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對安士全書開示2-2
《安士全書》 (第003集)
黃柏霖老師 講於2018年07月17日
台孝廉講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們研討: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骘文》,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開示。
請各位翻開《安士全書》第五頁,印光大師〈重刻安士全書序〉〈又序〉這一篇。第一段的經文,是我們上一集有探討過。但是第一段的這個經文是非常地了義,可以說是我們真谛、俗谛、第一義谛,印祖為我們開示這個第一義谛。
我們今天仍然把第一段經文重新再讀誦一遍,請各位看經文: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謂之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謂之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聖凡俱莫能名。類明鏡之了無一物。而復胡來漢現。猶太虛之遠離諸相。不妨日照雲屯。正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乃如來所證之無上覺道。亦眾生所迷之常住真心。三教聖人。依此心性。各垂教跡。廣導羣萌。由是尼山抉誠明之奧。作修齊治平之軌。柱史說道德之經。陳長生久視之術。大覺世尊。稱法界性。示真如心。演背塵合覺之道。立不生不滅之宗。雖淺深大小不同。世出世間有異。要皆不外即吾心本具之理。以發揮演暢之。普令含識。稱性起修。即修顯性。消原無之幻妄。復本有之天真。永出迷途。誕登覺岸而後已也。】
這一段實在講是印光大師開悟所證的境界,學人看來,他是非常了義,第一義谛。以學人的粗淺,絕對無法來诠釋祖師這段開悟的境界,我沒有那個資格。所以學人非常慎重地,把印祖這一篇的〈序文二〉,我分成兩集來探討,我們希望大家共同研討之余,我們都可以得到利益,我們都可以得到領悟的一點契機。佛法,我常講,佛法無多子。這個古代禅宗講,佛法無多子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學佛的人千千萬萬人,但是悟的人寥寥可數,這個叫佛法無多子,古大德就跟我們講了。所以老法師強調的是什麼?修行最後還是要開悟,就禅宗裡面講的,老和尚常在開示跟我們講,你會麼?那個你會麼,就是你契入那個境界了嗎?
佛法,佛陀來開示,不外乎理跟事,理很深,事很淺。上次我們也有討論過,印祖有跟我們開示。我一開始來解釋印祖這一篇〈序文〉,我分成五個段落。
這五個段落,我把它歸納成三個重點。
第一個,『吾心本具之道』,『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這非常難體悟了,這光靠白話解釋是沒有用的,完全不能到達這個第一義谛的境界。
第二,『有而不有,不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這完全講真空妙有的境界啊,就是佛法最高境界,不二法門。也就是《金剛經》的整個核心的要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真空,「而生其心」是妙有。也就是說,六祖大師開悟的偈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這個是講本體;「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是講用。
簡單地說,千經萬論就在講這個自性本體的體、相、用,也就是三德祕藏。體,是清淨法身佛;相,圓滿報身佛;用,百千億化身佛。清淨法身佛是法身德,圓滿報身佛是般若德,百千億化身佛是解脫德。三德祕藏,常住真心,真空妙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在講這個真如本性,都在講這個如來藏性,都在講一念真心,也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唯證方知,直下會取。
第三個重點是什麼,『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這個就是,「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是真空嘛。「本覺心中,圓具諸法」,妙有。所以我在上一集的時候,先跟各位報告,印光大師對性相、因果、事理的開示。佛法還是離不開這三大類,性相、因果、理事這三種。印祖也有說啊,他說,「理事,世出世間之理」,不管是世間法的理、出世間法的理,「不出心性二字」,離不開這個心性。「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
所以「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印祖說,你要弘揚佛法,要把佛陀的,我們講說佛陀的本懷,「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你必須把佛陀的本懷闡揚出來,這個不容易啊,「大非易事啊」。「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你講太深的道理,你講心性講得太深,中下根基完全聽不懂。就像佛陀在講《華嚴經》,完全是諸佛所證的理性的境界,二乘人以下如聾如啞,就像中下根基的人不能受益一樣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如果你一直講事,你一直講因果報應,可是你不講一點心性的理,那上根利智的人,「上士」就是上根利智了,他覺得你這個太粗淺了,他不想聽,「每厭聞熏」啊。
所以講經說法也好,或是闡揚佛法也好,要怎麼樣,要事理圓融,就你這裡講的,我們剛才講的說,要「真俗圓融」。所以「真俗圓融」可能很難體會,但是「真」就是講理,「俗」就是講事,你必須要圓融無礙,那三根普被就能夠得受用。因為三根普被,上根的人是「真」,契理沒有問題,中下根的人要應機,就是「俗」。所以講經說法要契理契機。
所以不管是你我,我們如果要來弘揚佛法,我們都要學佛陀的智慧。你看佛陀他在講三藏十二部經典,五時說法,他還要分次第,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所以佛陀在講《法華經》的時候,從第二品〈方便品〉開始,佛陀就用各種譬喻的方法,來開啟眾生本有的智慧。
我們知道《法華》裡面有七種譬喻,叫做「法華七喻」。
第一,「火宅三車喻」,出自〈譬喻品〉。
二,「窮子喻」,出自〈信解品〉。
三,「藥草喻」,出自〈藥草喻品〉。
四,「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
五,「衣珠喻」,又作「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受記品〉。
六,「髻珠喻」,又作「頂珠喻,出自〈安樂行品〉。
七,「醫子喻」,又作「醫師喻」。
這個《法華經》是圓教的境界,諸佛以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眾生佛知佛見,佛陀就是要我們,轉眾生知見為佛知佛見。但是你要契入佛知佛見,也不容易啊,所以佛陀在《法華經》裡面用這七種譬喻,用權巧方便,讓大家能夠契入心性。
我就舉裡面三種譬喻。
第一個,「火宅三車喻」。這「火宅」什麼意思?就是我們三界六道輪回,這個叫「火宅」,就房子快燒起來了。這個身體也可以講說是「火宅」。什麼叫「火」?煩惱啊。所以「火宅」就是,講大的話是三界六道輪回,我們這個四大五蘊也是一個「火宅」。那「三車喻」是什麼?是羊車、鹿車、牛車。羊車就是聲聞乘的,鹿車就是緣覺乘的,牛車就是菩薩乘的。這三車就表示三乘法。這三乘法就是佛陀的方便,「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是在《法華經》裡面,佛講的很清楚。所以佛陀開示的這個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是權巧方便,最後是要讓你入一乘法,就是一佛乘。他是要誘導這些眾生離開火宅,所以才會出現羊車、鹿車、牛車,這三車的譬喻,這個是「火宅三車喻」。
再來,「藥草譬喻」。「藥草」是什麼?這個草裡面有大草、中草、小草,就表示什麼?小草譬喻人天乘,中草譬喻聲聞緣覺乘,大草譬喻菩薩乘。藥草雖然不同,但是如果能夠蒙受佛陀的甘露法雨,都可以滋潤增長。佛陀他是平等施法雨,來潤澤眾生,而眾生各得其受用,則均能成長醫人之草藥,治愈群生。所以這個藥草譬喻三乘跟人天乘。
