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續祥法師:信佛,究竟信什麼?信佛,應該怎麼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續祥法師

  在談如何建立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信仰?

  我們為何需要它?

  從字面意思來看:信指可相信、可依賴;仰,即指仰望、崇拜、敬畏。

  信仰是心靈的產物,是個人的意識行為,並不一定與宗教掛鉤,它也可以是非宗教性的。

  有一首非常火的情歌就叫“信仰”,歌裡唱“愛是一種信仰,讓我來到你的身旁。”

  對於某一理念和價值觀的肯定,對人、事、物的追求以及信賴都是信仰的一種形式。

  我們為何需要信仰呢?

  不止一次聽身邊的人們有著這樣的感慨: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有了物質的富饒和文化的多樣,卻也因為更多的選擇無所適從,失去了“信仰”的能力,難以領會信仰的神聖與純真。

  科技的發展、物質的豐富、信息的膨脹、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動力從參差多態的信仰演變成千篇一律的資本積累、權力爭奪、利益攫取。

  重新建立信仰,是我們獲得更有意義人生的最好方法。

  其實人生而有信仰之需求,就像人生而需要呼吸一樣;信仰對抗的是人生最大的苦難——“不確定性”。

  我們從何而來?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些充斥著不確定性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也各有各的解決方法,哲學、藝術、科學、可以說都是為此而生。

  可一旦人生最大的不確定性“死亡”來臨時,以上的這些方式都顯得那麼的無力——因為它們只能安放“生之躁動”,無法解決“死之恐懼”,無法解決這種恐懼,人生的底色就是灰暗和悲涼的,越往前走,就越步入絕望,死亡的黑暗將逐漸籠罩所有生之光芒。

  放眼望去,仿佛只有專業解決“來生問題”的宗教才是那個令人心安的“最優解”。

  不過死亡的黑暗並不一定意味著恐懼,同樣可以意味著希望。當一個人迷失在黑夜時一定會想:杳杳冥冥的前方會不會有人能救我呢?

  大部分主流宗教所給予的就是這樣的承諾,通過訴諸於某種“他者”來完成自身的“救贖”(“他者”即自身之外的一切人、神、或某種決定性存在),佛教則告訴你可以通過踐行一套成熟的方法論來實現自渡——你要信的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自己能夠救自己。

  信仰之於人,就像水之於魚,信仰之於宗教,好似水之於舟,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佛教也不例外。

  《華嚴經》說:“信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教非常強調信的重要性,成佛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你首先要“信佛”。

  所以《大智度論》雲:“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

  信仰的對象是什麼呢?

  信這個字在佛教經論中是有著不同俗世的含義。

  《廣五蘊論》裡面對於“信”是這麼說的:“雲何信?謂於業果諸谛寶等,深正符順,心淨為性。”

  這句話解釋了信的對象——業果、四谛、三寶,而前二者又可以歸攝在三寶中的法寶中,所以我們信仰的終極對象就是三寶。

  窺基大師對信的的解釋也差不多: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這句話首先解釋了信仰三寶的三個位面:信實、信德、信能:

  (1)何謂信實?——於實深忍。

  實是真實,佛陀所宣說的四谛等真實不虛的的道理。我們堅信不疑,三寶的殊勝功德,認定其真實不虛,信佛證菩提、信法是善說、信僧具妙行,並對以上這些有一種深度的認同感,名為信實。

  這種深度認同會在內心建立起一種正面的人生信念,能夠對治各種煩惱和猶疑。

  例如一個農夫在冬天,已預備了種子農具,是因為他相信春天一定會來,他在春天不去踏青賞花而是辛苦的耕種,是因為他相信相信到了秋天一定會有收獲。

  我們只有相信佛法是真實不虛的,三寶是殊勝莊嚴的,才能在信仰的光輝下過好這一生。

  (2)何謂信德?——於德深樂。

  對三寶的真淨功德,有一種深厚的信仰喜悅,我們信它的確是有的,即名為信德。很多佛弟子的生活之所以充滿坎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對於三寶的功德不夠信心所造成的。

