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門裡的六尊大財神,做生意的人一定要記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佛教認為宇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所以在人類所居世界的遙遠的東方,除了藥師佛教化的淨琉璃世界、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國淨土以外,還有一個東方寶淨世界,這片淨土上的教主是多寶佛。

  《法華經·見寶塔品》載,佛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湧出,住在空中。寶塔中發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此時佛告大樂說菩薩雲:“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阿僧祗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多寶如來是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是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得遇多寶如來法門甚深、殊勝,具有無上的福緣,可具足世間的各種受用,財富豐裕、順緣常結,不為物質環境所逼惱。

  修這個法要相信自己,已經具足多寶如來的一切慈悲、智慧、財寶、功德、成就一切。如果是抱著求財之心來做,則不如法謬以千裡;應該以慈悲、智慧和無限的富足,利益有情、幫助眾生;以此心態、以此信念修行,現在沒錢的,會很有錢,事業不順的,會很順利,人生也會很光明、通達、吉祥。這是一切修行的無上秘訣。

  人有真慈悲,智慧自來,人有足夠的智慧,財富自來。念念不忘眾生,造富眾生,比如,看到貧窮的人,幫他稱念南無多寶如來,消除貪悭的惡因,願貪悭的人不再貪悭,增加福報資財豐盈遠離惡緣,身心清涼煩惱解脫,寶勝加持滿足心願。

  為別人加福,自己方能得福,所求方能殊勝;為一己之私所求,很難消災增福。天道為公佛法慈悲,寧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有此菩提心,願力皆殊勝。

  南無多寶如來!

  2

  財神之王——藥師佛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師法門有添福增財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稱藥師佛為佛教中的財神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的。

  我們可以從經文裡得知,藥師佛確實是基於悲憫一切貧苦眾生的悲心,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福報財富的;當然不只是世間財富而已、甚至是出世間的法財,也都是要讓眾生受用無盡的。

  所以藥師佛不只是財神爺,更精確的說應該是“財神之王”,因為藥叉大將中的財神,及護世四天王中賜福給眾生的多聞(財寶)天王也都發願擁護藥師佛的法門。而藥師佛也是宇宙中無上的究竟覺悟者,其智慧與福報更是一般財神無法比擬的,所以本文才說藥師佛其實是財神中的尊勝之王。

  在經文中提到:

  1、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玄奘本)

  2、第十二願者。 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 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 (晉譯本)

  3、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各各得心中所願。仕官皆得高遷。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 (晉譯本)

  4、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玄奘本)

  5、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玄奘本)

  由上述經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藥師佛要給予一切貧苦眾生,受用不盡的福報財富,諸如:“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 ”、“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求富饒得富饒”…等等。

  因此至誠專念藥師佛而感召藥師佛的大願的加持,便能夠讓自己增加福報財運,這確實是有經文為證的。

  《藥師經疏鈔擇要》解釋:“受用物者,世間四事七寶……”

  四事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捨等。”

  七寶是指:“七種珍寶: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碼瑙。”

  綜上所言體現了藥師佛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痛苦的悲心;罪苦凡夫在生死輪回中,因為前世造惡業,感得今生貧賤下劣之報;藥師佛不忍眾生受苦,發願要幫助這些眾生能過快樂幸福的生活。

  好比如說:父母親願意為了子女賺取財富,讓他們生活過得安樂富裕;或者說:有德行的領導人,悲憫受苦的百姓,提出改善生活的政策等等。

  而藥師佛也是如此,在晉譯本的藥師經中,講得更為明白與透徹,經雲:“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

  “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看到此句,讓我們對藥師佛的慈悲深受感動,不願意眾生再受任何的痛苦,願意他們得到一切的快樂;甚至為了救度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也願意先滿足眾生的欲求,之後再引導他們脫離輪回,這些為眾生種種的付出,就只因不忍見到眾生受到任何痛苦煩惱;如同父母見到子女受苦,而亟欲拔除子女的痛苦一樣;深怕眾生因為貧窮而造諸惡業,這真是徹頭徹尾為眾生付出與關懷的一尊佛。

  藥師佛的本願體現了諸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精神。這在諸佛的本願中,也是相當殊勝難得的。

  當然藥師佛不僅是能滿足眾生物質上的需求,還能夠度化眾生往生藥師佛淨土及解脫生死輪回,究竟成佛,那才是更廣大且永恆的財富。

  故經雲:“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藥師佛的無量無邊智慧方便都總攝於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中,所以我們應當要至心專念,認真修持,才不負藥師佛的一片悲心宏願。

