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論及到尊師重道的問題。如佛陀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談到淨業三福時說,為佛弟子當“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在《善生經》中佛陀也談到弟子敬奉師長應做到五事:“善生,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善生,夫為弟子,當以此五法敬事師長。”在古代有很多高僧都秉承佛教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他們都是尊師重道的典范。
道安大師(312—385)是東晉著名高僧,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師18歲出家,因其形貌黑丑,未被重視,令作農務,但因他博聞強記,數年後,其師改變態度,令其受具足戒,並准許出外參學。24歲時,在後趙的邺都(今河北臨潼),得到佛圖澄嫡傳,因而經常代澄講經,為信徒解答許多理論上的疑難問題,故有“漆道人,驚四鄰”之譽。
佛圖澄死後,後趙內亂,道安法師赴山西(今山西臨汾)譯經,不久又去飛龍山(今河北汲鹿境)宣揚佛圖澄的學說。東晉永和五年(349)應後趙主石遵之請返邺都。不久石遵被殺,道安法師又去山西和河南。此後道安大師又雲游河北、襄陽、長安等地,從事譯經、講經、制定僧制等工作,他對中國佛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道安法師初出家時,雖然聰慧過人,卻因形貌丑陋,不被師父看重,師父命令他從事田間勞役的苦差事。道安法師在田間辛勤勞作,沒有一點抱怨的言語和神色,如此勞作三年。在田中勞動期間,法師向師父乞求《辨意經》一卷,本經五千余言,道安法師帶著經典到田間勞動,在中途休息時就讀經不倦,晚上歸來後又向師父求其它的經典閱讀。
師父嚴厲地說:“昨天給你的經還沒讀,怎麼還求其它的經典?”道安法師回答說:“我已經能背誦了。”師父大為驚異,但並不相信,就又給他一本《金光明經》讀誦。此經有萬言之多,法師又像以前一樣帶著經典到田間干活,晚上回來就將經典還給師父。師父就讓他背誦這部經,竟然一字不差,師父從此對道安法師刮目相看。
道安法師聰慧絕倫,被師父派去從事耕田鋤地的苦差而服勤不怨,這種對師父的恭敬古來少有。
道安法師的弟子法遇法師,在師事道安法師時,對師父極為尊重,後來法遇法師住錫江陵長沙寺講經說法,接引徒眾,跟從學道的弟子有四百余人。
當時,寺中有一僧人因飲酒違犯戒規,法遇法師只是處罰了這位僧人,並沒有遷單。這件事情被師父道安大師知道後,就在一個竹筒中放置一根荊條,封好後寄給弟子法遇法師。法遇法師收到後打開竹筒見到一根荊條,法遇法師對大眾說:“這是因為飲酒僧犯戒,我訓領不勤,師父憂慮,才從遠方贈給我一支荊條。”
法遇法師於是鳴椎集眾,將竹筒放置在面前,燒香表示恭敬。然後自己伏在地上,命令維那以荊條使勁抽打他三下,並垂淚自責。境內道俗之人無不為之歎息,因為此事受到鼓勵的有很多人。
法遇法師雖然遠離師父,但對師父的言教恭敬聽從,並且能夠從自責的角度反思自己的過錯,然後痛加悔改。像法遇法師這樣的賢能弟子的事跡,在千年之後的今天,仍然能夠令聽聞者為之感動。
唐代高僧古靈神贊禅師在悟道之後,開啟自己的師父,使自己的師父反而對他恭敬禮拜。古靈神贊禅師在本州大中寺受業,後來行腳遇到百丈禅師而悟道,悟道之後回到原來的寺院。神贊禅師的師父問他:“你離開我到外面去,得到了何種事業?”神贊禅師回答說:“並無事業。”師父於是派他服勞役。
一天,神贊禅師的師父洗澡命神贊禅師為他搓背,神贊禅師拍著師父的背部說:“好一所佛堂而佛不聖。”師父回頭看著神贊禅師,神贊禅師接著說:“佛雖不聖,且能放光。”師父不解其意。
一天,神贊禅師的師父在窗戶下看經,有蜜蜂鑽進窗紙中想出來。神贊禅師看到這種情景便說:“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神贊禅師於是作偈語說:“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神贊禅師的師父聽到徒弟竟然如此說,馬上將經書放下說:“你在行腳時遇到了什麼人?我看你前後出言異常。”神贊說:“我蒙百丈禅師指個休歇處,現在想報答師父你的恩德罷了。”
師父於是告訴大眾設齋請神贊禅師說法。神贊禅師於是登上法座,舉唱百丈門風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神贊禅師的師父聽過之後,便於言下悟道。
神贊禅師的師父感歎說:“為何到老了才聽聞到極則事。”神贊禅師後來常住古靈,聚徒說法數載。神贊禅師臨圓寂前,剃發沐浴之後,以鐘聲招集眾人說:“你等諸人,還識得無聲三昧嗎?”眾人說:“不識。”神贊禅師說:“你們靜聽,不要作別種思惟。”眾人都側耳聆聽。神贊禅師神情安然地圓寂,建塔安葬於本山。
古靈神贊禅師悟道後,想啟發師父悟道,師父竟然恭敬地返拜弟子,並為其設法座請為自己說法指點迷津,師父在神贊禅師的指導下得以悟道。神贊禅師的師父對得道的徒弟尚且如此恭敬,甘願為弟子之徒,我們為人之徒的人,更應當對授業恩師倍加尊敬。
近代高僧印光法師不僅自己尊師重道,而且還經常在為弟子開示時勸告弟子尊敬師長。法師常對弟子說,對師長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法師在《復無錫尤惜陰居士書》中教育尤居士,對師長一定要尊敬謙卑。法師指出,有的學佛者,處處都妄自尊大,唯我獨尊,從不知道謙虛對人。
有的人寫信署名時,本來應當以頂禮之類的詞結尾,以示對對方的尊重,而現代人卻常常用合掌、合十、謹啟等詞作結尾,而不肯有一點屈就自己,這種現象很不好。法師認為,學佛之人,本想了脫生死,卻又輕師慢教,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師長是我們學佛者的法身父母,有了師長的指點和教誨,我們在道業上才能不斷進步。我們應當像古代高僧一樣尊師重道,如此才能學修並進,德藝雙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