一天到晚說人家的是非,墮到拔舌地獄去了……那麼,你看到之後,內心的感受,特別地深刻,跟聽聞的感覺又不一樣。
所以在極樂世界,它的說法不但用音聲,有時候佛陀不講話,讓你自己去看,皆悉照見十方世界種種善惡的業緣。看到的是怎麼情況呢?“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就好像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面像,那樣的清楚分明;雖然你看到的,是很遠世界的眾生情況,但是就像自己在照鏡子一樣,如此地清楚,所以你的感受也特別的深刻,這就是能夠照見十方業緣的功德。
丁五、樹中現剎願(四十)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
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
┌於寶樹中─皆悉照見┐┌若不爾者
應時如願┤ ├┤
└猶如明鏡─睹其面像┘└不取正覺
前一願看到的,是眾生的善惡業緣,會給我們一些警惕。這一願是看到佛陀說法的情況。前文是看“眾生法界”,這裡是看“佛法界”。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如果想要見到十方淨土中的某一尊佛,以及他的佛土。比如說:你在娑婆世界,非常地仰慕藥師佛跟他的淨土,但是因為有特殊的因緣,所以你沒有求生到那裡去。那麼當你往生到淨土之後,你想要見藥師佛的淨土,怎麼辦呢?“應時如願”,就在極樂世界道場樹中,就能夠隨你的心願,看到了藥師佛跟他的佛土,以及他的眷屬。雖然離這麼遠,還是像照鏡子一樣,無所不見,看得清清楚楚。
在其他版本的《無量壽經》中說,當你看到諸佛世界的國土,“眾生睹者,生希有心”。這個希有心,古德解釋為:生起無上菩提心。意思是說:看到諸佛說法,而生起菩提心。所以古人常說:你往生到淨土,就等於往生十方淨土。剛開始我還不懂這個道理,為什麼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就是往生十方淨土呢?因為你到極樂世界,整個十方世界的信息,你全部都很清楚,就像在你家照鏡子一樣,身歷其境!這是其他世界很難提供給你的。所以說:
“親近阿彌陀佛,就等於是親近十方諸佛;往生淨土,就等於是往生十方淨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從這二段經文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希望大家的思考模式是這樣:這四十八願,你不要把它想成是阿彌陀佛發出來的,因為它跟你有關系……你現在聽完四十八願之後,你要做一堂功課:就是你要畫出你心中的淨土願景。四十八願講完以後,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本四十八願,那你就成功了!
如果你聽完四十八願之後,你的心中還是“無住”,那就失敗了!因為這四十八願是在告訴你:如何去規劃你來生的願景。而且這每一個願,你都可以做到,每一個願你都可以實現,佛陀絕對不會打妄語的!所以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每一個願,都跟我關系密切!有的是跟今生有關,有的是跟來生有關;只要你憶念它是存在的,它就存在。 卷五
淨土宗的一個特色,它是一種“他力”所加被的法門。換句話說,這個法門是一種本尊相應法。所以,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令我們這一念心跟阿彌陀佛的心,能夠——心心相應,感應道交。
對於感應道交的道理,古德有一句話說:“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意思是說,我們跟阿彌陀佛是如何感應道交的?是因為我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體性都是空寂的,從自他平等、自他不二的角度來說,只要你的念頭一動,就有感應道交的力量。
徹悟禅師說:其實感應道交是通十法界的。好比你的心,如果經常憶念殺盜YIN妄的罪業,那你就跟三惡道感應道交了。如果是經常跟布施、持戒……善法相應,那就跟人天的法界感應道交。所以,我們現在不斷地憶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事實上就是在創造我們未來的功德,就是在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因此經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果你能夠不斷地思惟、觀察這四十八願,那麼這四十八願的功德,在你的生命當中,就會全部的出現。
前一堂課我們講到國土依報莊嚴,這地方是講身心安樂。蕅益大師說,依報的國土是以五塵為體——色、聲、香、味、觸五塵。我們怎麼去憶念這五塵呢?可以從二個方向來憶念:
一、它是一種安樂相
前面有講過極樂世界的五塵,包括了:宮殿、樓閣、寶樹,所居住的環境,基本上都是有光明的。這個色塵特別的殊勝,極樂世界沒有黑暗相,諸位要知道,極樂世界沒有晚上,都是白天,因為極樂世界是光明無量的。第二個、它是充滿了香氣的世界,極樂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充滿了栴檀香——“香光莊嚴”。第三個、極樂世界有種種美妙的天樂。
因此,我們從經文當中知道,極樂世界五塵的安樂相,光明、香氣、音樂,這三塵特別的殊勝。這種安樂相是說:當我們的心,跟五塵接觸的時候,有一種舒適快樂的感受,我們可以從這個方向去思考。
二、它是一種解脫相
極樂世界的五塵,能夠演說妙法、增長善根。如同我們前面有說到:極樂世界的光明,照攝你的身心——能令“身心柔軟,超過天人”。所謂柔軟相是什麼呢?就是業障消除嘛!我們看一個人,煩惱很重的人,他的身心是緊繃的。如果你到極樂世界,這光明一照,你業障一消,身心就柔軟了。其次,極樂世界的香氣,“菩薩聞者皆修佛行”,你聞到香氣之後,自然能夠修波羅蜜。你看極樂世界的“諸寶行樹,微風吹動”,風吹動這個樹啊,“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的音聲,也可以帶動你一種念佛、念法、念僧的道心。
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裡面,有提到一個問題說:極樂世界有安樂相跟解脫相,既然極樂世界是為了菩提道而安立的,就直接現出解脫相就好,為什麼還要現出種種莊嚴安樂之相呢?不是多此一舉嗎?這些都是有為法,畢竟空寂的嘛。
蓮池大師回答說:極樂世界在規劃中,體現了安樂相,有二個作用:
第一個、對上根器的人來說,是為了展現功德相。因為這個菩薩在極樂世界住久之後,經常地親近、供養諸佛,他的波羅蜜功德是具足的。沒有一尊菩薩所表現出來的功德,是單薄、寒酸的,都是莊嚴美妙的。所以極樂世界的莊嚴,是表顯這些菩薩具足功德,不像小乘人只觀一切法空,他在一切法空當中,具足了種種波羅蜜,但因為看不到他的內心世界,怎麼辦呢?借相來表顯。所以極樂世界的莊嚴,就老參來說,是為了顯現他的功德相。
其次,你會問說,如果這個人是帶業往生的,他以前在娑婆世界造了五逆十惡,臨終才忏悔的,那麼他到了極樂世界,怎麼也能夠受用呢?蓮池大師說:是為了“中下根人,生希求故”——為了讓他心中生起希望。就好像說,沒有錯,你剛往生到極樂世界,你跟大家在一起享受光明、享受香氣,這個叫做什麼呢?“先享受後付款”。雖然我現在沒有錢,但是我先把這個房子買下來,利用這個房子來開店、賺錢。诶,總有一天,我還是可以把這個房子買下來。
也就是說,雖然你到極樂世界,剛開始沒有資糧,你是受用佛賜給你的資糧,沒關系,借假修真。你在這樣莊嚴的世界,就能夠親近供養諸佛,總有一天,你也能跟諸佛菩薩一樣,名副其實。所以對一個中下根器人來說,是為了讓他產生欣求之心——“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因此,這個功德相,就老參的菩薩來說,算得上是名副其實,自然能顯現這種功德莊嚴。就一個初學菩薩來說,是借用佛陀的功德。但是總有一天,你也有這種能力,顯現這樣的功德。當然,對我們一般凡夫來說,剛往生到極樂世界,還是要仗著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加持,但是只要有這種果報體,總有一天,也可以把自己本具的無量功德,顯現出來。
前面是說明依報的五塵,以下是講到正報五蘊身心的狀態。前者是指你所受用的五塵,以下是指你能受用的五根。這當中有十九個願:
丙二、身心安樂
丁一、國無惡道願(一)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地獄┐
│ │
設我得佛─國有┼餓鬼┼者,不取正覺
│ │
└畜生┘
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正報身心的第一個相貌。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假設我所成就的國土,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果報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上說:
一、依止貪瞋癡的煩惱,造“上品”的十惡業,能招感地獄的火途之報
這個地獄的果報是怎麼產生的?就是由你的心創造出來的。因為你在造殺盜YIN妄的時候,你是依止“上品惡心”——就是堅決、不忏悔、完全沒有慚愧的心。在造作之前,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思惟;在造作的時候,生起歡喜心;造作之後,也不願忏悔。那麼這種業,就很容易墮到地獄去。是因為你的惡心太堅固了,所以它的果報叫“火途地獄”,就是一種熱火。地獄的果報,都是刀山油鍋……以火為主,表示內心的熱惱。
二、依止貪瞋癡的煩惱,造“中品”的十惡業,能招感餓鬼的刀途之報
所謂中品惡業是說,你造惡的心,沒有像之前那麼堅固了,可能事後有一點慚愧心,但不是很強,就是有一點慚愧心。那麼,他的未來果報是什麼呢?是餓鬼的刀途之報——餓鬼常在饑餓,或刀劍杖逼迫之處。它的特色,就是受用種種污穢的飲食,長年處在饑餓口渴中受苦。
三、依止貪瞋癡的煩惱造“下品”的十惡業,能招感畜生的血途之報
這裡造業的心,又比較羸弱了,這個血途就是一種傷害的意思。畜生道的特色,就是它的果報體很容易被傷害。我們人跟人之間有法律的約束,因此你不能傷害我,我也不能傷害你。但是在畜生道,要是身為一只螞蟻,或者一只小鳥……你就知道什麼叫做沒有法律的世界,完全是弱肉強食,沒有任何東西能約束,沒有。好比你看麻雀飛到地上,來吃蟲的時候,它也很害怕別人來吃它,生命隨時都會有危險。
以前有一位在家居士跟我說:“哎呀,師父啊,做一只鳥很不錯啊!自由自在的。”我說:“那是因為你不了解鳥的心情!身為一只動物,常在被殺,或是互相吞食之處,一輩子都生活在恐懼不安中,它的果報就是一種血途之報。”
像這樣的三惡道苦,阿彌陀佛他保證:只要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沒有這種三惡道的果報。
我想:我們凡夫的心情,對於生命無不期望能離苦得樂,或者說是趨吉避凶。但是離開痛苦、遠離災難這件事情,比得安樂,更加的急迫!我們不一定要馬上產生安樂,但是我們絕對希望,能趕快遠離災難!就像我們剛出家,老一代會告訴我們,出了家之後,第一件事情要做什麼?對了!“持戒”!為什麼要持戒?就是先遠離過失!我覺得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你說:“诶,為什麼出家之後,不趕快修波羅蜜?”很多在家居士,在家的時候,修了很多善法。一出家之後,什麼事都不敢做了,因為他先求遠離過失,為了趨吉避凶啊!“為求趨吉,先求避凶!”看了戒律之後,他開始謹言慎行。在家居士因為沒有看過戒律,所以不知道怕。我覺得這種態度是對的,因為我們不一定能馬上“生善”,但是“滅惡”這件事,很重要!
古人講一句話也很有道理——“平安就是福”。平安為什麼是福呢?你只是沒有災難,這樣平安就是福?對啦,沒有災難就是福報了。所以我看到有些出家人,少修福,他就專心的持戒,我可以理解──先求不墮到三惡道去,可以吧。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眾生的心情,為求趨吉先求避凶,所以他就保證:到了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的果報。即使你有那個罪業,也不可能再起現行,因為極樂世界那裡,根本沒有三惡道的果報。
丁二、不更惡道願(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
─ ┤ ├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前面是講到往生極樂世界之後,當下的現世果報;這一願是講到你離開極樂世界之後,你的未來果報。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這裡的天人,主要是指這些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的人民,都是凡夫眾生。當他投生到極樂世界,受用這一期的果報,這裡有種種的功德莊嚴。等到他這一期極樂世界的壽命結束了,假設在他未來的生命當中,還會墮到三惡道去的話,那我就不取正覺。
我們在經論當中,經常看到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功德相貌,倒是很少聽到,離開極樂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比較少。這一願,就講得很清楚了。換句話說,在你的成佛之道當中,只要曾經去過極樂世界,就可以永遠不受三惡道之苦,這也是很重要的保證!
如果,你今天蓋了一間寺廟,你敢保證說:“你來住過一個晚上,離開寺後,就不墮到三惡道?”很難!對不對?有一位講淨土的,他有一個觀念不合理,他說:“諸位在座的,有很多都是從極樂世界回來的,只是你自己胡塗忘掉了!”這一句話,完全不合乎經義!如果你真的從極樂世界回來,你還胡塗、還忘掉?甚至有可能造業、墮落到三惡道?那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是相違背的嘛。
你知道一個人,不墮到三惡道,是修到什麼階位嗎?至少是“位不退”——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住,於實相理,如實安住了,已經斷了見惑。斷了見惑的菩薩,他有三種功德:一、成就道共戒,永遠不會造惡,遠離眾罪。二、生死將盡,三界的生死即將結束。三、不再墮惡趣。
所以從這個願,可以看得出來:只要這個人到過極樂世界,享受很多很多的快樂、積集很多的資糧。最起碼的保證——在你成佛之前,再也不會有墮三惡道的危機了!
如果我們讀過宗喀巴大師的下士道,就知道剛開始的修學,是先求皈依——道前基礎。皈依三寶、皈依上師,把三寶跟上師,當做救拔你的依止對象;然後中士道就是修出離心。諸位知道宗喀巴大師出離心的修法嗎?就是思惟地獄的苦啊!所有的菩薩要離開三界的原因,都很簡單,就是不想墮到地獄去,所以必須趕快離開三界!
宗喀巴大師說:思惟出離心,就是——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雖然諸位今天得到人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體,只是你阿賴耶識當中,某一個善業起現行,並不是你生命的全部。換句話說,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還有很多很多地獄業因,還在睡眠狀態,不知道哪一天要顯現出來。菩薩因為畏懼地獄苦,所以趕快出離三界。因此你就知道,這個地獄的果報,對我們的修學,傷害有多大!
換句話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第一、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的果報。第二、就算你離開了極樂世界,你絕對不會再墮落到三惡道去。有這二層保證。
丁三、不聞惡名願(十六)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
─ ┤ ├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前面的不墮三惡道願,是遠離邪惡的果報。這一願不聞惡名願,是遠離邪惡的思想——遠離惡因。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他在極樂世界的這一期生命當中,假設聽聞到邪惡的名言,我就不取正覺。
“邪惡的名言”容易造成“邪惡的思想”。有邪惡的思想,就容易造作罪業!
諸位法師都有研究過戒律,諸位在判罪的時候,有四個因素:因、緣、法、業。以殺生來說,殺因、殺緣、殺法、殺業,而判罪要能成立,第一個要素是有殺因,就是要有犯罪動機。身為一個律師,如果你要為人家判罪,你一定會先問他:“當時你是什麼心態?”先清楚他的心態。我再問諸位一個問題:你現在開車,從寺裡開到台中去,你知道你的車子,壓死了幾只螞蟻嗎?我看至少一百只以上,對不對?那我問你:你有造殺業嗎?對的!沒有,因為你沒有犯罪的動機,怎麼跟你判罪呢?我開車的目的,不是想去壓死牠們。所以判罪的時候,如果沒有殺因,後面的緣、法、業就不能成立,最重要的就是“因”——犯罪的動機。但是,如果你刻意去殺死一只螞蟻,這個業就很重了。因為你刻意去殺它,你有犯罪動機。所以犯罪必須有思想的引導,有一種故意的思想——“思心所”去推動的。
阿彌陀佛有那樣的智慧,他知道一個人會造業,從犯罪的心理來說,就是因為他有邪惡的思想。這不是說把門關起來、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聽……就可以解決的,而是要徹底改造他的思想——就是不要把錯誤的名言灌輸給他。我們的思想是由名言熏習而成的。好比有些人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不是一句好話。會說話真的很重要,說話可以表達一個人的思想,所以你不要老是說:“我喜歡……我喜歡……”這對你非常不利!應該要多說:“我應該要去拜佛、我應該要去做功課……”諸位如果想要調伏煩惱,我建議你一天當中──把“我喜歡”全改成“我應該”那就對了!
這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這個名言,在心中消失之後,你的思想就轉變了!有很多人,讀了《大乘般若經》之後,講話就不一樣了,講話變成三段式的,不像我們講話是一段式的。好比他會說:“诶,沒有錢很煩惱,錢太多心不安,錢剛好最愉快。”講話三段式。“太少了,覺得很煩惱,生活所需有欠缺;太多了,又容易打妄想,躁動不安;剛剛好,最愉快!”再看看美國人講話,都是單方面的,好比:“不自由,毋寧死。”如果你是大乘菩薩,你聽到這句話,應該怎麼說呢?“不自由毋寧死,太自由就墮落!”這樣才合乎中道。
諸位看佛陀在大乘經典中,很少落入單邊的偏見,都是遠離二邊,順入中道。你說你為什麼要誦經呢?就是為了吸收佛陀的名言嘛!佛陀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你把這些語言文字,放在心中,不斷地、不斷地熏習,你的思想就改變了!
