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五戒十善八關齋戒、持戒的功德利益、菩薩道六度萬行法、十二因緣法:
四聖谛(四谛):
又名四真谛,即苦谛、集谛、滅谛、道谛,乃苦集滅道。
苦谛,是說明人生有三災八難等種種無量諸苦的事實真理,
集谛,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由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所起及造諸種種不善(做惡)之業所集結而產生的苦痛,
滅谛,是說明涅槃為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乃常樂我淨之真理,是多苦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解脫,
道谛,是說明人生多苦,要修道(修八正道及外功內果一切),才能證得涅槃常樂我淨之真理境界。
深修此四谛,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涵養身心內德,心常定,可成就聲聞阿羅漢菩薩以上之果位。
四念處:
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身念處,是觀身不淨,
受念處,是觀受是苦,
心念處,是觀心無常,
法念處,是觀法無我。
此四種觀法,以智慧為體,以慧觀之力把心,安住在四念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
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四正勤就是精進勤勞修習此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四如意足:
又名四神足,系四種禅定乃用觀力、攝力、勤力、智慧力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能如意開發神通所願皆得。〈一〉欲如意足(欲神足)是希慕欲樂乃修道趣果的欲望增進。〈二〉念如意足(心神足)是一心正念乃念念一心住於正道。〈三〉進如意足(勤神足)是精進無間乃精進直前功無間斷。〈四〉慧如意足(觀神足)是心不馳散乃智慧常覺離妄染心不散亂。
五根:
眼根,能生眼識,若不為妄(欲)染貪著色相,反多看各種經書善典,信奉真理,常攝受內觀,可進為信根;
耳根,能生耳識,若不為妄(欲)染聽是非迷迷之音,反多聽進佛理正言,常攝受內觀,可進為進根;
鼻根,能生鼻識,若不為妄(欲)染貪著菜根香,而常淨數息止念,淨念攝受內觀,則可進為念根;
舌根,能生舌識,若不為妄(欲)染貪著色香味,而只說真理正語,常靜常定,不妄言妄動,可進為定根;
身根,能生身識若不為妄(欲)染貪著塵色,而遠離邪地,常行善德佛事,積福累慧,可進為慧根。
此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力: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
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而成為信力,
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而成為精進力,
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而成為念力,
定根增長,能破邪心妄亂,而成為定力,
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而成為慧力。
七菩提分(七覺分):
為五根五力所顯發之七種覺悟。
〈一〉擇法菩提分:以智慧辨擇法的真偽。
〈二〉精進菩提分:以勇猛精進心力行正法道。
〈三〉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
〈四〉輕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輕快安樂。
〈五〉念菩提分:二六時中時時觀想憶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心住唯一境而不散亂。
〈七〉捨菩提分:捨離一切妄法而力行正法。
八聖道分(八正道):
〈一〉正見:正確的知見。
〈二〉正思惟:正確的思考。
〈三〉正語:正當的言語。
〈四〉正業:正當的行為及正確的行業,不做殺生及不道德之事業。
〈五〉正命:不做傷天害理事也不為滋補自己的身體而殺生害命。
〈六〉正精進:正確精進的努力修善斷惡。
〈七〉正念:常保正確的念頭及觀念不使思想行為有誤。
〈八〉正定:正確的禅定,心住一處不亂不動。
修以上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以上之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合起來統稱為三十七道品,此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乃欲成就菩薩道佛道者所必需精修。
五戒:
〈一〉不殺生(身口意之戒殺)
〈二〉不偷盜(身口意之戒盜)
〈三〉不邪YIN(身口意之戒)
〈四〉不飲酒(身口意之戒)
〈五〉不妄語(身口意之戒)。修此五戒來世可得人身。
十善:
〈一〉不殺生(身口意之戒殺)
〈二〉不偷盜
〈三〉不邪YIN(除夫妻外不與任何男女行YIN)
〈四〉不妄語(不說謊話)
〈五〉不惡口(不粗言粗語說葬話)
〈六〉不绮語(不說男女風花雪月事)
〈七〉不兩舌(不說別人壞話)
〈八〉不悭貪(不吝啬小器)
〈九〉不瞋恚(不怨怒生氣)
〈十〉不愚癡。以上相反則為十惡。
修以上十善來世可升天堂為天人(神)。
持戒的利益:
〈一〉增長一切智
〈二〉如佛所學而學
〈三〉智者不毀
〈四〉不退誓願
〈五〉安住於行
〈六〉棄捨生死
〈七〉慕樂涅槃
