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07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07集

  《安士全書》 (第010集)

  黃柏霖老師 講於2018年08月18日

  台孝廉講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們研討《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經文,【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安士全書》,請翻開第七頁,今天我們講第二段,【補衮和衷】。

  我們看經文:

  【帝君曰。予在周成王時。姓張。名善勲。成王置予於言路。時雖盛明。而憂君憂國。未嘗少懈。方王少時。聽政於周公。後常懷不平。予恐左右得乘間也。每以君臣始終禍福幾微為戒。而谏草屢焚。人無見者。故公之東征。雖四國流言。召公不悅。而卒能保全者。予亦少有力焉。

  按。張氏本黃帝後裔。帝君降生。在周武王乙巳歲。其後示現。每多姓張。世傳二月初三日。為聖誕者。止據帝君生於晉武帝太康八年之一世也。若論帝君多生以來。則自元旦以至除夕。何日而非聖誕耶。】

  好,這一段是講文昌帝君他第二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我們之前討論的「天賜興儒」,這個是在《文昌化書》二十二則故事裡面,它的標題叫『補衮和衷』。

  這一段裡面有很多名相注釋,它是牽涉到我們中國周朝的歷史,所以我會藉由這一段的因緣,跟各位介紹一下周朝以及周公。我們知道周公制禮作樂,是孔子非常敬仰的一位聖賢。所以我們解釋這個周朝的一些歷史背景跟典故,對於這一段的經文,我們就能夠比較了解。

  我們看名相解釋:

  『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武王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文王他的父親就是季歷。我們講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就是在講季歷的母親,還有季歷的夫人,還有周文王的夫人,太姜、太任、太姒。

  「補衮和衷」,這個「補衮」,「衮」是什麼意思呢?是古代帝王的禮服,古代帝王他所穿的繡有龍的這種衣服,這叫「衮」。所以「補衮」這個「衮」的意思就是指天子。「補衮」就是補救、規谏帝王的過失,這叫「補衮」。

  再來,「和衷」,「和衷」,「衷」就是善的意思。在《書經•皋陶谟》篇裡面,「同寅協恭和衷哉」。所以孔《傳》裡面,「衷,善也。以五禮正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所以「和衷」就是和睦同心,叫「和衷」。

  再來,『言路』,「言路」就是谏官的職務,提供谏言,向皇帝提供谏言。有一點像我們現在國內黨中央的中紀委,台灣的監察委員,這叫「言路」,就谏官的職務,御史大夫,後來的御史大夫都是屬於跟這個「言路」的職務一樣。

  『乘間』,這個「乘」念乘人之危的乘,「間」就是離間的間。所以「乘間」就是乘隙、趁機挑撥離間,叫「乘間」。

  『幾微』,「幾微」就是預兆,隱微的地方,叫「幾微」。

  『谏草』,「谏草」就是谏章的草稿,我們用現在通俗的話就是向帝王勸谏的報告或文書,叫「谏草」,就谏章的草稿。

  『公之東征』這個「公」是指周公。

  我們來先介紹周公,「公」,指周公。「周公旦」,他姓姬,「姬姓」,又稱周文公、周公。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兒子。周武王是第二個兒子,長子就死掉了。那我們來了解一下周文王一共生多少個兒子呢?周文王生十八個兒子,這個古代,多子多孫啊,生十八個。長兄,周武王的大哥,長兄伯邑考他早年死掉。二兒子是周武王,後來就是繼承周文王的王位,也當然也是滅掉商朝的,統一天下的周武王。周朝是由周武王建立的。第三個兒子叫管叔鮮。第四個兒子就是周公旦。五弟是蔡叔度,這個等一下都會討論到,五弟是蔡叔度。六弟叫衛康叔,這個在當時歷史上都是有名的。八弟霍叔處。大概是這幾個在歷史上比較有名,總共是十八個兄弟。長兄早亡,那也有十七個兄弟。

  周公東征,這個在《毛詩正義•卷八》謂,「四國之君,廢其禮義,壞其國用,其君是為大罪,不得不誅,故周公於是東征之」。「四國之君」是,等一下我們會提到的,就這四國,就是周公的兄弟要叛變,所以周公率兵東征,要殺這四國的國君。

  那麼我們先來報告「公之東征」,就是周公東征。「文王三子管叔鮮乃周公旦之兄長」,因為長子早亡,二子是周武王,所以周武王駕崩之後,死了以後,「按照兄終弟及的制度」,就長兄死掉了,大哥死掉了,或者是兄長死掉了,弟弟繼承王位,這叫「兄終弟及的制度」。

  「武王逝世後」,「依次當有管叔鮮」,就是三子,第三個兒子,「繼承王位」或攝政。然而周公旦卻把管叔鮮和他的五弟,周公旦的「五弟蔡叔度」,「派到商畿地區」,又有一說是八弟霍叔處也被派到商地。「商地」就是商朝的這些領土。於是管叔鮮、蔡叔度就聯合商族,商朝的余族,「殘余勢力」,以及「徐國」還有「奄國等東夷外族」,這樣統稱四國,後面的『四國流言』就是這個意思,就管叔、蔡叔,徐國、奄國,東夷這些外族統稱為四國。《史記•管蔡世家》裡面記載,是「聯合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勤王」的意思什麼意思呢?他說,我們要保護成王,因為周公旦是攝政王,因為成王年紀還小,所以他們說我們要勤王,就是我們要保護成王這個名義,發兵叛變。「在商畿地區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他們四處散布謠言」,就是經文裡面講的最後一行,「四國流言」。他們怎麼說呢?在歷史的記載,他們說,「公將不利於孺」、「天將割於我家,有大艱於西土」。他說,周公這樣的做法很不利於周成王。於是當時就有很多人詛咒,說周朝要有大災難降臨,「詛咒西方周國要有大難降臨」。這是「四國流言」的意思。

  「周公出師東征」,三年後平定叛亂,把武庚殺掉,「正法武庚」,武庚就是帝辛之兒子,帝辛之子。也把管叔殺掉,管叔就是管叔鮮,文王的三子。「流放蔡叔」,蔡叔就是蔡叔度,把他流放。然後「廢霍叔為庶人」,霍叔就是剛才講的八弟霍叔處,把他貶為平民,廢為庶人。同時並將國家勢力擴展到東海,俗稱「周公東征」。

  《尚書大傳》裡面記載,「周公攝政」,周公擔任攝政王,「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行書,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就是把政權交給周成王。

  所以周公曾經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無逸》、《金縢》。周公對於《易經》創作也有貢獻。周公受到孔子的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便將周公跟孔子,並稱為「周孔」。

  再來「四國流言」,「四國流言」就是在《毛詩正義•卷八》篇裡面,「四國」指管、蔡、商、奄。「流言」,就散布沒有根據的話。當時這個流言怎麼說呢?在《書傳》裡面有記載,「武王殺纣」,就周武王滅了商朝纣王之後,「繼公子祿父及管、蔡流言,奄君薄姑謂祿父曰:『武王已死,成王幼,周公見疑矣。此百世之時也,請舉事。』然後祿父及三監叛。」「管、蔡流言,商、奄即叛,是同毀周公,故並言之」。這剛才我們已經講過了,就是由管、蔡跟徐國,跟奄國,這四國散布這些沒有根據的流言,來毀謗周公,這個就是「四國流言」的意思。

