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愛恨、親疏的關系,都是因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親友之間的關系只是一種因緣,當因緣聚合時,沒有特意去造作,這種關系也會一直存在,一旦因緣消散以後,你怎麼哭、怎麼跳、怎麼喊都無濟於事,甚至跳樓也無法挽回。世間中很多愛恨、親疏的關系,都是一種因緣。

  ——索達吉堪布

  對親友不能太執著

  親朋好友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積聚,在即生中成為親友的,因緣散了以後,這種關系就消失了。

  其實佛教不排斥親情,並沒有說所有的情感全部都要拋棄,佛教中的修行次第各不相同。而我們現在講的《當日教言》是偏重於看破今世,內心真誠地在日常生活中行持,不是通過教證、理證、法相、名相等理論來安立。

  大家對親友特別執著,心裡時常憶念,打電話時也經常表現出對親友的愛執。然而我們對親友不能太執著,因為這樣也會對修行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即生中也不能修行成就。

  以前有一位叫做阇夜多的尊者,是禅宗的一位祖師。他開悟後,有一次和弟子一起外出時,他看到樹上的一只鳥後便開顏微笑,弟子回來問他原因,他便訴說了自己前世的一段經歷:

  “過去九十一劫以前,我身為一個富人的兒子並准備出家,當時我的父母並不同意,而且強迫我娶妻生子,最後我就在家人的逼迫下成家了。

  當孩子六歲的時候,我又產生出家的念頭,准備離家時,孩子抱著我的腿痛哭流涕地說:‘爸爸,你不能出家,不能拋棄我。’因為孩子的阻撓,我沒有出成家,從這一世以後已經過了九十一劫,我們父子再也沒有相見。

  今天我通過神通了知這只鳥就是九十一劫前我的孩子,而想起了我的前世。”

  他述說了這樣的因緣。

  所以,對家人特別關心和貪著,是對修行有影響的。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家人的執著並不合理,對父母感情上的執著是有條件的。

  這樣的愛是一種交易

  你們也學過聖天論師的《中觀四百論》,論中說:“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對方不隨順,我就不愛他,如果特別隨順,我就愛他,這是一種交易。

  子女對父母的貪著,或者夫妻之間的愛,如果對方不隨順你、不喜歡你,那你就不應該愛他,為什麼呢?他跟仇人沒有差別,仇人也不愛你,你也認為不應該愛他,你會說:“他都不愛我,我為何要愛他?”父母不愛子女,或者子女不愛父母,互相因為不愛的原因,甚至因為像仇敵一樣恨的原因,為何還要貪執呢?不應該。

  如果因為他愛你,你也要愛他,那這不是佛教裡講的真正無私的大愛,而是有目的的愛,“因為你愛我,所以我愛你,如果你不愛我,我就不愛你。”世界上很多人都是這樣,很多夫妻之間的吵架,“戰爭”的來源,都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我就不喜歡你”等等。

  愛恨、親疏的關系都是因緣

  親友之間的關系只是一種因緣,當因緣聚合時,沒有特意去造作,這種關系也會一直存在,一旦因緣消散以後,你怎麼哭、怎麼跳、怎麼喊都無濟於事,甚至跳樓也無法挽回。世間中很多愛恨、親疏的關系,都是一種因緣。

  佛教裡經常講,除了我們眼睛看到,或者人與人之間能感覺到的因緣以外,還有更甚深的、背後隱藏的因緣,世間人大多不知道這種因緣,如果你從小對佛教具有信仰就會明白。很多人會講:“這輩子我沒有恨過什麼,但可能是前世的因緣……”這時就自然而然相信了因果的觀念。

  我去玉樹地震災區,聽到很多人在講:“我的一家人全部都死了,但是也沒辦法,一方面是無常,另一方面是一種因緣,雖然我們這輩子沒有造過什麼嚴重的惡業,但可能是前世我們這一家人共同造了什麼業。”

  雖然他們不像城市裡的人那樣有很高的文憑,但是他們的因果常識深入骨髓,這種常識直接對他們的生活有幫助,而且是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困難——家人全部都死了,但心態還能保持淡定、平穩地度過難關,這也需要一種修行的力量。

  學佛不能墮入兩邊

  既然如此,有些人可能講:“佛教是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親人全部拋棄?”並沒有這麼講。佛教只是講到不該執著親人,因為太執著會令自己苦惱,很多佛緣也會斷掉,但也不能像個別的佛教徒一樣,“我學佛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不能接,你是仇人,你就是我修行道路中最大的違緣。”沒有善巧方便,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修行尚未達到那麼高境界的時候,對前世和今世的有緣人,應該用一種善巧的語言護念他們的心。雖然你去學佛、去出家、去修行,這很好,但是也應該用慈悲心善護別人的執著心。很多人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畢竟對方也是眾生,對你特別執著時,用比較和善的語言進行解釋或安慰,這也很有必要。當然,在最關鍵的問題上,比如你的修行真正受到一些障礙,這個時候你要抉擇。

  所以,學習佛法千萬不能墮入兩邊,很多修行人要麼墮入這邊,要麼墮入那邊,走極端。中道呢?中觀裡有一種中道,名言中也有一種中道。比如說打扮,有些人太過於打扮,天天擦拭身體,這是一種邊;有些人又太過隨意,早上起來臉都不洗,從來都不刷牙,旁邊聽他說話時都臭氣熏天,這樣也不好。

  我們對親人的關心,要麼他沒有做任何壞事,卻把他當作仇人一樣看待,這樣不行;要麼執著前世的因緣,自己的修行完全隨他而轉,這樣也不合理。因此學習中道非常重要!

 

上一篇:智敏上師:往生淨土,不一定局限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下一篇:星雲大師:日常生活中也能活學活用的好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