再來,「化城譬喻」。在《法華經》〈化城喻品〉裡面有記載,一群人要去尋寶,經過五百由旬那個難行惡道,中間很多人退轉了,非常疲累,而且對於尋寶產生後悔之心了,想要退轉了,返回了。眾生的導師為了振奮人心,在半途變成一個城市出來,讓眾生進入城裡面稍微休息一下,入城蘇息。待眾人休息精神振奮之後,再鼓舞大眾,到那個寶處,繼續向前進。這個尋寶什麼意思呢?就是開悟啊。那化城呢?化城就是佛陀方便施設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也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跟菩薩。
所以以上這個是我舉《法華經》的例子,告訴各位就是說,印祖跟我們開示的,我們在接引眾生,講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之理,要明白,不出「心性」兩個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兩個字。但是談佛法要教化眾生,要怎麼樣?要這裡講的「真俗圓融」。這是上一集我們所討論的部分。
再來,就進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另外四個重點。我總共歸納成五個重點,是印光大師開示的。因為學人剛才有講,我所修行的程度還沒有辦法去向各位報告這一段印祖〈序文〉開示的這樣了義的境界,我還沒有那個資格,所以我必須要藉由祖師的開示,我們來互相研討。我總共歸納五個重點,五個重點我統統引用印光大師的開示,來诠釋這一段〈序文〉,第一段的非常了義的這段開示。
第二點,何謂「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什麼是「寂」?什麼是「照」?很多人也都聽過法師開示啦,或者聽過淨空法師開示啦,什麼是「寂照不二」呢?什麼是「寂」?什麼是「照」呢?「寂」就是本體,「照」是用。「寂」是清淨,是真空。「照」是它的作用,是妙有。簡單地解釋是這樣。
那麼印祖怎麼開示的,我們來看《印光大師文鈔正編》〈歸心堂跋〉這一篇裡面,印祖開示。
我們看經文:
「以下論心性。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本。雖在昏迷倒惑具縛凡夫之地,直下與三世諸佛,敵體相同,了無有異。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這一小段,印光大師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說,人人都俱足這個佛性。我們的心性是什麼呢?是「即寂即照」,它是即體即用的,它不是分成兩段的,它是空有不二的。也就是你要找那個真體,你找不到,但是在作用上,你看得到。
我怎麼去解釋「即寂即照」,我跟各位報告。譬如說鏡子,你看鏡子有一個照性,那個照性就是我們的,類似我們的覺性,我們的心體就是我們的覺性,在哪裡?我們找不到,可是我們六根對六塵,我們作用上,我們看得到,聽得到。那鏡子的照性呢?你看,你走過去它就照,你沒走過去,它也在照,照一個沒有人走過去的景象,這叫「即寂即照」。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是「廓徹靈通」,它是通達無障礙的。它「圓融活潑」的,它活活潑潑的。你走過去,它在照,你沒走過去,它也在照。它是「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本」。我們凡夫是「昏迷」,迷惑顛倒。「具縛凡夫」的意思就是,我們被業力所束縛,做不了主。但是「直下與三世諸佛,敵體相同」,本體是一樣的。
所以印祖首先先講出來,心性這件東西,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再下來,我們看,「但以諸佛究竟證得,故其功德力用,徹底全彰。凡夫全體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YIN。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惑、業、苦三,互相引發。因因果果,相續不斷。經塵點劫,長受輪回。縱欲出離,末由也已」。
這個就是講惑、業、苦的由來了。諸佛菩薩他們已經破四十一品根本無明了,所以他們得到這個自性的功德妙用,所以所有的性德都顯露出來,所以他們稱性自在,解脫自在,他們離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那凡夫呢?背覺合塵,「迷背」就是背覺合塵,反而這個「功德力用」,我們變成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因為我們迷了嘛。迷了以後,在六塵的境界裡面,我們起了貪瞋癡了。起了貪瞋癡以後,就造殺盜YIN了。因為迷惑而造業,因為造業而感召這個苦報,就是苦苦、壞苦、行苦,惑、業、苦這三種互相引發。「因因果果」,過去生的因,今世的果,今世的果報現前了,又造來世的因了,這叫「因因果果」啊,「相續不斷」。經過塵點劫還是在輪回,想要出離,沒有辦法,不能夠解脫。這個叫做惑、業、苦的由來。
譬如說,你過去生有邪YIN的種子在阿賴耶裡面,那麼你這一世,如果不透過持戒念佛,不透過修行,不能夠明白因果,不能聽經聞法,不能受三皈五戒,你六根對六塵的時候,你過去生阿賴耶裡面那個邪YIN的種子,在根塵接觸的時候,遇緣起現行,那你又造下邪YIN的種子。現在造成這個邪YIN的種子,又是來世的因了。
所以印光大師說,這個就好像說,「喻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損傷,迷心逐境,背覺合塵,亦復如是」。我們眾生沒有智慧,通身是煩惱,一品煩惱都沒斷,就好像我們走到一個黑漆抹烏的房間裡面,裡面什麼燈光都沒有,或者譬如說我們走到廚房去,那裡面也是黑壓壓的,我們去拿一把刀,不小心地就把自己割傷了,這叫「暗室觸寶」,反而不得受用,以至於被損傷。就是你的心用錯了,「迷心逐境,背覺合塵」,就是這個樣子啊。
再來,印祖說,「如來憫之,為說妙法,令其返妄歸真,復本心性。初則即妄窮真,次則全妄即真。如風息波澄,日暖冰泮,即波冰以成水,波冰與水,原非二物」。
這一段印光大師特別解釋,眾生的煩惱就像冰塊,眾生的佛性就像這個水一樣。水跟冰沒有什麼差別,它的本體就是,它的本體是什麼?它的本體就是溼性啊。你冰塊去摸它,也是溼溼的,那個水你去把它沾一下,也是溼溼的。所以冰塊跟水,兩個的本體是什麼?兩個本體就是溼性,溼性就它們的本體。你夏天很熱,只要喝到冰水就很清涼啊。水為什麼變成冰呢?溫度下降啊。冰譬喻什麼?冰譬喻我們的習氣,譬喻我們的業力啊,譬喻我們的迷惑顛倒啊,那水就成冰了。
現在怎麼把冰變成水呢?就怎麼把煩惱變成菩提呢?煩惱怎麼變成智慧呢?印光大師說,我們眾生把水變成冰,就是什麼?叫「全真即妄」。現在返迷歸悟,透過學佛修行,聽經聞法,釋迦牟尼佛悲憫眾生,「為說妙法」,講三藏十二部,開了八萬四千法門,就要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啊,「返妄歸真」。就回到極樂世界,恢復我們的本性,「復本心性」。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就怎麼樣?也是要尋師問道,到處去求法門,到處去求解脫,跟師父講,我很痛苦啊,對不對?跟佛祖報告說,我很苦啊。這叫「即妄窮真」啊,一直想要去找那個「真」在哪裡,心外求法,一直去找,找不到,到處想要去求解脫,就是「即妄窮真」,就是一直要想找解脫,一直找不到解脫在哪。
解脫的方法在哪裡?就像二祖慧可大師,見到達摩祖師一樣,說弟子心不安。達摩祖師說,將心來,我為你安。二祖慧可大師回光返照,要找那個弟子心不安,那個不安的心,找不到。那個不安的心的本體就是般若、就是覺性,他放下執著,他心就安嘛,狂心歇,歇即菩提。你風平浪靜,就怎麼樣?印祖說,「風息波澄」,波浪就是我們的煩惱,我生氣了,我嫉妒了,我受不了了,我愛得要死了,我就是非要不可了,那就是波浪啊,驚濤駭浪啊。那只要把無明的風,就是就像大海的風,不要再吹了,風停止了,「風息」就是,風停止了,那波就平了。「波」就是什麼?「波」就是海浪的波就平啦。海浪的波平了以後,就水清月現,大海的水就清澈了,那就看到海底了,飛機飛過去它也看得到倒影,鳥飛過去我們也看得到倒影,它就起作用了,這叫「風息波澄」,「澄」就是清淨的意思。
那「日暖冰泮」呢,如果你說,你現在業障很重,就好像這個冬天的時候,水都結冰了,整片都是冰,就像哈爾濱一樣,到冬天的時候全部結成冰,本來是平常是河流,一到冬天變成冰,變成冰塊,上面全部都可以走路,本來是河流,本來是小橋流水啊。等到春天的時候,太陽一出來,那個冰就融化了,「日暖冰泮」。「即波冰以成水」,太陽一照以後,冰就融化變成水了。太陽是什麼?太陽就是般若、光明,佛法的光明。心開意解了,那就轉煩惱成菩提了,就解脫了,解脫原來沒有在外啊,解脫是不在外、不在內,在哪裡?在那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波冰與水,原非二物」,印祖說,它是同一件事情啊。
