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回向最有效,如幻居士講述,摘錄明倫雜志。
在早晚兩堂功課,或念佛、誦經等佛事後,將所有功德回向出去,所念的回向文有——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八句文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回向文深層的意義何在,有待進一步研究。
回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最後第十行願就是普皆回向,什麼是回向呢?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回向。關於回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於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後有個好結果,不再輪回六道。一般不知學佛修道的人,平時胡亂作為,等到命終時,茫然不知投生到何處。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回向稱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回向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什麼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願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 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回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所以念回向文必須真心至誠回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著,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淨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著,又能將它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以上是四種回向的意義,我們作回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回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願將一切善功德,回向莊嚴佛淨土。真正的莊嚴,是在念佛時以至誠懇切的心,無一絲妄念,念到一心不亂,此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將過去一切妄念漸漸收攝起來,變成與佛相同,心如此莊嚴才是真正的莊嚴,將此心的莊嚴回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這二句屬「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及三寶恩。又將一切功德回向三惡道的眾生:畜生、餓鬼、地獄,使他們能速速遠離痛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這二句屬「回小向大」,是指如有親耳聽聞的一切眾生,全數都發出菩提心,上求下化,最後成就佛道。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希望盡此世的業報身後,與其他九法界的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回因向果」。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诃薩 摩诃般若波羅蜜
這是末了結歸皈敬三寶,三句分別為佛寶、僧寶與法寶。須知,一切佛家的法事,皆因三寶加持力而得成就;例如受戒時,即在皈依三寶的羯磨中得戒,可見其重要性。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為了標新立異,故意將這三句省略,那是不大好的。以上簡單介紹回向文的意義,希望大家都能以至誠懇切的心念回向文,期能真正得到回向的利益。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