以佛心為己心。佛陀的心,就是他所說的話(名言),你把佛陀的話吸收了,總有一天,你的心就跟他一樣,這個也很重要!
所以阿彌陀佛剛開始就發願,極樂世界所講的言論,都要合乎大乘的實相。極樂世界,沒有這種不合乎大乘中道的名言,絕對沒有。所以,你的思想在運轉的時候,終究會往中道的方向去,這是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從根本來解決我們的邪見。
丁四、三十二相願(二十一)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 ┌成┐
─ ┤ ├不悉┤ ├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滿┘
前面遠離災難和痛苦,偏重在離苦,這一願是講得樂。大乘佛法除了離苦之外,還要得樂。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都能夠成就、圓滿三十二大丈夫相。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關於外表的身相,在佛教當中,最能代表福德、智慧圓滿的,就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在經典上說,只有二種人,具足這種特殊莊嚴相:一位是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的轉輪聖王,另一位就是佛陀,三界的導師。
那麼,極樂世界的人民,都能夠成、滿三十二大丈夫相。這個三十二相,在中國的命相學,非常受重視。諸位如果研究過命相學,這三十二相,只要具足一相,那你就是大富長者,今生衣食無缺了;如果具足二相,大概就可以做國王了。這當中,有八個相,中國相術學就非常重視:
一、頂成肉髻相。是說頭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諸位看天台宗的歷代祖師畫像,都有頂成肉髻相。
二、廣長舌相。是說舌頭廣長,而且又柔軟細薄,伸出來時,可掩蓋臉部。
三、津液得上味相。是說咽喉中的口水,經常是甜美的。我們剛出家的時候,口水都會比較苦澀,慢慢、慢慢出家久了,福報修多了,就會發覺口中的味道會改變,無論吃什麼都覺得很好吃。
四、四十齒相。這是上下牙齒加起來,有四十顆牙齒,潔白整齊,這也是大福德之相,一般人只有三十六顆齒。
五、身端直相。這是指身相特別的端正平直,行住坐臥都很端直。
六、手指纖長相。是說手指特別的細長。面相學說:手指長的人,他的手特別巧妙。一般來說,手指長的人,這個人做手工藝,都比較巧妙。
七、手足柔軟相。是說他的手跟足,是柔軟的,不會繃緊。我們打坐的時候,一定要把身體放松,才能夠入定。處於繃緊的狀態,很難入定。
八、七處平滿相。這七處是指二手、二肩、二腳、還有頸項。這七個部位,都是平滿端正,沒有凹凸不平。我們一般人,這七個地方都會凹凸不平;大福德的人,他的身體是圓滿的,不會有凹凸不平。
看了面相學之後,我發覺我們現在的審美觀念,非常地錯誤。我們喜歡看的人,都是刻薄、薄福之相。現在的審美觀,跟古代有些不一樣。我覺得古代的審美觀比較合乎道理,現在的審美觀,完全是妄想捏造出來的。從這裡,你就知道眾生是往顛倒的方向走——應該贊歎的,不贊歎;不應該贊歎的,卻贊歎。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你要是多看看古書,就知道現代人的思想,實在是不對。
這三十二相,基本上是由百福所成,是修滿一百個福報,才能夠成就一個“相”。所謂“百福莊嚴”,什麼叫百福呢?我們先講其中一個福,好比說整個娑婆世界的眾生,眼睛都瞎了,你身為一個醫生,用種種的方便,把娑婆世界的人的眼睛,全給治好,這個叫做一個福。你必須修一百個福,才具足其中一個相,所以這種相是不容易成就的。可是,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能夠成滿如佛的三十二相。
丁五、身金色願(三)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
─ ┤ ├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這些天人,他們的外表身體,都能顯現出真金色。這種“真金色”叫做“紫金色”,不是黃金的金,是帶有紫色的金。為什麼是紫金色呢?因為紫金色在所有顏色當中,是一種清淨柔軟、最尊貴的顏色。這特別尊貴的顏色,是世間少有的。像在色界、無色界的天人當中,他們的身體顏色,都是黃金色。古德說:這種金色的身體,非是業力有漏善業所感,要有禅定的功夫。一個人有了禅定之後,才能夠顯出黃金色。真金色又比禅定更高、更高了。這種果報身相,非我們凡夫所能識知。
前面是講到身相的莊嚴,這裡是講到身色。古德說:為什麼極樂世界的人民,會有這麼莊嚴的三十二相,又現出這種紫金色的光明呢?其目的何在呢?古德說:為了使令眾生歡喜,而生信敬故。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民,不是整天都待在極樂世界,而是到處去供養諸佛,或是到眾生的世界去度化眾生。你有這樣的身相莊嚴,就能夠讓眾生生起歡喜心,進而產生恭敬心。所以是為了使令眾生歡喜恭敬故。
美國有作一項調查說:一個人在社會上求發展,他的外表的確很重要。這個人沒有什麼才華,但是外表長得好,他的升遷機率會比較高,這是事實。你說我們不應該重視外表,其實我們都很重視外表。他說,一個外表好的人,老板要升遷,第一個會先考慮他。這個人沒什麼能力,但是長相莊嚴,比較有利。而且外表長得莊嚴的人,他做了錯事,人家也比較容易原諒他,所以他占盡了便宜。好的有他的一份,壞的他又可以遠離。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我們的明了性,讀不到他的內心世界。所以極樂世界必須有這樣的方便——得此三十二相身金色。
丁六、形色相同願(四)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形┐ ┌好┐
─ ┤ ├┤ ├不同─有┤ ├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色┘ └丑┘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外表的形狀跟膚色(我們娑婆世界有白色、黃色、黑色各種膚色),假設不相同,能夠分出好跟丑的差別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就是一種“形色相同”願。為什麼要發這個願呢?古德說:凡夫造業是依止六根而造業,那麼六根為什麼會造業呢?就是因為內心不平等故!好比你眼睛看到一件東西,就這樣看過去,我們不會動念頭。但是如果你看到有好壞、有對立、不平等的東西,你就會動念頭。因此,古人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為什麼會動這個念頭呢?因為他看到不平等的東西,所以阿彌陀佛必須把極樂世界不平等的差別相,把它消除掉。
我發覺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有這樣的用意。你看所有人,只要你出家,頭發全部理光,不管你以前留什麼發型的,全部理光,然後穿上同樣的衣服—披上袈裟。很多居士都會跟我說:“師父啊,你們佛學院的學生看起來,臉都差不多啊。”我說:“你看差不多,我們分得出來。”很多居士看出家眾,都覺得長得差不多,這是釋迦牟尼佛刻意安排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消除不平等。因為你有不平等,就容易產生是非,有是非就容易造業,所以他把不平等的情況消滅掉,就能夠遠離很多的過失。
丁七、衣服隨念願(三十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隨念─即至────┐
┌┤ ├自然在身
│└如佛所贊─應法妙服┘
設我 國┌天┐欲得│
─ ┤ ├ ┤
得佛 中└人┘衣服│ ┌裁縫┐
│ │ │
└若有┼染治┼者─不取正覺
│ │
└浣濯┘
前文是講到極樂世界天人,身體的形狀、膚色的差別。這一願是講到衣服和飲食的受用。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假設想得到身上的衣服,那麼衣服是怎麼出現的呢?“隨念即至”——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一切所需,都是自然而有,根本不用去買、不用去裁縫。
“隨念即至”出現什麼衣服呢?“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是佛陀所贊歎的、這種如法的、莊嚴的服裝,合乎我們戒定慧的服裝。假設在整個成就這個衣服的過程當中,還要你去裁縫種種布料,或者要去做種種的染色,衣服穿過之後還要洗濯……這麼多麻煩的過程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裡,主要是減少衣食的拖累。一般人的生活,都是為求取生活所需,而被衣食所拖累。
我過去在蓮因寺講《靈峰宗論》,第一篇《發心篇》講到發菩提心時,“為了無上菩提、為了廣度眾生而修學聖道”,忏公師父在旁邊聽到這一段,之後他就走進去了。到了中午吃飯,就開始發揮了,他說:“我們修行發菩提心很重要。”他說:“我們在東北有一句話說‘嫁漢嫁漢,為了穿衣吃飯’”。說東北的女眾為什麼嫁漢呢?就是為了穿衣吃飯,這個想法不好。應該說:“嫁漢嫁漢,為了國家民族。”這才好。老人家就是講到“發心”的重要。當然“嫁漢嫁漢,為了穿衣吃飯。”是指一般人在生命當中,無非是為了衣、食而勞碌終生,道盡了一個老百姓的心態。因此,阿彌陀佛必須考慮到這一點,遠離這種麻煩的事情,衣食自然,才不用太勞心費力。
卷六
淨土宗修學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所謂的“心想事成”。在我們未來的生命當中,你只要不斷地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這件事情就會成就。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他這四十八種力量,已經不斷地在憶念著我們。但是單方面的憶念,是不能構成感應的。只要我們願意花一些心思,去憶念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絕對是可以成就的。所以,上完課之後,希望大家心中都有四十八願,你要不斷地對祂釋放你憶念的磁場,那麼在未來的生命當中,絕對可以心想事成。
前面講到正報的莊嚴有:遠離三途、身相莊嚴、衣食自然,都是一種離苦得樂的相貌。以下講到具備五種神通。
為什麼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提供這五種神通的果報體呢?
我們從《大般若經》裡面,可以看到一些說明。《大般若經》對菩薩開示說:“菩薩發菩提心已,應修學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無所著。”意思是說,菩薩剛開始修學,先立定目標——為了成就佛道、發菩提心。然後修學般若波羅蜜,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使令你的內心,安住在無所著。“既無所著,但為了游學諸佛國土故,而應學五通。”是說:當你慢慢成就了菩提心,也成就了空正見,接下來做什麼呢?為了游學十方諸佛國土,廣作佛事的緣故,菩薩開始要修學禅定、五種神通。
為什麼要修學五通呢?
一、依止天眼而見其身形。
二、依止天耳而辨其音聲。
三、依止神足而通達無礙。
四、依止他心而知其心思。
五、依止宿命而知所從來。
所以,當你發了菩提心、修學般若波羅蜜之後,就要開始參學十方國土。一方面親近十方諸佛,一方面成熟無量有情,廣作佛事,那就應該要成就五通,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到了極樂世界,為了方便參學十方佛土,阿彌陀佛也提供了五種神通,我們看看這五通的相貌:
丁八、天眼普見願(六)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天眼─────┐
設我 國┌天┐ │ │
─ ┤ ├不得┤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下至見百千億 │
└ ┘
那由他諸佛國者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凡聖同居土的天人,都必須要成就天眼。這個“眼”就是眼根能夠見諸色塵。那為什麼加一個“天”呢?表示這個眼根是通達無礙,所以叫做天眼。而這個天眼的力量有多大呢?至少能夠照見“百千億億十方諸佛的國土”。百千億億包括它遠近、粗細、內外的相貌。什麼叫做內外呢?就是你看牆壁時,牆壁以內,你看得到;牆壁以外,你也看得到,這就是看得到內外之相。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對於天眼通古德解釋說:極樂世界的眾生,能夠照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法、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就是極樂世界的天人啊,他能夠親眼看到六道眾生:哦,他過去修布施,死了之後,生在尊貴家;或者這個人悭貪,墮落到貧窮的果報。當你親眼看到這些果報的顯現,當然就能夠生起欣樂厭苦之心。也就是說,他能夠實際看到眾生的六道輪回——死了之後生到哪裡去了,受種種苦樂的相貌……這是天眼的一種功德。
丁九、天耳普聞願(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天耳─────┐
│ │
設我 國┌天┐ │ 下至聞百千億 │
─ ┤ ├不得┤┌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那由他諸佛所說│
└┤ │
└不悉受持者──┘
這是講到極樂世界果報體的耳根殊勝。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國中的天人,他的耳根能夠聽聞種種的聲塵。所能聽到的范圍,是百千億億諸佛所說的佛法,並且還能夠受持。這個“受”就是了解義理;“持”就是明記不忘。能夠了解義理,又能夠明記不忘。這是講到耳根的功能。
古德在批注當中,有說明菩薩成就五通,有二層意思:
一、堅固菩提心。菩薩因為能夠見聞眾生,所受諸苦故,而能厭離苦因;因為能夠見聞眾生,所受的種種樂果故,而欣求樂因。一般人對於造殺盜YIN妄不知道害怕,因為沒有親自看到不可預計的後果,所以才不知道害怕。你在造業的時候,你的果報不是馬上出現的,是來世才出現的,所以他的恐懼心沒辦法生起。如果菩薩成就了五通,能夠親自看到這個人,因為造業的關系,來生墮到地獄去了,這樣他對於自己的惡行,就會產生厭離感。
《宗鏡錄》曾引用《智度論》裡面一個故事說,一個阿羅漢,當他成就無生法忍時,他在禅定當中,看到他過去生,到地獄受刀山油鍋的果報。雖然已經是一個阿羅漢,也嚇到全身毛細孔出血。那你就了解地獄果報的可怕。當你看到這些果報之後,你自然不敢去造這些惡業,所以對於一個人的道心,有幫助。因為他實際看到因果的出現,而不僅是聽聞而已。
二、能夠積功累德。因為具足五通,所以他能夠游諸佛國,一方面親近供養諸佛,一方面能夠成熟利益有情,積集廣大的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如果你沒有神通,你就離不開三界,你就無法親近十方諸佛,喪失了很多上求下化的機會。為什麼呢?這個叫做“報障”──你的果報體障礙你的願望。你很想要親近諸佛、你很想要廣度眾生,但是你這個果報體,並沒有提供你這個功能,它沒有這種能力,來完成你的願望,你這樣叫做空有願望。因為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太羸弱了,你哪裡都不能去!所以對於一個有志向的菩薩來說,成就五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能夠實踐你的理想。
丁十、神足無礙願(九)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神足──────┐
│ │
設我 國┌天┐ │ │
─ ┤ ├不得┤┌於一念頃────┼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 │
└┤下至不能超過百千│
└ ┘
億那由他諸佛國者
釋文:這個神足就很重要了!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他的整個行動力就靠這個神足,他的神足通是什麼相貌呢?於一念頃的時間,能夠超越百千億億的諸佛國土,是在一念頃。
我們可能很難想象這樣的功德,我們可以作一個比較,你看經典上說:目犍連尊者是所有阿羅漢裡面,神通第一的,有一次他在聽佛說法,他就感覺說:哎呀,我上次坐在前面,聽佛陀的聲音是這樣子,為什麼這次坐在後面,聲音還是這麼清楚呢?到底佛陀的音聲,可以傳到多遠呢?他為了要測試佛的音聲,就用他的神足力往外一直飛,飛到最後竟然飛離了娑婆世界,到了他方世界去了,飛過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個地方,是一個莊嚴的佛國,這些菩薩看到目犍連尊者就說:“哎喲,怎麼來了一只小蟲?”他方佛陀說:“你們不要輕視他,他是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大弟子,他為了測試佛陀的音聲,飛到這個地方來。”結果目犍連尊者,一心一意在聽佛的音聲,飛離娑婆世界之後,回不來了。這時候,他方的佛陀就跟他說:“你只要憶念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仰仗佛力,就可以回去!”這時候才飛回來。所以一個大阿羅漢的神足通,是一個大三千世界。而在極樂世界所成就的神足通,是在一念頃超越百千億億的諸佛國土,這跟阿羅漢一對比就知道,真是不可思議!
其實神足通,有兩個意思:
第一、到達。這個神足通有粗、細的差別:初地之前的神足通,是粗淺的,他的相貌是“身能飛行,如鳥無礙”。好比從這裡要到台北,他是用身體飛行過去的,就像如鳥飛虛空,無有障礙。而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的神足通,是精細的神足通,叫做“此沒彼出,一念即至”。你從這個地方要到台北,不用飛往的,而是在這個地方直接消失,在台北直接現出來,當下轉換空間,這就是這一願說的於一念頃,不用靠身體飛,這個是要初地以上的神足,才做得到的。
第二、轉變。所謂轉變,就是可以把物質作轉變——大的變成小的、小的變成大的;一變成多、多變成一……初地之前的變化,最多不能夠超過七天。好比阿羅漢可以把石頭變成黃金,但是七天之後,它自動又變回來,因為他沒有那種道力,來改變物質的本質。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把石頭變成黃金之後,黃金永遠就是黃金,不會再變回來了,是永久的改變。所以神足通有“到達”跟“轉變”的作用,各有粗、細的差別。
古德說,極樂世界人民的神足通,產生最大的作用,就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供佛用的。我們都知道福德的產生,必須要“心、境”相應,你有布施的心,必須找上一個殊勝的福田。上次有講過:供養一百個持五戒的,比不上一個修十善的;供養一百個修十善的,比不上一個初禅;乃至比不上二禅、三禅、初果、二果,乃至比不上佛陀。
我們在修福報的時候,你的福田很重要!
