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禅宗五祖弘忍大師說,照這四句做,有大利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實事求是地說,絕大部分人而言都不是六祖那樣能頓悟的上根利智之人,所以神秀的這首偈可能更適用於學佛修行日常實踐的參照,而神秀禅師也是一位被大多數人誤解了千年的大禅師。

  《身是菩提樹》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唐·神秀禅師

  這是一首極為著名的禅偈,出自唐朝的神秀禅師,常被人拿來與六祖惠能另一首禅偈做對比。《六祖壇經》中記載,為了選拔適合承繼衣缽之人,禅宗五祖弘忍大師令門下眾徒把自己所領悟到的佛法精髓各作一偈。當時的神秀,堪稱門中“學霸級”的頭號種子選手,寫下了上面這首偈頌,引來一片贊歎。卻不成想,五祖卻讓他花些功夫再作一偈,就在此時橫空殺出一位在碓房打雜的惠能,也以菩提明鏡為題另出一偈,並最終得到五祖印可,傳授衣缽於六祖惠能。

  那麼,神秀禅師的這首偈子是真的水准不夠嗎?我們先來看看《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大師是怎麼說的吧!

  五祖看了這首偈後對眾人說,“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但是,五祖又單獨喚了神秀入堂,對他說“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所以讓他好好思考,再交一偈。

  也就是說,五祖對眾人說,如果依照這個偈子去修行,可以避免在輪回中墮入惡道,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五祖讓門下弟子焚香敬禮,都來念誦這首偈。但是,作為傳授衣缽的人選,要證得無上菩提,這樣的見地還是欠火候。

  實事求是地說,絕大部分人而言都不是六祖那樣能頓悟的上根利智之人,所以神秀的這首偈可能更適用於學佛修行日常實踐的參照,而神秀禅師也是一位被大多數人誤解了千年的大禅師。

  漸修 VS 頓悟: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正是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身是菩提樹”說身體是修煉的基礎,所以要好好持守戒律。一個沉溺於欲望的身體,如何承載一個安寧純淨的心靈。

  “心如明鏡台”,也就是放著鏡子的梳妝台,比喻沒有灰塵污染的心。就是要像保持明鏡台的清淨一樣,來保持心靈上的清淨。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什麼是拂拭?佛法說,人受到“貪瞋癡”三毒所害而陷入煩惱、造業的循環之中,修學佛法就是用“戒定慧”來對治。通俗地說,學佛修行就是依照佛法來管理心的過程,修行也就是修心。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各種境界和信息時,能夠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污染,從而動搖、影響自己的心,那就是“勿使惹塵埃”。

  這首偈子通過比喻,告訴眾人修行需要長期的、日復一日不間斷的持戒、用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修行不是花個幾年猛功夫就行的,也沒有多少人用一輩子就能修行證果的,只要保證不退轉,時時進步一點點,終有一日量變引發質變,這也叫做“漸修”。

  當然,頓悟肯定更痛快,更相應地也要有頓悟的“資本”。那些歷史上頓悟的大禅師們,這一世的頓悟,也是源於過去生生世世的積累,遇到明師指點、因緣和合。

  所以,不論“漸修”還是“頓悟”,沒有最好的,只有合適的。

 

上一篇:地藏十輪經:獲益囑累品第八
下一篇:宏圓法師:生死業緣果報自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