再來,印祖說了,「當其未澄未泮之前,校彼既澄既泮之後,體性了無二致」。這個水還沒有清澈以前,冰還沒有融化以前,跟水恢復成恢復清澈了,冰融化以後,它體性沒有變啊。「體性了無二致」,這就是什麼?這叫不增不減啊,這叫不生不滅啊,冰的時候也沒有增加,變成水的時候也沒有減少。在你煩惱很重的時候,受苦無窮的時候,你的佛性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你成佛以後,你的佛性也沒有增加一分。譬如說你在受苦的時候,你到地獄去受報的時候,你佛性也沒有減一分。你成佛的時候,你佛性也沒有增一分。這叫「體性了無二致」。「相用實大懸殊」,可是你沒有開悟的時候,你淪落到眾生的時候,你就痛苦不堪,那個「相用」就是天差地別了,跟極樂世界那一種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根本不能夠同日而語,那就「相用實大懸殊啊」。
「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就是佛門常講一句話,藉修德顯性德,一定要透過修行,你才有辦法把習氣改掉,把毛病斷掉,你就會越來,人緣越來越好,你就知道怎麼去應對,怎麼知道去待人處事。你沒有修行,沒有藉修德顯性德,你還是跟著業力走。
「若唯仗性德,不事修德,則盡未來際,永作徒具佛性、無所恃怙之眾生矣」。印祖說,如果你說你有性德,你有佛性,可是你不透過修行,那麼就是盡未來際,你只有佛性而已,但是你沒有依靠,「無所恃怙」就是你沒有依靠,你還是,該輪回還是輪回,就李老師說的,該怎麼生就怎麼生,該怎麼死就怎麼死,完全做不了主。
如果你透過修行呢?如果你藉修德顯性德呢?那你就跟印光大師一樣,二十一歲出家,八十歲圓寂,成就淨土宗第十三祖,完成這一部《印光大師文鈔》,人家稱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就是藉修德顯性德。歷代的祖師都表演給你看。如果你透過修行,藉修德顯性德,你就可以跟鍋漏匠一樣,你跟海賢老和尚一樣。近的來說,你可以跟淨空老法師一樣,你可以跟弘一大師一樣。
你看,弘一大師以前也是一個音樂家,他也有結婚啊。我這次到天津去講課,特別去參觀弘一大師紀念館,他們以前的老家,現在改成紀念館了。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積德修善的家庭,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他的祖父、他的父親都是積功累德。弘一大師本來也是怎麼樣,他本來是一個畫家、音樂家,他還會票戲,他還會演戲。最後他透過出家修行,當生成就,成為一代的宗師,律宗的大德,弘一大師。這就是什麼?他是藉修德顯性德啊。
「故《般若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我們在講經裡面,我們講過很多次了。「觀自在菩薩」也是觀世音菩薩,某個角度說,如果破根本無明的菩薩,都可以叫「觀自在菩薩」,那也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當他證得不共般若的時候,就是「深般若」。什麼叫「深般若」?圓教初住位的菩薩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見思惑破掉了,塵沙惑也破掉了,再破一品根本無明,他就是怎麼樣?他就是天台宗六即佛裡面的分證佛了,他就是「深般若」了。他為什麼叫「深般若」?又叫不共般若,他不共二乘。因為二乘證不到這個境界,是佛跟菩薩摩诃薩所證的,也就是到達波羅蜜了,六度波羅蜜了,這個叫「行深般若」。
「波羅蜜」呢?登彼岸啦。當他成佛的時候,他就「照見五蘊皆空」啦,老和尚跟我們講,觀照,照住、照見,照住是有定功,但是慧還沒有開出來。等到照見的時候,是定慧等持。他「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五蘊皆空」就是他已經入一真法界了,他無明已經分分破了,也就是斷掉妄想了,他就「度一切苦厄了」,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不起心、不動念就「度一切苦厄」的啦。
所以印光大師說,「夫五蘊者,全體即是真如妙心」。所以「五蘊」就是真如嘛,迷的時候叫五蘊,悟的時候叫真如。迷的時候,五蘊很痛苦;悟的時候,稱性自在,所以「全體即是真如妙心」。
「但由一向迷背,遂成幻妄之相。妄相既成,一真即昧,一真既昧,諸苦俱集。如風動則全水成波,天寒則即柔成剛。照以甚深般若,則了知迷真成妄,全妄即真。如風息日暖,復還水之本體耳」。這跟前面我們解釋一樣。因為背覺合塵,所以變成「幻妄之相」。那這「幻妄之相」形成了,一真法界就迷昧,就被無明障住了,一真法界既然被障了,所有的諸苦就感召來了,這叫「風動」,「全水」就變成波,天寒地凍就是變成結冰了。但是如果證得「甚深般若」,「則了知迷真成妄,全妄即真」。「如風」,像風停止了,波就平了,太陽一出來,冰就成水了,就恢復到水的本體。
「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妄情所現。若離妄情,則當體全空。以故四大鹹失本性,六根悉可互用。所以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眼根作耳根佛事,耳根作眼根佛事。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水火不能焦濡,虛空隨意行住。境無自性,悉隨心轉」。
這個就是,這一段印光大師的開示就非常地深,尤其是像裡面這一段,「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這是《維摩诘經》裡面的經文。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切諸法」都是「妄情所現」,如果離開妄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果你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明心見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六根可以互相用。所以「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
我把「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的原文,我把它報告出來。在《維摩诘所說經》裡面,就是佛陀那個時代有一位維摩诘大居士,《維摩诘所說經》說,「『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因為當時維摩诘假裝生病,佛陀就派他們所有諸大弟子,這些尊者,替佛陀去跟維摩诘探病,沒有一個人敢去,沒有人敢去。因為維摩诘居士的境界太高了,去都會被呵斥。最後佛陀派誰呢?派文殊師利菩薩。他們兩個高來高去的在《維摩诘所說經》裡面的對談,非常精彩,各位可以詳細去了解《維摩诘經》。
這個地方維摩诘居士就說了,什麼叫「宴坐」?「宴坐」是什麼呢?「宴坐」就是坐禅。不是在那個形式說,我坐在蒲團上那個叫坐禅,我兩腿一盤叫坐禅,或在樹底下打坐,那個叫坐禅,不是那個意思。
所以維摩诘居士,菩薩說了,「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真正到定慧等持的三昧的境界的菩薩,他沒有所謂三界不三界,他到三界,三界變淨土。因為他我執、法執都破了,他破根本無明,他到三界,你迷了才有三界,他們已經見性了,他們已經證法身了,哪裡還有三界不三界呢?他就入一真法界了,哪裡還有三界呢?三界是對我們迷的眾生來說,才有三界,你開悟了哪裡還有三界?所以「不於三界現身意」,他身口意,他要示現這個身相,要來說法,他這種真正的禅定功夫,他明明在三界說法,但是在他的心性裡面,他在一真法界。這個境界是非常地高,那不得了,「不於三界現身意」,這才是禅定,這才是坐禅,禅不是坐在那面叫坐禅。所以禅宗說,你說坐破七個蒲團也沒有辦法見性。
各位如果去看達摩祖師傳,少林寺的那些出家人就在房間裡面坐禅,三、四個禅師就說,誰講話誰就破功。達摩祖師就經過,電影就演到,那邊他就用磚塊在那邊磨啊、磨啊、磨啊。其中一個開口了,說,達摩祖師你在磨什麼?我磨磚成鏡哪。那一個先開口、先講話了。另外一個說,啊,你破功了,你怎麼講話了?他就沒有在定中。他說,诶,達摩祖師,你為什麼磨磚?干什麼呢?我磨磚成鏡。磨磚怎麼可能成鏡呢?磚塊就是磚塊,怎麼可能成鏡呢?對不對?達摩祖師就反問他了,你坐禅焉能成佛呢?就是這個意思,禅不在坐,它是內不動心,外不著相,它動也是這樣,靜也是這樣。