末法時代,為什麼我們很難修大福報呢?就是因為找不到一個殊勝的福田。你看阿那律尊者,大家都知道他叫無貧尊者,他出家之後,他的缽很特別,那些貧窮人家,把一些粗劣的飲食,放到阿那律尊者的缽裡面,只要入此缽,即成甘露味。他吃不完,把缽裡的東西拿出來,分給其他人的時候,又變成粗劣的飲食,這也是他福德所招感來的。
因為阿那律尊者,過去生曾經是個農夫,經常去田裡耕種,山上住了一位辟支佛,這位辟支佛七天才下來托缽一次。有一次下來托缽的時候,托了空缽而回,這個農夫看到這辟支佛,一個修行者,很可憐,七天才吃一頓飯,這一次又是空缽,因此他就把他的便當,施捨給這位辟支佛。從此以後,他就天上、人間,永遠不招受貧窮的果報。為什麼呢?因為他遇到一個殊勝的福田,供養了一位辟支佛。所以我們今天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的確能夠快速的積集資糧。而這地方的神足通,就很重要了,它可以把你的願望,轉成實際的行動,而不只是在心中觀想而已。
丁十一、他心悉知願(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見他心智─────┐
設我 國┌天┐ │ │
─ ┤ ├不得┤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
└ ┘
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假設不能夠“見”,這個見是指通達,能夠通達他人的心識、他人內在的思想,最低的限度,要是不能夠知道百千億億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我就不取正覺。
在《智度論》中,龍樹菩薩說:“菩薩既見眾生形,欲知其心,故求他心智。”意思是說:菩薩到了十方國土(用神足通),看到眾生種種不同的形狀,必須能夠辨別他的心念,為什麼要修他心智呢?“以知其心思,應機說法故。”因為你在說法之前,必須先觀察眾生心中的希望。宣說佛法,不是你想要說什麼法,而是對方想要聽什麼法,才能契機說法,令其受益。
我曾經遇到一位居士,他說:有一次,某甲法師對他說,某某居士啊,看你布施修得不錯、持戒也不錯,但是你這個脾氣,怎麼那麼糟糕,就把發脾氣的過失,一一的指責他。他聽了之後非常反彈、非常不高興。後來又用同樣問題,去問某乙法師,某乙法師就贊歎他的功德,你看你布施學得不錯、持戒也學得不錯啊,如果你的脾氣能夠改好一點,那就更好了!結果,這位居士聽了大歡喜,然後就慢慢改變他的脾氣。
我曾想過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改變一個人?諸位永遠要記住一句話:“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麼樣使令他改變?而這個時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諸位要記住:不是你讓他改變,你是創造一個色、聲、香、味、觸、法的因緣,讓他自己去改變。這時候“四悉檀”——令他歡喜就非常重要。蕅益大師說:沒有“歡喜益”,後面的“滅惡、生善、入理”都無法成就。所以菩薩他心智的作用是什麼呢?是為了要觀察他的心思,知道他心中的願望,你才能夠應機說法,是這個意思。
丁十二、宿命智通願(五)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宿命─────┐
設我 國┌天┐ │ │
─ ┤ ├不識┤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下至知百千億那│
└ ┘
由他諸劫事者
前面的天眼通可以看到十方世界,天耳通可以憶持十方世界諸佛,所說一切法藏,他心通是洞悉他人的思想——善根的淺薄、煩惱的粗重,宿命通是知道為什麼形成這個結果,看到過去所做的善惡因緣果報。他心通是看到現在的結果,宿命通是看到他過去的宿業。
這個宿命通,《大智度論》說是:“知所從來。”就是能知眾生,過去有什麼樣的因緣,所以會有這個煩惱。好比這個人,為什麼出家之後很喜歡拜佛,有他過去的因緣;為什麼這個人,不喜歡拜佛,喜歡打坐,也有他過去的因緣。極樂世界的天人能夠知所從來——知道百千億億,整個諸劫的種種事。這個“事”就是指善、惡的因緣——他的善根是什麼因緣成就的,他的罪業又是什麼因緣造成的,都能夠清清楚楚。
《楞嚴經》的修學,很強調知所從來!
《楞嚴經》認為生命就像一條被打結的繩子。繩子是怎麼打結的?你想要把繩結打開來,就要先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不是硬拉就可以把它解開的。好比說:A有貪煩惱,B也有貪煩惱,但是對治的方法,不一定一樣。因為他們剛開始形成貪煩惱的過程,是不一樣的。既然形成貪煩惱的過程不一樣,怎麼能夠用同樣的藥去對治呢?我要告訴大家一個觀念,了解“過程”很重要,你不了解他的過程,你就不能解開他的問題。
所以,你看現在有很多的治療,像催眠法,其實這是合乎《楞嚴經》的道理。為什麼這個人一看到水就害怕?你說:“诶,你不用怕水、不用怕水。”你叫他不要怕沒有用,他就是怕。必須要知所從來,他這種害怕的心情——事出必有因,是怎麼形成的?把根源找出來。所以這個宿命通,能夠知所從來——了解善惡形成的整個過程。
其實,我們從經文可以了解,極樂國土天人這五通,雖然通於外道,也通於二乘,內涵卻不一樣。諸位要知道,極樂世界的五通都是——知百千億億諸佛國土、知百千億億諸劫事,特別的廣大!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到一個修仙道的婆羅門地方去——
這個婆羅門,有很強大的宿命通,釋迦牟尼佛就拿一塊骨頭給他看,問說:“你看這個人,他生前是做什麼事?是生什麼病死的?死了之後到哪裡去?”這個外道一入定:哦,這個人他是在哪裡出生的、以前是做什麼行業的、是得什麼病死的、他現在往哪裡去講得清清楚楚。佛陀說:“不錯!善哉,善哉!”佛陀又拿了另一塊骨頭給他看,問說:“這個人他是從哪裡出生的?是做什麼行業的?是生什麼病死的?他是往哪裡去?”結果,他一看這個骨頭,看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一位阿羅漢的骨頭。阿羅漢入了“無生”之後,他就找不到他的訊息,所以這個婆羅門,當然看不到他的過去。由此看來,你就知道外道的神通,跟阿羅漢、跟佛陀的神通,是有很大的差距。
其實,這些神通都是“他力門、果地教”,都是先受用阿彌陀佛的功德,但在受用的過程當中,再慢慢的自我成就。
丁十三、壽命無量願(十三)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設我 ┌有能限量──────┐
─壽命┤ ├不取正覺
得佛 └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
關於極樂世界,古德說有三種無量:一、光明無量。極樂世界整個依報國土,都是光明的。極樂世界沒有一個角落是黑暗的,不管白天、晚上,極樂世界都是光明的。二、極樂世界的正報是壽命無量。三、眷屬無量。有很多很多的大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有這三種無量。這一願是講壽命無量。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假設我的壽命是有限量的話,這個限量要是少於百千億億劫,那我就不取正覺。
這也是諸佛所沒有的願。但是《阿彌陀經》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由於佛的壽命無量,往生的人,當然也都跟佛一樣壽命無量—直至一生補處,決定成佛。
一切無量中,壽命無量最重要!
這個壽命無量對我們來說,當然很重要。古德說: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的受用特別殊勝,沒有痛苦的感受,只有快樂的感受。極樂世界供養諸佛、植眾德本,而且見佛聞法、增長菩提,能夠讓你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特別地殊勝。但是,這樣的一個果報體,假設他的壽命很短暫的話,就好像玉杯之穿漏,而終成遺憾。意思是說:雖然這個杯子很漂亮,裡面也裝了甘露水,可惜杯底有漏洞,如果是這樣,這個杯子就很遺憾了!所以,你看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身相莊嚴、衣食自然、五種神通,你不一定要待在極樂世界,還能夠經常遨游十方世界,它提供你這麼好的果報體。我們當然很在乎這個果報體——借假修真。但是,這個果報體到底能夠使用多久呢?“下至百千億億劫”,這樣才有足夠時間,來讓你修學聖道。
生命最苦之事,莫過於生死之苦!
我想:我們從無始劫以來,流轉到現在,感覺到三界對我們最大的傷害,就是“分段生死”了。我不知道諸位有什麼想法?其實,我們對於三界果報的厭惡,不在於老病,因為久了,也就習慣了,但是無常敗壞就非常可怕!
我曾想過一個問題:如果三界的壽命長一點,不是這樣生死輪回不已,可能很多人會考慮繼續留在三界。也就是說:三界的果報體太短命了,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好不容易適應了,適應之後,我又死掉了,又換了一個新的環境,新的環境又適應了,我又死掉了……弄到最後,真的是迷糊了。總之,我們就是必須不斷地適應新環境,等到你摸清楚、開始修行了,又死掉了!因此,我覺得三界當中,最大的傷害,除了老病之外,死亡是最嚴重的障道因緣。這個分段生死,讓你整個修學聖道,一加一不能夠等於二,不能夠相續下去。
所以,極樂世界提供這麼長的壽命,古人用一句話來形容:“拼個今生,永做閒漢!”往生極樂世界即是一勞永逸,辛苦一次,一次就解決。我覺得這個非常好,用我今生拼了,結果怎麼樣呢?得到的果報是一勞永逸。你看我們為什麼不到天上去?因為他的壽命太短了。你好不容易生天,結果又墮落下來。所以極樂世界的果報,只要拼一次,就可以長久受用這些果報,壽命無量這一願實在太重要了。
丁十四、隨願修短願(十五)
這一願也是跟壽命有關系的。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壽┌無能─限量────┐┌若不爾者
─ ┤ ├ ┤ ├┤
得佛 中└人┘命└除其本願─修短自在┘└不取正覺
釋文:在我成佛之後,國中的天人,他的壽命是無能限量的。這裡,我們說明一下:極樂世界壽命的“無量”,是“有量的無量”,所以總有一天,壽命還是會結束。不過他們的壽命很長,如果有很特殊的菩提本願,就能夠“修短自在”。意思是說:無論你要長期的修學,或者是短暫的修學,都能合你心中的願望。換句話說,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壽命可長可短,有二種選擇:
第一個,當你成就無生法忍之後,馬上離開極樂世界。離開極樂世界,在古德的批注當中,也有二個選擇:(一)、你以初地菩薩的力量,投生到十方的其他佛土去,等於是把阿彌陀佛佛土,當做你成佛的第一個跳板——到極樂世界成就無生法忍,然後你就放棄壽命,往生到另外一個佛土去。(二)、你成就無生法忍之後,速回娑婆度有情。因為你的大悲心特別重,所以就不長留在那裡修行。
第二個,你覺得極樂世界不錯,就長久待下去了,一直修到“等覺菩薩”。
諸位讀《阿彌陀經》就知道,經文有講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蕅益大師解釋說:阿鞞跋致是指初發心、初往生的菩薩。“一生補處”是指等覺菩薩,就是在極樂世界久修的菩薩,極樂世界有很多等覺菩薩。極樂世界可以讓你待到等覺菩薩,再離開也可以;或者是成就無生法忍,馬上回入娑婆;或是去親近十方諸佛國土也可以。這個叫做“除其本願,修短自在”。
我們看淨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
省庵大師的悲心也很重,他著作了《勸發菩提心文》。他在臨命終的時候,弟子圍在身旁哭泣、膜拜。大師說:“大眾切莫哭泣,我去去就來。生死事大,各宜淨心,念佛可也。”他說:“你們不要哭,我去去就來!”所以這個菩薩可能不會待太久。就是:隨順你的本願而修短自在。
我們淨土的發願文有二種:一個是“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後來忏公師父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你們覺得哪一個比較好?前者是跟不退菩薩聚在一起,做他們的伴侶;後者是回入娑婆度有情,就是這一願說的:“除其本願,修短自在”。二個都很好。
卷七
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不管是今生的離苦得樂,或者是來生的功德莊嚴,主要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一般的聖道門,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主要的是仰仗你內在心靈的力量,來達到斷惑證真。那麼淨土宗的修學呢,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呢,是要讓你的心力,跟佛力產生一種交互的作用,我們叫做感應道交。所以感應道交是整個淨土宗的修學宗旨,也可以說是修學的目標,你必須用盡一切的方法,讓你心靈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交融,這是淨土宗修學的最高目標。
那麼,怎樣達到感應道交的目標呢?它的根本宗旨是什麼呢?
在這樣的修學傳承當中,最早提出感應道交的修學方法,就是印度的祖師天親菩薩。天親菩薩在《往生論》當中提出了:“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認為:我們凡夫要跟佛陀感應道交,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修持一心歸命。
怎麼修一心歸命呢?天親菩薩提出了五個法門,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作願、觀察、回向。也就是身、口、意的相應。這樣子,你的心慢慢、慢慢跟佛陀的心,就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了。所以對於淨土宗,最早提出修學宗旨的,是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的思想。這種思想傳到中國之後,善導大師把它發揮出來。
善導大師根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說:其實第十八願,就是淨土宗的修學宗旨,所以叫做“願王”。這第十八願的根本思想,只有八個字,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認為這八個字,是往生西方淨土的成敗關鍵。修學淨土宗,它不怕你煩惱重,也不怕你業障重,但是你想要達到感應道交,就必需要具足這八個字。
但是,這八個字怎麼解釋呢?太抽象了。所以善導大師說,這八個字簡單說,就是“順從本願”的意思。這一句話,把整個淨土宗的中心思想顯示出來。換句話說,一個念佛人,用什麼心態來念佛,最恰當、最能得力?就是——你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妄想。你不能說我這個人業障深重、我是福報不夠……這樣就叫做抗拒本願。當你心中在念佛的時候,只有一種想法——順從本願。這也就是蕅益大師後來延伸出來,所謂的真實信心。雖然它的名相一再改變,到最後印光大師叫做老實念佛,其實所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
老實念佛也好、真實信心也好、順從本願也好、一心歸命也好,都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問題是,你對淨土宗,必須產生一種強烈不共的信心,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很深厚的疑惑煩惱,必須透過教理的學習,來拔除你內心的疑根。疑根未拔,你很難順從本願。你說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能讓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我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才說必須透過教理的學習,成就大乘的正見,從四十八願的願文當中,慢慢、慢慢拔除內心的疑根,那麼你去念佛就能夠順從本願、一心歸命,是這個道理。
丁十五、那羅延身願(二十六)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跟前面的壽命無量願是有關系的。講到正報,首先談到他壽命的長短,現在再進一步談到,在這麼長的壽命當中,他的整個身體狀況如何?前面是講結果,這裡是講過程。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所得到的果報體,假設不能成就金剛那羅延身,那麼我就不成佛。
這個“金剛”是指天上金剛力士名稱,他是諸天的護法神。“那羅延”是比喻這個金剛身,非常的堅固。那羅延翻成中文叫做堅固,比喻他的色身,從一出生,身體就非常的強壯堅固,不衰不壞,沒有衰老,而且也沒有病痛,所以叫做那羅延身。
在聖道門當中,一般來說,是以精進力的緣故,而得堅固身。好比這個人,你看他的樣子,六十幾歲還很年輕。為什麼他的色身這麼堅固呢?就是這個人的“心”特別的精進,他隨時可以把心力提起來,隨時讓自己保持全力以赴的最佳狀態。這種人,他不容易衰老,因為他一心精進。其次,是以慈心不殺的緣故,而得身無病痛。為什麼他一生都沒有病痛呢?因為過去生沒有殺害眾生。他走路的時候很小心,對每一個眾生,都釋放他的慈悲心。你看阿難尊者活到一百二十歲,阿難尊者一生當佛陀的侍者,從來沒有生過病。還有薄拘羅尊者活到一百六十歲,也沒有生過病。但是,捨利弗也是阿羅漢,他有一次病到連站都站不起來,佛陀說法的時候,弟子們用擔架把他抬到法堂去聽法,所以阿羅漢的果報體,也是各式各樣的。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提供天人的果報體,不但是壽命長,而且他在這一期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壽命當中,第一個、沒有衰老的現象出現,永遠保持年輕的相貌,永遠保持旺盛的體力。第二個、一生當中,沒有病痛的困擾,這個非常重要。《華嚴經》說:菩薩不怕老,也不怕死,最怕病痛。因為你一生病,你整個氣血筋脈都不通,就會障礙你修學聖道。
我看過蕅益大師的一生傳記。
蕅祖一生當中,真的是為病痛所苦,你看他的發願文講得很清楚,他說他每一次加行用功,他的心跟聖道快要相應的時候,功夫剛剛相應,病痛就現前,就被病痛所破壞,所以他講一個偈頌說:“病是吾輩良藥。”——這個病苦是我最好的法藥。為什麼呢?能“消滅我無始的妄想,看破此身虛妄,深達苦、空、無常、無我觀門”。蕅益大師本來也有很多的理想,要令正法久住、五位比丘如法住世……病痛現前之後,向外攀緣有所作為的妄想,全都打消了。對於色身的執取,也慢慢地放下了──“看破此身虛妄,最後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觀門”。成就了四念處,成就了修道當中非常重要的出離心。當然,蕅益大師是一個大修行者,能夠轉識成智,把病痛對他的折磨,轉成一種修道的力量,我們一般人很難體會到,要是轉不過來,那就是一種傷害了。
極樂世界的人民,後文會講到,不但是在極樂世界念佛、念法、念僧,一般來說是做二件事:第一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世界人民,經常遨游十方世界,去親近、供養諸佛。第二個、到十方法界去教化、利益眾生。這樣具足莊嚴、五種神通的果報體,如果經常生病的話,那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所以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一種不老、不病,堅固之身,叫做金剛那羅延身。這樣子對於我們修習善法、度化眾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丁十六、蒙光柔軟願(三十三)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十方無量不可 眾生
┌─ ─ ┐
│ 思議諸佛世界 之類│┌若不爾者
設我得佛┤ ├┤
│蒙我 觸其┌身心柔軟│└不取正覺
└ ─ ┤ ┘
光明 體者└超過天人
前面是講到核心五願,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量的。這一願,進一步講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對我們眾生所產生的一種加持力量。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這個光明所加被的“根機”。先看這一願所對的根機是在十方無量不可思議的,這麼多的諸佛世界當中,這些有情眾生。這個地方,當然包括了我們這些顛倒的眾生,都是光明所加被的根機。以下說明“利益”──這些眾生蒙我光明照觸其身體,他的身心,會有一種柔軟安樂的感受,這樣的快樂,超過天人所受的快樂。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在我們的發願文當中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希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所謂“淨光”,是指以光明來照觸我的色身,“慈誓”是以願望來攝持我的內心。為什麼我們希望能蒙阿彌陀佛光明照觸,有什麼作用呢?就是能夠破惡生善——罪滅、善生的一種作用。一般來說,佛菩薩對於眾生的加持力,大都是以放光的方式顯現出來,因為它破障的速度最快。我講一個佛菩薩顯現光明的公案,給大家作參考:
在台中蓮社的《念佛感應見聞錄》裡面,有講到一個真實故事:在台中有一個姓陳的陳居士,這位陳師兄是一個建築的包商,他跟太太兩個人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定期參加念佛共修。有一天,陳師兄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夢到自己在客廳裡面坐,突然間進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來跟他聊天,彼此聊得很愉快。之後,這位老人就說:“诶,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好不好?”陳師兄回答說:“好啊,反正我現在也沒有事,跟你去走走也好。”這個老人家就帶著陳師兄,走到郊外去了。走著走著就走到墳墓區去了。到了墳區,剛好有一個墳墓是新開挖的,挖了一個大洞,裡面還放了一具棺木。這個老人突然就對他說:“诶,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下去的地方,你現在可以下去了!”這位陳師兄:哎呀,這個是棺木啊!我下去就死定了,我不下去!但是這時候,有一股很大的力量,硬要把他推下去,陳師兄一急就趕緊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念……在夢中,他看到有一道金黃色的光明,慢慢、慢慢的出現,當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那股推他下去的力量,以及那位白發老人,就消失掉了。這時候,他內心感到很輕松、很溫暖,那道光明就提醒他趕快回去。
回來之後,早上醒過來,诶,這是一個夢,還很清楚,好像跟真的一樣。但是工作還是要做啦,還是照常到工地去工作。這時候,他剛好包了一棟三層樓的整修工程,地震後的整修工程。按照過去的工作慣例,他到工地之後,都要領著工頭巡巡工地,看看昨天做得怎麼樣、今天要怎麼做,先作一個准備。正當他帶領這個工頭,要上樓的時候,诶,突然有人找他,他就跟工頭說:“你先上去看看,我馬上上去。”他就去招呼找他的客人。結果,那位工頭一上去,整個木制的鷹架不到五分鐘,就全部“劈啪”垮下來,那位工頭當場腦震蕩摔死了,這位陳師兄逃過一劫。諸位你們想想看,陳師兄為什麼能逃過一劫?是啊,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力故。雖然業力不可思議,但是我們相信佛力更不可思議。世間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在生命的結果還沒有出現之前,因緣還是會變化!
