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三、佛教中常見的名相術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佛教中常見的名相術語

  名相:名,名詞、概念。相,意為相狀,指心識對事物形象、狀態、性質等的分別。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對境所得的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經驗,及意識所分別的“法塵”(概念),統稱為相。即人通過感知器官所得的認識,這種認識由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組成。前五官所得色聲香味觸相,通常由第六意識所分別的“名”(名詞概念)表示,與名密不可分。

  佛教中專用的名相術語特多,使初涉足者頭疼,如“南無”,要讀成“那摩”,皈依頂禮之意,“般若”要讀成“波惹”,智慧之意。

  1、佛。

  “佛”是古印度梵文“佛陀耶”音譯的簡稱,意譯為覺者。覺的意思是覺醒、明了、領悟、智慧,所知正確真實而無邪見妄執的錯誤。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指對其事注意,覺悟指對其事了然。先覺察而後覺悟。如先覺察煩惱,再對治煩惱,便不為煩惱所害。佛之覺含三方面的內容: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覺悟了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並能將此真理告訴更多的人,讓大家都能覺悟,覺悟和踐行都很圓滿、萬德具備的大覺悟者,就被稱作佛。

  佛,第一是智德圓滿:佛陀的智慧——一切智智,對山河大地人事物、生死輪回業報等一切有正確的了解,這就是佛陀的智德;對諸法的如實相,諸法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果報、本末、因緣究竟等一切通達無礙,這就是佛陀破一切無明而具無上菩提的智慧。第二個是恩德,是佛陀用悲心救度一切眾生的心。第三個是斷德,是斷一切煩惱而證無上菩提。所以我們用智德、恩德、斷德——三德來說明佛陀的殊勝。

  當人的世間執著漸漸消泯的時候,當念清淨而無牽掛的時候,當樂生之念消彌、懼死之念也消失的時候,清淨的“識性”才會解脫自身,這個“淨識”才能自由於天上人間,“佛”就是這個意義上的識性:“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卍新纂續藏經》P65)

  佛也是一種生命形態,是人格圓滿、智慧圓滿、慈悲圓滿,是徹底淨化、徹底圓滿的生命體。諸佛大徹大悟,心無分別,普度眾生,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平等利益一切眾生,視眾生猶如自己最寶貴的獨子,從究竟上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法華經》告訴我們:諸佛出現在世間的主要因緣,就是守護我們,要幫助我們開悟入佛陀的知見之中,讓我們能夠安住於生活中修持,最終如同他們一樣圓滿成佛。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人,他的出家完全是出於自身對現實悲慘生命的實在感觸。他感受到了人生的大量束縛與困境,以及現實人生追求的內在矛盾性,因而,他渴望尋求一種全新的“涅槃”世界。

  正是這種向往新生命的內在意向和沖動,使他在日後的修行中能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通過多年不懈追求和種種探索,最終通過禅定的修持,外不住相,內不動心,在對宇宙人生事物進行全面宏觀認識和徹底微觀深入的切身體驗中,覺悟了自性,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者。

  釋迦反對偶像崇拜,容得下異端,寬容而富人情。佛者,即覺者,與多數主要依靠感情需要信賴神靈救贖的宗教不同,佛教始終以自我覺悟為本,否定外在的神而注重自身的淨化。它既不主張神秘的偶像崇拜,也不建構虛無飄渺的神學大廈,佛陀在近五十年的說法中,始終未脫離實際生活而去建構理論體系,更不把人的心靈引向難以琢磨的天國彼岸,而是立足現世,以智慧究明自身為主旨,強調生命個體的自我覺悟與自我意識的高度作用,而非天啟神谕的神秘力量。

  這不僅使它“合乎理性與現實主義方面,優越於西方宗教”(弗洛姆《禅宗與精神分析》第97頁,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而且也與追求個性解放、反對偶像崇拜的現代精神相契合。

  “釋迦”是族名,“牟尼”意譯“寂默”,是當時人對在山林中修道而獲得成就者的通稱,釋迦牟尼,意謂出身於釋迦族的聖人或仙人。他姓喬答摩,一譯“瞿昙”,名悉達多,意譯“一切義成”,謂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據佛典記載,釋迦牟尼成道後自稱“佛陀”或“如來”。如來,謂乘終極實在或真理——“真如”而來,或曰真理之現身。當時社會人士和其他宗教教徒,一般稱他爲“沙門瞿昙”,意謂姓瞿昙的出家修道者,“沙門”是當時婆羅門以外的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教徒則多尊稱釋迦牟尼爲“世尊”(世間共尊的最偉大者),此外還有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等尊號,佛經中有時也稱佛爲 “牟尼”、“大仙”、“天尊”。

  現人身的釋迦牟尼也有生身父母,也結過婚有過孩子,讀書學習武藝,也會生病、會老會死,即使成了佛,生理上也免不了大自然的共同定律——緣起法,緣起法就是生滅法,生滅法一定要受無常的定律支配,只是當佛陀面對這無常生滅、生老病死變化時,他的心如如不動,在平凡當中顯出他的不平凡,不像我們有點變化,馬上感覺煩惱、痛苦。佛陀與眾不同的就只是他有高明的智慧、遠大的眼光和慈悲的心腸,而且喜歡研究問題。他夜睹名星而悟道,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從此才稱為佛,意即真理的覺醒者。佛的主要工作就是向能度眾生施教。

  他住世時有三不能:不能轉眾生的定業,不能度無緣眾生,不能度盡眾生界。佛不能改變眾生的因果,而且成佛以後也要示現受報,以作為凡夫的榜樣,表示佛由人成,凡夫也能成佛。並且,菩薩、獨覺、聲聞等聖人也有業必受。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心得解脫的佛,身體雖然跟一般的常人一樣地感受到病、痛癢等種種反應,但是不會因此而生起喜、怒、哀、樂所帶來的煩惱。所以佛的受報和常人的受報迥然不同,受報是對因果負責,解脫是從煩惱得到自在。如大乘羅漢、菩薩以及諸佛,也有生、死、衰、老、病痛等現象(方便示現),他們卻未受到這些現象的困擾。

  總之“佛”的含義也只是消除無明,獲得最高智慧的境界而已,實際上是佛門教徒道德的理想尺度,並不是“神”和“造物主”(上帝)的同類語。眾生與佛本來一體,眾生的佛性與佛無二,只是在迷為眾生,悟即為佛。眾生是未來的佛,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佛的本身是遍滿虛空而充塞法界的。佛代表的是一種脫離生死的精神境界,超感覺的理念境界,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而並非一種凝固的、靜止的、可見的物質形象。所以在《金剛經》中說:“不可以(憑)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及“佛性本空”、“理佛無相”等等。

  釋迦牟尼佛,佛教界稱之為本師,佛教徒把他當作一個本緣導師、根本之教師。他作為現實娑婆世界佛教的創始人和教主,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先知先覺者,是恆河沙數宇宙生命中的一個,是恆河沙數三世諸佛中的一個。

  釋迦牟尼不僅是位大思想家、大哲學家,是位建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宗教家,而且更是位力行證道、身教重於言教的人格楷模。作為一位歷史人物,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對他高尚人格的崇拜,成為古往今來無數佛教徒確立信仰的基石。他貴為太子,而藐視富貴權位,不染紅塵,毅然辭親割愛,出家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以生命做實驗,為眾生開辟超出生死的大道,樹立了為道獻身的榜樣。

  他集清澈冷峻的智慧與徹骨徹髓的慈悲於一體,為人謙和,待人平等,“不與世诤”,沒有絲毫私心與驕慢,雖受國王豪貴與千百萬徒眾尊崇膜拜,而始終三衣一缽雲游乞食,以僧團集體中的一員自居,反對把自己看作教主或僧團的領導者,他推崇民主,主張和平,從不以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而是心平氣和地討論、引導,使別人自作思考而接受真理,他還留下了自己建房洗衣、親為亡父扶棺送葬、看護重病比丘、為盲比丘穿針補衣等佳話。

  2、法。

  在佛教裡“法”這個字應用很廣,修行的方法是法,萬事萬物也是法,成佛的方法、生天的方法、做人的方法都是法,我們看得到的、摸得到的,生理的、物理的、有情的、無情的,一切一切,佛法就用“法”這一個字來代表。簡單的說,我們內在的身心世界、以及外在的宇宙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稱為法。此處特指佛法,修行的方法、成佛的方法。

  覺者對宇宙人生事物真相和真谛的弘揚叫佛法。佛法是指成佛的方法與途徑,即佛陀宣示的一切理論與實踐方法,其中包括了一切能使眾生覺悟的思想及修行方式。佛法分為四種: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法的教,指教典,就是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的理,指道理,教典中所闡發的義理。行法的行,指修行和踐行,就是依理法而進行的戒、定、慧三種實踐。果法的果指結果,即修行圓滿所證得的菩提、涅槃等聖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

  與教、理、行、果相應,從學佛的角度來說,就有信、解、行、證四法。信是信順教義,解是解悟義理,行是依教理而起的修行,證是指修行所得的聖果。全部佛教的學說,是論證人們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問題,也就是解脫論。一是達到解脫目的的方法、工夫、條件;二是解脫境界。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佛法包括解脫的原因和結果。

  佛法是一門大學問,是一門最高最深的學問,是跨越諸多學科的一門綜合、復雜、龐大、完美、而且十分精致的學問。它是生命的真理,是人的真理,是人生的真理,是以人為本的生命科學,是關乎到我們人類每一個人的真理。

  息滅現世痛苦,度眾生、度自己出離苦海,獲得永恆的幸福,是佛法的核心。

  3、僧。

  僧是印度原音“僧伽”的簡稱,僧伽義譯為“和合眾”,以六和敬的原則共住的出家人。依佛法出家四人和合共住者,曰住持僧;上有依法修證得三乘果位者,曰賢聖僧;更上有直依大乘法門而修而證者,曰菩薩僧。小乘證得須陀洹果以上、大乘初地菩薩以上,有時又合稱為賢聖僧。

  佛教的究極宗旨,原是超越了在家相,也超越了出家相的。

  4、三寶。

  佛、法、僧合稱三寶。寶是可貴可尊義。因為佛法僧三者不論是世間出世間都能利益眾生,近能使人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遠可助眾生成就佛果,超生死輪回,得究竟解脫,它的功用超過諸有,稀有難得,故稱之為寶。有自性三寶,有聖賢三寶,有住持三寶。