所以這個地方首先《維摩诘經》裡面這樣講,是因為印光大師開示到這一段,「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我們不得不把它先探討一下,不然我們不懂這一句話到底在講什麼。
再來,維摩诘大菩薩說了,「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他現什麼相都是他的威儀。像濟公禅師,他右邊拿葫蘆,裡面裝了酒,他也是禅定。就是說菩薩他任何的形象,他現憤怒金剛相,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甘露火王,他是一個暴君,他也是個菩薩,他沒有說想要入定,想要出定,他「不起滅定」。他不是說,我出定好了,我來入定了,我就現這個威儀,他不是,他是完全在定中。所以他「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他任何的動,他任何的形象,都是他的威儀,這個叫「宴坐」。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我們是為了要轉凡成聖,我們要斷惡修善,我們才要去修道法。真正的法身大士他沒有說,一定要去打一個佛七,一定要去讀什麼經典。六祖大師一個字都不認識,他示現成一個凡夫的樣子,一個樵夫去砍木柴,到飯店去交給客人。他就是什麼?「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寒山、拾得在香積寮做伙夫,為僧眾來服務,他看起來,他也很邋遢,他不修邊幅的。所以那個縣令到國清寺來,去問國清寺的住持,方丈和尚,他說,你們這邊有沒有菩薩?方丈和尚說,有啊,在香積寮,那寒山、拾得。縣令一到去看,啊,這兩位是菩薩,怎麼這樣不修邊幅啊?他跪下去就一直猛拜猛拜。寒山、拾得說,你拜什麼?你拜什麼?方丈和尚說你們是菩薩示現。他說,彌陀饒舌,彌陀饒舌。暴露身分了,就在崖洞裡面,到巖洞的時候就消失了,就入滅了。這叫「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所以心不在內,不在外,這個叫做「宴坐」。所以心在哪裡?心在作用上,作用上定慧等持。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助道品」。你看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菩薩來看,他離開四相跟四見,他在所說、所做的就是在實行、落實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哪一法不是佛法。這個叫做「宴坐」,「是為宴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涅槃是本俱的,為什麼還要斷煩惱才要入涅槃?那還有個煩惱可斷,還有一個有涅槃可證。真正的首楞嚴大定,法身大士,諸佛菩薩,他們證得究竟覺,沒有煩惱可以斷。所以是不用在,我要去斷一個煩惱,我才要去入一個涅槃。這樣的境界是為「宴坐」,這才是真正的定慧等持。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如果你能夠到這個境界,你就是佛了,是佛給你印可了。你到什麼境界?你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是真正的「宴坐」。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報告佛陀,我聽到這樣做,我一句話都講不出來,「默然而止」,我講不出來,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不能加報」。因為什麼?證不到那個境界,不知道怎麼去講才好。「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陀我不敢去,我不敢去啊,你派別人去啊,我不敢去探病,「故我不任」,我不堪這個大任,「我不任詣」,「詣」就是去晉見那個維摩诘居士。
所以老法師有說,維摩诘是誰?維摩诘是佛。以前佛陀的大弟子,包括文殊師利菩薩,他們來聽維摩诘居士講經,都還要繞佛三匝。李炳南老居士當時在台灣,被台灣的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尊稱他叫什麼?台灣的維摩诘居士,他當之無愧。六十歲離開山東老家,從來就沒有回到家過,沒有回到大陸。離家多久?三十七年。一生為弘法,一生為儒佛,儒家跟佛家。你看在台灣的中部,老法師說,在台中蓮社最興盛的時候,有二十幾萬個弟子在他座下修學。你看他座下誕生四位高僧大德,儒家,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佛家,淨空老法師,果清律師。定弘法師說果清律師是這個娑婆世界閻浮提眾生裡面碩果僅存的律師。你看一位維摩诘居士,李炳南老師,就產生四位高僧大德。
所以這個地方只是讓我們稍微去體會一下,那個「菩薩不起滅定」是什麼個境界呢?他現各種威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哪一法不是佛法?
這一段末學很淺顯,這樣來跟各位報告。其實這一段經文是很深的,《維摩诘經》這一段是很深的。如果你要按照原文的解釋說,「這段《維摩诘經》中的文字,都在開解有情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心。此心無始以來沒有生,未來也永不滅,他的種種自性中,沒有對六塵境界有所覺觀及了知分別性,永無六塵的覺知分別。所以,此心雖能藉緣出生萬法,而他對一切六塵萬法,永遠如如不動,故稱大龍之定、法界大定」。「由是心無所住而無出入、定宴坐大定故」,這叫「宴坐」,他沒有出入。「不於三界現身意,於諸見不動,能不斷所含藏的煩惱種而住於涅槃清淨、寂靜。他就是這樣不捨道法而能現凡夫事等。佛世尊所印可的這些維摩诘大士法道開示,我等阿羅漢都無法回應,故不堪擔任探望大士疾病的差事」。這是大德所翻出來的解釋,我也一樣把它唸出來,前面那個是末學的一點淺見,提供各位參考。
最後這一段裡面,印光大師最後開示,故《楞嚴經》雲,「若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殒。乃照見五蘊皆空之實效也。歸者歸投、歸還,即返照回光、復本心性之義。然欲返照回光、復本心性,非先歸心三寶、依教奉行不可。既能歸心三寶,依教奉行,自可復本心源、徹證佛性。既得復本心源、徹證佛性,方知自心至寶,在迷不減,在悟不增。但以順法性故,則得受用,違法性故,反受損傷,而利害天淵迥別耳」。這一段印祖說,最後你要必須怎麼樣?要一人,如果有人願意「發真歸元」,那麼「十方虛空,悉皆消殒」,就是回歸到一真法界了,若人識得一,大地無寸土。你真正能「回光返照、復本心性」,你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有的心性,印光大師說,你要先「歸心三寶」,你先回歸到住持三寶,釋迦牟尼佛,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還有你的皈依的僧寶。最後你再回歸到什麼?六祖大師說的,皈依佛,皈依覺;皈依法,皈依正;皈依僧,皈依淨。皈依自性的覺正淨,這樣就徹證佛性了。
再來第三段,何謂寂照不二,真俗圓融,不生不滅,離念離情,印光大師開示。這一篇是在《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復葉聘臣書。我們看這一段,印光大師的開示。「寂照不二,真俗圓融之義,下文極為發揮顯示,何不體認以求了解乎。今先將此四字之義說明,則自勢如破竹,一了俱了矣」。這一篇裡面就有我們今天這個〈序文〉裡面的開示。「上說吾心本具之道,與吾心固有之法」。诶,你看出來,就在這裡面就有了,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就有這一篇了,這一段經文了,也就是我們這一篇的〈序文〉的剛開始這一段。
「原是寂照不二」,诶,我們這個〈序文〉裡面也有。「真俗圓融」,〈序文〉裡面也有。「何名為寂,即吾不生不滅之心體。有生滅便不名寂。何名為照,即吾了了常知之心相。不了了常知,便不名照。何名為真,即常寂常照之心體,原是真空無相,一法不立。何名為俗,俗即假義,謂雖則一法不立,而復萬法俱備,萬德圓彰。萬法萬德,即事相也,事故名俗。寂即是體。照即是體之相狀與力用耳。此體相用三,原是一法。具此三義,故曰寂照不二」。
這一段你看,印光大師幫我們解釋「寂照不二」,多麼慈悲,給我們解釋這麼清楚。以我的層次,我要來解釋寂照不二,我是不敢承擔的,所以我特別等於替各位把這一段《印光大師文鈔》,找出來。其實要找出來也不容易啊,《印光大師文鈔》那麼大部頭,要找到這一段,剛好是我們〈序文〉裡面有的,也是挺不容易的。