我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講到張師姐。這位張師姐,她以前因為結婚之後,身體不好,吃藥也吃不好,所以就信奉外道,看到廟就拜,拜土地公、拜城隍爺等等。後來經過人家的介紹,她就認真學佛,受了三皈五戒做佛弟子。學佛之後,當然她就不再參加這些道教的法會。但是突然有一天,她過去的朋友,又來找她。說:“某某人啊,我們附近有一間很大的百姓公廟,今天剛好有一個盛大的法會,我們一起去拜拜。”張師姐回答說:“我現在受三皈五戒,不能再去了。”“沒關系啦,去湊個熱鬧也好。”這位張師姐就在對方的盛情邀約之下,就去了。拜完之後,對方就想要買金紙燒。張師姐告訴她說:“你不要燒這個金紙,這個沒有用的,你要燒金紙,不如念‘往生咒’回向給他。”對方就說:“哦,這樣子,那就不要燒了。”不要燒了,拜一拜就走了。
到了晚上,就有事情發生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兩個鬼跑進來,對她說:“你是不是某某人?”“诶,我就是。”這個鬼,二話不說就把她捉走,說:“诶,我大王有話問你。”就捉走了。把張師姐半推半拉的,拉到一個好像是古代衙門的地方去。這張師姐一上去:哎呀,不得了!二邊站著十幾個當差的,手上還拿著木棍,中間坐著一位非常高大威嚴的鬼王。這鬼王就說:“你今天在我廟裡,妄發議論,害我今天少收了很多金錢,我要懲罰你!”就叫旁邊當差的:“拿這個棍子給我打!”張師姐說:“诶,慢慢慢慢,你不能打我。”她這個人對三寶有信心,就說:“我是三寶弟子啊,你要敢打我,我就把我的菩薩請出來!”說完之後就大聲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一個人有信心,就有力量。法界當中,我們深信諸佛皆充滿,佛菩薩的加持是無所不在的。所以她一念觀世音菩薩,就看到一尊觀世音菩薩,手中拿著甘露瓶,從空中降下來。這些鬼王、當差的,看到觀世音菩薩,就跪在地上,觀世音菩薩就把她帶回去了。
所以,阿彌陀佛的光明時時在守護我們,但是你必須要去憶念他,你就可以“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我們可以這樣說:就著消除業障這個角度來說,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有他的加持力。好比你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有光明加持你。不過,因為本願不同,阿彌陀佛的量不可思議——“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光明所加被的范圍,特別的廣大。
前一願那羅延身願,是講到色身沒有病痛,這一願是色身的柔軟,破除種種的鬼神障跟業障——是一種破障。這跟正報的身心都有關系。
丁十七、樂如漏盡願(三十九)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所受─快樂───┐
─ ┤ ├┤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不如─漏盡比丘者┘
前面講到正報的身心,有五個主題:第一個、遠離惡道。第二個、身相莊嚴。第三個、衣食自然。第四個、具足五通。第五個、壽命久遠。由此構成極樂世界正報,整個功德莊嚴的相貌。以下再說明這五種功德莊嚴,所產生的作用。有什麼作用呢?可以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自受用;第二個是他受用。自受用:是你自己受用的感受。他受用:是供養佛陀,乃至度化眾生。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這些凡聖同居土的天人,我提供給他的這個果報體,當他去受用這個果報體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快樂的感受。這種快樂的感受,就好像是漏盡比丘一樣。
這個“漏盡比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四果阿羅漢,當他入了滅盡定,是要入滅盡定哦。沒有入滅盡定的阿羅漢,他的色身還有微細的苦。阿羅漢入了滅盡定之後,會產生一種非常殊勝、寂靜的快樂,類似於涅盤之樂。而極樂世界的人民,所受的快樂,就好像是阿羅漢入了滅盡定,那種寂靜、解脫的快樂。
我們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的。這四大結構體,跟你的煩惱、業力有相當關系。一個煩惱愈重的人,他的四大就比較粗重;煩惱比較淡薄的人,四大就比較輕安。好比你剛出家的時候,總覺得渾身不對勁,因為那時候你的煩惱很粗重,因此你的四大表現出來,就是很粗重。慢慢、慢慢的,你開始拜忏、甚至經常打坐,你的色身就會比較輕安。雖然說不可能沒有病痛,但是經常打坐的人,你的身體結構——四大,就有一點隨順於禅定的四大。
極樂世界的色身,是什麼樣的結構體呢?
《無量壽經》上說:是一種“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清虛之身是指非飲食所長養故,他不是飲食所長養的。飲食所長養的,是一種很粗重的色身。其次,無極之體:是指無老病之干擾。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天人,不是胞胎所生,而是蓮華化生,所以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它的結構體,照《無量壽經》所形容的是“若有若無,如夢如幻”。這樣的果報體,所產生的快樂感受,在《無量壽經》當中,有作一個比況說:比如世間小國王的色身,他的四大跟轉輪聖王的四大,就像乞丐跟國王一樣的差距,福報力不同;轉輪聖王跟天王的色身,又像乞丐跟國王的差距;天王跟阿羅漢的色身,又像是乞丐跟國王的差距;阿羅漢的色身跟極樂世界的色身比起來,又像是乞丐跟國王的差距。所以極樂世界的壽命這麼長,必須藉由這個果報體——借假修真,在極樂世界修學念佛、念法、念僧,或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或到眾生世界,去度化眾生。那麼這個身體所釋放出來的感受,是什麼呢?這個地方,講出了二個消息:首先,極樂世界的色身,帶給你安樂的感受。其次,這種快樂是寂靜的,不是躁動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本性,什麼叫做“本性”呢?就是無論你怎麼修行,都沒有辦法改變的。好比我們這個明了的心,生活在痛苦之中,就會躁動不安,想要趕快離開,這是我們的本性;生活在快樂之中,就希望能安住下來,這也我們的本性。所以我們的本性啊,就是想要離苦得樂,如果太過於痛苦,雖然有助於修出離心,但是對於生命的安住,就會有障礙。
西藏法王說:“身為一個菩薩,不能讓你的身心世界,長期處在痛苦當中。”他說:“如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太過痛苦的話,對你的菩提心會產生障礙。”受太多痛苦的人,容易產生偏激的思想,很難產生大悲心,容易生起出離心,但是很難生起大悲心。也許你會說:天上的果報體也很安樂。但是天上的安樂是躁動的,那種躁動的果報體,會讓我們產生煩惱。極樂世界的安樂是寂靜的,這個你要知道,它是一種寂靜的安樂,就好像是漏盡比丘入滅盡定涅盤的快樂。這樣的果報體,還有很多的妙用,等到後文再說。
總而言之,極樂世界給你一個這麼長的、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壽命,這當中沒有病痛;蒙佛的光明照攝,令你感到身心柔軟;而且又釋放出寂靜的快樂,這些就是你未來正報身心的相貌。
丁十八、供養諸佛願(二十三)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供養諸佛────┐
│ │
設我 國中 承佛│ │
─ ─ ┤┌一食之頃────┼不取正覺
得佛 菩薩 神力││ │
└┤不能遍至無量無數│
└ ┘
億那由他諸佛國者
這是極樂世界菩薩,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做什麼功課呢?就是供養諸佛。不管是《阿彌陀經》或是《無量壽經》,經常會提到供養諸佛。當然這有積集福德資糧的目的─欲廣修供養,培植福德資糧。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這些菩薩“承佛神力”。“承佛神力”這一句話很重要,是說以下的功德,是怎麼有的呢?是仰仗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在佛力加被當中,你可以成就二種很殊勝的功德:第一個“供養十方諸佛”。第二個“一食之頃”,在一頓飯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夠徧至無量無數億億諸佛國土(是指供養的速度特別的快)。我想,身為一個菩薩,必需要具足很多的功德莊嚴。這些莊嚴,當然是福德所成就的。在所有的福德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養佛陀。再講一個故事,讓大家了解: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釋提桓因(其實,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釋提桓因),其中有一位釋提桓因,他原本沒有學佛。這位釋提桓因,有一天跟天人在唱歌的時候,突然發覺他的五衰相,已經現前了。怎麼回事呢?第一、頭上花萎。他頭上的花慢慢、慢慢枯萎了,甚至掉落下來。第二、腋下出汗。天人本來是不流汗的,這時候他身上開始發出臭穢的汗垢,很多的天女不喜歡他,離開他。第三、衣裳污穢。他的衣服開始產生污穢的顏色。第四、身失光明。他身上的光明,也慢慢的暗淡,甚至消失了。第五、不樂本座。一般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台座,乘著這個台座到處去游玩,但是他坐不住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天福將盡,譬如仰天射箭,這只箭已經到頂了,開始要往下掉了。更糟糕的是,他知道自己來生要投生在鄉下的一只母豬胎中,這只母豬共懷了六胎,他是其中的一胎。你看這個落差這麼大,從天人變成一只豬,所以心裡非常恐慌。
他就跑去找其他的天王,請求說:“我的天福將盡了,你們可不可以救救我?”釋提桓因回答說:“雖然我們有廣大的神通力,但是沒有辦法延長你的壽命。你去求大梵天吧,他是三界之王。”他去就找大梵天,大梵天也是說:“雖然我有種種的神通力,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延長你的壽命。這樣子好了,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你去皈依他,他有大福德,可以救護你!”
這位天福將盡的釋提桓因,就乘他的神通力,趕快飛到佛陀的精捨去,這時候佛陀剛好在說法,他就使盡了他最後的力量,至誠的頂禮佛陀,並稱念“南無佛”一聲,就死掉了。因為,他臨終前,很虔誠的身業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歸依,所以投生在母豬的胎中時,他的福報增加了,這只母豬就非常的躁動不安,到處奔跑,就把主人的花瓶打破了。主人一氣之下,拿起棒子打它,因為這樣,其中一胎就流產了。結果釋提桓因就從死胎中,又回到他的本位當釋提桓因。你看:面對福慧圓滿的佛陀,至誠地禮拜、稱念、皈依,換來一期的釋提桓因果報,這就是供養佛的殊勝。
卷八
前文第十八科供養諸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這地方有兩點要注意的是:一、供養諸佛。二、一食之頃。
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上說:菩薩修學善根是不必等待因緣。你想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隨時隨地,只要內心緣聖道的真理,就可以修學。但是積集福德資糧必須要等待因緣!