  『召公不悅』,「召公」,《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奭」,這個字念奭(ㄕˋ),「召公奭與周同姓」,跟周公旦是同姓,「姓姬氏」。周武王滅纣,「封召公於北燕。其在成王時,召公為三公」。當時周公據說曾經輔佐武王克殷軍事行動,就是輔佐周武王滅掉商朝。周武王滅掉商朝之後,「分商都畿地區為邶、鄘、衛三國,設三監督察治理」。周武王克殷後,三年後就逝世了,由周公旦和召公奭以及太公望,這三位輔佐其子周成王,這是三公的由來。

  這裡講「召公不悅」,就是周武王逝世以後,因為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當攝政王,也是三公之一,因為四國流言,周公發兵東征,滅掉這四國。那麼當時因為有這些,散布這些流言來毀謗周公,所以當時也引起了召公奭的不滿,「不悅」就是他不高興,召公奭不悅。

  好,再看『太康八年』,「太康八年」是指西晉武帝司馬炎年號,所以「泰康八年」在公元二八七年。

  好,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補衮和衷」翻成白話,叫做勸谏成王,調和關系。

  帝君說,我在周成王時代,姓張,名善勲。周成王把我安排在他身邊,向他作谏言的職務。當時雖是盛世清明,但我『憂君憂國』的心從來沒有懈怠。周成王年少的時候,聽政於周公,後成王常懷不滿之情。周成王也會不滿,對周公旦會有不滿之情。我恐怕左右有野心的人,趁機挑撥離間作亂,就常常以君臣能夠始終共享苦樂禍福的人,是非常微少的道理,來進谏周成王,但谏書的稿子經常被燒了,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情。因此周公在東征的時候,雖然四方諸侯流言蜚語很多,連召公奭也有不悅的懷疑了,但最後還是能夠保全,我在中間也出了一些力。

  好,你看,我們經過這樣白話解,前面我們先解釋周公旦,周公東征的背景,還有四國流言,還有三公的由來。那這樣我們看這一篇,我們就很清楚了。

  我們看下面的『按』,『張氏本黃帝後裔』這一段,我們看白話解:

  張善勲,張氏就是帝君,本是黃帝的後裔。帝君出生在周武王乙巳年,以後托生常多姓張,文昌帝君在累世裡面大部分都姓張。民間流傳二月初三是帝君的生日,只根據帝君生於晉武帝太康八年的那一世。這個二月初三的聖誕,是根據文昌帝君他誕生在晉武帝太康八年的那一世的生日為聖誕。如果要推廣到帝君多生,那麼從元旦到除夕,哪一天不是帝君的生日呢?

  這一段,當時我在看的時候,我有一點不太理解。這個「按」是周安士居士他所下的按語,他的意思是說,文昌帝君在周成王這一世,文昌帝君他姓張,名善勲,他是黃帝的後裔,降生在周武王乙巳年,也在周朝開國的時候,張善勲出生,後來在每一世的示現多姓張。

  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這是根據在晉武帝太康八年的那一世帝君的生日做為聖誕。他說,那如果要講帝君多生以來,從元旦到除夕,哪一天不是他的聖誕呢?那這在講什麼呢?講都是都在輪回啊。所以我這邊就寫,我自己寫了一個結論,我對這一段文,『若論帝君多生以來,則自元旦以至除夕,何日而非聖誕耶』這一段,我自己揣摩了很久,思惟了很久,我得了一個結論,說知道生日那一天沒有意義,因為都是在輪回裡,這是我對這一段的一個心得。你知道哪一天生日,有什麼意義呢?那只是說你到人間來,印光大師說人生是酬業而來,來還債的。你知道生日有什麼意思呢?所以如果你還在輪回,生日跟祭日沒有意義的,因為自性本無生死,關鍵是在輪回。所以他後面講說,從元旦到除夕,哪一天不是聖誕呢?那表示說,帝君來了很多世了。

  所以這一段我們要來探討,這很重要哦,不要就這樣子給它看過去,這樣子又輕描淡寫看過去了,你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周安士菩薩的智慧非同小可。印光大師說,他是菩薩乘本願輪再來的,他講這一段一定有他的用意啊。

  所以我們就來討論說,誰決定了輪回?來自於雜染的相續心,因果相續。

  首先我們要了解,生命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變現」,「一個是攀緣」。為什麼我們會來到這個人間投胎呢?它是,我們是帶著業力來人間投胎轉世。所以在佛法的唯識學上建立的,「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你就是包括來這世的示現,也是一個境界,你來示現八十年,來示現九十年,乃至於示現一百年,這樣的一期的生命,這一期的生命在佛法上解釋叫分段生死。如果是從自性角度來說,坦白說,它只是個影子而已。

  所以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以得,因為他還是在什麼?在生死浮沉,所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沒有真實的外境可得。所以佛陀才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沒有真實的外境可得。

  那麼我們的生命所有的過程都是怎麼樣?「自變自緣」。

  根據你的善緣、你的惡緣,來這邊怎麼樣?享受福報,來受業報,來受苦報。為什麼叫「自變」呢?是你的業力變現的。你的善業變現,你過去生造不殺生的業,慈心不殺的業,來到人間,你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你過去生有財布施,來到這個人間,你得到財富、富貴;你過去生中有做法布施,來到這個世間,你得到聰明、智慧。所以也是你的善惡業的種子變現的,所以是「自變自緣」。

  所以「生命只有兩個重點,一個變現,一個是攀緣」。這是首先我們要建立,生命是到底怎麼來的?就是「自變自緣」。

  再來,第八識的業力變現一切。生命現象有兩個,一個「業力」,一個「心力」。李炳南老師說,「去後來先作主公」。還沒有來投胎的時候,就在父母親旁邊等了,等到父母交合那一剎那,要受胎懷孕的那一剎那,他就入胎了,所以「來先」就是准備來這邊等待了。那壽命結束以後,最後四大分離,那麼第八識阿賴耶識要離開這一期的生命,「去後」,最後離開的。這是我們李老師講的,李炳南老師講的,「去後來先作主公」。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出生的時候,我們「所接觸的影像是誰變現的呢」?

  是我們「第八識的業力變現的」。我們過去生善惡業力,變現了很多人,包括我們現在因為跟家庭有緣,變現我們的父母,變現我們的兄弟姊妹,變現我們的依報環境,乃至於變現我們正報身心、依報世界,我們長得莊嚴、長得丑陋,都是跟我們善惡業力有關系。業力變現的,「第八識的業力變現的」,變現一切啊,變現你的正依二報,變現了很多親戚朋友啊,變現了你很多今生的榮華富貴,乃至於貧窮下賤的工作環境,變現很多的事情。這一點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為什麼?因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力做主,「不管你有沒有修行,都沒有辦法控制」。

  「第八識的業力成熟的時候,『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就是無奈,「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要娶這樣的賢妻,你要娶到這個惡妻,你要生出這個孝子,生出這個惡子,那都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金山和尚說,要相信業力,不要相信命運。

  所以業力變現這一塊,「是不能抗拒的」,由不得你。「那麼誰去攀緣它呢」?就是第六識的分別心。「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生命是兩個重點: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兩個產生互動的作用,業力去牽動你的心,你的心力,「然後,牽動你的心力去造業」,然後「又加強了業力」,所以這兩個就產生一種輾轉的循環力量。