印光大師說,我們的心性是什麼?是「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那什麼叫「寂」呢?他說那個不生不滅的心體就是「寂」,就是你的佛性。有生滅都不能叫「寂」,你的煩惱都沒有斷,你怎麼叫「寂」呢?你不能叫做「寂」。「寂」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斷盡了,就可以叫做「寂」。所以那個出家人,有修行的出家人往生,叫圓寂,他入涅槃,他是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煩惱,這叫圓寂。
什麼叫「照」呢?就是你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那一個心相就是「照」。你現在不是有聽到冷氣的聲音嗎?那我現在把冷氣關起來,你有沒有在聽,也有啊,你聽到一個沒有冷氣聲音的聲音啊,那就是了了常知的心相。我們哪一個人會去,平常在起心動念的時候,會去了解自己的心相嘛,都是想錯了,然後就說錯了,然後就做錯了。所以印光大師說,什麼叫做「照」?就是那個了了常知的心相。你不了了常知,那個就不叫做「照」,就迷糊啊,迷惑顛倒,那不是你自性在起作用,是你的習氣在起作用,你做什麼,干什麼,你自己都不知道,喝得醉醺醺的,那就是覺性迷了啦,對不對?
什麼叫做「真」?那個常寂常照的心體叫做「真」。但是它因為真空是無相,它「一法不立」,你不能說我證得真空,這個也不行,「無智,亦無得」,它「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的意思是說,一點點地執著都不行,叫「一法不立」,這是真空的境界。
「何名為俗」,什麼叫「俗」呢?「俗」就是假義的意思是說,雖然是「一法不立」,但是「萬法俱備」,它對我們這個心性有產生有很多的功能,它「萬德圓彰」,它心性會起無量無邊的妙用。它「萬法萬德」,就是事相,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能嗅,在舌能嘗,在手能抓,在腳能奔,在做這些世間事,這是「事故名俗」。
所以「寂」就是體,「照」就是體的相狀跟力用。
接下來印祖又開示了,「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此理性本具事修之道,此事修方顯理性之德。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曰真俗圓融也。下去離念離情」。我們這一段〈序文〉裡面也有「離念離情」,在第五頁的我們〈又序〉的第二行,「離念離情」。「均皆離念離情,不生不滅也。詳觀下喻,並所斷之數句,自可了然於心矣。如仍不了,則是宿欠修習,但至誠懇切持佛名號,待業障一消,則明如觀火,必有相視而笑之一日也」。
印祖最後開示,「真」就是是「理性」,「俗」即是「事修」。我們講「真俗圓融」,就是理性不礙事修,事修成就理性,理性因為事修而彰顯出來,事修是要來印證這個理性。理性就是我們的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理性本具事修之道」,心就會告訴你該怎麼去做,這叫「理性本具事修之道」。事修是要來成就理性的德,把德開顯出來。這個叫做「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能夠做到圓滿了,叫「真俗圓融」。這個境界是「離念離情」的,「不生不滅」的。
這個地方很不容易體會,就是事修跟理性要怎麼去圓融?怎麼樣可以做到真俗圓融呢?我舉老法師的開示,就是真正的法身大士是深明因果的。到深明因果的時候,因果是事嘛,我們知道,因果剛才前面我們探討過,印光大師說,因果就是事,心性就是理。可是法身大士是怎麼樣?法身大士是到深明因果了,他就是做到這裡面講的,「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他事修跟理性是不二的,它是一如的。我們就用老法師的開示,比較容易明白,老法師怎麼開示這樣的一個法身大士的深明因果的境界呢?
老法師說,在《六祖壇經》裡面有預記,就是有事先的預告,六祖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師,馬祖道一和尚是第七代祖師。當然禅宗只傳到六祖了,那時達摩祖師說,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所以只傳到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六祖預記馬祖道一和尚將有兩個徒弟是菩薩化身再來,這個是在《六祖壇經》的最後一品裡面有這樣預告,馬祖道一禅師他有兩個弟子是菩薩化身來的。你看事先就預告了,六祖大師圓寂以前先預告,那時候這兩位,一個在家,一位出家的,都還沒有出現。
六祖大師說,一個是出家的,一個是在家的,在家的就是龐蘊居士。龐蘊居士跟裴休居士是我們中國佛教裡面兩大居士,是不得了的。裴休居士我們講過他的公案,龐居士,老法師也常提。龐居士福報不錯,他表演了一招好事不如無事,他船開到海中央,把所有錢都倒到海裡面去了。人家問他說,龐居士,你干嘛把錢倒海裡面去,可以拿去做善事啊。他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做善事很好,好事不如無事。很多人都搞不懂,說好事不如無事,所以都不去做事。其實無事是,不是不做事,是做事以後沒有煩惱,心裡沒有罣礙,沒有事情,心地很干淨,做什麼事都一塵不染的,這叫做無事,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說,他能夠即相離相了。
心裡沒有事才能為眾生服務,這才是真正的好事,那做小事都是變成功德。你心裡有事、有煩惱,造多少善事都是只是福報而已,不是功德。所以要心裡無事,不是身無事。老和尚說,身無事你就不會去修福了,你縱然有慧也沒有福報,你不想去做。所以老法師說,為一切眾生服務,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分成內財布施跟外財布施,在老和尚的開示裡面,老和尚認為,內財布施大於外財布施,外施布施就是捐錢嘛,內財布施是做義工。因為你做義工會碰到很多境,很多師兄、師姐有意見了,辦活動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的跟別人的互動裡面,會有很多的摩擦,很多的看法不同,很多的見解不同,你就產生很多煩惱。所以老法師說,那個做義工,有錢人到寺裡面去捐幾百萬,還不如在道場做一天義工。用身外的財力來布施功德小,內財布施功德大。老和尚說,在《華嚴經》對這個有很大篇幅的說明。
可是老法師說,布施到法身大士的境界,他就不是講布施了,他就講供養了。「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菩薩他是我們十大願裡面,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到廣修供養的時候是怎麼樣?它是稱性的。供養跟布施是一件事情,但是在法身大士來說,他是供養眾生,他不是說布施眾生。因為他們已經到達三輪體空了,他們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但是用的心都一樣。可是供養跟布施差在哪裡?供養是用孝順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真誠心這四個心來修普賢行。所以你看你一樣去做善事,可是你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孝順心,你那個叫做供養,會跟性德相應,那就是功德。可是布施呢,你不一定有孝順心,你不一定有真誠心、清淨心跟平等心。你說我給錢而已啊,你給錢裡面你可能有所求,你就不是真誠心,也不是清淨心,也不是平等心。
所以老法師說,大乘菩薩用布施,普賢菩薩用供養。普賢菩薩代表法身大士,《華嚴經》裡面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普賢菩薩,都是修普賢行的。就是我們《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一開始所講的,「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普賢行的功德是圓滿的,他布施一元錢,功德都是稱性的,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因為心是圓滿的。所以做一點小事,包括掃地、抹桌子,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修的是小福小事,果報是無量無邊。但是如果你心不清淨,你布施供養是為自己,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道場,即使你布施億萬財富,所得的福報很小。當中這個道理凡夫不了解,凡夫只看外表,連外表都看不清楚,如何能看到事實真相呢?