蕅益大師說他開悟之後,想求一個執事僧而不可得,他想領一個執事來發心,人家都不讓他做,他沒有機會修福報。所以,他晚年恨自己福輪太薄,導致利他的事業不廣。他勉勵後人,要把握機會多多積集福報。當然,在所有的修福因緣當中,供養佛陀的因緣是最殊勝的。因為我們離不開三界,所以也就沒有供養佛陀的因緣。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一食之頃。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供養這麼多無量無數億的佛陀呢?這一點我們也很難理解。如果你是去了又回來、去了又回來,根本就辦不到。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蕅益大師說出了答案,他說“意生身”有二種:一種是阿羅漢的意生身,一種是菩薩的意生身。
阿羅漢的意生身:是一對一。阿羅漢從這個地方到台北,必須這裡消失了,然後才在台北出現。他是一個消失掉、再出現一個。
菩薩的意生身:極樂世界的意生身,是不離本土常遍十方,他是一對多。極樂世界的那種神足通,可以從一個地方消失掉,同時在一百個地方出現,甚至在百千萬億個地方出現。雖然在一個地方消失,但是能夠同時在各地方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在這麼短的一頓飯時間,能夠供養無量無數億諸佛的原因,因為他的意生身叫做“覺法自性意生身”。這是屬於菩薩的意生身,能夠“一為無量”。當然,他有這麼大的神通力,主要的原因是承佛神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不是因地修什麼殊勝的波羅蜜,招感來的,不是的。
丁十九、供具隨意願(二十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現其─德本───┐
設我 國中 在諸│ │
─ ─ ┤ ├不取正覺
得佛 菩薩 佛前│諸所┌供養之具─┐│
└ ┤ ├┘
求欲└若不如意者┘
關於廣修供養的法門,基本上有三個內容:一、能布施的心。二、所布施的境。三、要有布施的物品。如果你沒有東西,你去供養誰呢?所以,當極樂世界的菩薩,想要去供養佛陀的時候,他的供養資具,是怎麼出現的呢?這一願是在說明這件事情。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假設他現在要去供養諸佛,而且也來到諸佛面前,這時候會有一種很特殊的功德,叫做現其德本。他能夠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顯現一種福德的力量。
什麼叫現其德本呢?也就是——心想事成,如意自在。
比如:他想要供養佛陀一顆藍寶石,他就能夠現出藍寶石;想要供養佛陀一顆紅寶石,就現紅寶石。他有這種心想事成的力量。也就是說:“諸所求欲,供養之具。”他心中有任何要求或希望,能具足各式各樣多種多量的供品,都能夠滿足他的願望而出現,這就是所謂的現其德本。
在極樂世界,能夠現其德本的,有個地方。好比極樂世界在受用衣食的時候,也是現其德本——“思食得食、思衣得衣”,這是他自己要受用的部分,可以現其德本。第二個、他想要供養佛陀的時候,供養之具也可以現其德本。當然這些都是一種福德的力量,而這種福德是阿彌陀佛加被的。
關於現其德本,我還在讀佛學院的時候,上課的老法師,講了一個禅宗的公案,他說:有一位禅師,他做了一個閉關加行。這位禅師在閉關的時候,主要是打坐念佛,一坐能夠坐四個小時,功力很厲害,定力很強。那麼,他閉關的住處,是在另外一個地方,到了中午才走下來用餐,平常是不下來的,只有吃飯的時間才下來。
突然間有幾天,诶,他沒有下來吃飯了。大家就覺得很奇怪了,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師父。他師父是個老參,問說:“他幾天沒有下來吃飯?”說:“七天了。”這個大善知識一聽,就知道事情不太對,就慢慢一步一步的,走到他徒弟的茅蓬去敲門。他說:“你最近修得怎麼樣呢”?他說:“诶,師父我修得不錯啊。”他說:“你怎麼沒有下來吃飯呢?”他說:“我現在不需要下去吃飯了,在我打坐念佛念很得力的時候,我就動念頭想說,哎呀,要是有人幫我送飯菜上來就好了。結果,就有一個童子,每天拿飯菜給我吃,有天人來送供。”老和尚就呵斥說:“你心中有‘賊’!”(意謂:心中有妄想——有所得心。)
一般沒有什麼福報的人,打打妄想起不了作用,要是有福報的人,你不能隨便打妄想,真的。一個人出家久了之後,每天放蒙山、持戒又莊嚴,可不能隨便打妄想,因為你內心當中,有一種心想事成的力量。這個禅師因為修行不錯,所以他一打妄想,就跟某一道眾生感應了,就幫他送飯菜來。直到他師父說:“你心中有賊!”一語點醒他,他才把那個妄想消除掉。第二天,诶,又恢復正常下來提飯菜了。
丙三、出世解脫
前面講到極樂世界的情況:依報莊嚴、正報莊嚴,都是偏重在離苦得樂的角度,包括了離開痛苦的因(悭貪)——供養諸佛,栽培善因,並且受用種種的安樂自在。這一科是講到出世的解脫,整個內容結構分成“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三個重點。極樂世界是如何修習解脫道的?先看出離心的修學,第一個不貪計身願:
丁一、不貪計身願(十)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天┐ ┌想┐
─ ┤ ├若起┤ ├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 └念┘
前面講到極樂世界的果報體:身相莊嚴、沒有病痛、而且壽命久遠。對於這樣一種健康、莊嚴的色身,極樂世界眾生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呢?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面對這麼莊嚴、健康的果報體,他在平常行住坐臥中,假設生起“想念貪著”自己身相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我們會貪著色身,主要的因緣是來自於“想”。這個想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首先,我們對於色身,心中產生一個相狀,就是你把這個外在的相狀,透過你的想象力,變成你心中的一個相狀。然後,對這個相狀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名言。一般來說,我們對於五蘊和合的色,有二種顛倒妄想:
一、即蘊計我。我們認為當下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我,或者色身是我、或者感受是我、或者想法是我,好比很多人在臨終前,都是說:“我要死掉了!”很少人會說:“我這一期的五蘊,將要消失了!”很少人這樣講,都是把五蘊跟我劃上等號。
其實,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比如現出一個女人的相狀,內心有女人的想法、女人的感受……只是你阿賴耶識一部分的種子,所變現出來的,跟“我”沒有關系。就像《楞嚴經》說的:“現在的你,就像是大海裡的一個小水泡。它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只是你生命的一少部分因緣而已。”但是,我們很習慣把我跟這一期的身心世界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們會被現前的身心世界,障礙你廣大的菩提道。就像《楞嚴經》說的:“我們歡喜這個水泡,所以失掉了整個大海。”因小失大。因為你太執著今生的身心世界,所以你不能做很大的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這個叫即蘊計我。
二、離蘊計我:這是指外道的禅定。外道在禅定當中,看到這個身心世界是生滅的,所以認為有一個不生滅的我住在五蘊當中。當然他提不出這個我的相貌,所以離蘊計我也是不能成立。
簡單說:我們今天產生了很多的想象,而這個想象,再把它明記不忘、念念相續,就變成一種堅固的力量。這個念就是憶念不忘,因而構成了整個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我愛執。每一期的果報體產生之後,我們都對它產生執取,所謂的“隨所生所系”——今生變成女人的身心世界,你就以她為你的個體;然後下一生變成男人,又以他為個體……構成一股強大的生死力量——在十二因緣當中,永遠相續相生。
極樂世界,雖然提供你這麼快樂、莊嚴的身相,但是阿彌陀佛跟你保證,這個身相,絕對不會讓你產生貪染執著,因為它是“我空、法空”——“法身”所變現的身相。前面講過是一種——清虛之身,無極之體,跟業報身是不一樣的。
當你對色身不執著,就有助於修出離心。修出離心,最重要的就是“出離你的色身”,因為我們對於外財、金錢的損失,比較不在乎。但是,對於色身的損失,就看得很嚴重。這是講到極樂世界有出離貪著色身的力量。
丁二、聲聞無數願(十四)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有能─計量──────┐
│ │
設我 國中│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
─ ┤┌ ┐ ├不取正覺
得佛 聲聞││眾生悉成緣覺 │知其│
└┤ ├ ┘
└於百千劫悉共計校┘數者
修出離心,主要是修習四聖谛——苦、集二谛的“知苦斷集”。前一願是講到能夠遠離色身貪著,這一願是講到能夠親近小乘善知識。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聲聞,“聲聞”是指聽聞四聖谛法,而證四果者。智者大師說:聲聞人修習四聖谛,主要的所觀境是觀察苦谛,從無常當中,觀察苦谛。所以智者大師認為聲聞人對於苦谛,有很深刻的體驗。
在古德的批注當中,所謂聲聞人,其實也包括了“緣覺”,只是簡略而已。緣覺他的根機比較利,他是思惟十二因緣而得道證果的。所以,他在觀察四聖谛時,主要是觀察集谛,直接從煩惱下手。在十二因緣中,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病死滅。他不是觀察這個色身的果報,而是直接觀察內心的煩惱,只要把“無明”滅掉,之後整個身心世界也就消滅了。這種利根人,是以集谛為所緣境。但是,不管是觀察苦谛,或是觀察集谛,這種人一般來說,都有很強烈的出離心。
這樣的聲聞人,在極樂世界有多少呢?“有能計量”,假設你能夠去計算他的數量。怎麼計算呢?說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變成了緣覺。諸位要知道阿羅漢不一定有神通,他要是沒有禅定的話,只是證得無生,跟我們一般人是一樣沒有神通的。但是緣覺一定有神通。緣覺人以他的神通力,經過百千劫這麼多時間的計算校量,而且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緣覺,都算不出極樂世界的聲聞眾有多少,由此可以看得出來,極樂世界小乘善根深厚的人,相當多。
當然極樂世界有很多菩薩,前面也一再提到國中菩薩,但是從這裡可以知道,極樂世界的聲聞人,是因為他以往一向修習小乘法,後來回小向大,往生極樂。但因小乘善根深厚,所以先證小果。實在說來,他已經發了菩提心,還是屬於大乘的根器。這地方我們還要說明一下:
為什麼我們親近菩薩,還要親近聲聞人?
因為有些大乘法,你注意看菩薩戒,有些法是要共聲聞人修學的,特別是修出離心這一部分,所以你在極樂世界,你不但能夠修學廣大的大乘第一谛法門,你也可以跟聲聞人修學苦集二谛。智者大師說:聲聞人是專攻苦谛的,你想了解苦谛,你問聲聞人,他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他對於苦谛的體驗很深刻;你想了解關於煩惱的問題,你要問緣覺乘的人;你想了解道谛,你要問權教菩薩,怎麼樣修學六波羅蜜,會比較如法、比較快速;圓教菩薩是直接觀涅盤、觀滅谛,涅盤、生死等空華,一切法本來就是涅盤,本來就無生——不二法門。所以這個四聖谛,在整個藏、通、別、圓四教,各有各的專長。極樂世界的天人,如果想要修學苦集二谛,有很多的聲聞人可以參學的,這是講到出離心的修學。
丁三、隨願聞法願(四十六)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中 ┌志願──┐ ┌若不爾者
─ ─隨其┤ ├自然得聞┤
得佛 菩薩 └所欲聞法┘ └不取正覺
前一願,是修學聲聞法的出離心,這一願,是修學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見。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這些菩薩隨順他心中的志向跟願望,來聽聞他所歡喜的佛法,而且聽聞的過程是“自然得聞”,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華嚴經》上說: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應該感念三寶的恩德。三寶的恩德有哪些呢?佛陀有說法之恩。因為佛陀出世,我們才知道有佛法;法有開慧之恩。佛法開啟了我們心中的光明智慧;僧有住持之恩。法能夠代代的相續,是因為有僧寶的住持,如果都沒有人出家,佛法就沒有辦法長遠流傳下去。意思是說:法本身有開慧之恩,極樂世界的天人,在聽聞佛法的時候,這裡特別提到的是——自然得聞。
我們一般人聽聞佛法,是一種“如理的作意”。比如說你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因為供養佛,所以你就會聽聞到佛法,但是那不叫自然,是你刻意去的。如果你刻意到講堂,聽聞阿彌陀佛說法,那也不叫自然,因為是你故意去參加的。這地方是說,你沒有刻意要去聽法,但是你在極樂世界的山邊林下經行,或者是在八功德水前,欣賞蓮華……你在休閒的當中,極樂世界所釋放出來的光明、香氣,自然就會引導你趨向於大乘的菩提心,趨向於大乘的空正見,這個叫做自然得聞,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不假造作,任運現前。
蕅益大師曾經在《阿彌陀經要解》上說:極樂世界是一個五塵說法的境界。色、聲、香、味、觸,都能說法。不一定要到講堂去聽法,不一定。諸位要讀出這一願的重點,就在自然得聞這一句話。連你在休閒,都能讓你進步,這個叫做自然得聞。
丁四、誦經得慧願(二十九)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諷┐
│ │
設我 國中 若受讀├誦┤而 ┌辯才┐
─ ─ ┤ ├ ┤ ├者─不取正覺
得佛 菩薩 經法 ├持┤不得└智慧┘
│ │
└說┘
前一願講到菩薩聽法,是在一種休閒的情況自然得聞,這一願是菩薩在作功課的相貌。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這些菩薩在自己的寮房,或者是在佛堂當中,做什麼呢?“受讀經法”,好比讀誦《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是怎麼讀誦呢?“諷誦持說”。諷是指朗讀,讀其音聲,思其義理;或者是誦,把它背誦下來,隨時隨地思惟它的義理;或者是持,受持不忘,就是把它的宗旨受持在心中;或者是說,再把這樣的宗旨,為人演說。在整個過程當中,成就了智慧。智慧是講自受用,能夠決擇我空、法空的是非。而且能夠他受用,以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辯才。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受讀經法,很容易成就智慧與辯才。
《唯識學》上說,我們第六意識的五十一個“心所”當中,對修學最有幫助的心所有二個:第一個是“想”心所。第二個是“念”心所。也就是你的想象力跟記憶力。
為什麼在六道當中,佛陀特別贊歎人道呢?因為人道有很豐富的想象力,所有的藝術品,都是在人道完成的。比如一只狗,為什麼他聽聞佛法不能受用呢?就是因為狗沒有想象力。狗沒有想象力,天人有想象力,但是天人沒有記憶力,他記不住,很容易遺忘。所以想象力跟記憶力,這二個對於修學佛法都非常重要。
過去有一位禅師,有一天去聽聞《法華經》,《法華經》有一段文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诶,他產生了一個想象,他想:這個諸法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將整個宇宙生命,一直回歸到過去……找到最原點是“常自寂滅相”。換句話說:我們的過去是什麼相貌呢?一直找、一直找,找到最後,結果是寂滅相。如果我們本來面目是寂滅相,那為什麼會有現在的你、我呢?怎麼回事呢?他感到不明白。也有人說:“一切法畢竟空,寂滅相。”那為什麼有眼耳鼻舌身意?他就去問他的師父。他的師父回應說:“汝去!我不與汝道。”我不跟你說。這時候,他就自己去參,每天思惟、想象這句話的道理。到了春天,他在打坐的時候,突然聽到黃莺在枝頭的叫聲,啪!開悟了。之後寫了一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莺啼柳上。”這個人終於悟到了“真空妙有”。
“諸法從本來”就是因為寂滅相,所以才能夠一切法因緣生。如果一切法的本性,不是畢竟空,那就不能改變了。如果,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是固定的,那你來生還是這樣子。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你來生會變化,這就是因緣生。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智慧呢?就是在語言文字上,產生想象。
我們學佛是先有“比量”,才有“現量”,先有正確的想象,才有真實的東西出現。修淨土宗的人,也要有想象力,必須經常想象極樂世界的情況,然後產生強烈的皈依,相信它是真實存在的,你就一定可以成就。如果是修習小乘法,就不一定要有想象力,因為小乘法是思議境,不需要想象,這個色身是無常的,他一觀察就知道昨天跟今天不一樣。大乘佛法需要一些想象力,因為都是不思議境。所以這一願講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內心在“受讀經法”的時候,很容易成就智慧、辯才,就是他那個明了的心識想象力特別豐富。
丁五、慧辯無限願(三十)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設我 國中┌智慧┐
─ ┤ ├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得佛 菩薩└辯才┘
上一願講到成就大乘佛法的智慧跟辯才,這一願講到智慧跟辯才的“量”。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所成就的智慧,所謂智慧,前面有講過是一種自受用,辯才是一種他受用,他的智慧、辯才,假設可以限量的話,我就不取正覺。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天人的智慧和辯才,是無窮盡的。
西藏法王說:一個人的菩提心,要達到無窮無盡,不受時空的障礙,必須有空正見的加持。就有人問他說:我修菩提心為什麼一定要修空正見呢?他說:沒有空正見,你菩提心的量不會廣,沒有辦法做到時空無盡!雖然你昨天有菩提心,今天就失掉了。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民,雖然受用這麼殊勝莊嚴的五塵,但是他內心當中有空正見,所以他的智慧、辯才是無限量的。
大乘佛法的波羅蜜,基本上是以“無住”為本。你一定要參透你的身心世界是“畢竟空”,才能夠把生命的能量,發揮到最大!
丁六、演說妙智願(二十五)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前一願,偏重在菩提心、空正見,是指菩薩的自受用。他在山邊林下自然得聞妙法,或者在佛堂當中,能夠成就無窮無盡的智慧辯才。這一願是講到他能夠演說妙法。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菩薩皆能演說一切智,假設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裡,古德引用《智度論》的批注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的智慧,能夠觀一切法的總相;“一切種智”是佛陀的智慧,深達諸法總相和別相,佛陀具足了這二種。這地方的一切智,古德說是一切種智,就是一種“中道的智慧”——“法性本來空寂,而因果絲毫不爽”,能夠觀察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後文會說明極樂世界的方便,除了神通之外,就是辯才。
丁七、一生補處願(二十二)
這一願,把極樂世界的整個功德,作一個總結: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他方佛土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 ┐│
設我│諸菩薩眾├┤
┤ ┘│
得佛└來生我國 │ ┌自在所化┐
│除其│ │┌積累德本┐
└ ┼為眾生故┼┤ ├◎
本願│ │└度脫一切┘
└被弘誓铠┘
┌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
游諸 修菩│└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 ┤
佛國 薩行│┌超出常倫─諸地之行┐┌若不爾者
└┤ ├┤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不取正覺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方佛土的諸菩薩眾,這個菩薩要具足二個條件:第一個、發堅固的菩提心。第二個、信解大乘的妙理。這個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見的菩薩,以清淨的信心,來受生我國。一旦來到極樂世界,他有二種情況可以選擇:
一、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假設這個菩薩,他歡喜留在極樂世界修學,那麼他在極樂世界這一期的生命當中,決定可以修到“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意思是說,眾生的心態各式各樣,有些人不喜歡環境變來變去,他想:極樂世界,給我這麼多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我就利用這個果報體,一直修到等覺菩薩,可以的,他就不捨棄他的壽命,留在那個地方——山邊林下聽聞佛法、或者是自己讀誦經典、或者供養他方十方諸佛、或者度化眾生……總之,他不離開極樂世界。那麼,他可以受用多久呢?可以受用到一生補處菩薩。
我們看《阿彌陀經》中,這樣的菩薩非常多,《阿彌陀經》上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是說: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這是剛剛往生的。那麼往生已久的呢,“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選擇在極樂世界,終其一生的菩薩,非常的多。
二、有些菩薩大悲心特別重,不會在極樂世界待太久。這是說:有些菩薩他的壽命還沒有結束,就放棄了,也是可以。如同前文說的“除其本願”。他到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有他的規劃,極樂世界只是暫時的因緣,他沒有把它當做長期的規劃。那也沒有關系,他有這樣的願望,他“自在所化”——已經具足了教化眾生的自在力,包括辯才、神通、智慧。“為眾生故,被弘誓铠”,為了度化眾生,他能夠依止四弘誓願的铠甲,入於生死的魔軍當中。雖然生死是一種很大的障道因緣,但是菩薩以誓願力為铠甲,不怕艱難。
當他離開極樂世界之後,會做二件事:一、積累德本。二、度脫一切。積累德本後文會講到供養諸佛。度脫一切是廣結善緣、度脫眾生。
“游諸佛國,修菩薩行”,開始到十方諸佛國土去游學,因為他已經成就無生法忍,可能到藥師佛的淨土去參學,或者到多寶佛的淨土去參學……總之,他離開極樂世界之後,能夠做二件廣大的菩薩之行:
(一)、供養十方諸佛如來。能夠去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從義理上的判斷,應該是去聽聞佛法,積集福德—也就是親近十方諸佛。
(二)、到眾生世界,“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他回入娑婆之後,做眾生的母親、父親、朋友……廣設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總而言之,使令眾生安立於無上真實之道。
這些離開極樂世界,又回來娑婆世界的菩薩,他在供養諸佛、度化眾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以下引二句話,來加以解釋,說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二句話,是形容曾經去過極樂世界的菩薩——不論是上求佛道供養諸佛,或者下化眾生廣設方便,都超越了整個三賢十地的方便。他的神通、辯才、智慧,都超越三賢十地,都能夠遵循普賢之德。
所有的菩薩行當中,最為殊勝的就是普賢之德。《華嚴經》上說:“十方諸佛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十方諸佛的菩薩都是佛子,但是最大的兒子,就是普賢菩薩,因為他時空無盡。圭峰宗密禅師對於普賢之德加以解釋說:“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說明這個菩薩能夠安住在我空、法空的智慧,以無住為本,所以他體性周遍,內心是平等的。雖然是平等,但是他有很多的方便力,能夠隨順眾生的因緣,“應以何身得度”,而現種種的神通辯才,所以隨緣成德叫賢。普是贊歎他的根本智,賢是贊歎他的後得智。
我們在其他的經文,很少看到這個人從極樂世界回來之後,是什麼相貌。但是從這個願文,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除其本願,他有廣大的悲心離開了極樂世界,只要這個菩薩去過一次極樂世界,他以後的相貌就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是一般菩薩很難達到的。
一般菩薩,雖然能夠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但是深受時空的障礙,你昨天可以做到,今天就不一定能夠做到;你在寺裡可以做得很好,離開寺院,你到西門町去,就不一定能夠修持得很好。會受空間的影響。這個菩薩不一樣,當他離開極樂世界之後,他就空間無障礙——“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無論到哪一個地方,都不能障礙我禮拜——“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他的行動力不會停住的。在所有修學波羅蜜當中,普賢之德是最難達到的,因為我們有法執的關系,所以很難超越,這裡是講超越十地。因為當你親近阿彌陀佛之後,阿彌陀佛就有方便力,能夠讓你成就普賢之德。
講到這個地方,諸位對於整個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乃至所產生的作用,應該有一些概念了。有很多同學問我說,我這四十八願的藍圖、結構是怎麼出來的?