  這段很有意思喔,你現在是不是造了很多煩惱業呢?你的業力,阿賴耶識裡面,譬如說,你好色,你看到女生就喜歡,你的阿賴耶識裡面有好色、好YIN的業力種子。你起了一個妄心起來以後,有這個緣,剛好出現一個女子在你前面,你的業力牽引著你的妄心產生互動作用,然後你又去造業了,你又去愛上這個女子了,又犯了邪YIN了,又加強了業力了,你又在YIN業上又加強了業力了。

  所以第二段探討的是,你現在的所有的人事物,凡正依二報環境,誰變現的?第八識的阿賴耶識變現的。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末那執著,它來產生這個生滅現象,就是業力跟心力。

  第三,第三個重點,心力、業力。佛說,「恆轉如暴流」,生命如水流,「相續」與「變化」。那麼這一段就引用唯識學裡面的道理。心力跟業力的一種互動作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偉大的佛陀講出一個譬喻」,「恆轉如暴流」,它這個沒有辦法做主的,它這個一直轉動的,就像什麼啊?一直在轉動,就像那個瀑布的水流一樣,控制不了。我們都去觀光景點看過瀑布,完全擋不住的,這叫「恆轉如暴流」。「就是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生生不息的水流,它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一定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麼這個生命的水流」,在唯識學上講出它兩個特色,「一個是相續,一個是變化」。從過去延續到現在,現在又繼續延續下去,延續到下一世,這是相續,念念相續。那中間又產生變化,種子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

  所以「《楞嚴經》在講生命現象的時候」,它「提出了變化跟相續這兩個概念」,變化跟相續兩個概念。不過《楞嚴經》它提醒所有修行者,「要注意相續這一塊」,因為相續很重要,我們都忽略掉了。「我們一般人都會重視變化,而忽略了相續」,相續的妄心,相續的習性,相續的妄想、分別、執著,那才是關鍵所在,那是「很錯誤的盲點」。

  譬如說,「我們失去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痛苦,因為我們喜歡安穩、喜歡永恆」。其實變化給你痛苦是一時的,但是「《楞嚴經》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實有「粗顯的變化的波浪當中」,你要「注意那種相續的力量」,因為這個對你影響更深遠。

  再來,不要忽略因果相續。「所以《楞嚴經》在修行當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續的概念,它說我們在觀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續的概念」,就是「萬法皆空,因果相續」。「那麼《楞嚴經》說,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由相續的因地而來」。

  如果是惡的雜染相續,我們是否有能力改變它的相續力量呢?答案是沒辦法。譬如說,你這種相續的果報就是,你前世造了殺業,你這世到人間來,你受的果報是短命多病。你短命多病以後,又去造殺業,又去吃動物了,來滋補你的身體,這個叫相續的果報。相續的果報從哪裡來的?從過去生相續的因來的。那麼你現在,我們反過來說,你想改變短命多病的這個身體、這個業力,譬如說,你聽了善知識勸你放生,「你把放生當做你的願望」,你發願,我說我放生,「當做你的目標」、當做你的人生理想,你經常去做,就是你要改變這個相續的力量,這相續的因啦。

  那麼你現在發了個願以後,你想要去放生,它產生一種相續的力量。你在因地中就開始,心中開始「數數現行」,你那個「深生好樂的那種相續的力量」就生出來,「你特別要注意」,「它對你的影響既深且遠」。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說,「它認為生命不是改變你一時的情緒」,你一時起善念、一時起惡念,「這個都沒有太大意義,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改變你那種相續的功能,這個才是根本的問題」。也就是說你相續的惡念必須把它斬斷,那相續的善念要不斷地提升,因為剛才我們討論過,相續的果報是由相續的因來的。

  那為什麼雜染會相續呢?必須要找到病根。雜染就是我們的妄心,為什麼會相續?必須找到病根。為什麼繼續往火坑跳呢?譬如說啦,你造邪YIN的罪,將來是一定是炮烙地獄,那麼你為什麼要繼續往這個火坑跳呢?為什麼一直在犯邪YIN呢?你必須找到病根。所以我們現在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斷除雜染相續的時候,一定要找到病根」。「為什麼你會相續」呢?為什麼你一直會起YIN的念頭?為什麼YIN的念頭,你一直縱容它呢?你一直會生起這個邪YIN的妄想、邪YIN的念頭?為什麼一直它相續呢?

  譬如說,你以前犯了一個邪YIN,你起了一個妄想,去犯了邪YIN以後,產生了一個人財兩失的一個果報。你隔了一段期間以後,你那個邪YIN心又起來了,那個相續心又來了。

  所以「當我們的生命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為什麼「一個人會一錯再錯地錯下去」?譬如說邪YIN或者偷盜、或者是殺生,這個都可以用這樣做比喻。他為什麼一個人一錯再錯?他明明偷盜又被警察抓了,又去關了,放出來以後,他又去偷了,因為那個相續心沒有把它斬斷。邪YIN也是這樣,殺生也是這樣,他一錯再錯地錯下去,到最後,無可挽救。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你做了第一次的時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又「很想做第三次」呢?「控制不了」,殺生、偷盜、邪YIN都是一樣的,你控制不了。

  那個推動你去繼續往火坑跳的,那是誰呢?是什麼力量呢?那相續的力量是怎麼來的?

  譬如說,你一直起那個邪YIN的妄心,那種力量。我也曾經聽過很多師兄師姐打電話給我,他說,我沒有辦法控制邪YIN,那個妄想很多,想很多,就是那種相續力量一直冒出來,是怎麼來的呢?你明明知道說,根本不能這樣做,也有學佛的跟我講,他控制不了。

  有一次,上海一個年輕人來參加我們萬人念佛,他就跟我講,他說,老師,我跟你講,我雖然學佛了,我也念佛,我聽淨空法師講經,可是我常常起那個很邪惡的那種YIN的念頭,怎麼辦呢?就這裡講的,你明知道說,不能這樣做,可是「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種相續的力量是誰給你的」?就是妄想,邪YIN的妄想。

  再來,我們討論,第七識干擾第六識,成「因地的相續」。第七識再結合第八識,成果報的相續。這裡就要點出問題的所在,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末那的執著,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倉庫,所以第七識干擾第六識,成「因地的相續」,第七識再結合第八識,成「果報相續」。

  唯識學說因為你有第七識的自我意識,最可怕的是什麼?就是唯識學裡面講「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當我們出現一個煩惱的時候,本來煩惱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本來就是生滅」的。但是第七識向內干擾第六識,構成「因地的相續」,它會繼續地,執著地,這個念頭繼續執著下去。當第七識「跟第八識結合的時候,構成果報相續」,所以第七識是罪魁禍首,就是執著。也就是說,你第六識去分別的時候,你第七識執著,去犯了這個邪YIN的罪業,那個第七識執著,堅持要這樣去做。

  所以生命的輪回,因地錯誤相續,我執造成。要怎麼樣?要改變六道的水流成佛道的水流。必須改變對治第七識,否則持戒、布施、善念,均成輪回的水流。「所有生命的輪回、所有因地的錯誤的相續,都是自我意識造成的,沒有其它的問題」。

  那麼「你的問題出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會一個人做錯事?「會一錯再錯」呢?