  5、佛教。

  佛教,由佛、法、僧三者構成的宗教實體。佛是覺悟了宇宙人生實相、大慈大悲、人格最高超最圓滿最偉大的人。佛的弟子叫僧伽。佛的言教稱為佛學、佛法,徹底地揭示了宇宙萬有的本性,被譽為博大精深的哲學。佛法是轉識成智的觀心法門,於是又被當成心理學。教主、教法、教團宗教三要素具足,就被當成宗教。其實它超宗教、超哲學、超心理學。

  佛教,就是世尊根據自己證悟而施設的特殊教育,亦即佛學、佛法,是以佛的覺智對九法界眾生的教育,著重教育人類向善向上向聖。佛立教為導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佛法以道德實踐為根據,以生命的大圓滿、無上的幸福與智能為目的。人倫世界最完美的人格塑造就是成佛之道,人生的道德實踐就是法爾道理的最高境界的呈現。

  太虛大師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消除自己內心的愚暗,智光閃耀,便是成佛。世尊的教誨向人們展示的是人類潛能的本質特點,人類思想的能力。

  佛教是一種以實證經驗為基礎的思想信仰體系,它要求人們培養美德,開發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擇是非,認識對錯,反對盲目迷信。佛曾對弟子們說:“眾比丘,善知識,你們要像煅、切、磨、試黃金以鑒別真假那樣對我的教言進行鑒別,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從。”

  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只有佛教的教言與經典允許被教徒懷疑、討論和追究的。佛教不認為懷疑是罪惡或愚蠢。並且如來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金剛經》)這說明,佛法如渡河之筏,是方便,度脫開悟後就應拋棄。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古往今來在各種宗教中,敢於要弟子們把自己的教化理論最終捨棄的,恐怕只有佛教吧!

  6、三皈依。

  學佛首先就要皈依佛、法、僧三寶,這好比小孩去上一年級,先須報到注冊一樣。皈依,從現世的角度來看,可以使我們的心境升華,身體調和,從而達到家庭與社會和諧;從盡未來際的角度講,可以使我們脫離三惡道,終至達到解脫。

  皈同歸,“皈”的第一個意思就是“反黑為白”。黑,就是無明、愚癡、染污的意思;白,就是智慧、清淨、純粹的意思。皈依佛教,就是把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六根本煩惱,以及社會大染缸污染了的心性、泯滅了的佛性,讓其重見天日,放大光明,讓我們的心從無明、愚癡、染污返回到智慧、清淨、純粹,概括為“反黑為白”。

  “皈”的第二個意思,從比喻方面講。佛法難聞,在沒有聽到佛法以前,我們就如同在大漠、草原裡迷失的羔羊,我們找不到歸家的路,失去了靈魂的棲所,不知道自己的終點,不能回歸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回我們原來就具備的、真正的佛性,我們自己的覺悟性。所以“皈”的第二個意思就是回去、歸家。

  依,依靠、投靠、依存。“皈依”一詞,就有返回、歸投、仰仗、依托之義。如人落在水中,發現救生艇,即投托該船而得到救濟。意謂如能歸投其中,則此身得以安全,此心得以無憂,故雲皈依。

  佛教之皈依三寶,系指依三寶之功德威力,能使我們的心得到無限安慰,能脫離苦惱。當你真皈依之後,你的人生就有了依止。雖然你還在三界中輪轉,但你已無有恐怖,心得安穩。

  皈依的種子是什麼?佛經上說恐懼與庇護是皈依的兩顆種子。一切有情眾生都或多或少具有恐懼本能。恐懼來自地水火風四大,來自疾病、災禍,來自敵人、強盜、竊賊、野獸、天神、鬼怪等等。“人在自然的可怕力量面前的茫然和無助” “自然的恐怖” “痛苦和死亡之謎”“我們面對生活之危險時的焦慮”,以及“命運的各種巨大的必然性,在它面前沒有回旋的余地”。

  人最根本的恐懼是死亡,這一百多斤肉,潇灑不了幾天,就會腐朽、死亡,變成一堆灰。人每活一天,離死亡就更近一天,人一生都在恐懼中掙扎,想尋求庇護。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得到了最好的庇護。

  皈依是保持探索生命真相的意欲,皈依能祛除迷亂,構成生命快樂,使生命有意義,有指向,有目標,有動力。皈依三寶,如失巢之禽歸投故林,如孩童之依戀慈母,回到慈母的懷抱。

  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皈依,建議人了解佛教的內容和特質,觀察佛陀人格的偉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驗證性、佛陀聖弟子的清淨品性,經過深入了解、思考、比較、抉擇,認識到佛是無上的導師,認識到法是無上的真理,區分清楚它跟外道、跟世間的哲學、科學不一樣的地方,明白它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裡,認識到這些以後的皈依,才是發自內心的皈依,才能自覺皈依佛法僧三寶。這種正皈依,能予人堅強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歸宿,心靈得以安頓。

  第一是皈依佛:佛是將智慧和慈悲的能力發展到最高階段的人,如教主釋迦牟尼。我們皈依佛,便是皈依釋迦牟尼佛,同時也即皈依了十方三世一切佛。皈依,是發出自心生命的全力,把精神意志力集中統一起來,無動搖地向著福智圓滿完美的人格──佛陀,全體沒入,恭敬、慚愧、欣慰、肅穆。

  皈依佛,就要以佛陀為榜樣,以正覺為榜樣,學習佛陀的正知正覺,時時保有一顆擁有正念的心,對待一切事物真實而不虛妄,對一切善的行為與心理有著精勤不息的向往與追求;對於一些惡的、消極的、謅逛的力量,要加以抵制,這樣我們才能在菩提之路上安住。

  每個人都有覺悟、智慧和慈悲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佛性。當佛教徒說“皈依佛”時,他們是在表達對他們自身所具有的理解和覺醒能力的信任。所以皈依佛也叫皈依覺,覺而不迷。大乘佛法提倡 “皈依自性佛”,說明你的本性就是佛。

  第二是皈依法:法即佛菩薩所說之法,即現今流傳的大小乘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即八萬四千法門;佛所得之法,即無上之真理;佛所知之法,即一切諸法是。法,就像是一幅地圖,它可以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最終到達解脫的彼岸。佛法可以使我們在身體上和心理上獲得無上清涼,而這種清涼具有永恆性,無論是當下還是盡未來際,都是受用無窮的。因為佛是正覺遍知的大覺悟者,故他所說之法、所得之法、所知之法皆是無上正等正法,故皈依法又叫皈依正,正而不邪。

  三皈依中,皈依法是最重要的。一切諸佛依法為師。佛所覺悟的便是法,佛所修持的也是法;到了成佛之後,為弟子開示自己所修所證的,便是此至高無上圓滿境地的法門。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實質,是人類獲得終極快樂的精神家園,是佛弟子的理想境界,也是能切實體現人生價值的境地,為佛弟子究竟的歸宿,如同流浪遠方的游子回到安全、溫暖、舒適的家。皈依法,即是應一心一意趨向這法門,作為自己修行之尺度和標准,全身沒入這法門中。皈依佛法,就是信仰佛法,投靠佛法,歸順佛法,用佛法指導自己的一切身語意。

  第三是皈依僧:主要指皈依“賢聖僧”或者叫做“第一義僧”,其最低標准是小乘證得須陀洹果以上、大乘初地菩薩以上,而且是皈依賢聖僧的全體,不是僅皈依某一個人。皈依,不是一般的恭敬禮拜,而是投靠依止,以作楷模,以為歸宿。皈依賢聖僧,主要是皈依其正見,皈依其所見證的學、無學法,亦即真如自性或自心佛性,唯此不生不滅法,為究竟的皈依處,而賢聖僧為已證此法的實體故,值得皈依。

  初發心學佛的,一定要從理上認識到是皈依賢聖僧,而事相上一般就是皈依住持僧——依佛法嚴格出家之和合團體,不是皈依某個師父,這位出家師父只是為你皈依三寶作個見證。佛寶、法寶之能流布世間,佛之相能現起,佛之法能弘揚,悉由住持僧之能住持。皈依住持僧,則因之得聞佛所說之法,依法修行可以成佛。僧的特點是清淨,修淨梵行,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故皈依僧又叫皈依淨,淨而不染。皈依僧,要以清淨為修養。

  皈依三寶,不能離卻住持三寶,但從皈依的心情說,應把握皈依三寶的深義。三寶的根本是法,佛與僧是法的創覺者與奉行者,對於佛弟子是模范,是師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對象。修學佛法,即為了要實現這樣的正覺解脫。所以皈依佛與僧,是希賢希聖的憧憬,想從善知識的教導中,增進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脫。

  初學者皈依三寶,雖依賴外在的三寶即住持三寶,引導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達“真 ”──法的體悟,做到了佛與僧那樣的正覺,就會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徹內徹外的緣起性,本無內外差別而無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傾向於自己當下的本來如此。佛與僧,雖說是外在的,實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皈依佛與僧,也即是傾向於自己理想的客觀化。從皈依的對象說,法是真理,佛與僧是真理的體現者。但從皈依的心情說,只是敬慕於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諧而實現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學者能自覺自證,三寶即從自己身心中實現。

  皈依三寶,真正的意義是皈依自性三寶。我們以恭敬心去禮拜佛菩薩像,這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形式,實際上我們恭敬禮拜的是自己本有的佛寶——自性、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悟性。自己本有的對真理追求的一種精神,這樣的一種正確的方法,就是法寶。能夠在任何時候不被社會所污染,沒有是非心,沒有爭斗心,永葆佛的自心,這就是僧寶。

  皈依三寶,就是以正覺為依靠,以正見為導向,以清淨為修養,具足正信,實踐正行,在成佛的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皈依三寶後,就等於建立了自己的佛教信仰,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甚至審美觀,以及對待家庭、人生、社會的態度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找到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以智慧為生命,對宇宙人生有了真切、清醒的認識。而沒有真正信仰的人,他的人生目的是模糊的、錯誤的,沒有精神支柱,思想是松散的、混亂的,在人生的大海中隨波逐流,任憑命運的擺布。

