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然這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佛陀的內心世界比我們多了一道智慧的光明。我們缺乏智慧的光明,雖然有一種離苦得樂的動力,但是在快樂當中卻陷入了輪回的生死果報,惡性循環。
我們在享受快樂的時候,帶動煩惱,由煩惱啟動了生死的殺盜YIN妄的業力,由業力創造了老病死。在老病死當中,我們又尋求快樂,又帶動了新的煩惱,這個就是生死輪回的惡夢,我們很難醒過來的。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當然沒有生死輪回,他是以願力來到人世間。佛陀跟我們的差別:他心中有三道光明是我們該學習的。
第一個,空觀的智慧。佛陀遇到事情,用空觀自調,“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他觀察他的身心世界是無我、無我所的。佛陀的生命只有一種菩提的願力,沒有自我意識,沒有說我怎麼樣怎麼樣,沒有這種概念,他沒有對立心。
第二個,假觀的智慧。佛陀照了自己以後,開始照一切眾生。他知道眾生差別的根機,知道每一個眾生煩惱的厚薄、善根的淺深,他知道怎樣去教化每一個人,這個非常不容易。假觀的智慧是最難的,因為甚深廣大。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空觀只要修一大僧祇劫就夠了,要花兩大阿僧祇劫來修假觀。廣學無量法門,通達無量的三昧,才可以成就萬德莊嚴的佛陀,要花三分之二的時間來學假觀。
當然,從往生淨土的角度,假觀的智慧是不著急的。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求往生。所以在凡夫位,以空觀智慧內調是我們修學的重點。人生短暫,你不能什麼都去學的,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了,你要抓緊時間去學習跟臨終正念有關的,而這個就是我們的上課主題:怎麼樣破妄顯真,怎麼樣消除顛倒,就是以空觀為根本。
當你空觀的智慧跟假觀的智慧達到平衡的時候,就是順入中觀了。
所以,我們的成佛之道,從長遠的布局來說,應該具足空假中三觀。但是,就著今生的重點,偏重空觀,因為以了生死為第一要務。
《佛法修學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