  因為你有占有的欲望,你想「掌控這一切的人生」,「一種自我主宰的概念,這個概念害了你」。如果你不對治第七識,「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實你生命的本質」,這個水流還「是很難改變的」。你可能只修到福報而已,但是你還不能夠離開這個三界。雖然你持戒有持戒的福報,布施、善法都有這個福報,但是你必須要改變水流,就是那個執著,那個相續心。

  「所以當我們考慮要把水流,從一種六道的水流」,就是會在六道裡面不斷輪轉的這個水流,因為你相續心不斬斷的話,它就是持續地在六道裡面,這個水流裡面不斷地循環、不斷地相續。所以「一種六道的水流」要「轉成一種往生的水流」,就往生佛國,要帶業往生,轉變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須要面對自我意識,「就不是斷惡修善可以解決的問題」。

  我們上一回提到,斷惡修善只是說,你上一世修得好,這一世到人間來住五星級飯店。但是總有一天一定會福報享盡,那可能就是住的不是五星級的,可能是殘破不堪的三惡道的房子。所以斷惡修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要斷除你惡念的相續」,「必須把自我意識挑出來」,就是把我執,你必須把它挑出來,去「面對它、處理它」。因為病根不除,「春風吹又生」。你縱使累世做善事,也是在輪回中,因為你沒有斷相續的自我意識。所以要把它當成一個修行的重點。

  所以「從初發心的資糧位到究竟位」,都是「面對自我意識」,「因為它是病根」。這個病根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執著,第七識的末那執著,我們縱容了這個自我意識的相續。所以你看《大乘起信論》裡面,「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無明業相起來以後,就有能見相跟所見相。再來是智相,就分別了。然後相續相,相續相就是那個相續心所造成的。然後就執取相,那個執取相就是第七意識的末那執著。再來,計名字相。再來,起業相,就造業了。最後,業系苦相。

  所以「這個病根不斷,春風吹又生」。所以「所有的修行到了來生」,還是「前功盡棄」,因為「相續的力量沒有斷」,「你只是斷它的枝葉」而已,到春天來的時候,它又繼續犯錯了。「也就是說我們輪回到現在」,我們也做了很多善事,但是為什麼我們繼續輪回呢?「因為你沒有斷相續」心,相續的自我意識。所以我們先要把這個相續的自我意識,我們必須把它轉成南無阿彌陀佛。

  當你南無阿彌陀佛念到老和尚說的,念到我空了,把我都念掉了,你把煩惱伏住了是功夫成片,你念到把我念掉了、念空了,那是方便有余土。所以我們為什麼會繼續輪回?因為你沒有斷相續心。所以這個唯識宗,它就是「把這個斷除生命的相續——所謂自我意識」,把它當成一個修行的重點。

  今天我們因為提到這一段,有提到,帝君多生以來,從元旦到除夕,「何日而非聖誕」,我們就在探討,剛才我們跟大家講的這個題目,就是說,誰決定了輪回。就是第七識的末那執著,結合第八識的阿賴耶識,只要是來自於你雜染的相續心,還有因果相續。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惇睦親族】。我們看經文:

  【帝君曰。予在京周十年。久違桑梓。一日見周公鸱鴞詩。恻然有感。因告老乞骸。既歸裡。見族人多貧。遂興義莊。困乏者。周急之。疾病者。療治之。男女長成者。婚嫁之。子弟俊秀者。教養之。聞風者翕然相效。義莊滋廣。

  按。時帝君以岐黃之術濟人。經理義莊。皆帝君之子也。】

  我們看這一段的名相注釋:

  『惇睦』,《說文》,「厚也。」這個「惇」就是厚。「惇睦」的意思就是笃愛和睦。

  好,我們看下面這個,『京周』就是周朝的首都周京,也就是鎬京。這個字也可以念鎬(ㄍㄠˇ),也可以念鎬(ㄏㄠˋ)。念鎬京是指今天的陝西西安,古代叫長安,現在改稱西安,是周朝的京城。這「京周」。

  那『桑梓』是桑樹和梓樹,古代的人住宅旁邊,都會種植桑樹以養蠶,種梓樹以制作器具。在《詩經•小雅》篇裡面說,「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後來是指故鄉家園叫「桑梓」。所以我們現在有時候說,我回故鄉服務叫服務桑梓,這個典故是從這樣來的。

  再來,『鸱鴞詩』,「鸱鴞」是一種鳥,牠頭部圓形的,有點像貓頭鷹,這叫「鸱鴞」。那麼「鸱鴞詩」是周公寫的一首詩。

  好,我們看《詩經》的〈豳風〉篇,這個字念豳(ㄅㄧㄣ),是古代的地名,在今天陝西的地方。〈豳風〉篇名裡面,《詩序》,「《鸱鴞》,周公救亂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鸱鴞》焉。」

  當時因為周公他想要平定四國之亂,為了周朝,他要平定四國之亂,叫「周公救亂也」。那麼「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可是周成王年幼,不知道周公的用意以及周公的用心良苦,叫「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周公為了表達他的心志,表達他的大公無私,是為了周朝的長治久安,所以周公就寫了鸱鴞詩,贈給成王,「公乃為詩以遺王」。

  再來,『乞骸』,「骸」就是骨骸。「乞骸」,古代稱大臣辭職,使這個骨骸可以歸葬鄉土,這叫「乞骸」的意思。告老還鄉,大臣辭職要告老還鄉叫「乞骸」,要落葉歸根。

  好,接下來,『義莊』,「義莊」是古時候在親家族裡面,它有設置這個贍濟族人的田莊。像《宋史•范仲淹傳》,「置義莊裡中,以贍族人。」范仲淹他有設義莊在他的故鄉,來救濟他家鄉的族人。這個以後我們會來介紹范仲淹他的善行。再來,『周急』,「周急」,「周」是救濟、援助。「周急」就是救濟他人急難。

  『翕然』,「翕然」,這個字念細,「翕然」,「翕然」就是一致的樣子。

  『岐黃』,岐伯及黃帝,相傳為醫家之祖,後來以岐黃為中醫醫術的代稱。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惇睦親族」就是團結親族,大興義莊。帝君說,我在京城十年,離別家鄉很久了。有一天,讀到周公的《鸱鴞》詩,憂傷而感動,有懷鄉之情,就向朝廷告老還鄉,埋骨故土。回家後,看見宗族中,人多貧窮,就倡議建立義莊,有困難的就救濟,有疾病的就幫助他醫治,男女長大就幫助他嫁娶,聰明伶俐的就幫助讀書。這種做法一一推廣,大家都一齊來仿效,義莊就愈來愈多了。

  看下面這個『按』,「時帝君以岐黃之術濟人,經理義莊皆帝君之子也」。這段的白話意思是說,這時候帝君用岐黃醫術來救治人民,經營辦理義莊的,具體負責的都是帝君的兒子。

  這個「義莊」,范仲淹,我們知道他的福報有八百年,以後我們在講《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我們會介紹范仲淹的福報從哪裡來。當時他經營義莊。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義莊」,就是「為了團結親屬和族人,范仲淹出資為家鄉蘇州的族人設立」了「義莊」跟義田」。義莊它提供了白米,提供義米,救濟貧窮的族人,「並且為科舉考生提供資助」,期待他們擔任官職之後,回鄉繼續「反饋同族」。若族人當官,就「族人任官,則停止供給義米」,如果他們這個族人裡面,有人考上功名了,那就停止供給這個義米。

