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念佛時如何消滅妄念(365-367)
內容: 365、為什麼說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366、念佛時如何消滅妄念? 367、為什麼念佛時反覺妄想多多? 365、為什麼說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因為聽之一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谛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無論何人,均有利無弊,功德甚深。不比觀想等法,知法者則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損。以故不可令不知教理、不明性體之人,修觀想等法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478頁 復劉惠民居士書) 366、念佛時如何消滅妄念? 欲消滅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欲消滅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雲: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21頁 復修淨師書) 367、為什麼念佛時反覺妄想多多? 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處。不念佛時,完全在妄想窠裡,故不知也。知妄想多多,故精進念佛,方謂真念佛人。 又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不見有灰塵。若窗縫中照來一線之太陽光,則見光中之灰塵,飛上飛下,了無止息。而光未到處,仍然不見有灰塵。是知念佛時,覺得有妄想,還是念佛的好處。不念佛時,完全在妄想窠裡,故不知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85頁 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 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處。若不念佛,汝何由知如是之多妄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78頁 復溫光熹居士書一)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30595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