〈八〉得無纏心
〈九〉得正定三昧
〈十〉不乏信財。
持戒的功德:
〈一〉所求如願
〈二〉財產增益無損
〈三〉所住之處眾人愛敬
〈四〉好名善譽
〈五〉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八關齋戒(即佛法齋戒,乃身口意之齋戒):
可一日一夜受持,或多日,乃至一生長持。
〈一〉不殺生(身口意之戒殺)
〈二〉不偷盜(身口意之戒盜)
〈三〉不YIN欲(身口意之戒YIN)
〈四〉不妄語(不可說騙人的話或無意義之雜話)
〈五〉不飲酒(手亦不可摸酒瓶)
〈六〉不著香華鬘(身上不可打領帶穿華麗衣服不可化妝亦不可有動物性皮毛飾件及花飾珍寶耳環項鍊手镯指環手表等佩件)、不香油塗身〔亦不可用牙膏、牙粉或鹽、鹽水、漱口水刷牙或用香皂沐浴乳洗髮精香粉(脂粉)香水等洗身洗頭擦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不可唱歌跳舞玩樂器下棋雜耍或嬉戲搏斗射箭試劍算命等,以上亦不可觀賞,又電視收音機報刊雜志等亦不可看聽,但可念佛持經咒看聽佛學之書籍影帶)
〈七〉不坐臥高廣床座〔不可睡任何彈簧床(單人或雙人等之彈簧床),所睡之床不可高過二尺(六十公分)不可超過四尺(一百二十公分)寬八尺(二百四十公分)長,男女夫婦要分房睡〕
〈八〉不非時食〔過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後不可再進食,需等到隔天天亮以後才可進食,但飢餓口渴時可喝水,若有病可以吃藥,如枇杷膏中西藥丸藥粉紅糖白糖冰糖米糖麥糖蜂蜜汽水茶水鹽水牛奶果汁(必需濾渣不可咬食不可有顆粒)等皆可藥食,但豆漿糕餅麵類等則不可食〕。
受持八關齋戒者,若能在受戒戒滿結束那當晚夜睡前,再至誠恭敬虔誦阿彌陀佛根本真言七遍以上,迴向所受之戒戒體清淨,以防除受戒那期間因不小心或不知所犯之戒使本身戒體再恢復清淨堅固則更佳,而持戒者,若能以清淨之心虔誠受持八關齋戒,則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一〉脫離病苦。
〈二〉消滅罪障(身心至誠虔受一次戒即可滅今生五逆十惡等一切大小罪障)。
〈三〉滅除橫禍。
〈四〉遠離惡趣(諸惡道)。
〈五〉福報優厚(將來財寶豐足)。
〈六〉來世尊貴。
〈七〉成就迅速。
〈八〉得生天上,而常受此戒勤念南無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可得中品中生以上果位乃至上品上生。
〈九〉往生善處助緣。
〈十〉臨終歡樂(善終)。
〈十一〉得相好身。
〈十二〉成佛道緣(所生處常聞佛法早開大智慧早明心性早成佛道)。
〈十三〉獲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福慧。
〈十四〉惡鬼遠離善神擁護住處吉祥。
〈十五〉種將來或來世出家因緣。
〈十六〉至佛寺道場身心至誠虔受此戒十五次以上,莫再造惡(才不會功德流失),並將此受戒所有功德全迴向西方極樂世界,發願往生,則命終即可直超西方極樂世界斷生死。
菩薩道六度萬行法:
〈一〉布施:即眾善奉行,以金錢財物土地房屋等物質及精神乃至身體等施與需要者,乃明中去暗中來,明地裡幫助別人好像自己少了但暗地裡上天卻賜你家安宅吉人和康樂事業興旺等。
〈二〉持戒:即諸惡莫作不犯威儀心常保正念。
〈三〉忍辱:即苦行難行能行不瞋恨怨惡。
〈四〉精進:乃勤修勤行諸善法(道)常靜坐修法不怠逸。
〈五〉禅定:去妄存真無執的納一切法於心行菩薩道,遇各境各事能無執無礙常保如如不動心;平時應多參禅打坐屏息諸緣放空心思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惡常保心之清淨以成就無量無邊之第一自性清淨功德力(此自性清淨功德力是行諸善做一切外在功德所不能比的,自性清淨者其心在面對一切時可不受染而清淨消遙自在,其是能直超淨土跳出三界的)。
〈六〉智慧:可多念佛持誦經咒常靜坐修法眾善奉行不造惡學佛修無上法而得,並為眾生隨機演說。勤修以上六度萬行法可證得初地以上菩薩果位命終(來世)往生西方淨土。
十二因緣法(十二緣起):
是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亦是諸法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意思,能了悟此十二因緣法去精進修持即可解脫生死輪迴。
〈一〉無明:累世今生所造之業力蒙蔽心性引起愚癡產生愛惡分別取捨而有貪瞋癡導致煩惱痛苦。
〈二〉行:因無明而執欲執相造作諸業。
〈三〉識:即可輪迴轉世投胎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及日常之意識。
〈四〉名色:指胎兒在腹中有胎形但六根未俱足只受想行識名色五蘊已含。
〈五〉六入:胎兒已長成眼耳鼻舌身六根具人形而六塵也已俱。
〈六〉觸:胎兒出生後與外境之接觸。
〈七〉受:出生後因與外境接觸而生愛惡分別取捨導致有苦樂感受。
〈八〉愛:對外境之執著而生起愛欲之心。
〈九〉取:由於心之貪得追求奪取而再造作業因。
〈十〉有:因再造業因而招感未來之惡果以致無法超脫三界。
〈十一〉生:因累世今生業力所逼須再投生(受生)六道為五蘊之身。
〈十二〉老死:今世之身又由幼而漸老乃至死亡,若再無修行恐又產生輪迴不息。
以上十二因緣,包括三世(前世、今生)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了悟此十二因緣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皈依)修行,以智慧觀照一切使眼耳鼻舌身意無有愛惡分別取捨,能心不隨境轉,如如不動,平等的看待一切,不為一切好壞善惡所染所著而無執,看空看透放下一切,心明體淨純真,即可超脫輪迴得證果位。
行盡天下路,唯有修行不誤人、做遍天下事,唯有弘法最益人。
以上一切佛法真理,真實正確,敬請受持,以解脫生死,並請廣傳宣說翻印流通,利益眾生,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