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的大秘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門品裡的大秘密

  剛學佛時,我都會跟大家說,要把普門品背誦下來,然後每天在觀音菩薩面前念一卷普門品。為什麼呢,因為普門品裡面有大秘密。我們雖然天天拜,念,所以,今天因緣成熟了,我就把普門品的秘密告訴大家。

  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托夢給他。說,這是業障病,你去念三遍的法華經的普門品,病就好了。然後國王照做了,果然病就好了。後來這個國王,就把普門品獨立的取了出來,昭告天下,告訴大家,學觀音菩薩法門的,最好都能頌普門品,消災免難。

  頌普門品,除了能治病,能求孩子,能免除各種水難,火災,盜賊難,去掉貪嗔癡以外。這是普門品講的。而且也有很多感應故事。來說明普門品的功德。

  那麼法華經普門品中,還有一個秘密。估計大家不知道。法華經普門品說,

  “若有眾生,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先跟大家說,法華經是佛陀的一本密經,像國王頭上的寶珠,不容易輕易示范給人。只有大福報大因緣發大心的人,才能看到這個寶珠。所以很多人念普門品,但是有時候業障沒有消時,是不容易看到法華經普門品中的寶貝。今天我把這個寶貝給大家,上面的一句話:“福不唐捐。”

  什麼叫做唐捐呢,就是說功德沒掉了。福不唐捐,就是功德一定不會沒掉。我們種下種子,有些能發芽,有些不能發芽。不能發芽,就唐捐了。不唐捐,就是我們在觀音菩薩面前,種下一點點的功德,哪怕是低頭,合掌,哪怕是禮拜。都會福不唐捐。觀音菩薩一定不會讓我們的功德流失。

  這個福不唐捐,是誰翻譯的呢。是鸠摩羅什,鸠摩羅什是五代時的三藏高僧,七歲就能每天背誦偈頌3000句。他翻譯的的經典是公認的語言優美,言辭柔軟的表達了佛陀的真實意。而且鸠摩羅什還發了一個大願,鸠摩羅什擔心他翻譯的經典有錯,就發願說,如果我翻譯的經典,符合佛陀的真實意,那麼我將來火化後舌頭不壞。很神奇的,因為這個願力的緣故,加上他翻譯的經典是公認的。他的舌頭就化為了捨利。現在中國有個寺院,叫做鸠摩羅什寺,裡面有供奉了他的舌頭捨利。

  所以要相信佛陀的真實語,相信鸠摩羅什翻譯的真實語。鸠摩羅什為什麼會翻譯的這麼好呢。原來啊,唐朝的道宣律師就去問天人,天人說了,你不知道啊,鸠摩羅什當過七佛譯師。當過七個佛的佛法的翻譯的老師啊。你看。

  為什麼我說,“福不唐捐”裡面有大秘密呢。因為這四個字,可以給我們信心。很多人拜觀音菩薩,頌觀音菩薩聖號,或者布施建設觀音像。有些人因為業障重的緣故,願望沒有實現,就會懷疑觀音菩薩是不是有感應啊,自己做的功德,布施的錢,是不是浪費啊。其實啊,我告訴大家啊,觀音菩薩說,福不唐捐,不會丟掉的。一定不會丟掉的。你在觀音菩薩面前做了一些小小的善事,哪怕一小點啊,菩薩都會記得,會福不唐捐。

  比如說,有的師兄,發願每天一部普門品,然後他念完了,感覺完成了,就懶的念第二部了。感覺好像念的多余了。或者說他發願了,每天108拜觀音菩薩,達到了108拜了,就不想拜了。感覺拜了就多余浪費了。要告訴自己啊,福不唐捐。你多拜了一拜,多念了一部,你也得到一部的功德啊,福不唐捐啊。

  因為我碰到一些師兄,發願念300部普門品來許願。願望實現了,她也念了300部了。然後就懶得再念了。感覺念了浪費。你看,因為他不知道福不唐捐的道理。不知道念了一部經,觀音菩薩給他一部經的功德,多拜一拜佛,觀音菩薩給她一拜佛的功德。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努力拜觀音菩薩啊,多多益善啊。因為我們的一切福報,智慧,功德,都是來自觀音菩薩。所以說,福不唐捐啊。現在知道了,我們拜佛就要努力一點。能多拜就多拜,能誦經,就多誦經。拜佛和誦經,都是為了感恩觀音菩薩。福不唐捐啊。

  所以說,我建議大家每天都要拜觀音菩薩,供養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聖好。為什麼呢,因為多多和觀音菩薩接觸,可以增加我們的福報智慧。你看,多好啊。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上一篇:關於業力與生命輪回的精彩開示
下一篇:素食,幫助我們戒除殺心和嗔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