  受范仲淹的影響,范仲淹的「好友李師中也買田數千畝」,設立了「義莊周濟宗族中的窮人」。范氏的「義莊的出現」,象征著中國「宗族組織的誕生,影響深遠」。在「皇祐元年」,范仲淹在杭州擔任知府的知縣的時候,「知杭州期間」就是在那邊當知府的時候,當縣長的時候,他「出資購買良田千畝」,設立了「范氏義莊」,在今天的蘇州范莊前景范中學,用於資助范氏的族人。

  這是范仲淹的義莊的由來,因為剛好這裡面有提到義莊,我們附帶提一下義莊的由來,以後我們在講到《陰骘文》的時候,我們還會再特別詳細介紹范仲淹的善行。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初聞佛理。帝君曰。予在朝時。聞方外之言曰。西方之國。是天竺國。非極樂國。有大聖人。是釋迦牟尼佛。非阿彌陀佛。不言而自化。無為而自理。以慈悲為主。以方便為門。以齋戒為常。以寂滅為樂。視死生如朝暮。等恩仇如夢覺。無憂喜悲憤之情。蓋知浮生不久。而求無生者也。予嘗慕之。及辭榮歸。道逢隱者。行歌於市。深契於衷。予乃下車拜懇。行歌子仰天而歎。指予以心印。授予以正訣曰。此西方聖人歸寂法也。子能念而習之。可度生死。證無量壽。若得到於彼岸。則可成正覺。如中道而廢。猶不失為神仙。予受教後。塵緣既畢。百慮俱灰。時值仲秋。會集親朋。留頌而逝。頌載化書。】

  好,我們來研討這一段。我們看這一段的名相注釋:

  『方外』,方外猶言世外,在《莊子•大宗師》曰,「彼游方之外者也」。所以現在指僧道、出家人叫「方外」。

  『齋戒』,「以齋戒為常」,齋戒是「清除心的不淨」叫「齋」,「禁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以「守戒以屏絕一切嗜欲的意思」。

  那齋戒當然最有名的,我們佛教界最好的一個修行就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清淨一日夜,出家種子成聖果。

  那麼我們來介紹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是為了「讓在家的男女二眾」,能夠種出出世的解脫的善根。「而受戒的人,必須一天一夜離開家庭,到僧團去居住」。當然現在都是開方便哪,到佛寺去受八關齋戒,晚上是可以回家,有開這個方便的緣,像我們萬人念佛,我們都是受一天的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是可以回去的。「學習出家人的生活」。

  「『關』」是『禁』的意思,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也就是關閉殺、盜、YIN等八種罪過,使之不再犯,稱為八關」。

  「『齋』,就是正午之後,不可再進食之意」。在「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

  這八關齋戒,是出家在家都可以受持。

  我們現在來介紹八戒的戒條:

  一,「不殺生」。

  就是不故意去殺害有生命的眾生,人、動物、小昆蟲或者墮胎,這是不殺生。

  二,「不偷盜」。

  對於一切財物,乃至於一草一木,不是自己所擁有的,不能去給它拿,不論用什麼手段,「如騙取、強奪、霸占」,這個都算偷盜。這不偷盜,二,不偷盜。

  三,「不YIN欲」。

  不YIN欲是「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稱為YIN」。受八關齋戒的時候,夫妻「要禁止正YIN」,就是正當夫妻也不行。這是三,不YIN欲。

  四,「不妄語」。

  「不說謊、搬弄是非」,不「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

  五,「不飲酒」。

  「不喝酒,乃至於不勸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飲酒」。

  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這是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廣泛的來說,受八關齋戒這一天,不能擦香粉,不能擦脂粉,不能噴香水,不能塗香膏、口紅,耳環也不能掛,包括一切的飾品,「色彩鮮艷的衣服」,以及「跳舞」、「賭博」、看電視,統統不行,「皆不可以」。這是這一條,第六條。

  再來第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現在都是柔軟舒適的,外國的這種彈簧床,受八關齋戒的時候,不能睡這種舒適柔軟的高廣大床,這個會讓人家心生YIN念,所以不適合坐臥。

  第八,「不非時食」。

  即過了日中之後,除了喝水,或者蜜水,不能再吃任何食物,叫不非時食。像今天就是六齋日,受菩薩戒,今天是六齋日,像學人今天就持六齋,今天就是不非時食,就過午不食。

  好,那受八關齋戒的功德是什麼呢?

  受八關齋戒,就是你過一天一夜出家人的生活。你今天受完一天八關齋戒,到明天你手掌伸出來,見到明相,就是說你手掌伸出來,可以看到你的手掌,才可以吃東西,第二早上起床看到手掌的明相,你才可以用早齋,這樣是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如果你還要再受,就必須要再舉行儀式。

  所以受八關齋戒,就是為了修戒定慧,又能夠「忏罪、消災、增福、增慧」。如果能每月六齋日,六齋日就是每個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後兩天,月底的最後兩天受持,那麼這樣子六齋日所得的福德不可思議。雖然只有一天一夜,但是如果能夠受持清淨,它的功德很大,不可限量。

  在《無量壽經》裡面,經雲,「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就是你在人間八關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在極樂世界為善百歲。

  《優婆塞戒經》雲,受持八關齋戒,除了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滅。你看,你如果是受持八關齋戒的話,除了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逆罪以外,其他一切罪,悉皆消滅。所以受八關齋戒非常地殊勝,這在《優婆塞戒經》裡面有這樣的開示以及經文。

  又說,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關齋戒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所以佛陀為了讓在家居士有機會種出家善根,特別是制定這個八關齋戒,讓後世眾生因持戒而獲得安樂。

  這是提到「齋戒」,我們特別舉出八關齋戒。

  再來『寂滅』,「以寂滅為樂」,這個「寂滅」,梵名涅槃的譯語,就翻譯成華語叫涅槃,「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雲寂滅」。

  這個寂滅,圓寂,我們要特別來介紹涅槃。「修學佛法最後歸趣在求證涅槃,那麼學佛修行的人,當然要徹底明白它,不可以輕忽它」。

  到底涅槃是什麼東西呢?我們來介紹一下:

  「涅槃的意義」。「涅槃是梵語」,順古現在也稱叫涅槃,又稱「泥洹」。古代翻「滅度」,或者「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玄奘大師翻為「圓寂」。這就比較完善啦,因為是寂滅、滅度、解脫的意思。在《大智度論》裡面說,「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剛才講說,玄奘大師翻為「圓寂」,所以涅槃又叫寂滅,寂滅又叫涅槃,玄奘大師把它翻為「圓寂」。

  圓寂的意思是什麼呢?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寂」。所以佛陀在雪山童子的時候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以寂滅就是圓寂、就是清淨心。

  所以簡單地說,「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解釋說,「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三惑煩惱徹底消除。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這三惑煩惱徹底地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二種生死」就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完全度脫」。「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得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圓寂」。這樣各位就明白了,圓寂。就是說,剛才我們提過,「三惑煩惱徹底清除」,就「福慧二嚴做到圓滿」,三惑煩惱完全斷掉,二種生死永遠度脫。「福慧二嚴」做到圓滿叫「圓」。三種煩惱,三惑煩惱徹底消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這叫「寂」。這樣叫「圓寂」。

  涅槃有兩種,一種是有余涅槃,一種是無余涅槃。有余涅槃跟無余涅槃,我們從小乘跟大乘來探討:

  「就小乘方面」來說,「證得阿羅漢」,「阿羅漢果」,「對於招感生死業因的見思惑」,雖然已經斷盡而不再生起了,但是還有前業所招感的生死果報,這個身體還沒有滅,這個身體的生命還在。阿羅漢他在當生成就了,他見思惑已經斷掉了,會招感生死的這個業因,這個見思惑他已經斷掉了,但是他身體還在,這個前業所招感的生死果報身還沒有滅掉,這個叫「有余涅槃」,這個叫有余涅槃。

  如果連以前煩惱業障所招感的身體也滅了,就阿羅漢已經圓寂了,他已經往生了,前面的煩惱業所招感的這個業報身也滅掉了,他「不隨業受生死」,這個叫「無余涅槃」。

  簡單地說,有余涅槃就是,阿羅漢他還活著,這個業報身,這個前業所招感的生死果報身還在,還沒有滅,這叫有余涅槃。

  無余涅槃就是他滅度了,這叫無余涅槃。

  這是小乘來說。

  「就大乘」來說,「若變易生死因盡為有余涅槃」,變易生死的「果盡為無余涅槃」。這是大乘的有余跟無余涅槃。

  「就大小相對」來說,小乘所證得的涅槃叫有余涅槃,「因為他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塵沙、無明煩惱未斷,變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

  所以就大乘跟小乘來說,小乘所證的涅槃,他是有余涅槃,因為他還沒有破塵沙煩惱,還有根本無明,他還有變易生死未了,所以稱為有余。「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則為『無余』」,因為他「三惑全斷」,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全斷,「二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永滅」,則「再『無』其『余』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故曰無余」。

  此為大小相對的有余、無余的涅槃,我們做這樣的解釋。

  所以小乘雖然不算圓滿解脫,可是他已能夠了脫分段生死,因此,也稱為涅槃,這個叫小涅槃,佛陀稱它們叫偏真涅槃。他三德祕藏裡面,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阿羅漢只「具解脫一分」,就是他恢復了解脫德,但是法身德跟般若德沒有開發出來。

  「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可就不同了,它是圓斷煩惱、圓滿解脫、圓證三身」,就是清淨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圓獲三智」。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具備」。常樂我淨「四德不缺」。這個是大乘的涅槃,叫大般涅槃,我們一般叫做大般涅槃。

  好,這個是「寂滅」,又稱為圓寂。這個「以寂滅為樂」,就是圓寂的意思,在玄奘大師是翻圓寂,我們剛才已經有提過了。以前在玄奘大師之前,都稱為「寂滅」。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個,『無生』,這句很重要,「無生」。涅槃的真理,「無生滅,故雲無生」。在《圓覺經》裡面說,「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轉輪生死。」

  所以我們來講這個「無生」,這是一個開悟的境界,我們就從高僧大德開示中來領悟何謂無生的境界,就是「而求無生者也」,這裡面提到這個「無生」。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彌勒菩薩未來「在龍華樹下三會成佛」。無論哪個宗派,目的都是要成佛,「但如果弄不清楚『佛』的意義」,修行就沒有方向,會「空過一生」。

  在事相上來說,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是事上的成佛」。所以「成佛就是成道」,「有羅漢道」、有「緣覺道」、有「菩薩道」、有「佛道」,「所以成道也有層次上的差別」。

  「理上來說」,「佛」,就指這一念,當下「這一念心」,「菩提心、涅槃性。菩提和涅槃沒有形相,是無相」的,就是指我們當下這一念心,所以修行的共同目的,「無論是聲聞、緣覺、菩薩,最終都要證到菩提、涅槃的境界」。

  我們「淨土宗說『花開見佛』,禅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密宗講『即身成佛』,所見的『佛』、所成的『佛』,都是指菩提、涅槃」。這個我們必須要明白,否則你不知道什麼叫無生。就是淨土宗講說,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說「花開見佛悟無生」,見的佛是什麼佛?禅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什麼佛?這是見什麼佛?密宗講「即身成佛」,成就什麼佛?這個佛你要搞清楚,這個佛是誰?這個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它是指菩提、涅槃。

  「因此,要成佛就要見性。佛性就是覺性、靈性」。所以修行必須要「知道佛性在哪裡」,「如果不知道」,那修行就沒有方向跟目標。「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最終統統歸於「自性菩提」、「自性涅槃」。

  「人人都有自性」,所以六祖大師不是跟我們講嗎?皈依佛,皈依覺,皈依覺而不迷;皈依法,就皈依正而不邪;皈依僧,皈依淨而不染,皈依自性的覺正淨。所以你看六祖大師他也是這樣說啊,皈依自性的覺正淨啊,皈依自性三寶、自性的菩提、自性的涅槃,「人人都有自性」嘛。

  所以「淨土宗說」,我們淨土法門說,「花開見佛悟無生」。

  「花開見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悟無生」。

  所以「這個佛是指我們內心的佛,不是外面的佛」。「一般人認為」,見佛就能得到解脫了,「假使如此」,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善星比丘為什麼墮入惡道呢?「就證明見佛是見自性佛」。「花」是指蓮花,它「是一個譬喻」,蓮花是譬喻的意思,表「我們這一念心像蓮花一樣」清淨。

  「何謂不染著六塵境界?」譬如,髒的水你倒到蓮花上面,「蓮花也不嫌臭」,你「香水噴到蓮花上,蓮花也不覺得香」。「換句話說,遇到不好的境界,心不嫌棄、不排斥」,「遇到好的境界」,心也不貪著。「《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無染著,無住生心」。

  所以「修念佛法門」,乃至於「聽經聞法,忽然契悟念佛的是誰」,這禅宗講,念佛人是誰,「能聞的是誰」,就是見到「我們本具的佛性」。

  那黃念祖也跟我們講,黃念祖在《大經解》裡面講,印光大師也說,我們念佛法門,念到後來,我們會跟禅宗這樣的境界是一樣的。

  印祖印光大師說,暗合道妙,潛通佛智,巧入無生,業謝塵勞,帶業往生。這個潛通佛智,巧入無生,這在《印光大師文鈔》開示裡面,有很多這種印祖的開示。黃念祖老居士也是這樣說,就是我們念佛法門可以暗合道妙,可以跟我們的菩提自性不謀而合,會潛通佛智,巧入無生,就跟無生相應了。你念到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亂,再提升到理一心不亂,你就巧入無生了,你就證到無生的境界,那就是什麼?念不退了,法身大士的境界了,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巧入無生。所以見到本具的佛性,悟到無生。

  所以無生是什麼?無生就是它不起心、不動念。

  沒有念頭生起來,也沒有念頭滅掉。因為你念頭如果生起來,你生一個惡念就生到惡道,你起了一個「五戒十善的念頭」,你就「生到人道」跟「天道」。你如果「證到四谛寂滅境界」,你就「生到聲聞道」。你「證到十二因緣,是緣覺的果位」。如果「修六波羅蜜,就生到菩薩的世界去」了。

  所以無生是什麼?一念不生,就是六祖大師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那一念心,那樣的境界叫無生,就離開善惡對待了,惡念也不生,善念也不生,「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所以無生就是,你如果一直想過去,那就有過去,那過去還是過去了。「所以,不想過去,也不住在過去的心境當中」。「也不想未來」,「一般人常常想」,未來到哪裡去,未來還是一個妄想,你再想還是空想。所以「現在一起心、一動念」,就是「屬於生滅,就不是無生」了。

