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昙穎禅師,浙江人,俗姓丘,號達觀,十三歲皈投到龍興寺出家,十八歲時游京師,住在李端願太尉花園裡。有一天,太尉問他道:‘請問禅師,人們常說的地獄,畢竟是有呢?抑是無呢?’
昙穎禅師回答道:‘諸佛如來說法,向無中說有,如眼見空華,是有還無;太尉現在向有中覓無,手河水,是無中現有,實在堪笑。如人眼前見牢獄,為何不心內見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善惡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穎:‘善惡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昙穎:‘心歸無所,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時,歸於何處?’
昙穎:‘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則我早已知曉。’
昙穎:‘請道一句,生從何來?’
太尉正沉思時,昙穎禅師用手直搗其胸曰:‘只在這裡思量個什麼?’
太尉:‘會也,只知貪程,不覺蹉跎。’
昙穎:‘百年一夢。’
太尉李端願當下有悟,而說偈曰:
三十八歲,懵然無知。及其有知,何異無知?’
‘滔滔汴水,隱隱惰堤。師其歸矣,箭浪東馳。’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是一般人經常想到的問題,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問題,但都沒有人揭破這個謎底。釋迦牟尼佛和歷代禅師們道出了原委,又不易為人了解。生命有隔陰之迷,意即換了身體就不知過去一切,故千古以來,生命之源,一直眾說紛纭,莫衷一是。其實生命的形相雖千差萬別,而生命的理性則一切平等,佛教的緣起性空、三法印、業識、因果等的義理能通達明白,則生從何來?死去何處?即不問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