我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思考,直到有一天,在拜佛的時候,我想到:這是一個佛的境界,只有釋迦牟尼佛有資格弘傳,所以我就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思考,也就是根據《阿彌陀經》的結構來理解。《阿彌陀經》介紹極樂世界,是先講“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先介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以啟發我們的信心;然後再講到極樂世界的聖道功德,使令我們產生願望——“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最後,再講到持名,將所有的功德,都匯歸到一句佛號。
所以我們四十八願的結構,也是一樣。先講國土的莊嚴,然後講正報的莊嚴,再講聖道的功德,最後講持名。整個四十八願的結構,其實是可以跟《阿彌陀經》的結構串連起來。
卷九
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追求很多財富,也不是為了追求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種種的權勢,受到別人的贊歎,這些身外之物,都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離苦得樂。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生命當中,能夠永離痛苦,成就種種安樂,這才是我們修學佛法真正目的。
對於離苦得樂,在大乘佛法的修學中,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雲何應住”。第二個是“雲何降伏其心”。
首先,在大乘佛法當中,你要找到一個安住處。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我們內心的安住處,簡單講,就是以淨土的功德為住,或者說以四十八願為住。要相信四十八願的功德,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相信這四十八願功德,在我們未來的生命當中,一定可以成就。你的心就住在這個目標當中,以此當做生命的目標。有了生命目標,有什麼好處呢?
一、能夠確認修學的方向。如果我們能夠以四十八願為安住處,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節省修學的摸索,集中心力一門深入。可以在短暫的生命當中,成就廣大的功德,因為你的生命有一個方向。
二、能夠產生修學的動力。由於過去心中沒有四十八願,所以在拜佛、念佛的時候,缺乏一種真實的意樂,佛號的力量就大打折扣。但是,當我們心中有了四十八願的願景之後,我們在拜佛、念佛的時候,就能夠產生強大的意樂,這就是有目標的好處。
有了目標之後,接下來,應該怎麼去降伏其心呢?
蕅益大師說:“以戒定慧為助行,以憶佛念佛為正行。”在整個降伏其心的過程當中,重點就是:讓自己的生命,保持進步!就好比我們今天想要去台北,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要到哪裡去”。其次,在前進的過程當中,你的方向盤,要不斷的調整自己,讓自己的生命往這個目標不斷的、不斷的邁進。換句話說,讓我們跟娑婆世界的因緣慢慢的淡薄,跟極樂世界的功德慢慢的接近,這就是一種調伏的功夫。
丙四、聞名得益
前面的功德,是講到我們往生之後,在極樂世界所受用的種種功德;以下是說明還沒有往生之前,我們在娑婆世界,現生當中,所能得到的功德利益。這當中有十二個願,先看第一個願:
丁一、諸根無缺願(四十一)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至於─得佛───┐
設我 ┌他方國土┐聞我│ │
─┤ ├ ┤ ├不取正覺
得佛 └諸菩薩眾┘名字│ ┌缺陋─┐ │
└諸根┤ ├者┘
└不具足┘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在他方國土的諸菩薩眾,這種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聞我名字”,這是講他修學的方法。這地方的聞,蕅益大師說包括了聞持,要能夠受持不失。什麼叫做“受持不失”呢?包括你對阿彌陀佛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跟意業的觀想。就是說,你在修習戒、定、慧當中,能夠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為本尊,不斷地禮拜、贊歎、觀想。這樣的修學,有什麼好處呢?“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如果我們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當本尊,在未來的生命當中,絕不會招感六根不具足的果報。
“六根不具足”,修學佛法,正是八難之一——障道。
一、從自利的角度。我們能夠吸收佛法的內涵,主要是靠六根門頭。如果六根不具足,特別是耳根跟眼根,耳朵聽不到聲音,眼睛看不到東西,就不能向聖賢學習,你的生命就沒有增上的因緣,生命也就白白的空過,所以六根不具足,是一種障道。
二、從利他的角度。古人說“六根有缺,受世輕慢”。六根殘缺,容易受世人輕慢,就不能夠廣泛的度化眾生。如果我們能夠以阿彌陀佛為本尊,不斷地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禮拜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的心,時時跟佛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力量——生生世世直到成佛,絕不會有六根不具足的果報。這也是本尊功德的一種加持,這個保證,對未來行菩薩道非常重要。
丁二、脫離女身願(三十五)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十方無量不可
┌ ┐ ┌歡喜信樂┐
設我│思議諸佛世界│聞我│ │
┤ ├ ┼發菩提心┼壽終之後─
得佛│ │名字│ │
└其有女人──┘ └厭惡女身┘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十方無量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這當中有很多的女眾。這些女眾在修學過程中,選擇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當作她的本尊相應法門,每天不斷地對阿彌陀佛的功德,加以禮拜、贊歎、觀想,內心當中保持一種歡喜信樂,一種真實的信心,相信本尊的功德真實地存在,相信本尊的功德她可以成就,依此而發菩提心,厭惡女身。這個地方很重要,她心中有這種願望,對於女眾污穢的色身產生厭離,希望脫離女身。一方面本身有“厭惡女身”的願望,一方面她的心進入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海,會產生什麼力量呢?“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那她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永遠不再出現女眾的果報。
在本尊功德的修學過程中,他是先遠離二種被譏嫌、有過失的果報:第一個是六根不具。第二個是女眾的果報體。
關於女眾的果報體,古德說有二個障礙:一、胸量狹小。二、貪愛心重。當我們得到這個果報時,就會有這樣的想法。在胸量狹小、貪愛心重的交互作用下,容易生起嫉妒心、高慢心。當你有所得時,你會產生高慢心;當你有所失時,你會產生嫉妒心。這二種心態,會障礙我們發廣大的菩提心。
經典上說,女眾有五種不能:一、不能作轉輪聖王。人間的大國王,不能現女相。二、不能作帝釋天王。三、不能作大梵天王。四、不能作魔王。五、不能作佛。這五個都必須現大丈夫相。
唯識學的意思是說:色法跟心法是交互影響的,心法創造了色法,但是色法也影響心法,這個叫做“隨所生所系”。當你變現這種果報,這個果報體就會把你障住了,系就是你被果報所系。好比你變成一只螞蟻,你就會產生螞蟻的心態;你變成一個天人,就產生天人的心態;顯現女眾的色身,就產生女眾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是會障礙菩提心的。所以當我們不斷的修本尊相應法,我們這一念心不斷地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禮拜阿彌陀佛的功德,就能夠保證,不會再出現這種女眾的果報體,這是第二個保證。
丁三、聞名得福願(四十三)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 ┌他方國土┐聞我┌壽終之後┐┌若不爾者
─┤ ├ ┤ ├┤
得佛 └諸菩薩眾┘名字└生尊貴家┘└不取正覺
前面的本尊功德,所成就的是遠離過失:遠離“六根不具、女眾果報”這種障礙大乘佛法的二種過失。這一願除了離過之外,還成就一種增上尊貴身。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方國土的諸菩薩眾。 這個菩薩眾,當然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修六波羅蜜。但是他除了修六波羅蜜之外,他還兼修“聞我名字”——加修阿彌陀佛本尊相應法。他每天撥出時間,禮拜阿彌陀佛、贊歎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身口意的三密相應。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壽終之後,生尊貴家”,這一期生命之後,假設他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他來生會出現什麼果報呢?他會出生在被人恭敬、贊歎的家庭,如果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個生尊貴家,龍樹菩薩《智度論》解釋說,有三種果報體是尊貴家:一、生在剎帝力王族,有權勢力的,也就是生長在王公大臣的家族,很有權勢。二、出生在婆羅門家,就是我們說的士大夫,有學問的家庭。三、生長在居士家,有財富的家庭。權勢、財富、學問,這三種都叫做尊貴家。
身為一個菩薩,為什麼要生長在尊貴家呢?因為容易為世人所尊重,弘法度眾才能廣大。同樣的菩提心、同樣的道德學問,你出現的是一種尊貴的色身,別人容易恭敬你,你度化眾生的因緣,就特別的廣泛,所以生尊貴家,有利於我們行菩薩道。
我親近過很多長老,這些長老都很有福報,但是我覺得忏公師父有一個特點,就是他的氣質特別地尊貴。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他的一舉手、一投足,就充滿著貴氣。事情的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就探討:為什麼這位長老有這種特殊的氣質?後來我發現忏公師父非常喜歡拜佛!諸位要知道我的用詞是——非常喜歡,已經超過一般人的喜歡。好比現在是十點五十分,假設還有五分鐘要吃飯,這五分鐘,他就去拜三拜,拜完再來吃飯。你跟他約時間要外出,還有三分鐘,他又跑去拜三拜,他有機會就去拜佛,所以說事出必有因。我自己也看過很多學生——我在佛學院輔導新生的時候,發覺有些人,看起來就沒有什麼福報力,俗裡俗氣的,但是當他長久慢慢拜佛、慢慢拜佛(拜佛不能拜太快,要慢慢拜),內心寂靜、專注……只要他肯拜佛,時間久了,他的氣質就會改變。
因為本尊的功德叫做“無量光、無量壽”。當你的心一進入佛號的時候,你就能領受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那種尊貴的果報,現世的果報也就漸漸出現了,所以說:“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他能夠產生這種加持力,因為這是阿彌陀佛因地發的願,所以有這種加持力。
丁四、常修梵行願(三十六)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十方無量不可 常修
┌ ┐ ┌ ┐
設我│思議諸佛世界│聞我 壽終│梵行│┌若不爾者
┤ ├ ─ ┤ ├┤
得佛│ │名字 之後│至成│└不取正覺
└諸菩薩眾──┘ └ ┘
佛道
前面是偏重在世間的一種福德:遠離六根不具、遠離女眾的色身,成就尊貴身。這一願講到我們修本尊相應,能成就一種出世的善根。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當中,這麼多的菩薩眾,這些菩薩眾,每天除了忙於修學六波羅蜜,如果能夠聞我名字,對我的功德禮拜、贊歎、觀想,身口意的相應。壽終之後,有什麼好處呢?“常修梵行,至成佛道”。意思是說,即使這個人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今生當中因為拜佛、念佛、觀想佛的關系,內心會比一般人清淨少欲(欲望很淡薄)。這種清淨梵行,一直維持到最後成佛,如果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梵行”這句話,狹義來說,是對持戒清淨,遠離身、口二業的過失。但是廣義來說,應該包括了禅定、智慧,意業的清淨,也就是包含了整個身口意的清淨。佛法的功德有二種:一種是世間的福報,就是指世間慈善事業。一種是出世間的善根,就是指戒定慧,或者講梵行。
《金剛經》有說到:如果我們能夠受持大乘經典四句偈,超過用無量珍寶的布施。為什麼呢?因為你用珍寶布施,這種善業叫做心外求法。雖然這種善業能令你獲得一時的安樂,但是對於你內心的煩惱,並沒有對治力。也就是說:它不隨順於解脫分。當你完成這個慈善事業之後,你還是老樣子,煩惱完全沒有改變。你唯一的改變,就是生命當中,增加一些生滅法的善業,福報用完了,煩惱一樣存在。但是我們修習戒定慧,當這個善根進入到你內心時,能對治煩惱,你會覺得煩惱一天比一天輕薄,它有隨順解脫的力量,所以二者不一樣。修習阿彌陀佛本尊相應,亦復如是:
當這個佛號進入到你的心中,對你的煩惱,就能夠產生對治力——“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個名號,你用身口意去造作,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這個名號其中的一個願望,所謂常修梵行的功德,就會發揮作用。即使你內心的煩惱,不能馬上斷除,也能慢慢地把它調伏下來,這就是本尊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當然,一個人能夠常修梵行,就不容易造業。一個人會造業,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的。為什麼他會造業?就是因為有煩惱他才造業。換句話說,即使你今生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但是你每天拜佛、念佛,都沒有白費的,可以讓你來生成就尊貴身,讓你來生煩惱輕薄。為什麼?因為佛力不可思議!只要阿彌陀佛的本願存在一天,對你的加持力就永遠存在,除非阿彌陀佛的因緣結束了,除非你心中的佛號不在了。
丁五、天人致敬願(三十七)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十方無量不可 五體投地
┌ ┐ ┌ ┐
設我│思議諸佛世界│聞我│稽首作禮│ ┌天─┐ ┌若不爾者
┤ ├ ┤ ├諸┤ ├莫不致敬┤
得佛│ ┌天┐ │名字│歡喜信樂│ └世人┘ └不取正覺
└諸┤ ├民─┘ └ ┘
└人┘ 修菩薩行
前文講到本尊功德的殊勝,能夠成就尊貴身,受世間人所尊重。這一願是你經過身、口、意,很專注地加行,也能得到天人的尊重,這更殊勝了。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十方無量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有很多的天人,能夠以我的功德當本尊禮拜、贊歎、作願,修學三密相應法。是怎麼修呢?“五體投地,稽首作禮”。這個地方強調一個觀念:是說這個功德的成就,不是你隨隨便便拜一拜就行,而是你的內心,要非常的攝心專注,並且要至誠懇切。你有歡喜心,來修習菩薩的六波羅蜜。也就是說,一方面修習六波羅蜜,一方面以阿彌陀佛的本尊當功德,這樣子,諸天世人,對你莫不恭敬護持。若不能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天人致敬願。這一願,在末法時代,非常重要!
