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觀音菩薩點化德山宣鑒禅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一百頁的第一行,「非心鏡朗然,神珠廓徹,何以使諸相頓離,纖毫不染,心源自在,決定無生」,怎麼樣證得這個「無生」呢,我們的心就像那個鏡子的照性一樣,我們的心就像那個明珠一樣。那怎麼樣可以讓這個「諸相頓離」呢,就是因為我們有我執跟法執嘛,你只要我執、法執破了,那個覺性就恢復了嘛,就證得無生嘛。那這一段偈子他是開悟的一個境界,這一段事實上是開悟了。「決定無生」就是證得無生了。誰證得無生,法身大士證得無生啊。那法身大士怎麼樣,他破一品根本無明,他就證得法身啦。

  所以這一段,我用一個故事來做一個解釋。這是佛門裡面非常有名的,這一個,佛門裡面一個專門研究《金剛經》的,叫德山宣鑒禅師。德山宣鑒禅師呢他寫了一本《金剛經》著作,叫《青龍疏鈔》。那因為他住在北方嘛,那麼北方在一般禅門裡面講,叫「南頓北漸」。因為當時六祖大師的師兄弟啊,神秀大師在北方,武則天在供養,供養這個神秀大師,那南方就是六祖大師。因為六祖大師他度這個上根利智的、根機非常高的,所以一般他們禅宗的講法就是「南頓北漸」。

  那神秀大師就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每天把它擦那個鏡子,「勿使惹塵埃」,上面不要有灰塵,那這個叫「漸修」。六祖大師呢一聽到神秀大師寫這首偈語,他說這個沒有入門,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只要不執著,那不就沒有塵埃嗎,那你有執著就會有塵埃啊。所以那時候就有講北漸南頓。其實,我們的佛性就是佛性,沒有所謂的頓跟漸,只是因為那個機緣還沒有成熟。所以法就是法,開悟就是開悟,沒有所謂頓的開悟、漸的開悟,沒有。那只是說,剛開始是用方便,那這個是頓修頓悟的。

  那剛好這個德山宣鑒禅師聽說,南方的禅宗的修行人講說呢,「不假文字」,一悟即得。他說,哪那麼簡單的。「不假文字」就是不用讀經書啦、不用看經書啦,一悟即得啦。他說,哇,那怎麼那麼厲害呢,我研究那麼久,才寫出一部《金剛經》的《青龍疏鈔》,你竟然講說,「不假文字」,一悟即得。他就聽不下去了,他就要到南方去跟這些人辯論。他就背著這個《青龍疏鈔》就往南走。

  往南走以後呢,他在路上就碰到觀世音菩薩要考他了。觀世音菩薩變成一個老婆婆,在做那個點心、賣點心的。那老婆婆就問他了,老婆婆就問說,因為老婆婆是觀世音菩薩化的嘛,老婆婆就考他說,這個你背的是什麼呢。觀世音菩薩當然知道是《金剛經》的《青龍疏鈔》啊,她故意考他的。他說,哦,這個是我著作的《青龍疏鈔》啊。她說,哦,你會寫《金剛經》的批注,那你很不簡單喔,你一定很深入喔。會寫,他還不見得悟進去了,信、解、行、證,他可能到解而已啊,還沒有行跟證啊。

  那觀世音菩薩就問他說,那你會寫《金剛經》批注,我問你喔,《金剛經》裡面講一個經文叫,這個「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你買我什麼心。他要買點心嘛,所以你買什麼心嘛。那個德山宣鑒禅師一聽,整個儍在現場,卡卡地就講不出來,說,對哦,我要買什麼心。就被問倒了,他說,對啊,我要買什麼心呢喔。你要知道,過去,三心不可得,你現在講現在心,那已經變過去了。所以這分分秒秒過去的都是過去啊。所以未來是一個妄想啊,現在已經變過去了。

  所以他被觀世音菩薩考倒以後,觀世音菩薩後來就把點心包起來,不賣給他。因為當時有跟他講好,你講得出來,我就賣給你,你講不出來,我就不賣給你,她就把點心包起來就走了。走了以後呢,他就到南方去呢去見他師父,龍潭崇信禅師。晚上剛好天黑,龍潭崇信禅師剛好點了一根蠟燭,他點燃以後,他跟他師父講說,要點蠟燭啊。師父把蠟燭點燃以後,師父就,噓的就把這個蠟燭就吹熄了,就變黑了。本來點蠟燭以後,就燈很亮啊,吹熄以後就變黑啊,他當下頓悟。他為什麼頓悟?因為他證入那個見性了,「不假施功,頓超彼岸。」

  這個見明跟見暗的見性沒有分明暗,但是我們執著就有明跟暗。我們不喜歡黑暗,我們喜歡光明嘛。但是你會看到那個見到那個明、見到那個暗的那個見性,每一個人人人皆有啊,眾生跟佛都平等。那個見性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啊,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啊,就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本性。那個見性是三心不可得,那個見性哪裡有過去心呢、哪裡有現在心呢、哪裡有未來心呢,沒有啊。三心不可得,那是本心啊,那叫佛心啊,那個叫做什麼,那個叫「諸相頓離」,這裡面講的「諸相頓離,纖毫不染,心源自在,決定無生」就是這個境界。你誰有辦法把這個我執、法執破掉,再把無明破一品,你就相應這個境界。就是德山宣鑒禅師他師父點蠟燭,他「噓」把它吹熄掉,他當下頓悟,見性了。那就是那個境界,那就是「諸相頓離,纖毫不染」。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呢?我們就學劉素雲居士、我們就學鍋漏匠、我們就學修無法師,你只要能夠帶業往生,你一樣契入。所以我常講一句話,「久修百千劫,悟在剎那間。」欸,德山宣鑒禅師不是白修的喔,他要不是這樣「久修百千劫」,能夠寫一部《金剛經》的《青龍疏鈔》,他有辦法當下他師父把蠟燭吹熄,他當下頓悟,「諸相頓離」嗎,做不到啊。所以,剛才講說,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天生的彌勒啊,修行就是很扎實的,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

  所以我們用佛性比喻明月,為什麼我們見不到月光?因為烏雲蓋住了嘛。烏雲就是我們的習氣嘛,我們的見思惑、我們的塵沙惑嘛,烏雲推開,月光就照出來了嘛。月光有沒有在照?月光一直在照啊,只是烏雲擋住而已。那個叫做什麼,那叫「神珠廓徹」,「心鏡朗然」。就是那個月光一直都在照嘛,只是被烏雲障住,烏雲就是我們的我執、法執,我們的無明嘛。所以為什麼看不到光?因為烏雲障住了。所以我們明白這樣。老和尚告訴我們,不分別、不夾雜、不間斷,老和尚用不分別、不夾雜、不間斷,那個心就是真如,那就是佛心。老法師是很慈悲啦,他用這種方式來讓我們去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很深奧的道理啊,他很簡單表達出來。這個是這一段的意思大概是這樣。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十五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上一篇:邪YIN的果報
下一篇:夏壩仁波切:消業障,消的什麼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