  (3)何謂信能?——於能深欲。

  對修證歷程和修證結果堅定自己能成就的“信念”,即前文提到的“自己能救自己”。

  《六祖壇經》雲:“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不僅要相信三寶有可以救拔我們出離苦海的功能,更要相信我們能夠出離苦海,趨向菩提。

  信仰三寶的真實不虛和真淨功德強調的其實是“仰”的層面——仰視至高真理和圓滿人格;而信仰自己也能領悟真理和完善人格才是信的要義。

  “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樂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就是“心淨”。由於信的自相是淨,所以能令它的因果等皆淨,若信的自相不淨,那就不會令因果等清淨了,故在信的三相之中,當以“心淨”為最要。

  信以心淨為性,而《壇經》說:“何其自性本來清淨。”所以信仰佛法僧不是依靠,是回歸——回歸內心的覺正淨。

  了解了信仰的對象,我們再來說說信仰的建立。

  首先,是皈依三寶,親近善士。

  信仰的建設就好似在精神的荒原中蓋一座燈塔,萬丈高樓從地起,沒有皈依來打地基,信仰建設就是風雨飄搖難以為繼的。

  說到皈依,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信佛心誠就好,何必一定要皈依呢?

  其實持這種思想的人既不懂得什麼叫“皈依”,也不懂得什麼叫“學佛”——從字面意義來看,皈依貌似並不等於信佛,但從內涵來講,其實皈依的修法其實是貫徹學佛始終的。

  就像憲法是一切法律的總綱,三皈依也是一切佛法的總綱。三寶,代表著佛法全體,缺一不可。

  而佛法的整個修行,正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成佛,正是皈依的圓滿成就。

  無論是聲聞乘的行人還是菩薩乘的行人,都是要以“念佛、念法、念僧”作為時時提撕的功夫來做的。

  而我們從薄地凡夫到等覺妙覺的修證過程本質上就是對三皈依的深化過程,直到我們將自身溶入三寶的無盡功德,最終成就我們自性本具的自性三寶。那你就會“成為佛、宣說法、統領僧”。

  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對於皈依都會有不同的認識。但無論如何,我們要先邁出堅定的第一步,如不走第一步,怎能走出第二、第三步來?對第二第三步感興趣,也必須先從第一步開始,不可罔意高遠。

  很多人對因為皈依的理解粗淺,導致皈依後信仰薄弱;聽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聽到“皈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其實這三種只是住持三寶,佛法僧三寶的真正意趣遠不止此。

  唯恐後人對三皈產生誤解,《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解釋皈依三寶為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佛者覺也”,佛就是覺醒、覺悟、證悟阿的意思;“法者正也”,法就是正確的見解與修行方法;“僧者淨也”,僧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淨,一塵不染的菩薩聖僧和證悟的修行人。

  所以修行真正的依靠是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自性三寶”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但是我們對於形相上的三寶要懂得尊重,為什麼?沒有形相的三寶,你怎麼會知道自性三寶?

  輕視形相三寶不僅會造業更是忘恩!

  我等薄地凡夫必須要用形相的三寶常常啟發、勸誘,才能憶念回歸自性三寶。

  我們見到佛像、聽到佛名,立刻就回歸自性覺;

  看到經書、看到法物,就能回歸到自性正;

  看到出家人的德相,就知道回歸自性淨,所以形相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形相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如果沒有這個形相,很容易忘掉,又迷惑、又顛倒、又造業,繼續還要受苦報。

  皈依自性三寶又不忘失形象三寶這才是圓滿的皈依。

  三寶之中,唯一能與我們互動、做我們善知識的是僧寶,所以皈依後的第一要務就是親近善知識。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疑惑,《六祖壇經》不是說“自佛不歸,無所依處”嗎?現在你怎麼讓我心外求法?

  眾所周知,五祖弘忍禅師自傳心印以後,就在夜裡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親自為他把橹說:“合是吾渡汝!”