  「所以,過去也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也不要想,這就是無生」的境界。無生就是「沒有生滅」、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菩提」、就是「涅槃」,這是真正的佛法。

  在這個地方,因為無生是一個開悟的境界,我們就引用祖師大德他們的開示來解釋「無生」。

  再來,『行歌』,「行歌」就是邊走邊唱歌。借以發抒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意向跟意願,這叫「行歌」。有個唱歌,「行歌於市」。

  『深契於衷』,「契」就是投合、切合,「衷」就是內心。指非常契合我的心。

  『拜懇』,拜托祈求。

  『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義」。那麼禅宗它是「不立文字」的,它「不依言語」,所以它是「以心傳心」,「以佛心印定眾生心,證不二相」。這叫「心印」。

  『仲秋』,「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即陰歷八月。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初聞佛理』,萌發善根。帝君說,我在朝廷的時候,聽到修道人說,西方的國家(是印度,不是極樂世界),有位『大聖人』(是釋迦牟尼佛,不是阿彌陀佛),不用言語就能自然感化眾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國家。以慈悲為主導,以方便為法門。以整潔身心為入手,以離一切相,滅貪瞋癡,入於本體寂靜,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為法樂。把生死看成朝暮,把恩仇看成作夢,夢醒了全無。不因外境干擾,而生憂喜悲憤之情。因知道人生短促,所以求無生無滅。我曾經很敬仰向往學習這樣的這些道理。

  等到我辭退官職,榮歸故裡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位隱居的人,在鬧市中唱歌,他的歌跟我的心意很相契合。於是我下車禮拜,誠心向他請教。唱歌的人就仰天歎息,把心印指示給我,把要訣教導給我,說,這是西方聖人歸向本體寂靜的大法,你能夠念它學習它,可以解脫生死輪回,證得無量壽。如果能走到大道的彼岸,就能覺悟一切而成佛。如果中途就停了,也不失作神仙。

  我接受他的教導之後,就知道世間的緣分已經盡了,就把一切想法都放下來。到了中秋,匯集親朋,留下偈頌而離開人間。這個偈頌記載在《文昌化書》上面。

  好,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按。或疑佛教自漢明帝時。方傳東土。帝君當日。何自而聞方外之言。然歷觀記載。乃知西周之時。此間已有佛法。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為釋迦如來降誕之辰。其時但見日有重輪。五色祥光。入貫太微。徧照四方。宮殿震動。河井汎溢。王命太史蘇由筮之。得干之九五。曰。此西方聖人降誕之相。卻後千年。教法來此。王命镌石記之。置南郊祠前。出周書異記。及金湯編。至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穆王造中天台以居之。出列子。故山西五台山。及終南山。倉颉造書台。在秦地都城南二十裡。檀台山。在唐時玉華宮南。數處。皆有穆王所造佛寺古跡。而列子。仲尼篇。亦引孔子之言曰。吾聞西方有大聖人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孔子又有一書。名三備卜經。次篇幾章。亦言西方聖人事。唐敬宗時。猶見有人引及此書。】

  好,我們先到這一段告一個段落。

  我們看這一段的名相解說,名相注釋:

  『周昭王二十六年』,「周昭王」,姓姬,名瑕,西周第四代國王,周康王之子。「周昭王二十六年」,為公元前一O二七年,釋迦牟尼佛降生。

  『重輪』,日、月周圍光線,經雲層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作為祥瑞之象。

  『五色』,指各種顏色。

  『入貫太微』,「微」,太微星,是星垣的名字、星垣的名稱,三垣之一。《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權、衡。」「衡」就是太微星,「三光之廷」。「貫」是穿通、通達、貫穿。就五色祥光上達太微星這個意思,叫「入貫太微」的意思。

  『汎溢』,水面向四處漫流。

  『筮』就是占卜。

  『干之九五』,「九五」是《易經》卦爻的位名,「九,謂陽爻」;五,謂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經•干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雲『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所以是九五至尊是最高的境界,「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按,謂「德備天下,為萬物所瞻覩,故天下利見此居王位之大人」。這是指什麼?進德修業完備,始成聖人,始能得其位,聖人與萬物相感,聖德無所不合,天下蒼生見之皆蒙其利。以上祥瑞皆與佛之興教相應。這個叫做「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

  再來,『教法』,「謂一切無漏善法。教化眾生,能破無明煩惱業障也」。「無漏」就是「不漏落生死也」。這是《三藏法數》裡面的解釋。

  『镌』,雕刻,「镌石」。

  『化人』,「神佛權自變形為人者」,就是神佛變化為人,以神佛之神通力化作人形者,這叫「化人」。「《列子》曰:『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這個「蕩蕩」是廣大的意思.

  這句出自《論語•泰伯》篇,「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這就是指一般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其德之偉大,就是西方的大聖人,就釋迦牟尼佛之聖德廣大,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個叫「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的意思。

  好,我們先看這一段前半段的白話解:

  有人認為,佛教從東漢明帝時,才傳到中國,就會懷疑,帝君當時從什麼地方聽到僧道中人的話呢。但是,只要從頭到尾查考一下歷史的記載,就知道西周的時候,我們這裡已經有佛法了。我們知道,佛法是從東漢明帝永平十年才傳來中國,那時候竺法蘭、攝摩騰兩位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在河南洛陽的白馬寺翻譯《四十二章經》。

  所以說如果佛法正式傳進來,是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但是這裡記載,在「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的聖誕,這時候就見到太陽出現雙輪,「五色祥光」,射向太微,遮沒了星光,光明遍照四方,『宮殿震動』,河井之水猛漲。周昭王就叫太史官蘇由占卜,得干卦九五,蘇由說,蘇由報告皇帝說,這是西方聖人誕生之相,過後,再一千年過後,佛法就將傳來我國。周昭王就將這一段話雕刻在石頭上面,記下這件事情,放在『南郊祠前』。這一段是出自《周書異記》及《金湯編》裡面有這一段歷史記載。

  到周穆王的時候,西方國家有神人來中國,出入水火,貫穿金石,翻轉山河,移動城邑。周穆王建造中天台讓他住在那裡。這是出自《列子》篇裡面,《列子》裡面有這樣記載。因此,山西的五台山,陝西的終南山,『倉颉造書台』,在秦都,在秦朝都城南二十裡,『檀台山,在唐時玉華宮南』,幾個地方都有周穆王所建造的佛寺古跡。

  在《列子•仲尼》篇裡面也有引用孔子的話說,孔子說,我聽說西方有大聖人,不用治理而天下太平,不用勸說而自有信仰,不用教化而自然實行,廣大無邊啊,俗人無法來說明。孔子又有一本書,叫做《三備卜經》,其中有一些篇章,也說到西方聖人的事跡,唐敬宗的時候還見到有人引用這本書。

  好,我們看下半段:

