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的經典依據在哪裡?
《佛說阿彌陀經》說:“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此段聖言,帶標點是140個字,具有無量義。我們僅從字面可作這樣理解,佛告訴了我們六個方面的信息:
一是明確了佛七的時間,即是七日,或者至少以七作為周期基數;
二是明確了佛七的目的,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三是明確了往生的接引者,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四是明確了往生的心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伏住煩惱,斷見思惑;理一心不亂,心開意解,見本性佛)心不顛倒;
五是明確了往生的條件,應當發願,即要有信、願、行三資糧。
六是明確了往生的利好,我見是利(若一日或七日,時間短;現在其前,有佛接;極樂國土,果不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退轉)。
這是我們凡夫能接受的層面,更深的意義是佛與佛方能究竟的,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
上述聖言,清析、明了、簡約、果斷、方便、動魄、驚心。生死大事當下承辦,萬劫輪轉當下了斷。“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是佛親口說的;千二百五十人,“如是我聞”的;阿難等五百眾弟子,所印證的;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所稱贊的。(釋性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