  皈依三寶後,由於勝解心念生起,對三寶有決定的信心,有一種堅定心,任何外緣也不可轉變,就像板上釘釘一樣堅牢。

  皈依三寶後,還有一種心:樂,有一種歸家感、安全感、幸福感。

  皈依三寶之後,有什麼表現呢?你的心念會逐漸清淨,這是三寶的功能。

  皈依三寶之後,還有一個表現,即愛行善,不愛作惡。你真心皈依了三寶,世出世間一切善法,自然喜歡作,對於惡法,根本不願作,這個也可以作為檢驗自己的標准。

  皈依的利益:(1)皈依之後就是真正的佛教徒。(2)皈依是受其它戒的基礎。(3)皈依之後,先前累積的惡業可以慢慢消除。(4) 皈依可以指引我們成就高貴的情操。 (5)皈依可以使我們逐漸累積功德。 (6)皈依之後,為開悟——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打下了基礎。

  佛法的中道行,不論淺深,必以皈、戒為根基。皈依、受戒,這才成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從此投身於佛法,直接間接的開始一種回邪向正、回迷向悟,革新向上的行程。

  三皈依的核心,是樹立正見,正見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和方向盤。通過學習佛法,確信一切無常、諸法無我而業果不虛,乃本然如是的真實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義,應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導下,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報恩盡職,為眾生、社會服務奉獻,如實認識自心、淨化自心,完善人格,獲得現前、後世、究竟的安樂。這種正信正見,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的巨大作用。

  7、菩薩

  菩薩意思是“覺有情”,覺悟了的人,是佛的弟子以及協助佛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人,是學佛人的良師益友,是學佛的好榜樣,一般現在家相。菩薩准備為任何眾生、在任何時候作出自己的犧牲,從而解脫所有眾生,並且給予他們真正的幸福。

  發起誓願成佛並度化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也都成佛的菩提心,此心一發,你就成為因地菩薩,積累無量無邊的成佛資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就在人世間的各階層當中,他們從事士農工商各行業,或在政治界、或在學術界、有些在商業界、有些在工業界,從各個層面當中貢獻他們的知識技能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向善向上,修學佛道。

  菩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發菩提心、具有大悲心,只要具有大悲心、大菩提心,隨時展現出來的都是菩薩的行為,就可以被稱為菩薩。菩薩是覺悟的眾生,是實踐菩提心的眾生,認同自己的角色,肯定自己的才華,肯定自我的奉獻去利益眾生,那麼你就是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你就是菩薩了。只要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並且記住菩提心,使一切言行跟菩提心相應,那麼你所做的一切事業都是菩薩救世的事業。

  菩薩為了利益眾生應該具備多種知識技能,特別是在家菩薩,對文字、算術、建築、圖畫、音樂、舞蹈等都要了解,以現代來講,天文地理,電腦網路,文學藝術種種知識都要具備,而且要懂得醫藥,所謂“善方藥”是指醫藥衛生方面的常識。觀世音菩薩不是有千手千眼嗎?你看他手中拿著毛筆、笛子等,就是說明:做為一個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度化眾生,必須通達世間的種種知識,也要去精通世間的種種技能,才有辦法利益眾生。所以說菩薩“當於五明中求”,通達內明(佛法方面)、醫方明(醫藥方面)、聲明(語言文字方面)、工巧明(科技方面)、因明(邏輯學方面)。

  漢傳佛教有五位最著名的菩薩。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妙吉祥。此菩薩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智慧功德,最勝吉祥,智慧第一,辨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在道教中,文殊菩薩被稱為文殊廣法天尊。常見的文殊菩薩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菩薩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或以蓮花為台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大行普賢菩薩,普賢,本身就是意譯,普為遍,賢為吉,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普現於一切佛剎,故稱普賢、遍吉。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佛的輔弼,他們合稱為“釋家三尊”。文殊稱大智,智慧第一;普賢稱大行,行願第一;二者共顯佛之智行(智慧與修行)圓滿。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又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執掌佛的智慧寶藏,普賢推展佛的廣大行願。他們說法度眾生的內容,無不是以念佛為基礎,以淨土為歸宿。

  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兩大殊勝功能,一是上合諸佛妙心,一是下合眾生之心,可以觀世間之音而救眾生之難。眾生在危難之際,只要能與觀世音菩薩念念相應,此菩薩就能施與無畏,使眾生脫離苦海,脫離恐怖危難,並最終接引苦難眾生往生西方淨土。《法華經》曰:“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聞其聲音,皆得解脫。”印光大師開示:“觀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心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

  有了生命就難免有痛苦,而一切生命都趨樂避苦,一切生命都渴望離苦得樂,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象征。

  大願地藏王菩薩,此菩薩於釋迦滅後,彌勒未降之前,濟度眾生,並發誓“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是一切眾生心地廣大,能生萬法的象征,也是諸佛菩薩廣大誓願,普度眾生的象征。

  大勢至菩薩。生命的存在永遠是不斷地精進,光明終將戰勝黑暗,善良終將戰勝罪惡,一切生命終將離苦得樂,終將獲得覺悟,那就是大勢至菩薩。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惡道,得無上力。在眾生臨終之時,只要與大勢至菩薩念念相應,也就是眾生清淨的善念、善意、善業超過了眾生的惡,則必定往生另一個理想的佛國淨土,這就是信念的重要性,臨終一念若足夠強大,就能夠帶業往生。大勢至菩薩象征眾生本性中的光明一面終究會戰勝黑暗一面。因此,以現實人生來看,大勢至菩薩也是宇宙、生命、人類不斷進步、不斷完善的象征。

  諸佛菩薩既是整體,其名號乃以德立名,是宇宙生命中大慈、大悲、大願、大行、大智、大勇、大覺、大勢、大權等等因行果德之象征。同時,諸佛菩薩也是個體,是如恆河沙一樣存在於無窮無盡的廣袤宇宙時空中的那些曾經覺悟了的、已經覺悟了的、未來必將覺悟的智慧生命,其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切生命都是一體,如同江河,源源不盡匯入不竭的大海,那就是“清淨大海眾菩薩”,那就是普度眾生,那就是極樂世界、妙喜世界、密嚴淨土等等一切生命的最終安穩究竟之處。

  不到八地菩薩的境界,不能見到菩薩真身。

  8、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為脅侍,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此一佛二菩薩,世稱西方三聖。

  阿彌陀,意為無量光、無量壽,即無窮無盡的光明與壽命,也就是永恆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本來面目,是圓滿的存在。眾生自性即是彌陀,見自性時,自性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便是無量光,眾生自性不生不滅,便是無量壽。西方是日落之方位,象征死後的歸宿,而眾生生命的本質是不死的(輪回,某種意義也是一種不死),我們所謂的生與死只是表象。死亡不等於斷滅,生命和宇宙的本原是無始無終的。

  超越生死的表象,這是人類智慧最核心之處,也是佛教和一切宗教理念的指歸。

  9、未來佛

  據佛經記載,彌勒菩薩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佛弟子,彌勒又名慈氏,因他修“慈心三昧” :處牢獄者令得出離,被系縛者使其解脫,有疾病者為其救療,入邪徑(邪道)做壞事的人,示其正道,成就了“無能勝”的慈悲心而得名。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神識住兜率宮內院,為大菩薩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授記彌勒菩薩於未來——五十六億六千萬年後,繼承釋迦牟尼在人間成佛,為未來佛,故亦稱彌勒佛。

  寺院第一殿正中供奉的便是彌勒菩薩,身寬體胖,滿面笑容,是依照五代時期的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旁邊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彌勒菩薩代表的是:一生平等心,呈喜悅相。啟示佛弟子:要以清淨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要有肚量,要能包容,要有慈悲心、歡喜心,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

  10、三身

  諸佛菩薩,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法身,透顯法界真理之佛身。“報身”,指佛的果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萬德圓滿之身,是佛為大菩薩說法而現之身。法身與報身二者又稱真佛身、真身。化身又作“應身”、應化身、分身等,指佛為利樂眾生適應三界六道的不同狀況和需要而變現之身。佛在其“法身”之外還擁有如恆河沙數眾多的“變化身”。

  佛教認為,佛菩薩為救度眾生,須隱藏菩提之智慧光,以應化身權假方便,生於塵世,與眾生結緣,並度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屬於現身於穢土的應化身,即化身佛。釋迦牟尼的覺悟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人類精神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出現的覺悟與超越。釋迦牟尼佛別號能仁,也即“能作佛事,仁濟眾生。”又別號能忍,即指釋迦牟尼出現於此五濁惡世之娑婆世界,行度眾之難事,故以稱之。而娑婆之義即堪忍。

  佛子欲證得諸佛圓滿的報身,需要經歷三大無量劫的修證,證得一切種智和無量的禅定三昧,還須修積無量的福德資糧,至等覺位尚須百劫修集佛地的三十二相好,最終才能在色究竟天上,現起圓滿的報身。諸佛的報身,乃是具足諸地之三種意生身,具足諸地之增上慧學、增上定學、增上戒學。諸佛報身成佛的時候都是在色究竟天,都是在色界,不是在欲界。釋迦牟尼在欲界成佛,那是化身示現成佛,不是報身成佛。

  大乘佛教的經典宣稱,在佛陀滅度後,只要在修行時設置佛陀的形象,一心觀想憶念佛的偉大莊嚴,那麼佛的法身就會與修行者同在。法身聖凡同具,但唯進聖位之菩薩才能隨緣顯現。此法身非有形質的存在,只能寓存於報化身,亦即人的肉身中,才能顯發其妙用。

  11、信佛

  信仰佛教有兩個層面的涵義,一是佛事之信行,二是佛理之信受。前者事相的信仰,後者是教理上的信受。後者在信仰層次上高於或深於前者。真正的佛教信仰,應該由信仰佛事而至信仰佛理。這種信仰程度的加深,必須籍助於對佛學的研究。從信佛與研佛的互動關系來看,由信佛而研佛,則由研佛可增信佛之行;如果信仰佛法而不研究佛學,則信仰的功德不巨。圓瑛法師曾明確主張:“若能從信仰而研究,由研究而解悟,因解悟而修持,依修持而證入,則信為道源功德母。”

  佛的精神,絕非偏枯的理智體驗,而是悲智融貫的實證。它既是絕對真理的體現,也是最高道德的完成,是慈悲與智慧的統一,或者說是“愛心中爆發的智慧”。

  12、學佛

  學佛乃追求人生真理、升華生命境界、解除煩惱痛苦、了脫人間生死、自利而利人的積極行為。從古到今,由於各人根性不同,有毀佛、謗佛者,真誠信仰認真學佛者更不少,“傑出人士學佛多”乃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學佛不是角色的改變,而是身心的淨化升華,改變你的心態、改變你的行為,從身心改變中,讓你的身心慢慢地跟“法”相應;這個與法相應的菩提心不退,就叫進步,就是智慧增長。