  【又嘗考秦缪公時。扶風得一石像。缪公不識。置馬廄中。公驟得疾。夢天神谪譴。問諸侍臣。由余答曰。臣聞周穆王時。有化人來。雲是佛神。穆王信之。於終南山。作中天台。高千余尺。址基現在。又於倉颉台。造三會道場。君今所患。得毋此耶。缪公曰。近得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今在馬坊。將非此欤。由余見之。駭曰。是矣。高麗。日本。昔年佛法未至時。土中有祥雲湧出。皆掘得阿育王塔。公迎置淨處。像忽放光。缪公以為瞋怒也。宰三牲祭之。時有善神。擎擲遠處。公大懼。以問由余。由余曰。臣聞佛好清淨。不進酒肉。愛惜物命。如保赤子。君欲祠之。果餅而已。公大悅。欲造佛像。而無其人。由余曰。昔穆王造寺之側。應有工匠。遂於倉颉台南村。得一老人名王安者。年已一百八十。自言曾於三會道場。見人造之。今年老不能。於是復於他村。購得四人。造一銅像。公喜。於土台上建重閣。高三百尺。以供養之。時號為高四台。出天人感通記。及法苑珠林。而揚雄劉向。尋覓藏書。往往見有佛經。然則孔子所語。及帝君所聞。有自來矣。惜教未東來。言之略耳。】

  好,我們看這一段的名相注釋:

  『秦缪公』是春秋秦國的國君,在位三十九年。

  『扶風』,在今天的陝西省。

  『廄』是馬房,馬住的地方。

  『驟』,就忽然。

  『谪譴』就是譴責。

  『由余』是人名,出生跟死亡時間不詳,他是春秋晉人,逃亡入戎國,後來向秦國降靠,就是投降到秦國。「為秦謀伐戎之策」,替秦王獻策如何去討伐戎國。秦缪公重用由余,「益國十二,拓地千裡」,用了由余以後呢,這個國家有十二年的太平安定,而且秦國的土地也增加了千裡。「遂霸西戎,著有《兵法》六篇」。這個是「由余」。

  『駭』就是驚懼。

  『阿育王』是古印度摩竭陀國國王,「初奉婆羅門教」,後「改信佛教」,「為大護法」,「於國內建八萬四千大寺」、「八萬四千寶塔」,「派遣宣教師,於四方傳法,使佛教發揚於國外」。

  『三牲』是牛羊豕,就是牛羊豬,「三牲」。

  『擎擲』,「擎擲」就是舉起而拋出去。

  『購』就是懸賞征求。

  『揚雄』是西漢的作家,西漢的文人,揚雄。

  『劉向』,他也是漢朝,漢朝的文人,他是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劉向。

  好,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曾考證秦缪公時,陝西扶風發現有一座石像,缪公不了解不認識,就把這個石像放到馬棚裡面。

  秦缪公突然生病了,就夢見天神譴責他,譴責自己。醒來以後就問身邊的臣子了。

  由余就回答說了,我聽說周穆王的時候,有神人來到我國,說是佛神。周穆王信奉他,在終南山做中天台,『高千余尺』,今天這個基址還在。又在倉颉台建『造三會道場』。大王您今天得病,原因可能是在這裡。

  秦缪公說,最近發現一個石人,衣帽不是現在所制的這個樣子,它衣帽不是現在我們所穿的這個樣子,現在把它丟在馬棚裡面,難道是因為它引起的嗎?

  由余一見,由余過去看,驚駭的說,正是佛神呢。朝鮮、日本往年佛法沒有傳過去的時候,土中也有祥雲湧出,挖開獲得阿育王塔。

  秦缪公就恭迎這個石像放在清淨的地方,石像忽然放光。秦缪公以為是神像發怒,就殺了三牲來祭拜它。這時候出現一位善神,就托起了祭品高高地拋向遠處。

  秦缪公非常地恐懼,就問由余了。

  由余說,我聽說佛好清淨,不喜歡吃肉,不喜歡喝酒,不吃酒肉。愛惜物命,就像保護自己剛生的孩子一樣。大王你想要祭拜他們,用果餅就可以了。

  秦缪公非常地高興,想要塑佛像,找不到人。

  由余就說了,從前周穆王的時候所建造的寺廟的旁邊,應該還有工匠在啊。就在倉颉台南村,尋找到一位老人,這個人叫王安,可是年紀已經一百八十歲了。他說曾經在三會道場,看見有人塑佛像,可是他現在年紀大了,他已經沒辦法塑像了,無力塑像。

  於是再到其他村子,懸賞征招,最後找到四個人,就塑造了一尊銅像。秦缪公看了很歡喜,在土台上建樓閣,『高三百尺』,來供養銅像,當時叫做『高四台』。

  這個是出自《天人感通記》以及《法苑珠林》有記載。

  從前揚雄,漢朝的揚雄、劉向,要尋找藏書,常常看見佛經。這樣看來,則孔子所說的,以及帝君所聞的,所聽聞的,就有來歷了。可惜當時佛教還未正式傳來中國,未東傳,說得比較簡略一點而已。

  好,這一段的白話解說,我們就解釋到這裡。

  那麼這一段『按』主要是周安士居士他引用這些記載,周穆王跟秦缪公的記載,這些典故,來證明在漢朝以前,甚至在周穆王跟秦缪公的時候,那時候佛教已經傳來中國了,只是記載的不是那麼詳細而已。

  我們最後來引用老法師說的,佛法傳入中國,豐富了中華文化。

  老法師說,世尊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三千年。中國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是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老法師是講二十四年,那麼這裡是講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滅度是周穆王五十二年。那照中國這個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應該是三千零四十多年,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

  什麼叫成佛呢?成佛就是回歸到自性。

  剛才我們提到,菩提自性、涅槃,老和尚也是說,成佛就是回歸到自性。中國古人講法是回歸到本性,中國人講本性本善。民國初年鄉下的私塾,小孩子念《三字經》,《三字經》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成佛就是那個本善,他回到本性本善,中國人叫成聖,成聖人,印度人叫成佛,是同一個意思。成佛跟成聖是等號,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我們中國名詞跟印度不一樣,印度稱佛陀,菩薩是賢人,羅漢,我們中國人講君子。

  可是佛法裡面講的佛陀、菩薩,真正的意思比我們中國聖人、賢人講得更深,講得更廣、更完美,真正是中國人所說的「止於至善」。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中國人完全接受,接受它的智慧,接受它的理念,接受它的方法跟經驗。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老和尚說,它是豐富了中國的本土文化。這個是我特別在這個地方,我們引用老法師的開示。

  所以老法師說,學佛從小乘學起,先學小乘,再學大乘。可是儒家跟道家是中國本土文化,它的內容其實可以代替小乘,比小乘更容易接觸大乘。所以祖師一提倡,大家也就能接受。所以宋朝以後,小乘就衰微了。所以老法師為什麼說強調扎三個根,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補充一點就是,我們《感應篇匯編》從二O一三年講到今年二O一八年,講了五年,總共錄了二百六十二集,還有重講第一集到第二十四集,還有特別第一集至第四集,總共錄了二百六十六集。都是東北太上共修網他們這些聽打小組的努力,大家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法喜充滿。現在我們《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也是由東北太上共修網來擔任這個聽打工作。那麼主事者李斌居士跟我講,目前聽打義工還很欠缺。

  所以歡迎各位菩薩發大心,能夠參加、參與東北太上共修網聽打小組,在網絡上可以用網絡、用在線來聯絡,那麼希望各位踴躍報名。你用百度搜尋,搜尋東北太上共修網,你就可以找到聯絡的方法。那麼歡迎你們加入東北太上共修網《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的聽打小組的工作,歡迎各位菩薩加入,阿彌陀佛,感恩。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上一篇:讀書戒色布施,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要下苦功夫
下一篇:海濤法師:海濤法師:愛生氣的人不要想改變別人,而要改變自己的心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