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諸位同學,大家好。 成為一個真正的修學者,要做到逐漸地深入,升起廣大無量的菩提心,逐步地讓自心“離相”。 大家要注意,離相不是放棄,而是內心放下對影相的執著,解脫自心的困惑與煩惱。 
《金剛經》裡面說明了,了無四相,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得。 我們必須要逐步提升自己,努力前行,不要老是原地踏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皆為佛法。 
佛法也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如同,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等。 求佛的眾生,對財富,名聞利養,富貴榮華,有所強烈的貪圖,這樣子的稱為幼兒園。 
就是慢慢地讓大家對佛有所求的心,轉換為對佛法的認識,在修學的過程中,做到慈悲喜捨的心,這樣逐漸地化為正信與正行。 大家一定要了解佛法的真實教義,佛是救度眾生,讓眾生了脫六道輪回的苦海,而不是讓眾生陷入六道輪回的苦海。 告訴大家塵世間的一切,就是唯心所現的影像而已。就是說可以對影相隨緣造作,但絕不允許強烈的貪欲之心。 
《金剛經》中佛已經明確地告訴大家,宇宙的事實真相,自然的規律。要想讓自己逃離輪回的苦海,一部《金剛經》足矣。 經中佛說,世間的什麼東西最寶貴,什麼功德最大? 
金錢,黃金,珠寶,及自己的生命等,在我們凡夫的眼裡,在影相中,這些就是很貴重了,在事實真相中,這些都是影子而已。 只有認清影子,逃離影像的牢籠,這樣的目的,及讓我們認清這一事實的方法,這個才是最珍貴,無價之寶。 
《金剛經》中佛曾說,若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上的所有的珠寶作為布施,功德大不? 須菩提說,甚大啊,雖然是大,但是也比不過《金剛經》中的四句偈,讓他人信解受持。這就證實了佛法的重要性。 
所有的佛法中,真正的理念都是相通的同一個,只是語言所表達的方法卻有差異。 所以說大家對教派,對佛法千萬不要分別、執著,這個對,那個錯,這個正,那個邪等,這只是我們的智慧不足,對事相了解得不夠圓滿,所以處於分別狀態。 
自己必須要努力深入,不要停留在分別之中,要時刻對自己的提醒。 有所分別與執著的想法、念頭,都是說明自己的學藝不精,修行的功夫不夠所造成的。要改變自己,忏悔自心。 
為什麼這樣說呢?佛法中說明的是宇宙中的整體,所有一切的事實真相。 比如宇宙中的正體是一個大圓,然後我們給它分割為二,陰陽,高低,好壞,對錯,美丑,正邪,等。 
其實本來都是一個整體,都是我們眾生心態迷茫所為,造成單方面的觀點,必須要做到包容,理解,大家本來就是一體。 千萬不要去相互攻擊,誹謗,造成惡性循環,恩怨相續,給自己修行形成了障礙。 
希望眾親早日覺悟,相信佛法,認清事實,方為圓滿。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