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略鈔】淨業行者如何安心起行?(七)
今晚藉著大家打佛七的殊勝法緣,師父繼續來向大家報告法然上人所寫的“淨土宗略鈔”。
前面我們探討到“安心”部份,“安心”就是《觀經》的“三心”,第一至誠心,第二深心,第三回向發願心。法然上人在“淨土宗略鈔”這篇文,將深心部分開示也是說得最多。“深信之心”是深信阿彌陀佛本願的心,所以我們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本願的深信,非常的重要。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對三心開示最多的部份,也是深心,法然上人也是同樣,可見《觀經》三心之第二深心,是最重要的。
請大家翻開《法然上人全集》第三九四頁(簡第271頁)。第三九四頁,從後面算來第二行:
又,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彌陀本願之意者,稱念名號,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聲一聲,起信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必定往生也。總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臨終而念佛也;中者七日一日之念佛;下至十聲一聲,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本願者,不定多少之數,心思一念亦必往生,而不退轉,直至臨終之念佛也。
這段文是法然上人繼續就深心、就念佛而言,進一步解釋“深心”的道理。深信阿彌陀佛本願的心,在起行念南無阿彌陀佛,應該如何起行?這段文法然上人為我們說出了方法,念佛人當然是長在一生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在稱念的眾生心中,有信心的稱念、有疑心的稱念,當然要相應往生阿彌陀佛的清淨報土,必須信心稱念。說信與說行,如果沒有詳細的了解,建立機法兩種深信,明白機的深信與法的深信,往往會以信礙行或者以行礙信,這都不是修學淨土教法的正確態度。所以這段文法然上人教導我們,知見觀念正確,起行念佛才會踏踏實實。
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
“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先說結論的話再作解釋,這兩句話就是結論的話。雖然說一念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在起行未必限於一念。既然信阿彌陀佛之一念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何必要每天虔誠精進的稱念?這樣的觀念對不對?不對。不可以用信妨礙行,這樣是不對的。善導大師的時代有這種觀念偏差的人,法然上人的時代也有這種觀念偏差的人,就是現今也有這種觀念偏差的人,我信阿彌陀佛的本願一念往生決定,所以不必認真念佛,不必精進念佛,不必一生念佛,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法然上人才會如此開示: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
“彌陀本願之意者,稱念名號,若百年、若十年、若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若十聲一聲,起信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段話法然上人實在說得太好了。阿彌陀佛本願的意思就是,行者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管是百年的稱念,或者十年的稱念、二十年的稱念,四年的稱念、五年的稱念,一年的稱念、二年的稱念,或者七日的稱念、一日的稱念,或者十聲的稱念、一聲的稱念,都是起信心而稱念。
重要的就是最後這句話,“起信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百年的稱念不是信心的稱念,也不是說一念的稱念才是信心的稱念,所以念佛數目的多和少,和信心疑心是兩回事。有信心的人,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念的稱念、十念的稱念、百念的稱念、千念的稱念、萬念的稱念,都是信心的稱念;對阿彌陀佛本願沒信心的人,疑心稱念,一念的稱念、十念的稱念、百念的稱念、千念的稱念、萬念的稱念,都是疑心的稱念。不管信心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或者疑心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雖然阿彌陀佛都同樣大慈大悲平等救度,但是因為眾生的修因不同故,當然相應感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必然不同,這樣因果才說得通。所以諸位菩薩!不管你一生佛號念幾年,不管你一天佛號念幾句,信心稱念比較好,還是疑心稱念比較好?當然信心稱念比較好,這是一定的道理。
“總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臨終而念佛也。”好!這是長在一生的念佛,從開始遇到淨土教法念佛開始,念到何時呢?念到臨終,念到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一生就是這樣老實念佛修行。
諸位菩薩!你工作的時候當然會休息,譬如你六十歲要退休,做到六十歲時就休息了,不再繼續工作了,但是念佛有退休的時候嗎?沒有!一輩子修行。請問諸位:如果你一輩子活一百歲,請問吃飯要吃幾年?當然吃一百年,活一百歲當然吃一百年。請問諸位菩薩:如果你會活到九十歲捨報,請問你每天睡覺要睡幾年?睡九十年。每天都要睡覺,每天都要吃飯。如果你九十八歲臨終,阿彌陀佛現前來迎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念佛要念幾年?九十八年?這樣你出生就開始念佛了。不一定九十八年,看你幾歲遇到這句佛號開始念,念到你九十八歲那一年,捨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如此。
“中者七日一日之念佛,下至十聲一聲”,“中者”就是七日一日的念佛,“下者”就是一聲十聲的念佛,這就是就“長在一生的念佛,短在一聲十聲念佛”的意思,也就是從遇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一直到臨終捨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一生虔誠根據阿彌陀佛的本願念佛的行者。
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
“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同樣的話,在這一篇文淨土宗略鈔,法然上人一再重復的說。“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一再重復的說就是重點。法然上人並沒說信自己念佛的工夫必定往生,沒有這樣講。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所以信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阿彌陀佛的願力。安住在他,“他”就是阿彌陀佛這方面,不是安住在自,“自”就是自己眾生這方面。所以“念佛”這兩字,你要將心安住在“念”還是安住在“佛”?安住在“佛”。信阿彌陀佛的願力可以救度我念佛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所以信心來自佛這方,所以叫做“他力”,他力的思想就是如此。
“本願者,不定多少之數”,這句話就是法然上人在解釋第十八願因願文“乃至十念”這句,因為法藏菩薩誓言用果地名號,要救度十方的眾生,並沒有要求十方眾生一天一定要念幾句的佛號,一輩子一定要念幾句的佛號,並無作數目多少的限定,並沒有,所以因願文才會用“乃至十念”不定之詞;如果十方的眾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輩子要念十萬聲阿彌陀佛的聖號,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藏菩薩發第十八願,就會這樣發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一生至少,念十萬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但是,法藏菩薩有這樣發願嗎?沒有!法藏菩薩是發願說“乃至十念”,所以“本願者,不定多少之數”,一句話就將法藏菩薩發願的願心說出來。所以諸位菩薩,你的心中若想,“我佛號念比較多比較會往生,我佛號念比較少比較不會往生”,那這樣的想法和法藏菩薩“乃至十念”的願心不相應。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是滿分的稱念,是往生的稱念;兩句佛號也是滿分的稱念,也是往生的稱念,句句佛號都是滿分的稱念,都是往生的稱念。一句不少,萬句億句不多,每一句佛號都有阿彌陀佛絕對要度你去西方極樂世界的願力,這樣念佛的心就是安住在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樣就是信彌陀願力而稱念彌陀聖號,這樣就是本願念佛,這樣就是他力念佛,這樣就是信心念佛。不是說我要去體會到阿彌陀佛名號的慈悲,體會到內心是如何的感動、如何的法喜。體會、體驗各人感受不同,是你內心安住在阿彌陀佛的本願而念佛,還是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工夫而念佛,這樣的差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