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清法師:願是一種力量牽引的力量緣是條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其下輩者”,下面這個,“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還是一個願,如果沒有願的話,你積累很多的功德和福報,那很難去往生到西方。確確實實我們現在有一些高僧大德臨終的時候往生到彌勒淨土,彌勒淨土,我們非常熟悉的西游記的唐僧,他的真實身份是唐玄奘,唐玄奘取經、翻譯經典、弘揚佛法,留下了很多很多翻譯的經書,他臨走的時候是往生的彌勒淨土。這個是他的願和他的緣,這兩條非常重要。

  所以說我們往生西方離不開願,一個是願,一個是緣。願是一種力量,緣是條件,這個要知道,這是非常通俗講的。這兩個詞在佛教經典當中講的話很復雜,願是一種力量,牽引的力量,緣是條件。打個比方,你開了一輛大奔,和你騎一輛摩托和你騎個自行車,那就是緣。這屬於條件,你是想去北京呀,還是到上海去呢,那就是願了。佛法很多高深的東西,如果我們把他吃透的時候,就沒有離開我們的實際生活,我們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佛法靈活的體現,這是大家必須要知道的,佛雖在西方,佛法的原理就在我們當下。

  “其有至心欲生彼國者”,下輩的這些,“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這裡說下輩呢就是不能做功德的人,也不能出家,也沒有大行功德,也沒有“懸缯燃燈”,也沒有“飯食沙門”、“散花燒香”等等,“起立塔像”,統統都沒做,“不能做諸功德”,但是呢,“當發無上菩提之心”,還沒有忘掉發菩提之心和願往生的心,“一向專意”,就是念阿彌陀佛,這是他的行持,這是法門相應的一種手段,和往生西方相應的一種手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

  “乃至十念”為什麼在這兒提出來了?一方面是說的阿彌陀佛的接引本願,他的條件不多,只要你虔誠,條件具足,在臨終的時候正念不失,阿彌陀佛就能顯現,就能接。為什麼在下輩的時候乃至十念?因為這種人也沒出家也沒大行功德,你只要念,哪怕念他就是個比較低的條件了,“乃至十念”,哪怕是你臨終正念不失,能夠念十句的話也是可以的。

  而在後面還有一句,“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就是此人臨命終的時候“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就是到了下輩,功德和智慧就比中輩差了。

  為什麼提到功德和智慧?這個非常重要!為什麼不提其它的,它的衣服呀,他的飲食呀,他的國度呀,他的子民呀,甚至是他的教化眾生呀,甚至是他的神通呀,為什麼不提?提到功德和智慧這是非常重要的。功德和智慧,我們知道淨土法門是一個大乘行法,大乘行法的最終結果是佛果、佛地,這個佛果佛地他的圓滿具足的標志就是智慧具足和福德具足。

  智慧具足呢,他是成的佛的法身,福德具足是成的佛的色身。法身,就是我們說的那個如來藏性,如來藏性是說的心識的空性。心識的空性這個是有情眾生才有的。福德具足呢是色身。色身是什麼,就是說佛的報身和化身。當我們成就佛果的時候,成就的佛的法、報、化三身。如果沒有智慧的具足,法身不圓滿,不成就。如果沒有福德的具足,那麼報身和化身沒有。

  在這裡展開一點,根據經上講阿羅漢他不具備色身的相好,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阿羅漢那些畫冊呀,有的長得很稀奇古怪。到了辟支佛就有一部分相好了,因為辟支佛他修福德,要比阿羅漢修福德多,到了佛就是福德和智慧兩足尊,兩足尊就是佛的意思。

  所以說,經上只要提到功德和智慧,中輩的不如上輩,下輩的不如中輩,就是這個意思。相當於說你是上輩的離的佛果近了,中輩的就差一點、遠一點,到了下輩的離佛果更遠,就這麼簡單。這一段呢很簡單,也很明了,就是《佛說無量壽經》卷下。剛才列那個表呢,真正我們想講的是在《觀無量壽佛經》當中的,《觀無量壽佛經》當中講得比較詳細。

  ——摘自仁清法師《念佛你登幾品蓮》

 

上一篇:仁清法師: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
下一篇:放生功德及感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