  學佛,此指在家學佛,首先應把自己的世俗生活處理好,掌握謀生的知識技能,要有專長,要有正當的職業,要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佛教所允許的職業。先在社會上站穩腳跟,解決好生存問題,再將生活與信仰結合,使你的社會工作盡量有意義,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諧一些,生活安樂一些。佛法把這個叫做“現法安、現法樂”,就是現前人生的幸福與安樂。這是前提。

  其次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根據自己的條件,莫以惡小而為,莫以善小而不為。

  第三“自淨其意”。學習佛法,其實就是“革命”,革我們自己的命,改造我們自己,改造我們生命體的結構。我們現在的生命體是被染污的,我們要想辦法改造它,要使它成為善的,純淨的。改變生命體的結構,其實就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起心動念負責任,不受社會環境的壞影響,擺脫迷亂的狀態,擁有寧靜祥和的心態,保持清淨、安定,至少要做到獨善其身、獨淨其心。

  第四普度眾生。在工作、生活中貫徹大乘菩薩道精神,六度四攝,用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身邊的人,幫助他們向善向上,逐漸了解佛法、接受佛法,使生活更加美好,心靈更加健康。

  其實,這四項沒有先後順序,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學佛的行者必須隨時隨地將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待人處世與佛法緊密結合,用佛法的智慧指導一切,在人事紛擾、喧囂煩雜的紅塵生活中,學佛就是生活的歷練、精神的淨化、人性的提升、覺性的開發。

  父母給我們的這個肉體,只是借我們用個幾十年而已,我們自己還有個無形的法體,它才是我們永久的如來本家。這個如來本家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生不滅,我們學佛就是要找到這個。找到這個就好辦,心就安,就無牽掛,來去自如。

  13、成佛

  從佛教教理上來看,凡夫從初發菩提心,要經五十二個階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覺位、妙覺位”的修證,福德智慧圓滿以後,才能究竟成佛。凡夫要滿足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證,在時間跨度上,非經三個無量大劫的修證不能圓滿。《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菩薩論著又將五十二個階位概括為五個大的階段,稱為唯識五位:一、資糧位,二、加行位,三、見道位,四、修道位、五、成道位。

  最後身菩薩(等覺位菩薩)住兜率天,觀察世間時節因緣,當眾生法緣成熟的時候,即降神母胎,人間受生,隱其威德神力,現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現出家修行,終於菩提樹下明心,大圓鏡智、上品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現前,睹明星而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圓成佛道。諸佛如來,斷盡煩惱障一切習氣種子,斷盡所知障一切隨眠,永斷分段生死種及變易生死無明,成就四種涅槃,四智圓明。人間捨壽後,報身常住色究竟天利樂十方地上菩薩,以諸化身利樂有情,永無盡期,成就究竟佛道,是名大慈大悲大力無上正等正覺——十號具足之人天導師。

  眾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掌握聞思修慧,通過六度四攝的實踐,我們就能成佛。

  14、般若

  般若的意思深奧,因漢字難盡其意,故用梵文音譯,可以勉強翻譯為智慧,這與一般人俗稱的智慧不同,它是從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特殊的智慧,專指佛法所示與真實相符契的智慧。般若智慧,是究竟的、完滿的,佛教稱之為勝義智或實相智。般若分為三類:能用智慧觀察事物,叫觀照般若;能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叫實相般若;能用語言文字善巧方便地表達觀照、實相般若的,叫文字般若。

  般若能起方便廣度眾生的時候叫“薩婆若”,能實用的智慧。“薩婆若境”就是智慧,一般稱為般若,也就是般若智慧。

  阿羅漢具有一切智,“一切智”就是通過無常無我去了解一切諸法的總相——空,證到無我的時候就得解脫,叫做一切智,或者稱為“根本智”。

  菩薩有“道種智”,菩薩得到根本智以後,為了利益眾生,從事士農工商,種種不同的工作來教化眾生,他必須起一種後得的智慧,一樣樣去修學,對世間林林總總差別萬象的差別相的了解叫道種智。

  佛陀圓滿了一切智及道種智,就叫一切智智。

  15、方便

  意為權便、技巧,大乘佛典中專指度化、利樂眾生的方法、技巧,為菩薩行六度中的施、戒、忍、進、定五度及四攝法等所修。般若修慧,方便修福,福慧二者莊嚴菩提道,缺一不可。以般若正智為導,在度化眾生的方便行中圓滿福慧,趨向佛果。般若為體,方便為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體用不二,才是大乘般若智,才是自心佛性。

  16、中道

  中道,即不偏向任何極端、邪徑的中正之道,它既是一種哲學觀,又是一種方法,爲釋迦牟尼及佛教諸宗諸派觀察任何問題的根本立場。

  般若、方便不二,即是見修不二、空有不二、體用不二。心與般若相應而修方便行,度化、利益眾生時,即是趨向佛果時,是為因果不二。般若方便不二、見修不二、空有不二、體用不二、因果不二,是為大乘中道正旨。

  17、第一義谛

  第一義谛就是佛家空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實相。

  18、不二法門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從最基本的“多”——“二”開始: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人、好與壞、明與暗、苦與樂等,從而衍生出矛盾、對立、斗爭等一系列范疇。“二”指兩端,如有與無、生與滅、好與壞等。“不二”是一種互即互入的平等。“不二法”是遠離有無、生死等,超越一切相對的兩端的絕對境地、最高真理。

  19、無明

  無明正好是般若的反面。人的五官感知、認識能力、語言文字、邏輯思維均有局限性,靠它們來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有障礙。我們肉眼能看到的,都在可見光波之內,超過可見光波,就看不到;耳朵能聽到的,都在一定分貝之內,超過一定分貝,噪音我們受不了,超聲波我們聽不到……。對於不可思議的東西,我們的意識就是思議不上去,無法思考,不可想象。這都是無明把我們蒙蔽了,不僅把眼睛、耳朵……,最根本的是把我們的意識蒙蔽了。

  20、空

  修行達到初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才能見到空性,才能真正見到多維空間的現象,否則皆不究竟,所見之相多屬幻相。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大乘空觀,它是對驕傲與固執(我慢、我執),或自我中心的一種更徹底的治療。

  21、菩提

  在佛教中,菩提即是指佛子所證的出世間的智慧,如《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佛教的智慧分為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

  22、菩提心

  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大乘佛教以菩提心為旗幟,以菩提心作為佛教和外道、大乘和小乘的分界線,菩提心的修法涵養了全部佛法的內容。

  真實地發起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深刻地去觀察人生,觀察現實社會,這樣自覺地發起菩提心,才可能不退轉。保證不退轉最堅實的一條,就是看到“正法欲滅”,“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發起堅定護持正法、救度眾生的強大願力。此外,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應該並行,你這一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盡力去做哪些弘法利生的事,這樣發起的菩提心才非常真實,而且也容易落實在行為當中。如果是這樣真實發起的菩提心,必然得到諸佛菩薩和護法的護持。

  23、福慧雙修

  修福就是修行菩薩六度裡面的前五度,第六度“般若”是修慧。前五度的修福主要落實在生活當中,做你自己覺得對社會、對眾生有益的工作,把菩薩道的精神貫徹到工作、生活中,就是修福了。修慧也同樣,要非常切實地把般若正見用在指導自己的生活中,實際上這樣福慧就是一回事了,這就叫福慧雙修。

  24、見道(見性)

  大乘佛法之見道為證解阿賴耶識,如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二中說:“已入見道諸菩薩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大乘的見道其實就是禅宗之開悟明心——證得第八識阿賴耶識本心以後,般若正智現前,能夠現觀本心阿賴耶識具有的不生不滅、非斷非常、非空非有等中道體性,從而得以發起大乘般若的根本智,因此產生般若智慧。放下我執,才能見性開悟。

  25、解脫

  從現實人生來看,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終結,未覺悟的輪回眾生“身爛還為土,魂魄隨因緣。”覺悟的解脫者無論是“如鳥游虛空,蹤跡不可得”,或者是“往生淨土,乘願再來“,或者說“度生死海,至涅槃岸”,然後“譬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以往返無休息故。”都意味著生命的永恆。

  26、四谛

  苦谛、集谛、滅谛、道谛。四谛說以人生多苦為出發點(苦谛),分析了產生痛苦的原因在於欲愛,有了欲愛便有行動——業,於是因果不斷,生死輪回不已(集谛)。只有消除苦因(滅谛),才能達到理想的無苦境界——“涅槃”(道谛)。

  27、真心、妄心

  真心又名真如、實相、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圓覺、法身、涅槃……等等,名相雖多,而體則一,它是屬於本有的,真淨妙明,永不變異,當我們的心歸於寧靜,無念而又無想時,就是這一種心現前;妄心又名緣慮心,它是屬於後天的,常起妄念,時生時滅,當我們的六根入了六塵,而起思慮和分別時,就是這一種心現前。真心就是清淨心,妄心就是染污心、意識心。

  28、涅槃

  “涅槃”,其涵義具有消極與積極或否定與肯定兩個方面。就消極或否定的一面來講,涅槃具有止息、滅盡之意,指煩惱的滅盡,生死輪回之永息。

  就積極或肯定的一面講,涅槃具有不死、無生、無病、無惱、解脫、清淨、彼岸等功德或異稱。涅槃並非有些人根據稱和尚之死爲“涅槃”而理解的“死亡”之美稱,亦非空洞無物的可怕境界,而是一種在息滅了煩惱之後所達到的無生無死、無生無滅、永恆安樂的心靈或生命境界。

  29、六根、六塵、六識

  眼、耳、鼻、舌、身、意合稱六根,它們的接觸對象色、聲、香、味、觸、法(概念、想象等)就叫六塵,由此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種識。人類的所有活動就是在六根、六塵和六識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

  30、五眼

  凡夫的肉眼;天人的天眼,無論遠近晝夜或阻礙,都能看見;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法眼是菩薩的眼,能徹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佛眼是如來的眼,無所不見。

  31、六通三明

  六通, 六種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佛教在二千五百年前,已具有不亞於今日科學時代之合理性與倫理性,佛教的宗教性在於空無我的實踐,佛教徒之歸依三寶與四不壞淨,亦在於空無我的信仰實踐。宗教乃以信為主,故由此點歸依尊信三寶,更得四不壞淨的絕對信,乃是佛教宗教性之最初亦是最後。八正道之最初正見亦以信為始,系得歸依三寶等的信之後,方守戒修定的。依禅定而達到現法樂住之境地,乃是入於禅定,而體驗離俗塵而清淨的法悅法樂之意,所以這亦是顯示佛教的宗教性之一面。