接下來老和尚提示,我們要遠離一切名聞利養。師父提到出家人,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不探討,這不是我們研討的重點。所以老法師說,我們在家居士,如果我們要財布施,老法師說,他以前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專門印經來弘法,他也是學印光大師的弘化社,一生就是印經布施這件事情。印光大師德望很高,人家供養他,數量也多,可是他全部都拿去辦弘化社,印佛經或是印《了凡四訓》、《感應篇》還有《安士全書》在流通。印光大師有沒有去做救濟呢?有,救災、救難,老法師說,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在印經款裡面抽一部分出來做救災、救濟的工作,老和尚說,這是菩薩示現。因為印祖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為我們末法時期做一個榜樣,接受供養要這種方式。但是現在時代環境不同了,方法也要有變通,要通權達變,事情才會圓滿。但是我們共同的一個目的,就是利益眾生。
這裡面提到,如何去做到我們剛才討論的,如何去做到說,「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理性本具事修之道,此事修方顯理性之德」,如何去做到這樣「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呢?這個境界是很高,我們好像不容易去體悟,我們就舉我們在講座裡面有提過的一件公案,就是淨空老法師說的。新加坡有一位談禅老法師。談禅老法師,老和尚說,是他一生裡面最敬佩的,他穿得很簡單,吃的飯就是一個菜而已,喝水是喝自來水,過最低水平的生活。他每天工作是在城隍廟裡面擺攤子賣香、賣蠟燭。燒香的人很多,所以他的收入也很可觀。但是他把他賣香、賣蠟燭賺的錢,他全部去幫助大陸的佛法,捐款都是美金幾十萬、幾百萬。老和尚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哪裡呢?是老和尚在舊金山大覺蓮社講經。大覺蓮社的道場當時買下來是美金七十萬,談禅老法師捐了四十萬。到新加坡以後,老和尚到新加坡才知道他是一個苦行僧、是一個窮和尚。
老和尚有去拜訪他,老和尚去拜訪他的時候,他買礦泉水供養老法師,就是談禅老法師買礦泉水供養老法師,他自己卻喝自來水。當時老和尚非常的贊歎跟佩服,他說,他就是一個菩薩在表法,他是一個菩薩在示現。他招待貴賓用礦泉水,這叫供養。剛才我們講,提到布施跟供養,這才是真正的供養,裡面有孝順心,裡面有清淨心,裡面有平等心,裡面有恭敬心,我們剛才提過。
那麼老法師就問他了,因為談禅老法師,問他捐錢的事情,談禅老法師他捐錢出去,他從來不去問的,錢怎麼用他都不問的。那麼老法師就問他說了,你錢捐給人家,人家真正會這樣給你用,用的如理如法嗎?談禅老法師怎麼說你知道嗎?談禅老法師說,我給你是我的因果,你怎麼用是你的因果。他講得很對,這叫深明因果。我們剛才講說,法身大士是深明因果,他理性跟事修是一不是二。他賣香,他不是光事修,他賣香也是證得這個理性,證得什麼理性?他是要供養十方啊,他賣香的目的是要供養啊,他的供養是稱性的。他怎麼個稱性我們剛才講過,他那供養裡面,他是真正有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有孝順心,真誠、清淨、平等、覺嘛。所以談禅老法師他是示現給我們看說,事修是賣香,理性是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孝順心,這叫做理性,理性跟事修。
所以老法師說,老法師說這種示現,這種示現叫做深明因果。他說,你看,老法師問他說,你這個捐錢,別人會好好給你用嗎?他說,捐錢是,我給你是我的因果,你怎麼用是你的因果,你自己要去負責,跟我不相干。你做得好是你的功德,你做不好要墮落,你要背因果。那麼談禅老法師在布施的當下,他心清淨,他心真誠,他心平等,他真的是孝順心,他一塵不染,這叫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這個是菩薩示現。老法師說,他在示現告訴我們什麼?教導出家人為佛法、為眾生,應當如何做法。
這都是深明因果的人,了解業因果報的事實真相,在末法時期做這樣的種種示現。一般粗心大意的人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老法師說,他在講經裡面常常提到談禅老法師,就是大家要注意,他是真善知識。佛教教我們要親近明師,明是光明之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知名度高,不見得有用,不見得是真的。
所以做一點好事,捐一點錢,還要讓報紙宣揚,讓大家鼓掌,福報就報掉了。中國人講積陰德,陰是沒有人知道,這個好事是真的,後面有真實的果報。惡要讓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罵你,就消你的罪業了,消你的罪了,果報就報掉了。惡事隱藏起來,不讓人家知道,惡就是越積越厚;好事馬上讓人家表揚,統統報光了。所受的果報只有惡沒有善了。
所以我特別引用老法師這一段的開示,還有談禅老法師的這樣的示現,讓我們去體會,什麼叫事修?什麼叫理性?什麼叫真俗圓融?什麼叫離念離情?什麼叫不生不滅的?我想大家就很容易去明白這一段裡面的「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了。
學人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有到金門升恆昌公司講《了凡四訓》。講完課以後,我就到福州去,我住在阿彌陀佛大飯店,我也沒告訴那個吳富立董事長。那麼福州的一位蓮友特別希望我到福州的大覺寺,就是談禅老法師他賣香、賣蠟燭捐錢所供養的那個佛寺。剛好他們在舉行,他們在舉行這個佛一,住持是和尚尼,她就希望我一定要上台為這些佛一的,佛一啦,佛一兼八關齋戒,為他們說法分享。
我先到地下室的談禅老法師。那個和尚尼一提到談禅老法師是聲淚俱下,感恩得不得了。那我先到地下室,我先去頂禮談禅老法師,他法相莊嚴。我就跟他報告啦,我說我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我曾經在《感應篇匯編》有講到你的故事,我非常感動啊,想不到今天在這邊可以見到你,希望你給我加持,等一下我要跟他們分享佛法。我一坐上他們那個佛一兼八關齋戒那個講座,那個加持是不可思議的,那磁場強得不得了。結果也沒有錄像,也沒有錄音。我總共講完,講的時間剛剛好結束,一個小時,一分都不差。
後來和尚尼就跟我講一個故事,她說,談禅老法師在新加坡圓寂的時候,那個骨灰要回到福州大覺寺。過海關的時候,海關的,我們這些官員,也是依法行政。他說,不行,那個骨灰你要放到那個輸送帶,就行李帶裡面跟著過去,把它當行李啊。和尚尼說,和尚比丘尼就是,她那個和尚尼,就是那個大覺寺那個住持,她說不行啦,就哭啦,這是我們的和尚啊,不能夠送輸送帶啦。沒有辦法,那國家規定的,就只好把那個骨灰罈放在輸送帶。結果沒想到,X光照過去以後,Monitor現出來,就像這樣Monitor出來,全部都是談禅老法師的法相,沒有骨灰罈。把那官員嚇死了,他說,這是誰?這是誰?她說,我跟你講過,這就是我師父啊,談禅老法師。趕快拿走,趕快拿走。和尚尼講這個故事給我聽,談禅老法師顯一下神通給這位官員小小的一個佛法教育,就是靈性不滅啦。是這個有趣的故事。
好啦,時間又剩下不多,我趕快把最後兩段把它講完,不然又不夠了,這一集又不夠啦。