  3

  天下第一財神——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又稱為虛空孕菩薩,他具足福德、智慧二種寶藏,無量無邊,猶如虛空廣大,所以稱為虛空藏菩薩。他能出生無量寶物,滿足一切眾生的欲求,所以他是最根本的財寶本尊,密號為如意金剛、富貴金剛、無盡金剛。

  虛空藏菩薩又是密教菩薩,包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大集經·虛空藏品》說:有個富貴的長者,倉庫中藏財寶無數,他樂善好施,所有貧窮的人到他那裡祈求幫助,這位長者都會打開寶藏,滿足他們的願望。虛空藏菩薩也像他一樣:“得如來神通力,於虛空中,隨眾生所求,若法施,若財施,皆能施與,令眾生歡喜雀躍。”

  在《大方等大集經》中記載:佛陀告訴速辯菩薩說,虛空藏菩薩在過去世中,在普光明王如來出世時,因為功德莊嚴化生為輪聖王的兒子,名為師子進,與幾位王子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後來為了度化功德莊嚴王的驕慢心,示現無量神變,在虛空中隨雨降下種種妙物,如各種華香、末香、塗香、缯蓋、幢幡,出現種種天樂,膳食,璎珞,衣服、珍寶等都從空中紛紛落下,滿足三千大干世界一切眾生,眾生欣喜無比。這時,所有地神,天神,乃至阿迦膩吒天也歡喜踴躍,齊聲贊歎:“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他可以從虛空中降下無數無量的珍寶滿足一切。”普光明如來授記他為虛空藏菩薩。

  在《別尊雜記》中記載:“虛空藏菩薩,代表十方請佛如恆河沙般功德福聚資糧,修行瑜伽行者於此法門,速能成就所求一切伏藏,可以得到大摩尼寶。”

  《大日經疏》中記載:此菩薩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藏”者,如人有大寶藏,施捨給所有需要的人,任意取用,不受貧乏.如來虛空寶藏就是這樣,一切利樂眾生的事,都是從虛空中出現的無數法寶,自在受用,永無窮竭之時,所以稱虛空藏,此寶藏能生一切佛事。

  在《理趣釋》中記載:他代表一切如來真如恆河沙般功德資糧具足,但眾生福薄不能受用得到。所以,這些福德稱為所藏,此菩薩慈悲憐憫有情眾生,廣開法界藏,出生無數無量的金剛七寶,施與一切眾生。

  《虛空藏菩薩經》中記述:佛陀住在佉羅底翅山中時,虛空藏菩薩帶著勝華敷藏佛的囑托,同十八億菩薩從西方香集依世界佛國,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並以神通力變化娑婆世界成為淨土佛國,使一切聽法大眾兩手都捧有如意摩尼寶珠,寶珠光明四射,遍照十方世界,種種天樂回繞空中,出生無數寶物。

  有很多人本是不信佛的,供養神靈純是為了求財, 這種人一般供養關公或者財神趙公明。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大家可以勸其供養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有虛空庫藏,能雨一切珍寶。

  供養虛空藏菩薩不但可以往生淨土,平安健康長壽,消災避難,還可以求官位,求財富。

  4

  毗沙門天王的化身——財寶天王

  毗沙門天王有兩個不同功能的化現分身。一是具有守護功能的據於北俱盧洲的多聞尊天王,另一是位黃色的大天神,手握吐寶神獸,為諸世間布下無窮資糧的財寶天王。

  從財寶天王普天身護法像的尊身上,放射出萬道光芒。尊上頂戴綴滿珠寶的寶冠,黃金的盔甲上套著華貴的天衣,圓睜二目,滿鬓虎須,愛騎為一位咆哮著的綠鬃白獅子。尊王的右尊手不停地轉動著慧傘,這樣能源源不斷地為眾生散布資糧;尊王的左尊手持著一只吐寶鼠,據說從吐寶鼠的寶嘴中能吐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

  在尊王的周匝,還有八位司財富的神,被稱為“八駿財神”。這八位司財富的神,緊緊環繞在財神朗色的周圍,和朗色的容貌十分相似,威武而不猙獰,右手都持一件法器,左手抱一只吐寶鼠。

  供養財寶天王可得大財富。因此也可以說毗沙門天王主管財富。

  毗沙門天信仰在中國唐朝時期十分盛行,唐明皇曾經因毗沙門天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制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笃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诩為毗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毗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毗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5