要是你生長在正法、像法時代,鬼神障、魔障的力量很薄弱。因為那時候“法”的力量特別強,世間上有很多大修行者,這些鬼神、魔王誰也不敢造次、不敢作亂。到了末法時代,剛好相反,“魔強法弱”,法的力量慢慢慢慢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廣大鬼王的勢力增長,這個時候成就天人、護法神的護持,就非常重要。所以,阿彌陀佛發了這個願,就是在保障末法時代的修行者,即使生長在一種魔強法弱的時代當中,只要至誠懇切禮拜我的名號、稱念我的名號、觀想我的功德,就能夠得到護法天人的護持,遠離一切魔障。
舉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作參考:
在台中蓮社的《念佛見聞感應錄》中,講到一個故事:在新竹念佛會有一位年輕的蓮友,這個蓮友的外號叫鉗哥,他是一個水泥工。他的家族當中,大概是他曾祖母那一代,他的曾祖母曾經跟他的一些長輩,發生了一些嚴重的沖突,後來他曾祖母是含恨而死。看這個意思是自殺而死的,可能是上吊或者服毒而死。所以,他曾祖母死的時候,心中懷著非常深重的怨恨,含恨而亡。我們都知道色身是會死掉,但是你內心是不會死的。這個明了的心,它會怎麼樣呢?它會相續下去,就像水流往下流,會有“等流性”,因此她對家族的恨,始終沒有解開來。怎麼知道呢?就是他這個曾祖母的墳墓很特別。哪一個人要不小心踩到她的墳墓,那就要生重病了;哪一個人在趕牛羊經過時,只要是踏到她的墳墓,這個畜生就一定要死掉。所以他的曾祖母的墳墓,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凶墓,沒有一個人敢去碰它,大家看到它,遠遠就離開了。因為這樣,所以他曾祖母的墳墓,都沒有人敢去整理,因為你一踏到它,不是生病就是死掉,她的瞋恨心很重。
後來因為發生了大水災,附近的墳墓都被沖壞了,這些子孫就各自修祖墳,唯有他的曾祖母墳墓,沒有人敢去動,已經非常破舊,墳上泥土也被沖走了很多。村人就譏嫌說:“你們看看你們這些子孫,這麼不孝啊,家族的墳墓都沒整修。”這時候,鉗哥的家族就召開家族會議,這怎麼辦呢?一定要修理啦。那找誰修理呢?大家就決定找鉗哥修理,因為他是水泥工嘛。
當鉗哥擔任這個重任之後,他就很緊張了,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去修這個凶墓了。當然,他這個時候,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阿彌陀佛。他就更加的用功,祈求阿彌陀佛加被,請求阿彌陀佛護念。當他用功拜佛、念佛,到了要修墳墓的前一個禮拜,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他祖母那個墳墓,走出一個女眾,穿古代的衣服,樣子非常凶惡,披頭散發,二個眼神露出凶光,看那意思就是恨心很重的樣子。鉗哥就起慈悲心,不斷的給她念佛,觀想阿彌陀佛放光,化解她心中的障礙;一方面對她起慈悲心,一方面求本尊功德加持。诶,他這樣念念……念一段時間之後,他看到夢中那位女眾的相貌,從一種凶惡相,慢慢、慢慢轉成善良微笑的相貌。他從夢中醒過來,诶,感覺一切沒問題了。果然,一個禮拜之後,當他把這個墳墓修好後,再也沒有發生過事情了。
我個人覺得,對治鬼神障,可以用持咒跟念佛,但是持咒跟念佛的效果,並不一樣的。持咒是屬於比較剛性的——“诶,你要不要走?你不走,我就把你趕走!”是用這種態度;念佛是柔性的,他是用光明、徹底的方式,來解決障礙。
那麼,我們這一念心,為什麼跟佛號接觸的時候,能夠產生天人的護佑、能夠遠離鬼神的障礙呢?因為有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因為阿彌陀佛聖號的背後,有廣大的願力,可以得到諸天世人的恭敬,所以能夠得到天人的護佑。這對我們遠離鬼神障、遠離魔障,很有幫助!
丁六、修行具德願(四十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他方國土┐聞我┌歡喜踴躍┐具足┌若不爾者
┤ ├ ┤ ├ ┤
得佛└諸菩薩眾┘名字└修菩薩行┘德本└不取正覺
我們再說明本尊相應的第六個功德: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方國土諸菩薩眾,這個菩薩能夠以阿彌陀佛為本尊,每天禮拜、贊歎、觀想阿彌陀佛,而且是歡喜踴躍,發無上菩提心。這個歡喜踴躍,古人說是一種加功用行,一定要有加行力,不像前面,可能只是拜一百拜、二百拜而已。這個是相續、專注的用功,而且能夠廣積福、慧二種資糧。這時候因為有福、慧的加持,以及本尊的加持,他的生命會產生什麼功德呢?“具足德本”,就是他那個明了的心,具有很特殊的功能——心想事成,想要什麼事情出現,那個事情就非得要出現。為什麼?因為他有本尊的加持力。若不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他在十七歲的時候考上了功名,在地方上可以說是小有名氣。後來,看到鄰居的一個老婦人,整天拿著念珠在念佛,他就覺得很奇怪,就問她說:“老太太!你為什麼老是念佛呢?”那位老婦人回答說:“我念佛是因為我先生在世的時候,很虔誠的念佛,他這樣一生念佛,當他要死的時候,完全沒有病痛,這個很特別。而且臨終的時候,還把我叫到床前,很清楚的跟我道別。死了之後,身體不但柔軟,又釋放香氣……所以我對念佛法門,馬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蓮池大師聽了之後,回去就有感而發,晚上就在書房當中,寫了四個字——“生死事大”。他發覺追求功名固然重要,但是臨終的正念更是特別重要。生死事大。他就開始修本尊相應,每天拜佛、念佛。
在阿彌陀佛本尊的加持之下,他二十二歲善根成熟,就出家了。出家之後,到處參學。二十五歲左右,出家大概三、四年,就到了雲棲山,他覺得這個地方環境很不錯,就蓋一間茅蓬在那個地方修行。有一年,雲棲山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好幾個禮拜都沒有下雨。這個非常嚴重,老百姓沒有辦法生活,就相邀到山上去,說:“诶,上面有一個法師在修學,就請他施個法術,古人說法師會用法術來祈雨。”蓮池大師說:“我也沒有什麼法術。我就是每天拜佛、念佛。”這些信徒就說:“法師啊,沒有關系,不管你是修什麼法門,只要讓上天下雨就好。”蓮池大師說:“那這樣好了,我就帶著大家念佛。”蓮池大師拿著小木魚,就邊念“南無阿彌陀佛”邊敲木魚,就繞了村莊三遍,田裡也繞了三遍,這三遍快繞完的時候,當下就下雨了,不可思議!龍王就乖乖的下雨了。
就我們一般人來說,這明了的心性,我們很難心想事成,因為我們心中有很多障礙。但是當你這一念心,跟佛號融合一起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
好比你要從這個地方到台北,你用走路的,那你的體力就很有限,如果你坐上火車,那你的速度就變快了。為什麼?因為有火車的助力。為什麼蓮池大師想要下雨,就能夠馬上下雨呢?我相信蓮池大師那時候出家不久,不是他自己戒定慧的力量,而是他那個明了的心——“聞我名字,歡喜踴躍”,而且“修菩薩行”,所以能夠很快的跟本尊相應。
我有一位師兄弟,在讀佛學院的時候跟我是同學,跟我很要好,每天拜阿彌陀佛三千拜。讀佛學院三年,一拜要念十聲佛號,他等於是每天拜三千拜,加上三萬聲佛號。諸位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心經常跟佛號在一起,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意境?我講給你們聽:這個法師剛出家的時候,我看他也是沒有什麼福報,因為他以前是工廠裡的工人。但是當他每天跟佛號在一起之後,如果他的枕頭壞了,他想要一個新枕頭,就馬上有人送他枕頭;他的杯子壞了,想要去買一個杯子,诶,又有人送他一個杯子……畢業之後,他想要找一個地方修學,羅東有一位居士,就幫他把茅蓬蓋好、房子整理好,再請他去住,他想要修學就有人幫他准備茅蓬。
前幾年他有來找我,我問他說:“你現在還有拜那麼多嗎?”他說:“我現在拜得很少很少。”我又問說:“你以前那種‘心想事成’的意境,還常常出現嗎?”他回答說:“現在都沒有出現了。”因為你現在只靠你自己的力量,一個生死凡夫能有什麼力量?諸位想想看!
龍樹菩薩《智度論》上說:“佛菩薩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共享,善根不能共享。”阿彌陀佛積功累德,無量劫來所修習的福德資糧,都加持在這句佛號當中,他咒願——這個佛號就代表我的功德——無量光、無量壽。哪一個人內心跟佛號接觸,就能遠離六根不具、遠離女眾、成就尊貴身、能夠成就廣大的福德、能夠成就天人的護佑……只要佛菩薩發出這樣的咒願,這個力量就存在這個佛號裡面。
我們的咒願不一定有效果,佛菩薩的咒願那是不得了。所以佛菩薩所證得的我空、法空的真理,這一部分不能跟我們分享,但是他所成就的廣大福德力、加持力,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但是有一個條件:你的心必須跟佛號相應,才能夠啟動這種種功德!
丁七、普等三昧願(四十五)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皆悉逮得─普等三昧──┐
設我┌他方國土┐聞我│ │┌若不爾者
┤ ├ ┤ ┌至於─成佛──┐├┤
得佛└諸菩薩眾┘名字│住是│ ││└不取正覺
└ ┤常見─無量不可├┘
三昧└ ┘
思議一切如來
前面的種種功德,是對一般“凡位的菩薩”來說,也就是資糧位的菩薩。以下這二個願,都是加被加行位的菩薩,就是已經成就禅定的菩薩。對我們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切身的需要,但是你還是要有隨喜贊歎的心情。因為這個功德,以後我們到往生極樂世界,也必須要成就,我們就以隨喜贊歎的心情來研究這一個願。
釋文:在我成佛之後,他方國土這些久修的加行位菩薩,他在修學禅定的時候,如果能夠加修一個法門,就是本尊相應法門,所謂的“聞我名字”,受持我的名號、頂禮我的功德。這樣子,對他的三昧有什麼好處呢?“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他就能夠成就一種很特殊的三昧,叫“普等三昧”。三昧的意思就是禅定,或者叫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為什麼他的禅定能夠叫普等呢?因為這個普就是普遍的意思,等就是平等,他能夠普遍的、平等的見一切諸佛,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住是普等三昧,至於成佛。”這當中有二個殊勝的特點:第一個“常見”。第二個“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也就是說在三昧當中,你可以經常見到十方無量諸佛。這是什麼意思呢?等下一堂課再說明。
卷十
前面是針對資糧位的菩薩來說,在整個修學當中,遠離遮障的果報,成就殊勝的果報。以下是對加行位的菩薩來說,加行位的菩薩,當然他有禅定功夫。他在禅定當中,如果是以阿彌陀佛當做他的本尊的話,他的禅定會產生一種增上的效果,第一個效果就是普等三昧。
我們都知道禅定有三個原則:第一個、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比如說:你是用呼吸法的,就必須把你的呼跟吸——“出入息”,在心中顯現出來,要有一個所緣境,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假設你在修禅定的時候,能夠以本尊的名號、或者他的身相當所緣境。依止阿彌陀佛的名號,或是身相為所緣境。所成就的三昧叫普等三昧。
這個普等三昧有二個好處:第一個、是屬於經常性的。第二個、能夠見到無量諸佛。
一、“經常性”的意思,就是一種“陀羅尼”的意思——總持不失。我們一般的禅定,在加行位的時候,是不得自在的。比如說你在禅定當中顯神通,你觀想你的色身是如夢如幻的,牆壁也如夢如幻的,然後你就這樣走過去。但是這樣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成功,有時候會走不過去。因為一個初心禅定的人,他整個禅定的“入、住、出”——他要“入”禅定、“住”禅定,什麼時候“出”禅定,都不得自在。所以這地方的“經常”,表示他隨時可以隨心所欲的顯現出來,這是很特別的,就是他已經成就了陀羅尼,永遠也不會失掉。
第二個特別的是:能夠見到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他在因地的時候,只有憶念一尊佛——阿彌陀佛,可能只是憶念他的聲音,為什麼果地能夠出現無量諸佛呢?這在其他三昧當中,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一般修學呼吸法的人,只能夠在呼吸當中成就三昧。如果你開始觀想杯子,你就無法進入三昧。
我們凡夫不能“一即一切”,法跟法是有障礙的。你習慣性用呼吸,你要進入禅定就一定要用呼吸,沒有其他的方法。但是念佛三昧不同,雖然你因地只憶念一尊佛,但是你在三昧當中,不但能夠見到你的本尊阿彌陀佛,還可以見到藥師佛、多寶佛,這就是所謂的:“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這是因為你在禅定當中,修持本尊相應法,有本尊的功德加持,所以第一個成就陀羅尼,功德不失。第二個功德能夠普遍廣大。
天台智者大師雲: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為什麼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他講一個譬喻說:譬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說:雖然各處水味不一樣,好比義德寺仁義潭的河水,跟我們鹿谷的水味不一樣,但是等到流入大海之後,都是同一個味道。也就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每一個人成就禅定的過程不同,但是當你成就了念佛三昧,你這個三昧的力量,就可以見到十方諸佛——同其一味,因為佛的法身是一樣的。
這地方是說,一個修學禅定的人,如果能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的話,三昧的力量會特別的殊勝廣大,有這種“普等”的效果,也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即一切”,事事無礙的功德顯現。
丁八、清淨解脫願(四十二)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
設我┌他方國土┐聞我│ │┌若不爾者
┤ ├ ┤ 供養無量不可 ├┤
得佛└諸菩薩眾┘名字│住是 一發┌ ┐│└不取正覺
└ ─ ┤思議諸佛世尊├┘
三昧 意頃│ │
└而不失─定意┘
釋文: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方國土的這些加行位菩薩,在三昧當中能夠聞我名字,以我的名號,或以我的身相來當做所緣境,這樣的禅定有什麼樣效果呢?“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這種三昧有二個效果:一、清淨。二、解脫。
什麼叫清淨呢?心無染著。就是在禅定當中,對於所緣境不會產生染著——無住。什麼叫解脫呢?是說這種禅定能夠離諸障礙——遠離身心的障礙。兩者合起來說,什麼叫做“心無染著、遠離障礙”?古德說就是他能夠動靜一如,在動中能產生靜相,在靜中能產生動相。這不是一般人能成就的,一定要到八地菩薩的“無功用行”,才能夠遠離動、靜二相的對立。一般我們在禅定當中,你要是起來掃地,你的禅定就會失掉,你不可能在掃地當中,還保持在禅定中,不可能。“動則無定,定則無動”,這是禅定的一般情況。但是你今天以阿彌陀佛為本尊,他這個禅定相有清淨解脫的作用,就能夠動靜一如。
什麼叫動靜一如呢?
這當中講出其中的一個狀況:如果你住在這種清淨解脫三昧當中,“一發意頃”,在一念之間,你就可以在禅定當中,同時“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且還不失其禅定之心念,定中供佛——還在定中,這完全是一種“無功用”的作用。
前面有說過,一般禅定動則無定、定則無動,《往生論》對於定中供佛,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當中說:八地以上的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夠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意思是說:一定要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身心安住在禅定當中,而同時普遍十方——一則供養諸佛,二則教化眾生。在自力當中,你那個明了的心,一定要到達八地程度,才能夠產生定中供佛的效果。但是一個加行位的菩薩,因為能夠依止本尊的加持,在因地就能夠“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這也是因為我們依止本尊的加持,而產生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清淨解脫三昧。
前文的普等三昧是指量的廣大,是說:他在一個法當中,能夠同時攝受到無量的法——一即一切。這地方是講本質上的提升,他能夠遠離動、靜對立的差別。一個是量的廣大,一個是本質上的提升。
諸位慢慢學佛時間愈久,就會發覺你這個“心力”,加上“佛力”之後,對於修行的確有不同的效果。換句話說,你若單獨用心力,能夠產生這個效果,如果你再把佛力放進去,那會增加更多不同的效果來。
丁九、聞名不退願(四十七)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設我┌他方國土┐聞我 不即
┤ ├ ─ ─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得佛└諸菩薩眾┘名字 得至
這一願所攝受的對象,還是屬於加行位的菩薩,但是古人說,也兼修凡位資糧位的菩薩。
釋文:在我成佛之後,他方國土的這些菩薩眾。當然菩薩有時修學禅定、有時修習智慧、有時修習持戒等等,但是在整個六波羅蜜當中,又加修一個本尊相應法——“聞我名字”。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成就一種不退轉的功德,就是他所成就的功德,特別的堅固。我們一般菩薩所修的功德,很容易退失,不要說是資糧位,連加行位菩薩都容易退失。你看一個修禅定的人,要是幾天沒有打坐,他的禅定就失掉了。但是以本尊相應所修學的六波羅蜜,他的六波羅蜜功德,加上佛號的原故,就有一種堅固的作用,不容易退失掉。
我們可以這樣講,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首先你必須相信佛菩薩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深信諸佛皆充滿。但是你要啟動每一尊佛的功德,有一個條件:必須你要跟他有緣!
好比我們現在這個法界當中,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願、有藥師佛的願……但是,諸位要記住一個觀念,佛陀無法主動救度我們,這就是為什麼佛菩薩要產生加持效果之前,都要加上四個字——“聞我名字”,就是你要先產生主動,佛陀才能夠產生感應。
當我們在修行本尊相應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不退轉的功德,古德說:也包括了凡位菩薩。這種無上菩提不退轉的功德,《阿彌陀經》也有說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者,這個老者退休之後,家裡的年青人講話刺激他,讓他感到很痛苦,就來到精捨要出家。這時候捨利弗以神通力,觀察他八萬大劫之中,都沒有跟三寶結緣,沒有拜過佛陀、沒有稱念佛陀的名號、心中也沒有想過佛,心中所想的都是世間五欲事情,所以這個人沒有善根,出家也沒有用,空過光陰。這個老者被拒絕後,就在精捨門前哭泣,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剛好回來:“你為什麼哭啊?”“我要出家,僧團不讓我出家。”佛陀就把他帶進來,親自給他剃度,剃度之後,還證得阿羅漢果。弟子就問了:“他沒有善根,怎會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說他在八萬大劫之前(超過阿羅漢神通),是一個樵夫,因為被老虎所追,跑到樹上去,在緊急的情況下,稱念一聲“南無佛”,诶,跟佛陀結緣了,所以佛陀能攝受他。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老者要去僧團出家,因為被拒絕在門前哭泣,怎麼那麼剛好釋迦牟尼佛回來?你回答我,為什麼這麼剛好?為什麼你在那邊哭泣的時候,佛陀就沒有回來?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沒有任何的分別。諸位你看我們大殿的鐘,那個鐘它完全沒有意見:你輕輕的撞它,它就輕輕的響;你很大力去撞它,它就出很大聲;你不撞它,它就永遠沒有聲音。你說這個鐘存不存在?它存在啊,但是問題是你要去敲撞它!