何謂有而不有,不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這個印光大師開示的內容就是說,我來報告他的原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最難領會。諸家所注,各摅所見。依光愚見,色當體不可得,空豈有空之實際可得乎。下二句,重釋上二句之義。實即色與空,均不可得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皆不可得,即是真空實相。故曰:是諸法空相,此諸法空相,故無、生、滅、垢、淨、增、減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緣、六度及智慧與涅槃耳。涅槃,即得字之實際。唯其實相中,無此凡聖等法,故能從凡至聖,修因克果。譬如屋空,方能住人。若其不空,人何由住。由空,而方可真修實證。若不空,則無此作用耳,切不可誤會。誤會,則破壞諸佛正法。以理為事,是名邪見,不名知法,宜詳思之」。這在印光大師〈序篇〉復念佛居士書。
印光大師這段主要解釋說,這個「有而不有,不有而有」,我們各位要體會,這個「有」就是妙有,它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龍樹菩薩說,我說即是空。所以它不是真有的,它是空性的,它是緣起的。所以「有而不有」,「不有」的意思就是空啦。「不有而有」呢?不有就是空,雖然它的體性是真空,但是它會生出妙有啊,所以「不有而有」。我們這個心體雖然是空寂的,就是「不有」,可是我們這個心體能夠產生妙用啊,六根對六塵會產生妙用啊,無量無邊的妙用,這是「有」。雖然是說,產生這麼多的妙用,「有」,但是它的本質是緣起法,它是空寂的,所以「有而不有,不有而有」。
那「空而不空」呢?就是講真空,真空能生出妙有,心體雖然空寂,能夠產生大機大用,所以「空而不空」,「不空」就是有。雖然是妙有,「不空」就是妙有,但是它的本體是真空,所以「不空而空」。
這一段總共十六個字,就在講真空妙有,各位不要被這個字弄糊塗了,「不有」就是空的意思,就是講真空妙有,就是講我們這一心。
那麼再來,最後一個,何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這一段印光大師的開示,印光大師說,「佛光者,十法界凡聖生佛,即心本具之智體也。此體靈明洞徹,湛寂常恆。不生不滅,無始無終。豎窮三際,而三際由之坐斷。橫遍十方,而十方以之消融。謂之為空,則萬德圓彰。謂之為有,則一塵不立。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雖則五眼莫能觑,四辯莫能宣。而復法法承他力,處處得逢渠。但由眾生從未悟故,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不思議力,起惑造業,由業感苦。致令生死輪回,了無已時。以常住之真心,受生滅之幻報。譬如醉見屋轉,屋實不轉。迷謂方移,方實不移。全屬妄業所現,了無實法可得」。
那最後第五點,何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這一段,印光大師開示還是很多,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等下一回有機緣,我們再來探討。所以第五點,經文裡面的,《安士全書》第六頁,「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這個「實際理地」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也就是我們的常寂光淨土,我們的本來面目,它是「不受一塵」的,它是無明斷盡的。「本覺心中,圓具諸法」,可是在我們這個本覺,我們的這個自性裡面,它能生出一切萬法,就是六祖大師的開悟偈裡面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本覺心中,圓具諸法」。那麼這個境界呢,就是如來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無上覺道,也是眾生所迷的常住真心。那麼這一段有機會,我們再來探討印光大師的開示。
我們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再來看下面這一段,第六頁的第八行,我們來看經文。第八行,我們再往下看:
【文昌帝君。於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於至善。功高德著。遂得職掌文衡。恐末學無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因作文廣訓。示吾一十七世之言。妙義無盡。誰測淵源。注解縱多。莫窺堂奧。致令上下千古。垂訓受訓。皆有遺憾。不能釋然。安士先生。宿植德本。乘願再來。博極羣書。深入經藏。覺世牖民。引為己任。淑身變俗。用示嘉谟。以奇才妙悟之學識。取靈山泗水之心法。就帝君隨機說法之文。著斯民雅俗同觀之注。理本於心。詞得其要。征引事實。祛迷雲於意地。闡揚義旨。揭慧日於性天。使閱者法法頭頭。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懲。直將帝君一片婆心。徹底掀翻。和盤托出。俾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訓受訓。悉皆釋然。毫無遺憾。而又悲心無既。慈願莫窮。欲使斯民推忠恕以笃胞與。息刀兵而享天年。守禮義以敘彝倫。好令德而遠美色。因著戒殺之書。曰萬善先資。戒YIN之書。曰欲海回狂。良由世人殺業最多。YIN業易犯。以故不憚煩勞。諄諄告誡。又以泛修世善。止獲人天之福。福盡墮落。苦毒何所底極。乃宗淨土經論。采其逗機語言。集為一書。名曰西歸直指。普使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或智或愚。若缁若素。同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迥出輪回。直登不退。謝妄業所感之苦。享吾心固有之樂。前三種雖明修行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後一種雖明了生死法。】
後一種就是指西歸直指。
【後一種雖明了生死法。而亦須修行世善。至於惠吉逆凶。縷析條陳。決疑辨難。理圓詞妙。其震聾發瞶之情。有更切於拯溺救焚之勢。誠可以建天地。質鬼神。羽翼六經。扶持名教。允為善世第一奇書。與尋常善書。不可同日而語。不謂之菩薩乘本願輪。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吾不信也。】
這一段印光大師這一段的開示的白話解,我們把它解釋出來。印祖說,文昌帝君在他宿世的時候,一心修行五常。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恭敬奉持儒釋道三教,自行化他,他的目的只是要使自己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功勞大,德望高,就被天帝任命掌管文昌府,主管人間功名、祿位等事。他恐怕後學無知,埋沒了自己無量劫來常住真心,就作文廣為訓誡,告訴大家我一十七世的事情。微妙奧義無窮無盡,誰能測知他的淵源呢?注解即使多,也不能看出其中的奧妙。致使上下千古,流傳下去接受訓誡,都有很大的遺憾,不能解除疑慮。
安士先生,宿根深厚,德本悠遠,乘願再來,博覽群書,深入經藏,自覺覺他,誘導世人,把注解這件事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並以自身的美德轉變世俗,為世人指示了一條最好的出路。憑他奇才妙悟的學識,取來釋迦牟尼佛、孔子的心法,就帝君隨機說法的文章,寫出雅俗共享的注解;理源於心,措詞簡明扼要;旁征博引,事實確鑿,解除了人們思想上的疑慮、疑團;闡述發揮大義要旨,在自性的天空中,高舉一輪智慧的太陽。使讀者一看,頭頭是道,有所仿效,起心動念,警覺戒備。徑直把帝君一片苦口婆心,全部揭開,和盤托出。使上下古今,流傳開來,接受教誡,都能解除一切疑惑。