  六祖答道:“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能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聽了便說:“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

  由此可見,當我們還在迷淪苦海沉溺邪途時,唯有善知識方能拯拔我們,善知識是迷悟之間的擺渡人,悟後固然可以自渡,迷時仍要師渡,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即便上上根器如六祖,也要五祖的點撥才能茅塞頓開契佛心印。

  六祖大師開悟後教導徒眾時也說:“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想要讓自己的信仰建設過程得到過來人的指教,就要做到華嚴經所描述的那樣:

  求善知識。勿於身心而生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無令間斷。隨順善知識教誨。不應違逆。於善知識所有功德。不應疑惑。聞善知識演說出離門。應生決定。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生嫌怪。於善知識所生深信心不應變改。

  其次是聽聞正法,生起勝解,法隨法行。

  信的三性:忍、樂、心淨,又可分為信的因果與信的體性。《成唯識論》卷六:“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

  以“勝解”為“信心”生起之“因”是說:我們對於諸法萬象的實事(世俗谛)實理(勝義谛)諸佛所弘的正因正果,有了殊勝的了解之後,內心就安住於其上,不會為其他的異學、異見、別解、別行所影響而退失或動搖,此為“忍”。

  反之,若對實事實理,猶豫不定,為邪因邪果所引轉,甚而被五欲六塵所蒙蔽而心有所改變,這即表示此人不具“忍”的心力,信心也無從產生。

  哥倫布之能發見新大陸,就因為他堅強不屈的信心,而他的信心則來自於他對地圓說和東方有黃金的傳說的信任。

  想要讓讓信仰的建設更上一層樓,皈依三寶親近善士後就要開始聽聞正法並生起勝解,這一過程按照濟群法師認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先要依對緣起因果的認識,建立人天乘的信仰。

  雖然我們現在擁有人身,得遇佛法。但輪回路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業墮落。人天乘的修行,既重視現實人生,更要通過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真正對三寶生起信心。

  現有人身不過短短幾十年,死亡來臨,除了三寶,沒什麼是可以依靠的。親人可以陪你一起走嗎?權力和財富可以讓你往生善道嗎?萬一墮落惡道,將是長劫受苦。

  我們不僅要現世平安,還要讓未來保有這種福報,得到繼續修行的身份。所以,我們在至誠皈依的基礎上,還要受持五戒,止惡行善,不斷積累資糧。

  第二,是認識到輪回的本質是苦,建立解脫道的信仰。

  雖然我們現在得到人身,但只要內心還有迷惑煩惱,再多的享樂也解決不了痛苦。而且,輪轉六道是不能自主的。在生生世世的輪回中,我們的惡業不知何時就會成熟。即使有幸得生善道,也是朝不保夕的。

  看清這一點,我們就要發起出離心,不再貪戀輪回中的盛事。修習戒定慧,斷除貪嗔癡。事實上,解脫才是一切法門的核心,人天乘只是作為接引眾生的方便,為進一步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認識到菩提心的殊勝,通過廣行六度,建立大乘菩薩道的信仰。

  我們雖然找到了生命的解脫之道,但要看到芸芸眾生仍深陷於迷惑煩惱之中,受苦受難。由此認識到,僅僅追求個人解脫是不究竟的,進而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以追求無上菩提為目標,以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覺醒為己任。

  以上這些層次變化是見解上的,信仰最好的證明其實是實踐。

  《壇經》說:“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說:“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所以信仰終究不是可以談的,因為信仰不是名詞,也不是形容詞,是個動詞。動詞,是表示行為的,所以,信仰只是行動,信仰的建設最後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面。

  行動就要有體驗。很多看起來難以置信的東西當你自己感覺到了,你就不得不相信。這種信不是表層的虛幻感覺,而是內心的真實覺受。所以說來說去,不離依教奉行。講來講去,必須解行並重。

  如法依教修行,才能掌握佛教的精髓,才是建立信仰的關鍵。

 

上一篇:劉素雲:拜佛千萬不要漏掉這一句!
下一篇:淨空法師:一心一意專注在佛號上,就是清淨心現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