有些人遇到逆境的時候,三寶完全沒有現前,就讓他自甘墮落,甚至墮到三惡道去;有些人遇到逆境的時候,三寶實時現前,把他從逆境當中救出來。這個就是“諸法因緣生”。因為他過去生曾跟三寶結下深厚的因緣。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就诃責禅宗的人說:所有修行人當中,退轉比例最高的就是禅宗。為什麼?第一個、他不做早晚課。他的禅堂也沒有安佛像,就寫一個“捨”字,慈悲喜捨的捨,上面寫一個捨字,大家在那邊打坐。你到了大殿也沒有拜佛陀、眼睛也沒有看到佛陀、口中念一句佛號就要去漱口,那你跟三寶都沒有結緣嘛,難怪你看五祖戒禅師,死了之後,投胎變成蘇東坡,迷糊到這樣子,看到三寶都沒感覺了。但是再看看:佛在世的時候,“給孤獨長者”他是一個做生意的世俗人,非常忙碌的一個大長者,一聽到佛陀這二個字,毛細孔馬上豎起來,很快就證了初果!因為他跟三寶緣深嘛。
但念一句佛號.都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所以諸位不要忽略了,我們在佛堂當中的每一個禮拜,心中的每一句佛號,都是未來生命當中,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種子。每一句佛號都能產生一種不退轉的力量。你未來得度的因緣,就在你不經意的過程當中,累積成就的。所以我們今天憶念本尊,每一個功德,即使你今生沒有往生,它的效果都沒有失掉。佛號的功德,永遠保存在你的心中,只要阿彌陀佛的力量還在,你就有一分得度的因緣。只要這個佛號進入你的心中,即使你今生沒有往生,它的效果永遠都不會失掉,生生世世陪著你!所以這地方講到能夠成就不退轉的力量,也就是說你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有這種效果。
丁十、得三法忍願(四十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一┐
設我┌他方國土┐聞我 不即│ │
┤ ├ ─ ┼第二┼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
得佛└諸菩薩眾┘名字 得至│ │
└第三┘
─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前面講到不退轉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凡夫、也包括了聖人,但是這地方把不退轉的功德,講得更殊勝。什麼叫做不退轉呢?即得三種不退。
釋文:在我成佛之後,他方國土諸菩薩眾,這地方的“諸菩薩眾”是指加行位的菩薩,他能夠修學阿彌陀佛的本尊相應法,來受持我的名號,頂禮我的功德,就能夠很快的證得: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在整個佛法當中,對於無上菩提心,能夠堅固而不退轉。若不能如此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個法忍的意思,“法”是所證之理,什麼叫所證之理呢?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個叫法。忍是能證之心,就是智慧;我們這一念心能夠安住在真如理,就叫做法忍。我們這念心安住在真如理,有淺深的差別,可分成三個層次:
一、最淺的忍,叫做音響忍。音響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雖聞其聲,未見其人”。好比我剛剛聽到忏公師父的聲音,但是我還沒有看到他的人,這是比喻三賢位菩薩。三賢位菩薩對於真如理,還沒有如實的證入,但是已經產生堅定的勝解,這叫做音響忍。
第二、柔順忍,“捨妄歸真,心柔智順”。他已經能夠破除妄想,而回歸到真實。這是指初地到七地菩薩,他的心對於真如已經能夠調柔善順,順從真如,但是還不得完全的自在,他的“入、住、出”還不得自在,叫柔順忍。
第三、無生法忍,“於一切法不起,不作諸業行”。這個“無生法忍”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對於無生法忍能夠“無功用行”,任運的現前,不管是在動中,不管是在靜中,所謂“不動道場,身遍十方;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所以這個八地菩薩的無生法忍是任運現前的。
這地方是說,一個加行位菩薩,能夠不斷地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當本尊,在阿彌陀佛本願的護念下,能夠很快的成就音響忍、柔順忍、乃至無生法忍,而且在這三種智慧的加持下,他的菩提心也不容易退轉。為什麼?因為得到阿彌陀佛的護念。這對我們菩薩道,的確有很大的加持力。
丁十一、聞名得忍願(三十四)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十方無量不可 無生
┌ ┐ ┌ ┐
設我│思議諸佛世界│聞我 不得│法忍│
┤ ├ ─ ┤ ├者─不取正覺
得佛└眾生之類──┘名字 菩薩│諸深│
└ ┘
總持
釋文:當我成佛之後,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的眾生之類;這個就不一定是指加行位的菩薩,是指一般的菩薩。只要“聞我名字”,在我名號加持之下,就可以證得二種殊勝功德:
一、無生法忍。他能夠成就一種甚深廣大的智慧。這個無生法忍特別是指一種“法空智”。初地菩薩雖然能夠成就“我空”,但是在法上不得自在,還有生滅的對立,認為有跟無是對立、垢淨是對立、增減是對立。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八地菩薩的境界。八地菩薩,他的法空智已經現前,對於這種對立的思考完全息滅。他沒有所謂的:诶!你在拜佛、你在靜坐、你在掃地。古人說:“工作就是修行。”其實這句話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薩,我們現在就像忏公師父說的:“工作就是工作,修行就是修行。”只有無生法忍的菩薩才是動靜一如。
二、諸深總持。他不但能夠很快的成就智慧,而且他的功德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之下,能夠總持不失,功德不容易失掉。這也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加持力。
我們的修行,有二種力量可以讓我們進步:
第一個是內因力。就是你內在的善根——戒、定、慧,這是屬於心力的成就。第二個是外緣力:就是三寶的加持力——佛陀的加持、法力的熏習、僧團的攝受。
這當中,外緣力對資糧位菩薩來說,特別地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深受外境的影響,所以外境對我們很重要。舉一個例子,蕅益大師說:在寧國的一個地方,當時有一位老人,他從二十歲開始做慈善事業,修福五十年。為什麼?希望來生做一個出家人。只要哪一個地方需要修橋、鋪路、做慈善事業,他要有錢就出錢,沒錢就出力做義工,修了五十年的福報。死了以後,到閻羅王那裡,閻羅王問說:“你不錯啊,修福修了五十年,你想做什麼?”老人家說:“我什麼都不想做,我只想來生做一個出家人。”這個閻羅王非常驚訝說:“你修福五十年就想做出家人啊?不可能,你頂多做一個千戶長(千戶長就是管一千個家庭)。”老人就說:“沒有辦法做出家人!那我做‘燒火僧’可以吧,我整天為出家眾,做最卑賤的工作。”閻羅王說:“‘燒火僧’你也沒有資格,五十年不夠資格。”因為他很堅持一定要做出家人,閻羅王就給他一個機會:“這樣好了,我再給你幾年壽命,你再回去修福看看好了。”就把他放回來。所以蕅益大師說:“寧國有一老者,修福五十年,作一‘燒火僧’不可得。但是‘白鴿聽經,轉身為戒環禅師。’”意思是說,有一只白鴿,有一個老法師講經時,牠就停在門外聽了幾分鐘,聽完之後就飛走了,死了之後變成一個出家眾,還不是普通的出家眾,而是戒環禅師。由此可見,三寶的功德多不可思議!
一切善行,念佛的功德最大!
我們必須要想盡任何辦法跟三寶結緣,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很多人說:我拿錢去布施慈善機構,跟供養三寶有沒有一樣?不一樣,完全不一樣!結的緣不同嘛,一個是“積集善業”,一個是“跟三寶結緣”。跟三寶結緣,你未來就有得度的力量,差別在這個地方。當然你說福報都一樣,但是在福報當中,又多一個三寶的加持力。在《阿彌陀經》上說:要跟三寶結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最簡單。所以說:如果我們經常能夠修本尊相應法,這個菩薩在生命當中,就能夠很快的成就無生法忍,而且能夠成就不退轉。為什麼呢?因為有本尊的加持護念。
丁十二、欲生果遂願(二十)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系念我國┐
設我 十方 聞我│ │欲生┌不果遂者
─ ─ ┼植眾德本┼ ┤
得佛 眾生 名號│ │我國└不取正覺
└至心回向┘
釋文:在我成佛之後,十方眾生,能夠聞我的名號,以我的功德當本尊;一方面能夠“系念我國”,憶念淨土的功德;而且“植眾德本”,兼修戒定慧功德。最後至心回向。把這些功德,至心回向往生我國(這裡沒有講到發願,是講回向),假設不滿願的話,我就不取正覺。
這裡,先說明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的差別:
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它的重點是在“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所以它的特點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說:這個人對於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強烈的皈依心——一心歸命、順從本願,這種人是屬於下根機。他沒有發菩提心,也沒有修諸功德,但是他對阿彌陀佛本尊的信心,非常的堅定。善導大師說這一願的重點,在“至心信樂”這四個字,他的往生成敗是在這四個字。
第十九願:它是“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這是屬於上根機,因為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且產生一種往生的願望,所以是上根人。
第二十願:十八願是下根人,十九願是上根人,二十願是攝受中根人。他沒有像十八願的人,信心那麼強烈,也沒有像第十九願菩提心那麼地堅固,還修諸功德,但是他多少能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還能修習戒定慧,最後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攝受中根人。
甲三、結示勸修
乙一、總結法要
我們介紹完四十八願之後,以兩段內容,來做總結。首先在觀念上做一個總結,第二個再把修行做個總結。先看總結法要。
“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這一段文,是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當中,對修學阿彌陀佛本尊相應,一個非常重要觀念的疏通,先看《總標》:
┌生┐
┌以┤ ├平等
總 當┌光┐名 皆本眾│ └佛┘
┌ ─ ┤ ├ ─ ┤
│標 知└壽┘號 生建立│能令 ┌光明┐┌同佛┐
│ └ ┤ ├┤ ├也
│ 持名者└壽命┘└無異┘
大家都知道依止本尊的功德,在淨土法門當中,它的名號是最重要的。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誰代表阿彌陀佛?你的所觀境是什麼?當然,歸命阿彌陀佛的身相也可以,但是名號最簡單。因為你眼睛閉起來也可以持念,所以善導大師之後,都是以名號,就是以“南無阿彌陀佛”當做你的本尊,它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
當你把“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聲音創造出來之後,就有二種大的加持力: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蕅益大師說是表示“空間”無障礙的意思;無量壽是指“時間”無障礙。這種時空無障礙的情況,是對什麼來安立呢?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安立的。
這個地方要注意——“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安立的!
也就是說,它對眾生有加持的力量。如果這個名號是高高在上,是佛陀自己受用的,那就沒有意義了。這個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是給眾生來受用的,是對眾生而安立的。對眾生來安立是什麼意思呢?有二個含意:
一、從體性上來說,因為生佛平等。我怎麼能夠受用阿彌陀佛的功德呢?因為我們這個明了的心,把它回歸到原點,是清淨本然的。你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的,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是後來才有的。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心,你把它歸零,也是清淨本然。正因為我們的清淨本然,跟佛陀的清淨本然,是“一如無二如”,所以你能夠進入阿彌陀佛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你的心跟他的心,體性是不二的。這個是約體性來說。
二、從作用上來說,只要你能夠憶念他、禮拜他、觀想他,你就能夠產生這種光明、壽量的加持。
西藏法王說:所有的本尊相應法,不論你是以文殊菩薩為本尊也好,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也好,就是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你要相信——你跟本尊的心是同體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就很難修成了,所以這個生佛平等很重要。這是一個總標。也就是說無量光、無量壽是對利益眾生而安立這個名號的。
│ ┌生極樂─即生十方
│ 復 由無量 故 │
│ ┌ ─ ─ ┼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
│ │次 光義 眾生│
├別明┤ └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 │
│ │由無量 故極樂 即是一 ┌此生成佛
│ └ ─ ─ ─皆定┤
│ 壽義 人民 生補處 └不至異生
什麼是無量光、無量壽呢?它的效果如何呢?
第二段加以說明。因為“無量光”空間無礙,所以我們到了極樂世界,依報的環境上來說,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能夠普遍地遨游十方世界。從正報來說,你見到阿彌陀佛,你也可以同時見到十方諸佛。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你能夠自度,也能夠同時普利一切。為什麼你能夠做到“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十方世界?”“見阿彌陀佛就見十方諸佛?”“你能夠自度,也能夠度他?”因為這個佛號有“無量光”的加持力,是這個原因。
也因為“無量壽”的因緣,極樂世界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所以為什麼到了極樂世界,壽命會那麼長呢?一直到成佛,都不用經過死亡呢?為什麼我會有這麼長的壽命呢?不是因為慈悲心招感來的,而是因為有無量壽的力量。
諸位要知道:阿彌陀佛為了”無量光、無量壽”這二句話,花了塵點劫的時間去修行,才把這二句話填滿,然後讓大家來受用。這二句話,你看起來很簡單,他卻要花五劫的時間去思惟,用塵點劫的六波羅蜜,把這二句話填滿,然後釋放出來給大家來受用。但是你要進入,你還得有方法。怎麼修呢?以下這二句話非常重要,就是修本尊相應法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 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
│ ┌ ─┐
│ │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 │願深思之
└結示─當知┤ ├
│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願深思之
└ ┘
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
“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開阿彌陀佛名號,也不能夠開顯你一念心。”本尊相應法有二個重點,一個是能念的心,一個是所念的佛——也就是指心力跟佛力。
這個佛力叫做無量光、無量壽,它在等待——“你的心力”。
我問諸位一個問題:是誰先采取主動?是佛先主動,還是你先主動?對了,眾生要先采取主動。你沒有這個心力的憶念,(你看它第一句話)沒有心力的憶念,就沒有佛力的加持;沒有佛力的加持,你心力的功德也不能顯現。這是從反面來說。我們從正面來說好了,就是,由於心力的憶念,啟動了佛力;佛力對你產生加持力,使令你又提升了。提升之後你又憶念他,他又加持你。所以心力憶念佛力、佛力又加強心力;心力再憶念佛力、佛力再加強心力……產生心、佛之間的一種展轉增勝、感應道交。
所以諸位要知道,修本尊相應法,阿彌陀佛的部分,已經都准備好了,他已經把無量光、無量壽准備好了,問題是你要如何進入,來受用它的功德?問題在這個地方,就是你必須要栽培信心跟願望。最後,作一個總結:
乙二、結示勸修
┌佛力─阿彌陀佛大願力─能應(月)┐
│ │
├法力─名號功德力┐ ├感應道交(月影)
│ ├能感(水) ┘
└心力─自心功德力┘
有了前面的概念之後,就可以修學淨土法門了。總而言之,在整個修學當中,有三力的加持——佛力、法力、心力。首先,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存在的。而這四十八願的功德力量,阿彌陀佛把它攝受在名號當中,以無量光、無量壽來作總持。諸位要知道:
你的心要“憶念佛號”,才能夠觸動四十八願!
也許你會問說:我的心怎麼啟動呢?你要先了解四十八願,先有目標。我們四十八願了解之後,以四十八願為你心中的目標,然後用心力去憶念佛號,就可以把四十八願的功德啟動出來,這個叫做感應道交難思議。當你具足了信心、具足了願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來憶念聖號,就在這憶念當中,慢慢的、慢慢的把四十八願的功德,在你生命中慢慢的表現出來,包括今生的離苦得樂,包括來生的萬德莊嚴,但是心裡的准備很重要。
總結:心、佛之間的互動。
一、你看我們的心剛開始黑點很多——雜染的心,沒有關系“心持法”─你的“心”來受持阿彌陀佛聖號的“法”。法也能夠持心,它對你產生了加持,然後你的黑點就減少了。
二、減少了之後再怎麼樣?再“心持法、法持心”,又減少,然後“心持法、法持心”,到最後“能所雙亡,心佛不二”。
所以本尊相應法到最後的圓滿是——
你進入本尊的心中,本尊進入你的心中,最後你跟本尊達到“不二”。
這個是本尊相應法,最高的目標:能所雙亡,心佛不二。
這地方,蕅益大師說:你在了解四十八願,你要了解這四十八願是存在現在的一種功德,是“現在式”,不是過去已滅,也不是未來將成。如果說“诶,這四十八願是某一個菩薩發願的”,那你現在就沒有辦法受用。所以這個地方,《佛說阿彌陀經》講到“今現在說法”,為什麼要強調現在呢?蕅益大師說:要沒有今現在說法,那這四十八願就不曉得是過去式,還是未來式,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今現在也就是說:
我們今天這幾堂課所探討的四十八願,都是已經存在法界的四十八種力量,濃縮來說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就等待你這個明了的心跟它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