  宗教之被許多人信仰,而弘揚出去,依神通奇跡之情形極多。因依所謂感應道交的宗教性奇跡,而有真正靈魂的救濟的緣故。神通奇跡幾乎是所有的宗教使用的教化手段,佛教亦不例外。佛陀具有的所謂三明六通之智慧力是不能否定的。又佛教各宗的祖師,亦一定或多或少具有超乎常人的不思議力的人。

  那麼佛教認為是神通奇跡的三明六通是什麼呢?六通之中,只有第一通神足通(或神變通),含有違反自然現象的不可思議之奇跡。這是一種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步行,鑽進土中,穿通壁巖,亦能把身體變大變小、或一身變成多身,多身變成一身,或可隱身的神通,亦被視為相當於所謂的隱身法。而且釋尊本身與比丘們不用船或筏而渡過大河,或將一些人令他人看不見等事,在經典中亦有記載。

  第二天耳通,是指能聽普通耳所不能聽的遠聲,或微小的聲音之異常聽力。

  第三他心通,是知他人內心的智慧。對於宗教家與教育家,此種他心通亦是必要的,有他心通,即能察知對方的想法與心情,應對方之情況,而給予最適合的教訓,並可發見引導對方之最好方法。引導他人的阿羅漢,應具有他心通,是當然之事。

  第四宿命通,是了解他自己及他人過去之命運、狀態的智慧。在經典上說,宿命通是了知生於此世以前之過去幾代的一切命運的智慧,但此種事,是普通的經驗不能做到的,亦不能做科學的、合理的說明。此種宿命通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所謂手相或人相,若非具有宿命通的人,也不能看得十分准確。若是極為熟練的人,從現在的狀態,得以相當准確地察知過去的經驗,因此有關過去的宿命通,由常人看來,就以為是神通奇跡。

  第五天眼通,亦稱有情死生通,是預知人之未來的智慧。這與知曉過去的宿命通相同,由於觀察對方的現狀,而預知其人今後有如何的行動傾向,將有何種的命運等等,對熟練者而言,可能有相當正確的推察。經典中有敘述釋尊預言在家或出家弟子們的將來命運的經典,這是依天眼通而來的吧。尤其有關修行方面,修行及其報果之關系,已成為法則性的。因為弟子們就死後之命運,屢次質問佛陀,故佛陀曾將修何種行死後即得何種報果之事,作法則性的說明,而就以此為「法鏡」,今後不必一一問我,應照此法鏡,各自察知之。

  上述種種神通奇跡之力,對指導教化他人者而言,皆是必要的,因此得最高悟果的阿羅漢,被認為必定具備神通,乃是理所當然的。如此,成阿羅漢者已得種種神通智,但佛陀告誡他們,除了將此神通用於指導救濟世人以外,諸如對他人顯耀,誇示自己的偉力,或依此博取他人的尊敬而獲得很多供養施物等,此種法與義之饒益以外的場合,絕對不可行使神通,而嚴禁之。

  第六漏盡通, 佛教所說的“漏”就是指三界有情存有的一切煩惱。漏盡,就是指三界的煩惱已經斷盡了,因漏盡而引發的種種功德,名為漏盡通。漏盡通,唯有佛教中已經證得解脫的聖人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佛菩薩才有的功德。

  32、勝解(慧解)是一種見地和看法,智慧的了解、殊勝的理解。

  33、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教看到了萬物的瞬息生滅,故雲“無常”;也看到了人自身的形成與萬物一致,人的思維活動也屬因緣促合,跟隨眾多因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並無永恆固定不變之“我”的存在,故“無我”;而發現眾多的不實與流動變化,必然要有一個靜止不動的存在作為參照物,否則“動”的概念將無法成立,故必有“寂靜”。

  34、五戒

  在家居士應守的基本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

  35、三學

  三學:又叫三增上學、三無漏學,就是戒學、定學、慧學。戒,是行為上的基本規范,是基本的修養方法。定,就是禅定,禅定入門法是靜坐,但不限於靜坐,目的是使心力能夠集中統一,身心安定,然後能發生平常所沒有的力量。因戒生定,使貪、嗔、癡制伏不起;再進而因定生慧,慧以戒、定之力,觀察、透視宇宙間一切微細的變化和真相,識諸行之無常、諸法之無我,從而消滅三毒。

  36、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叫六度。我們布施東西,要用清淨的物品以及清淨的心,才能成就布施波羅蜜。布施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話,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能叫同情心;同情心和波羅蜜是不同的,有智慧的布施波羅蜜,自己跟對方都會成就功德善事,如果僅僅是同情心,有時反而造成自己跟對方的煩惱、痛苦,不能成就這種布施波羅蜜。要證到無我慧時,一切內外布施才不會造成痛苦;當你被挖眼角膜、被挖什麼器官時,肉身還是會痛苦,在未證無我慧時,學菩薩這樣布施是不行的,勉強布施會造成痛苦,因這痛苦而產生瞋恨心就不好了,你現在首要學的是歡喜布施及隨喜功德。每一個微笑,每一句慰藉的話語,對於茫然當中的人們,對於正處在人生低谷和失敗當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布施呢?我們布施了仁愛,別人也從中得到了快樂。“生活的意義在於給予。”人活著就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停止了對外界的給予,那樣的人生便是空洞而無色的。悭貪的人內心不一定快樂,真正的灑脫在於奉獻自己的所作所能。

  戒律就是最好的行為規范。依止戒律攝受身心,將會是一個至善的人。戒律可以始終讓身心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當中,生活的規律化,思想的健康化,行為的高尚化,都是美好幸福人生的基石。

  忍辱就是可以包容人們的行為,也是高素質有涵養的體現。忍能去除我們的嗔心和妒忌心。一切修行中,忍是最重要的一個法門,有忍就有定,有定才發慧。只要心有定力,則萬邪不侵。

  精進,要在身體狀況及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量力而行,通過健全而科學的方法作指導,掌握良好的用功方法,才會事半功倍。

  禅定,說明了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上,達到一種很穩定的狀態。

  般若就是智慧,是指對佛法的深入了解,從中獲得的對宇宙人生的真實看法,對人生的透視,對善惡因果的深信等等。真正的智慧可以化解很多事業及生活中的沖突和誤會。

  般若經裡面就強調要用般若來攝導萬行,用般若智慧,使你的布施成為真正的布施波羅蜜,持戒也變成持戒波羅蜜,如果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沒有智慧作前導的話,一切都不成為波羅蜜——不能度彼岸,會變成跟世間的一般宗教差不多。為什麼?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布施就不成為真正的布施,而是有相有漏有為有煩惱的布施,持戒也是如此。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一定要有般若去攝導,然後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來莊嚴般若。所以經上講“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般若跟萬行,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信佛學佛的人,有他的深度面,也有他的廣度面,專修般若智慧或禅定並不能代表佛教,所以兩個都很重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六個項目是相攝相引,互相有關系的,少一個都不行。

  從佛教緣起法來看,世間萬事萬物不僅有相依共存的聯系,在緣起性空的法性海中,也是平等一如的,由此而形成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悲願。

  37、五明

  聲明,語言聲韻之學;因明,邏輯辯論之學;醫方明,醫藥學;工巧明,技術工藝;內明,專究自心的佛學。大乘佛教要求修菩薩道者勤習五明,便於度生。

  38、“結使”

  煩惱的異名。就是心有千千結的煩惱結,所有內心的煩惱,包括貪瞋癡等種種惡念雜念邪念,都稱為結使。“使”就是使你身心不得自在。煩惱會使你不得安寧,這叫結使。“使”還有奴隸的意思。某某人支使你做事,你就被束縛了,所以叫結使。結,意爲纏結,謂能纏結、系縛人流轉於生死,不得解脫。《辯中邊論》說眾生:有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悭九結。有情即是為自己結集的煩惱所系縛,而不得解脫。

  使,意思是隨逐系縛,如公差跟隨、系縛罪犯,喻煩惱隨逐衆生使不得出於三界;又爲驅役義,謂煩惱能驅役人流轉於三界。《阿含經》多說十使,《本事經》卷一佛所舉十使爲貪、瞋、癡、覆(掩蓋錯誤)、忿、嫉、悭(吝啬)、耽嗜、慢、害(害人之心)。

  一說爲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其中。十使之中,前五種根深難斷,稱“五鈍使”,後五種淺而易斷,稱“五利使”。

  身見,以身為實有“我”之邪見,執身為我。

  邊見,執著斷、常等的片面、極端的見解,如斷見,確認人死永滅、無因果報應;常見,確認身心等有常住不變者。

  邪見,認爲無因果業報,無善惡報應。

  見取見,執著某種錯誤、片面、下劣的見解爲殊勝。

  戒取見,自作聰明,妄執邪戒以為正戒。

  佛弟子通過觀察五蘊無我,而斷除結使,以解脫生死。

  39、有為、無為

  “無為”的相對叫做“有為”,什麼叫有為?山河大地,人我是非,我們眼睛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一切都是有為法。無為又稱無為法。不是由因緣、條件而形成的東西;超越乎生滅變化之上的東西。涅槃、真如、實性、實相的異名。

  40、四攝

  布施攝,通過財、法等的布施,引導他人共同進步;愛語攝,通過隨順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語言對人,推進人際關系的親和;利行攝,通過身、口、意三業所體現的德行公益,感化世間;同事攝,修菩薩道者,要深入到社會的各階層,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觸,契機契緣,裨益於社會的共同進步和人心的一致向善。

  41、四食

  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佛陀說一切眾生皆依四種食而住。段食,物質性的飲食。觸食,通過感官攝受外境刺激,如接受撫摸擁抱、嗅到香味、聆聽音樂、欣賞美景等,其實質是“吃”悅意的感覺。意思食,第六意識的回憶、想象、思考等活動,可謂“吃”表象、概念。識食,內心深處的一種求生的欲望。離開這四種食,眾生就無法生存。

  42、是心是佛

  我們的自性就是“佛”,眾生的本性是相同的,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學大家楊度這樣闡釋:“眾生心迷自生煩惱,本無差別而生差別,失平等心;本無束縛而生束縛,失自由心。佛心無為而無不為,因此一心幻成萬法……一切人事無非佛事,一切世法無非佛法,一旦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來,大徹大悟。”

