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回的痛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會努力地學習,為什麼要辛苦地工作,為什麼我們要很忍耐地去維持一個家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自己的生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種本能不需要學習,乃至於一只螞蟻牠都知道要去找飲食,找牠的洞穴,為什麼呢?因為牠要離苦得樂。因為這種離苦得樂的動力,使令我們的人類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發展。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來觀察我們眾生所追求的快樂原來是有過失的,這個必須佛陀出世以後,我們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那麼以佛陀的智慧來觀察,我們生命當中所追求的快樂,有兩種過失:第一個,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是無常敗壞的。它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是變來變去的,它是有得有失的。所以古人說,世間的快樂“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你得到了世間的快樂,你心中是恐怖的,因為你知道隨時會失掉;當你失掉的時候,你心中是傷心憂惱的。所以我們追求世間的快樂,讓我們自己活得非常不寂靜、不安穩,我們老是活在怖畏、活在擔憂中。這是第一個過失,讓你今生不得安穩。

  第二個是最嚴重的,就是來生的過失。它會帶動我們無量劫的生死輪回,因為我們在享受世間快樂的時候,不管這個快樂是來自物質的享受或者是感情的交流,只要是世間的快樂,你一定會產生愛取,你一定會陶醉在這個快樂的感受當中,深生好樂不願捨離。而這種愛取的煩惱,就觸動了生死業力,帶動了煩惱障、報障、業障,就把生死輪回的開關打開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生生世世在三界輪回,因為我們想得到快樂。而不幸的是,這個快樂充滿了陷阱,你只要享受世間的快樂,你就要付出輪回的代價。可以這樣講,你為了短暫的快樂,你必須要生生世世在三界裡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但是你不會記取教訓的,你來生還會做同樣的事情。

  佛在世的時候,有幾位剛出家的比丘,在做完功課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諸位都知道,佛世時候的弟子有外道出家的,比方說目犍連尊者、捨利弗尊者。因為外道有禅定,所以他一但接受佛法的正見,很快成就阿羅漢了,善根深厚。但是佛世的弟子也有一些企業家、政治人物出家的,這些都是有大福報,但是他也有善根。跟佛出了家以後,當然平常跟佛做早晚課,那下了殿以後在家裡閒聊。有些企業家談他過去榮耀的事情、輝煌的事情,講完以後大家就哈哈大笑。

  佛陀在寮房裡面天耳遙聞,他聽到這件事,就緩慢地走出寮房,到了這個比丘討論的地方,佛陀就明知故問說:你們在干什麼呢?比丘就如是如是地報告。佛陀就呵責這些比丘,佛陀講一個偈頌,他說:“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樂?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他說你們以前覺得世間的榮耀快樂,其實是有過失的、是有障礙的。“常在燃燒中”,我們看到快樂的假相,沒有看到後面是有火,有煩惱火、有業力的火、有老病死的火,所以這樣的快樂值得你們哈哈大笑,如此的光榮嗎?

  那麼怎麼辦呢?這個快樂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這個快樂就會帶動生死輪回的痛苦呢?因為我們心中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他不是依止智慧,而是一種直覺式的無明——幽暗之所蔽,這個“暗”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盲點。我們每一個人追求快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買到房子就是快樂;有些人對房子不重視,他認為買一輛車是快樂的,各式各樣。但是總而言之,我們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去追求自己認為的快樂,這個從佛法角度來說,跟著感覺走就是你的愚癡,你無始劫來所熏習的這種習慣性的思考,就是直覺性的思考。我們願意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我們陷入了生死輪回的陷阱,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很大的悲哀,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喜歡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又陷入了輪回。

  那麼我們到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

  “何不求光明!”其實我們是可以從快樂中跳出來,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這就是佛陀為什麼要出世,就是說你可以換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願意追求快樂這件事可以理解,這是每一個眾生的希求。但是你必須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除了你的感受直覺之外,加一道心中的光明,你的快樂的本質就大大提升,你會把生命中有過失的快樂,轉成一種沒有過失的解脫的快樂,我們叫做萬德莊嚴。你可以把有漏的福報,轉成無漏的萬德莊嚴,這是沒有過失的快樂,你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主要是改造我們生命的本質。我們沒有必要生生世世輪回下去,我們是可以作出選擇。

  所以“何不求光明”,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從教法上去思惟,我們的內心就會從黑暗轉為光明,由這個光明的判斷,我們再去追求快樂,而這個快樂就是一個功德莊嚴的快樂了,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

 

上一篇:讀誦《地藏經》都有什麼利益功德?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念阿彌陀佛必須得定量定時,否則進取心漸漸就沒有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