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上有句名言,“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詞語不多,意思也很好理解,總的是說讓每個弟子都做個好人。只是,早些年,讀了這句話很是納悶,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做人順序。
自古“百善孝為先”,把孝放到第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什麼偏偏把讀書放在最後,還來個如果有余力的話,再學點文化。這似乎與當今的教育理念相差太大了,現在的教育都是分數至上,當今的家長可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呀,怎麼把學習放在了最後?
現在,從當今教育的是是非非,細細品味,還是我們的先賢說的好,非常好。
試想想,假如一個大孝之人,但是偏偏沒上過學,沒有學問,出門不知道與鄰裡溝通,說話大大咧咧,又不善於與有文化修養的人交往,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老實”,說的重一點是“愚鈍”,不過,大家一般的會因為他的孝順而原諒他的愚鈍。
再反過來說,一個學問很好的人,他可能說話八面玲珑,善於交際,圈子經常高朋滿座。但是,偏偏他不知道孝道,經常對父母惡言相向,甚至侮辱打罵父母。那麼這樣的人會怎麼樣呢?大家會說,這樣的人會不得好死。
前面說過“百善孝為先”,一個不孝之徒一定是個無德之輩。
有人說,“無德之人,學問越高越混蛋”,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應該是育人,育什麼樣的人呢,應該是育出有德之人,在有德的前提下增長才干,德為先,才次之。
如果把“德與才”顛倒過來培養,就會培育出諸多有才而無德之輩,有才而無德之輩很可怕,他們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