  “三界唯心”就是說三界都是由我們的心所創造的。“萬法唯識”就是說一切事事物物、思想都是我們的識所變現的。一切事事物物、思想就是法,我們的分別心就是識。

  我們人總是在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個大那個小,這就是識。所以一切事事物物、思想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只要我們能“捨染歸淨,轉識成智”,就能成佛了。

  只要能轉識成智,就能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重現我們的妙明真心。這個妙明真心不是我們胸腔裡的肉團心,而是我們能起見聞覺知的性能。這就是佛!所以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只要修心,時時處處不著相,就必定能成就。

  43、淨土

  依佛的願力和修為而成就的極其殊勝的地方,如西方極樂世界。按照天台宗的說法,依凡夫賢聖的境界不同,而有淨土性質的差異。佛常居“常寂光淨土”,大菩薩住“實報莊嚴土”,阿羅漢住“方便有余土”,皆為解脫者受用,其余為“凡聖同居土”。解脫者受用之淨土,為涅槃之異稱,聖者恆常享受“常、樂、我、淨”之絕對無限的快樂(極樂)。

  44、十法界

  從物質和精神層面來分類,生命的層次共有十種,從高到低為:佛、菩薩、緣覺、阿羅漢;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前四者為聖,不再輪回,後六者為凡,在六道中輪回。

  45、我執、法執

  抓住自己不放,一切以“我”為中心,這就是人我執,簡稱“我執”。認為一切實有,把一種見解固定化,執著不放,這就是法我執,簡稱“法執”。二者都不宜執著,否則就是無明。

  46、我慢

  美國“基督教現實主義神學家”尼布爾在《人的本性與命運》一書中精彩地批判總結了存在於人類身上的痼疾:驕傲。在其名下,又區分了四種形式——權力的驕傲、知識的驕傲、道德的驕傲、精神的驕傲(含宗教的驕傲),幾乎概括了知識、道德、意識形態、哲學、宗教各個領域占優勢個人與群體以及渴望發展為優勢力量的個人與群體以不同形式表現的共有病症。

  然而在說明如何治療這一痼疾的時候,西方的一神論宗教,以及一元論思想似乎總是回天乏術。原因在於,一元論克服驕傲的方法是外在的(不得已、被逼出的),而不是從心靈深處生發出來。而大乘空觀建立在對無明的深入分析上,運用不二法門,轉煩惱為菩提,從心靈深處、思想深處化敵為友。它是對驕傲與固執(我慢、我執),或自我中心的一種更徹底的治療。

  我慢、固執、自我中心,既可能以人所共知的煩惱習氣的方式表現,更可能以善與正義,甚至慈悲、關懷的方式表現。前者易知,後者由於他以善的、人們所期待的面目出現,所以才隱藏更深,不易察覺,但危害可能更大。

  家庭、團體乃至一切眾生,都可能是自我的延伸。菩薩擔當眾生的苦難,但並不執於苦難,佛陀悲憫有情,但不粘著於悲憫。這表明自我的堅冰已經徹底融化。佛陀無限的慈悲,其實是藉由智慧的超越才得以完成的。

  自我的徹底融化是每個佛教徒的終極目標而非當下的實際狀況,努力和過程長遠到幾乎是無限的。這首先要求心靈的不斷開放,你先得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而這絕非易事。每個人都是三千大千的縮影,真正了解自身,必須要真正理解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世間一切皆是你生命的有機構成,不僅你崇敬的佛陀及眾賢聖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且那些你鄙視的、仇視的一切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維摩诘經》說“空”這種佛教特有的理念“當於六十二見中求”,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研究認識其他一切人、一切眾生的心行,也就是研究認識你自己的心理,體悟到諸法性空是個標志性的勝利,但只有借助對緣起(整個世界)的深入透視才有可能。因此佛學向一切知識、思想開放。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一書中這樣描述佛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對世界的完全超脫,使他對世界也是徹底的寬容。因為現實世界人類的一切心智均由無明而生,這無明是虛妄、是面紗,必須予以驅除,不執著於虛幻的世界便可以超越虛幻及虛幻的一切不同形式。因此佛教可以無條件地吸收它所遇到的一切宗教、哲學、生活方式。”

  學佛的最大障礙就是我慢,學佛特別強調要虔誠恭敬。去掉了我慢,就通透了,念經、念佛就能直入心性了。任何人有我慢,就表明他沒有成就。虛懷若谷,大智若愚,是我慢化盡的表徵。

  47、煩惱

  煩惱,爲擾亂人心令不得安寧之義,有“惑”、“漏”、“垢”、“纏”、 “結”、“使”、“縛”、 “隨眠”、“雜染”、“塵勞”等異稱和別名。造成諸苦的煩惱,《阿含經》所舉有三毒、四倒、五蓋、四漏、七結、八魔軍、十使、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穢等,以三毒最爲根本。

  48、三毒

  貪、嗔、癡三大根本煩惱被稱為三毒,亦稱“三垢”、“三火”、“三惑”,因其如毒藥,能毒害衆生,令極痛苦,斷其智慧生命,有如今海洛因等毒品之害人性命,故名爲毒。

  貪,即貪欲、渴求、貪求,指向外追求某種東西、希圖占有某種所喜歡的東西而獲得滿足的欲望,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以利己為目的,以不斷占有為核心傾向的、特殊的心理行為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內在生理行為,導致形成一種相應的生命心身運行狀態。

  表現為貪財、貪色、貪嘴、貪權勢、貪求名聲地位,貪駕御他人,乃至貪霸占國土、稱雄世界等,皆屬貪欲所攝。甚至喜歡某種顏色,或偏愛某件衣裳,貪愛某種聲音,喜歡某些言辭等等,凡是對事物有所愛著,就連多看某人或某事物幾眼,只要是有所心動,都意味著“貪”的發生,與此同時,細微的煩惱也已經發生。《正法念處經》載佛言:“貪人於晝夜,常無有安樂,以其多樂欲,愛箭射其心。”

  但對食物、睡眠、衣被等生活必須品的需求和對可意事物的感覺,尚不屬於貪欲,由可意的感覺生起的貪占、想望、渴求等貪欲,才是屬於煩惱的貪,百求無厭,欲壑難填。

  嗔,即仇恨、憤怒、憤懑、嫉妒、毒害等心理活動。如果說貪的本質是對所喜歡的外物的占有欲,爲陰性的、翕納性的心理活動,瞋則正與之相反,其本質爲對不喜歡的外物之排斥、破壞欲,爲陽性的、拒辟性的心理活動。貪如水,瞋如火,瞋恨時怒火中燒,能使人失去理智,做出種種破壞性的、損害他人的行爲。嗔是忿怒之心,遇到一切有違自己情願的情境,即起厭惡、憤怒、仇恨心、嫉妒心、損害心。

  癡,愚癡,沒有智慧,即癡暗,不明善惡因果、染淨因果,缺乏明察生死因緣和合理地過好生活的智慧,或者是迷信、堅執與真理不相符的錯誤見解,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對真實狀況不能如實了知,特指對佛法的真理一無所知,無明、自性見——一種實存感,見到什麼、聽到什麼、碰觸到什麼,總覺得有個主體、有個實體,這叫自性見,也叫愚癡。人們已習慣了“有”,而害怕“無”,也恐懼“空”。對於未知的事物,人們通常都是習慣於用警覺的眼光來對待,要麼質疑否定,要麼將其拒之門外。佛法裡面的無明、愚癡與我們講的“很笨”不同。

  三毒煩惱中,貪、瞋二者皆以癡爲根本,皆與癡同時生起,相伴不離。《法句經》載佛言:“貪YIN致老,嗔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

  49、五毒

  貪、嗔、癡、慢、疑合稱五毒。

  慢,驕傲自大,心懷輕蔑,心高氣傲,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疑,狐疑猜忌,猶豫不決,惶惑不安的心理狀態。疑,多半伴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種種計較,無論表面是對人、對物、對理、對事,實際上牽扯自心的只是利害、得失、損益、寵辱之類的計較。疑,還特指對佛法的懷疑。《佛遺教經》雲:“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向導),導人正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50、四倒

  四倒,具稱“四倒見”、“四顛倒”,即四種顛倒是非的錯誤見解,屬癡所攝。謂將實際上是無常、苦、無我、不淨的世間,誤認爲常、樂、有我、非不淨。

  51、四漏

  這漏是指煩惱、習氣、無明、塵沙惑。四漏,謂欲漏(欲界所有煩惱)、有漏(色界、無色界所有煩惱)、見漏(所有屬見解方面的煩惱)、無明漏(癡)。漏爲漏洩、流出義,謂由這四種心理上的漏洞不斷流出煩惱,或不斷漏洩生命能量。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斷了一切的愚癡迷惑,這種人就能得自在。

  52、五蓋

  五蓋,謂五種遮蓋心靈令其不得明淨的東西:貪欲、瞋恚、睡眠(指貪睡)、掉悔(散亂不定及後悔作了善事)、疑(對佛法僧的功德及善惡因果等狐疑不信)。它們主要針對障礙修禅定而言。《雜阿含經》卷二六佛言:“如是五種蓋,增長諸煩惱,此五覆世間,深著難可度,障蔽於衆生,令不見正道。”

  53、八魔軍

  魔軍,謂魔王用以攻擊求解脫者的八支軍隊,據《經集· 精進經》說,爲愛欲、饑渴、貪欲、昏沉、怯懦、疑惑、虛僞自私。

  54、十六心垢

  十六心垢,爲十六種能污染自心的煩惱:不法欲(不合理的貪欲)、忿(暴怒)、恨(怨恨、仇恨)、覆(掩蓋錯誤)、惱(惱怒)、嫉、悭(吝啬)、谄、诳、剛愎、報復心、慢、過慢(自認爲比實際上和自己同等者強)、憍(驕傲、自負)、放逸(不約束自己)。

  55、二十一心穢

  二十一心穢或心結,見《中阿含》卷二三等,爲二十一種污染心靈的髒物:邪見、非法欲、惡貪(作惡的貪欲)、邪法、貪、害、睡眠、掉悔、疑惑、瞋、覆、悭、嫉、欺诳、谄谀、無慚、無愧、慢、大慢、慢傲、放逸。〈增一阿含〉卷六說二十一心結爲:瞋、恚害、睡眠、調戲、疑、怒、忌、惱、嫉、憎、無慚、無愧、幻、奸、僞、诤、憍、慢、妒、增上慢(未得言得)、貪。