安士先生又悲心切切,無有休止,慈願宏深,不知根底。想要使人民推廣忠恕,實行博愛,停息戰爭,樂享天年,遵守禮義,排定倫常,道德增長,不近美色。因此就寫了戒殺之書,叫做《萬善先資》,戒YIN之書,叫做《欲海回狂》。實在是因為世間人殺業最多,YIN業很容易犯,所以就不畏麻煩勞苦,諄諄告誡。又因為泛泛地做些世間善業,只能獲得人天的福報,福報享盡,又會墮落,苦毒沒有窮盡,所受的苦報沒有窮盡啊。於是安士先生就遵照淨土經論的宗旨,摘取那些對機的語言,會集了一本書,叫做《西歸直指》。希望所有的眾生,普使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或智或愚,若僧若俗,同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一旦擺脫輪回,從此道心不退,一往直前。斷離了妄業所感的痛苦,享受了我心本有的法樂。
前兩種書,雖然說明修行世間善業,但其中也具備了了脫生死輪回的方法。後一種書雖然說明,前兩種書就是《萬善先資》跟《欲海回狂》,雖然它是說明,怎麼去修行世間的善業,它其中也有具備了了脫生死輪回的方法。因為你真的如果斷了這個殺業、斷了這個YIN業,也是出離生死輪回的方法。那後一種書,就是《西歸直指》,雖然它是說明擺脫生死輪回的方法,但是也不能離開修行世間的善事。至於吉凶順逆,一條條分析,一條條陳述,決疑解難,理圓詞妙。那種震聾發聩的感情,比拯救落於水火中的人更加迫切。確實可以驚天地,動鬼神,輔助六經。六經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輔助六經,扶持名教。應該公認為世上第一奇書,與一般的勸善的善書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如果說安士先生,不是菩薩乘願再來,現居士身,說法度生,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好,那麼看最後一段:
【不慧少讀儒書。罔知孔孟之心傳。長學佛乘。未悟如來之性體。迄今年臨知命。見等面牆。徒有樂善之心。毫無利人之力。欲將此書。刊刻流布。無奈貧無卓錐。兼以懶於募緣。因是多年。未償所願。西蜀居士李天桂。夙具靈根。笃修善行。企得無上佛法。朝禮普陀名山。於法雨禅寺。偶然會遇。若非宿緣有在。何以邂逅如斯。乃屈膝問法。詢求出要。余因示以力敦倫常。精修淨業。自利利他。唯此為要。若能躬行無玷。方可感化同人。倘所行不符所言。乃奉法反以壞法。彼世之德不加修。而善不力遷者。非無修德遷善之資。乃無良師益友以身率之故也。即贈以此書。令詳悉披閱。務使己之動作雲為。與書之指示訓誨。相契相合。無少參差。庶幾可耳。彼遂若獲至寶。慶幸無已。發願刊板。用廣流通。又祈作序。普告同人。因不揣固陋。略述顛末。其有欲致君澤民。修身齊家。教子孫以希聖賢。悟心性以了生死者。請熟讀而力行之。當不以吾言為謬妄也。】
這一段的白話解說:
印光大師說,我少讀儒書,不知道孔孟的心傳。我長大以後學習佛法,我又沒有證悟如來的本性。到今天已經面臨五十歲了,已經是進土的人了。僅有一點樂善的心,毫無一點利人的力量。想要把這本好書刊印流通,無奈貧無立錐之地,加上平時我懶於化緣,因此多年來,沒有完成自己的宿願。四川居士李天桂早具慧根,誠修善行,希望證得無上佛法。朝禮普陀山的時候,在法雨禅寺跟我偶然相遇。如果不是前世有因緣,怎麼會有這樣的巧遇呢。他頂禮問法,征求一條出門要道,征求一條解脫的要道。我就跟他說法,說應該在倫常中著力,精進修行淨宗,自利利他,只有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親身實行,不受污染,就可以感化別人。如果言行不一致,那麼你奉行佛法,反而是破壞佛法。
現在這個世間,不能夠加緊修行道德倫常,善的力量不能轉化為天下安定人心,並不是我們沒有修德轉善的資質,而是因為我們沒有良師益友用自身來作楷模,來改變天下的風氣啊。於是我就把《安士全書》贈送給他,要他詳細地閱讀,務必使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跟書中的指示教誨互相契合,沒有一點差別,這樣才可以。
他就得到這本書以後,像如獲至寶一樣,慶賀有幸獲得,他發願要制版流通,要廣泛地流通。又請我作序,我就普告大眾,普告大家。因此我就不自量力,顧不了自己學識淺陋,略說這個事情的頭尾始末。有關這些想要致君澤民的,要修身齊家的,要教子孫成聖成賢的,想要悟明心性的,要了脫生死的內容,請各位讀者仔細閱讀這一本《安士全書》,並在生活中親自去實行,就不會認為我所說的都是謬論或是虛妄了。
印光大師這一篇〈序文〉,我們就講到這裡。因為時間的關系,本來要介紹周安士居士傳,那麼我們在這邊時間不夠,沒辦法報告。周安士居士傳等下一回,我們一開始講《文昌帝君陰骘文》的時候,我們再來介紹。
那麼最後呢,我們來報告老法師的開示,因果教育最重要。
第一點,老法師說,我們現在跟古代的人不一樣,古代的人從小就有扎根教育,他們的扎根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胎教開始,從母親懷孕開始。到小孩子生下來三歲,這一千天就是扎根教育,小孩子學會了,根深柢固,一生都不會改變,無論碰到什麼境界,他能夠守得住,不會被外面的威脅利誘,他會如如不動。但是現在這個比較困難,像這種真功夫,像這種真本事,到哪裡去找這種人呢?
老和尚說,譬如說,現在給你一個很好的工作,別的公司來挖角,把你薪水加一倍,你去不去?老和尚說,你馬上跳槽就去了,沒有道義,這就是利誘,禁不起誘惑,沒有道義。老和尚說,沒有道義,做什麼事都不能成就,學業不能成就,因為這是造業,果報是不善的,忘恩負義哪裡會有好報呢?你忘恩負義,做再多的好事,也沒有辦法彌補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老法師說,印光大師當年在世,一生為我們示現因果教育的重要,他教人家學三樣東西扎根,第一《了凡四訓》,第二《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三《安士全書》。他特別告訴我們,《安士全書》是近一百年當中,最好的一本書,裡面詳談因果。這部書分量不小,前面一半是《文昌帝君陰骘文》,實際上《陰骘文》也不長,大概七百多個字,不到八百個字。那我了解呢,一共是七十八句經文,五百一十一個字,但是不包括裡面的公案故事。那麼老法師說,《文昌帝君陰骘文》裡面舉的因果報應的例子很多,也很詳細,占全書的一半多。第二篇是《萬善先資》,細說殺生的果報,這是細講。第三篇《欲海回狂》,細說邪YIN的果報。這兩個是特別加強的。最後一篇並不長,《西歸直指》,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安士居士有一句名言,他說我們這個世間,如果人人相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
第三點,老法師說,這三本書,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印送的分量有三百萬冊。老法師在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在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弘化社出版的這些經論善書,老法師看版權頁大吃一驚,這三樣東西總共印了三百萬冊。印光大師為什麼用這麼大的數量來流通呢?老和尚想了兩個星期,老和尚說,應該是印光大師老人家認為,這個世界不提倡因果就沒救了。到今天這個社會現象浮出來了,真的。所有倫理、道德,重不重要?重要,因果更重要。如果沒有因果教育,不相信因果,倫理道德不落實不踏實,是表面的,有因果教育就踏實了,從你內心生出來。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