  藏傳佛教首席財神——黃財神

  黃財神,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護法神祇,諸財神之首。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因其身相黃色,故稱為黃財神。

  黃財神原是宗教學名詞,宗教中暗語指九種大乘菩薩所修的禅定,即自性禅、一切禅、難禅、一切門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煩惱禅、此世他世樂禅、清淨淨禅。真言宗對此字認為十住心中之前九住心是顯教,後一住心是密教,故曰九顯一密。

  為令密乘行者有資財宏法利生,不被生活所逼,可安心向道,特賜予行者財利豐足。黃財神一面二臂,五佛冠為頭飾,矮小肚大,雙臂勁力,右手持布拉噶如意寶,左手提著吐寶鼠,身著天衣,藍蓮花及珠寶璎珞作裝飾,胸前掛念珠。左足屈,右足踩著海螺寶,以如意姿安座於蓮花月輪之上。

  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因其身相黃色,故稱黃財神。修持黃財神法、持誦其密咒,可獲得黃財神庇佑,能增長福德、壽命、智能、物質及精上之受用,不被生活所逼,以及一切經濟壓迫,可安心向道。

  但修法者需發無上菩提心,廣結善緣,勤行布施。萬勿悭貪成性,護法降罪也。

  黃財神即黃布祿金剛,黃財神面慈目善,頭戴寶冠,坦胸露腹,戴著珍寶璎珞、珍寶耳環、珍寶手镯和珍寶足钏,上身穿絲制天衣,下身著絲制裙子,右手於右膝上捧噴焰末尼,左手握著吐寶鼬,以威鎮坐姿坐在蓮花寶座中央。身後有光環、祥雲、遠山。能增長福德、壽命、智慧、物質及精神上之受用。主司財富,能使一切眾生脫於貧困,財源廣進。

  6

  唐密第一財神——大黑天

  摩诃迦羅(梵文:Mahākāla,藏語:吏簏稏匏吏簏),又意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譯為摩诃迦羅、莫诃哥羅、瑪哈嘎拉等名稱。

  大黑天同時具有戰神、財神、冥府神三種神格。

  唐密、東密的大黑天,則是主要作為財神修之。雖然Mahakala瑪哈嘎拉,意譯即是大黑天,但藏傳和漢傳的法流不同,本尊亦有所不同。如藏傳的瑪哈嘎拉,作為上士道出世間護法,供養之以作為修行的助緣,最終是趨向解脫。

  就財神之神格而言,印度教認為大黑天是三相神之毗濕奴(Visnu)的化身。佛教則視為是負載生育萬物的堅牢地神之化身。

  在嘉祥寺神恺記的《大黑天神法》中,將此尊的財神功德描述得十分詳細:

  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變身也。五天竺並吾朝諸伽藍等皆所安置也。有人雲。大黑天神者。堅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若吾安置伽藍。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眾多僧。每日必養千人之眾。乃至人宅亦爾也。若人三年專心供吾者。吾必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應惟悉與焉。

  從以上的這段可知:

  五天竺並唐朝諸伽藍多有安置供養大黑天。每日以炊飯供養此天。可見此尊歷來崇拜供養者眾。

  大黑天夢應所說:若安置我在寺院裡,每天供養,我令寺院中住眾生僧人,每天供養千人,不僅寺院,人宅也是如此。冰揭羅童子的成就法中,也提到日供千人。因此若供養大黑天,或者冰童子,養活自己和親人朋友不成問題。

  大黑天說,如果專心供養我三年,我必前來受供,賜予行者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所求悉皆施與。

  關於三年,為什麼是三年,昨天的三年之約一文中已經說明。三年之中,若大黑天親臨,賜予富貴悉地,自此富饒。

  如是作畢。居大眾食屋禮供者。堂屋房捨必自然之榮。聚集湧出。又若人常持念吾咒。四季大備肴膳酒羹飯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眾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

  如果有人常念大黑天心咒,在五更時(凌晨3-5點),以各種美味佳肴供養,大黑天決定賜予富貴。

  禮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之想。於三寶成外護。於眾人成父母故也。余久聞天竺土風並吾當朝土風。諸寺安此天莫非豐饒。因之為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引尋贻之焉。

  欲供養大黑天神,要將他視為父母一般。天竺和唐朝時,諸寺院安置大黑天神像而供養的,無不豐饒。

 

上一篇:地藏王菩薩威神加被,肝癌一月愈!兩年過去老舅愈發自在健康!
下一篇:佛經慧語:這就是佛法​的真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