  56、“五濁惡世”

  生當斯世,猶如身墮混濁的污水坑中,難免被污染。五濁是:一劫濁,謂時逢“減劫”,人壽漸減,有疾疫、饑荒、刀兵等全球性的災難。二見濁,謂種種邪見流布增盛,遮蔽慧眼;三煩惱濁,謂衆生甚多貪欲、仇恨、谄曲、嫉妒、虛诳、傲慢等煩惱,人欲橫流。四衆生濁,謂斯世衆生身心粗劣,道德水平低,不忠不孝,作惡者多,行善者少。五命濁,謂人們壽命短促,多夭少壽,至多不過百歲。

  57、三界

  三界,謂衆生生存的三大種類:一、欲界,此類衆生的共同特點是有男女、雌雄、牝牡或陰陽之別,有飲食、男女、睡眠三種最基本的需求,地球人和動物皆屬此類。二、色界,雖有固定形狀的物質身體(色),卻無飲食、男女、睡眠等需要,常住於安樂恬靜的禅定中,按禅定淺深分爲四禅十八天。三、無色界,沒有固定形態的物質身體,寂定的心常住於甚深禅定之中,按禅定的淺深分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重天。

  58、五道或六道

  五道或六道,謂衆生死後的五或六種去處。一天道,天有光明、自在、最勝等義,此類衆生生活於人間之上,分爲三界,共二十八重天。欲界、色界二天的衆生形貌似人而較人爲美貌莊嚴,其身體由微細的物質構成,非人的肉眼所能見。三界諸天的共同特點是純樂無苦(或少苦)、壽命極長、道德高尚、神通自在。諸天的壽命,由低向高逐級倍增,壽命最短的四天王天,壽數也長達人間的九百多萬年,壽命最長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長達八萬大劫(宇宙從生成到毀滅爲一大劫),長得令地球人難以想象。《本事經》卷七佛言:諸天勝於人類者有三:長壽、端嚴、快樂,“天勝於人百千萬倍,不可算計。”《長阿含經·世記經》佛言:天有飛來飛去無限數、來去無礙、其身無皮膚筋骨肉及大小便、無疲倦、不從胎生、目不眨、形貌隨意而變等十種特點,比我等地球人是要自在高級多了。

  二人道,我等人類屬之,佛世時的人壽約爲百歲。佛經中說我等人類僅爲我們所居一小世界四大部洲(四個有人住的地區)中南贍部洲人,其余三洲也有人類,其壽命要長些,最長的北洲人壽長千歲。

  三阿修羅道,阿修羅意譯“非天”、“無酒”,爲一種近似於欲界下層天而受用和德行不如諸天的神道,以多嫉妒好戰斗、常與諸天爭權而著稱。其壽命與欲界四天王天相當。

  四鬼道,多稱“餓鬼”,種類極多,按其貧富有多財、少財、無財之分,多財鬼享用近於人、天,略當於中國人所說的神,較少,多數爲饑寒交迫的餓鬼。其形色各異,多近似於人而較人丑陋,身體由微細物質構成,非肉眼所能見。其壽命從一萬余歲長達一百八十余萬歲。此類的共同特點是“他作自受”——依賴他人的施捨生活,不自己勞作。

  五畜生道,動物皆屬此類,其種類極多,形色各異。佛經說此類衆生除了人肉眼能見者外,還有大量形體微小、肉眼不可見的微蟲等,其數極多,寄居我人身中者也數以萬計。此外還有身體由微細物質所構成、肉眼難見的龍、金翅鳥等。畜生類的基本特點是愚癡、不自在,或爲人類所奴役宰殺,或互相食啖,常懷怖畏。畜生與鬼類,總的說來都是苦多樂少。

  六地獄道,爲三界中最苦之處,其特色是純苦無樂而且壽命特長,略等諸天。 其中衆生恆被拘系於黑暗之處,常受火燒、水煮、扒皮、抽筋、鋸解、油炸、上刀山、下火海等種種苦刑,呼號悲啼,慘不忍睹。有八大地獄、十六小地獄、孤獨地獄等處,佛經中對其情狀描述甚多。其中衆生的形體,亦非肉眼所能見。

  59、感應

  佛經上說,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即時得到解救,化險為夷。這就叫感應。那麼感應之時那些災難到哪裡去了?火災、水災等一切災難,無非都是妄相。《金剛經》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性之際,一切妄相皆無,災難又存何處?這是要親身修持之人才有的體驗,這就是佛法不能說,也無法說的難處。

  並非人人遇到危難之際,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都能得救,問題就出在心上。念者若能萬緣放下,真正做到“一心”稱念,即時得救,這是真實不虛的。若是做不到這“一心”,雜念不斷,一邊念一邊在思其他,或口念心不行,那就肯定無感應。“心誠則靈”,用在這裡最為恰當。

  感應是事實,感應是佛緣。因為我們本性是佛,所以我們與佛有感應;因為我們本心就是菩薩,所以我們與菩薩有感應。眾生如果與菩薩身心相同,相一致,相通達,有如電視機調對了頻道,就一定有感應。貪官污吏要想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繼續貪污受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心不相應。因此,同樣的危難處境,同稱觀世音菩薩,有感應無感應不在佛,也不在菩薩,而全在自己,要自己的心與行和佛菩薩相應。

  60、五根

  在唯識宗分為兩類:一是扶塵根,一是勝義根,又名淨色根。眼、耳、鼻、舌、身這五種外在器官屬於扶塵根;而淨色根則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開了天眼才能看到,有人看到眼的淨色根就是產生視覺的內在白色晶體)。五根在認識境界時,真正取境發識的是淨色根,而扶塵根只起輔助的作用。

  61、“十善”:

  1)、不殺生,不殺害從人至微蟲等一切有情識的衆生,積極的表現則是護生、放生。

  2)不偷盜,偷盜亦譯“不與取”,不管以何種方式將屬於別人(包括公衆)的東西不經物主許可而取爲己有,或予以破壞,皆屬“不與取”,如今日常見不鮮的收受賄賂、貪污、挪用公款、借貸不還、勒索錢財、吃回扣等,按佛經的說法,都應看作偷盜行爲。不偷盜的反面或更積極的表現,是保護屬於他人和公衆的東西,乃至布施。

  3)不邪YIN,即不發生不正當的性關系。佛經中認爲不正當的性行爲(邪YIN),系據當時當地的國法民俗而判定,有非人、非處、非時三說。

  4)不妄語,妄語即說假話騙人(诳言),詐騙、作僞證等,皆屬妄語之列。不妄語的積極表現是常說“實語”。

  5)不兩舌,兩舌亦作“離間語”,即挑撥離間,不兩舌的積極表現是常作“和合語”。

  6)不惡口,惡口亦作“粗言”,指以惡言粗語罵詈、中傷、誹謗別人,不惡口的積極表現是常作“柔軟語”、“可意語”。

  7)不绮語,绮語指矯飾乖巧、虛誇不實,使人聽了不得好處的廢話,及描摹色情、編造黃色故事等,有誨YIN誨盜負面效果的言語文字,不绮語的積極表現是常作“義(如理)語”、“如法語”。

  8)不貪欲,指不貪圖屬於別人的東西。

  9)不瞋恚,不暴怒、不發火,不嫉妒,不怨、恨別人。

  10)不邪見,邪見指否認三寶功德、否認善惡因果、堅執人死斷滅等不符真實,能導致錯誤行爲的錯誤見解,不邪見的積極表現是正見。

  62、十惡

  十惡業,略稱“十惡”,指與十善業相反的十種業: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瞋恚、邪見。惡,謂對自己和他人今生後世有害無益,或爲利己而損他,在倫理上屬於惡、不善。飲酒(包括服用鴉片大麻等有害的麻醉品)也被看作一種重大惡業,因爲它能傷身並令人失去理智。

  63、五逆

  最重大的惡業,是所謂“五逆”,《增一阿含經》卷四六佛說五逆爲:殺母、殺父、殺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以惡心傷害佛導致出血)、破增(破壞僧衆的團結)。這五種惡業極違逆天理,罪大惡極,故稱五逆,又稱“五無間業”。大乘的《大薩遮尼干子所說經》中,所說五逆罪爲:一、破壞佛教塔寺,燒毀經書佛像,奪占三寶之物;二、毀謗聲聞、緣覺聖人及大乘佛法;三、殺害出家僧尼,或妨礙其修行。四、犯前小乘五逆罪之一。五、堅持善惡無報,肆意作十惡業。

  64、蓮花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潔,故佛教常以蓮花為象征。如眾生的真如佛性,和蓮花一樣,雖埋於煩惱淤泥中,而不被煩惱淤泥所染污。故佛在說妙法時,常借蓮花來作比喻,如《妙法蓮花經》;在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之淨土,也以蓮花為所居,故淨土宗也稱蓮宗。

  65、金剛杵

  金剛杵原為印度的一種很堅硬的兵器,佛教中的護法韋陀菩薩手執此物,護衛佛弟子。在佛教裡金剛杵還有一層意思,代表以堅利和智慧,破一切煩惱的意思。

  66、甘露

  甘露本是欲界天人的食物,極為純淨甘美。在佛教中,以佛陀的教導,能令人聞法修行以後,到達涅槃的彼岸,故將世尊的教法喻之為甘露,如《佛地經論》卷三說:“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佛說無常經》:“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

  67、大樂

  佛教的《大般涅槃經》說佛的境界是“常、樂、我、淨”。其中佛地的“樂”,是指佛地已經斷盡煩惱障以及煩惱種子,斷盡所知障,由於斷除我執、法執的束縛,故所得的“樂”,是解脫樂,完全不同於通過五蘊而得的五欲之樂,是超越世間苦樂的——“無苦無樂,是名大樂。”

  68、中陰身

  中陰又譯中有,意思是間隔或過渡,這一期生命死亡到下一期生命誕生之間的過渡時期,身體大小如五六歲孩童,形貌類似生前,沒有血肉之軀,而只是細微的心識身,是摸不著、看不見的能量形態。一般四十九天內中陰身就能找到父母緣,然後投胎。

  69、無我

  眾生所執為實常自主的我,並無實體可得,我的存在,只是身心合集的活動過程。身心皆具非自主性,身有我所不欲的病苦衰老死亡,心有我自感愧恥的粗劣情欲,身心皆念念生滅變遷,不可常保。故《金剛經》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以為有實常自我,只不過是凡夫的錯覺、妄執。

  身心結構中最為重要的心識,更如猿猴躁動不停,如波浪起伏不已,終日逐境流轉,隨緣生滅,無有一念可以常住。心是一種念頭不斷生滅起落的活動過程,過去了的念頭已永滅無蹤,現在的一念即生即滅,未來之念未生,至生時即為現在心,又即為過去心。心念於過、現、未三世皆無實體可得。

  70、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略譯無上菩提,佛正遍知、至高無上的大覺。等覺:“無上正等正覺”之略。如實覺知一切、至高無上的覺悟。簡而言之,即佛道,或最高智慧。

  71、法住法界:真理常住謂法住,法界,謂常住不滅的終極實在。

  72、如:與本來一模一樣,意同如如、真如,指原本、真實。

  73、無間等:與真理沒有間隔,一般譯爲“現觀”、“證”,指見道(直覺到佛法的真理),真理直接呈現於心中。

  74、法輪:輪,爲古印度的一種兵器,轉輪聖王有“輪寶”,具有摧碎一切障礙的巨大力量,轉法輪即說法,謂像轉動輪寶一樣,能摧碎一切邪見。轉妙梵輪:喻美妙、清淨之說法。

  75、法際:究竟的真理。

  76、無生法忍:對本來空、無生的真理完全接受,安住不動搖,一般說爲七地菩薩所得。

  77、眼、智、明、覺:直覺親見、決定、照了、大徹大悟,指親見真理、獲得覺悟的四進程。

  78、法眼淨:打開了直觀佛法真理的智慧眼,指見道。

  79、三法:教法(教理)、行法(修行道)、證法(所證果)。

  80、方等:廣義指大乘經,狹義指大乘中的一類經,如《維摩經》等。

  81、十二部經:大乘對佛典的分類,爲契經、應頌、授記、諷頌、自說、因緣、譬喻、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議論。前九種爲小乘所謂“九分教”。

  82、獅子吼:獅子爲百獸之王,一吼聲振林野,群獸畏伏,比喻佛說法振動人間,摧滅一切邪說。

  83、四淨口、八音聲:四淨口,謂口業清淨,不作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而作實語、谛語、柔軟語、和合語。八音聲,亦稱八梵音、八種清淨音,謂佛說法的聲音美妙動聽,具有極妙、和適、尊慧、不女、不誤、深遠、不竭等特點。

  84、受職菩薩:十地菩薩,受佛灌頂,爲法王子,將紹繼佛位。

  85、後身菩薩:最後身菩薩,等覺菩薩最後一次下生於人間成佛者,如釋迦牟尼。

  86、四果:小乘初、二、三、四果,即須陀洹果(見道,初證聖果位)、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87、陀羅尼:意譯總持,總攝之義,也指真言、咒語。

  88、七聖財:能成就佛道、堅固不壞的七種財富:信(正信三寶)、戒、慚、愧、聞(多聞佛法)、施、慧。

  89、波羅提木叉:意譯“正順解脫”、“別解脫”,戒律中防非止惡的內容。

  90、阿若:善解佛法之義。

  91、福田:能生長福報的田地,《阿含經》中主要說爲佛、法、聖僧,大乘經中有說八福田,包括父母、師長、病人、貧窮孤獨之人等。

  92、三昧:一作三摩地,梵語音譯,意譯定、正定、正受、等持,持續專注於一處的心境。

  93、三摩缽地:意譯“等至”,專注一境之意,比三摩地包括的范圍更廣,指一切定心。或說欲入定時名三摩缽地。

  94、阿練若:一譯阿蘭那等,意譯無诤,指寂靜之處。

  95、摩尼寶:一種能隨意出生珍寶的如意寶珠,常喻佛性、佛法。

  96、二道:有漏道(人天乘等世間善法)、無漏道(出世間法)。

  97、知識:善知識,能指導人修學正法的良師益友。

  98、清信士:梵語優婆塞(一作伊蒲塞),受三歸五戒的男性在家佛教徒。

  99、具壽:一譯尊者、慧命、大德,對佛弟子的尊稱。

  100、檀越:梵語音譯,意譯施主,僧尼對向寺院布施者的稱呼。

  101、四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種生活必需品的供給。

  102、超渡:超出、渡過生死大流。

  103、隨喜:隨順歡喜,指對佛說的法贊同喜歡,對人做善事贊同喜歡。

  104、梵志:即婆羅門教徒,一譯梵士、淨裔、淨行者,謂志求清淨而得生梵天者,也泛指一切外道出家修道者。婆羅門,四種姓之首,祭司。梵行:離欲清淨之行。梵,爲清淨之義。

  105、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學派、思想體系。

  106、增上欲:向上奮進的意欲。增上,特別殊勝之義。

  107、性欲:指天性的欲望,各自所喜歡者。

  108、增伺:多余的求取,即貪。

  109、念:記憶,無念則爲遺忘。

  110、行相:活動的狀況。

  111、二十五有:衆生輪回中的二十五種存在類型: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

  112、風刀:人臨終時身中風大(略當於氣)動搖,支解身體,猶如尖刀刺身,故名風刀。

  113、惡慧:不正確的抉擇、見解。慧,爲抉擇的功能,其抉擇有正有邪。佛法很注重勝解(慧解),智慧的了解、殊勝的理解。其實,對我們所信仰的佛法僧三寶、因果業報輪回、性空緣起、無常無我的道理,透過深思去理解以後,這勝解的力量跟慧解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當中很自然可以讓你的煩惱慢慢地淡化、扭轉。雖然你沒有證悟,但是這勝解的力量,會使你的行為走向善的、光明的目標。

  佛法講的“解”,不單是一種理論的理解而已,當你深信以後,自然會離開惡的、走向光明。舉個例子,我們講三世因果啦、業報輪回啦,當我們透過佛法的理解研究,以及觀察到這個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發生在我們親戚朋友間的種種事實,就會的確了解到因果報應的可怕,有了這種殊勝的理解以後,你就不敢為非作歹,因為你看到做壞事的人下場都很悲慘,而那日日行善、老實規矩的人,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他很平安、家庭很圓滿;那些大吃大喝、大魚大肉的人,動不動就是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得癌症,那些粗茶淡飯、青菜豆腐湯,吃了反而保平安,滿健康的。透過這些殊勝的理解當中,你就會去選擇:怎樣才是最正確的生活方式,建立人生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不要輕視這種慧解、勝解,要加強對義學的探討,義學的探討在學佛過程中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我們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作一種學問的研究,那就不是佛法所講的這種研究啦!佛法講的研究目的,是透過這種殊勝的理解,使我們的心性行為得到改變、升華淨化。所以研究是為了讓你的修行正確,而修行可以使你的研究更深入。

  所以研究佛法,解行並重很重要。所謂一門深入就是說:佛法告訴我們三世因果、業報輪回、業感緣起等道理,一定要把它研究清楚,得到一種殊勝的理解,以便產生一種力量,讓我們身心行為得到改善。

  114、四魔:四種惱害衆生、奪人慧命的東西:煩惱魔(各種煩惱)、蘊魔(五蘊)、死魔(死亡)、天魔(破壞人學佛修行的鬼神、天神)。

  115、三障:三種障礙解脫者:煩惱障、業障(業力)、報障(業報)。

  116、五欲:對色、聲、香、味、觸的貪欲。

  117、憍慢:因自己能行而驕傲自負。大慢:亦稱過慢,自認爲比實際與自己同等者強。邪慢:實際無德而自認爲有德。慢慢:亦作慢過慢,自認爲勝過實際上比自己強者。

  118、塵勞:煩惱之別稱,爲六塵所染而身心勞亂。

  119、那由他:梵語音譯,意譯垓,印度計量單位,千億。

  120、阿僧祗:梵語音譯,意譯無數、無央數,用爲表示極爲久遠的時間單位。

  121、五不思議:眾生多少、業果報、禅定力、龍力、佛力。

  122、六和敬

  佛教建立僧團的六個原則:見和同解,僧團知見要相同,宗旨要統一,要達成共識;身和同住,要遵守共住規約,要隨眾;口和無诤,不爭吵,存厚道,不要專門指責他人的不足;意和同悅,相互心生歡喜,一團和氣;戒和同修,大眾僧都奉行共同的戒律;利和同均,經濟上平等。

  123、功德:因為它淨化個體的生命,所以稱為功德,它協助圓滿做功德者的願望。

  124、法與律:法,是能夠保證實踐法的人獲得快樂的一種指引。律是淨化或美化個人身行、言語的戒律、規范。法與律被稱為“教養”或“教養的方法”。

  125、著魔

  修禅定的過程當中,會有種種的現象產生,例如生理的變化、心理的變化,這一切一切現象產生時,最好不理它,因為一切如幻如化,一切都是內心現出的假象。為什麼會走火入魔?因為執著有一個相;所以相由心生,魔因境有,境由心生。著魔是因為有個境界出現,但是境界出現了,而你卻不知道,硬去執著它,那叫著魔;看到幻象就害怕或產生喜好的心,也叫著魔。所以在你修禅定靜坐前先要有防魔功夫,一切魔都是因境界而有,境界出現是由心生的,所以說魔因境有、境由心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不著魔的原理。所以你想打坐的話,就要先了解打坐的正確過程,像“成佛之道”裡面,就提到“九住心”,說明我們打坐的時候最先是怎麼樣的從散亂心之中將心靜下來,以後又會產生什麼現象,請你把這些先了解清楚再去學打坐入定,比較不會出毛病。其實嚴格說來,像摩诃止觀、小止觀、六妙門等都要研究清楚之後再打坐;楞嚴經中提到五十種陰魔,這些都要先了解清楚,以便在修定過程中對魔境有免疫力。修定有很多方法,過去從來沒有修過的人,可以先從數息或念佛開始,這是比較容易伏住妄念的方法。

  數息,隨時注意自己的呼吸,注重呼氣過程,我現在在吸氣,我現在在吐氣——,盡量把它吐干淨。念佛,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是念觀音菩薩。有些人是直接觀心,觀察心念的生滅,直接觀這一念的起滅。

  126、 四大、五大、六大

  佛家認為物質世界的組成要素是地、水、火、風四大,“地大”表堅固之性,“水大”表濕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風大”表移動性。若再加上“無礙”的“空大”則稱“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認知”作用的“識大”則成“六大”,六大是有情與非情世界組成之要素。

 

上一篇:四、與現代科學不謀而合的宇宙觀
下一篇:佛教基本思想淺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