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佛法,是一切修行的開始。聽聞時,應該斷除的行為,有三過、六垢和五不持;應該行持的,有依止四想、具足六度和其他威儀舉止。
應斷法器三過
聽聞佛法時,常常會出現“法器三過”——耳不專注、意不持、夾雜煩惱,這會障礙我們生起聞、思、修的智慧。
法器,是指聽受佛法的我們,聽法者是接受佛法的容器。如果弟子不是法器,則不論上師傳授他多少佛法,不僅無法對治他的煩惱,還會讓煩惱更增長。所以,要像清洗容器一樣,先將內心的垢染清洗干淨,去除了這三種過失,才能盛裝佛法甘露。
一、耳不專注,如覆器
聽法時,應將耳識專注於上師的法音。如果意識散亂不集中,對上師的言教充耳不聞,這就像把水放入倒放的容器,一滴水都裝不進去。雖然身在佛堂,不管聽了多少、聽了多久的法,也得不到任何法益。
有些人一直在跑道場聽佛法,一次又一次,或是像有些喇嘛從小聽到老,只是每天習慣性去上課,但似乎永遠沒聽明白,就是因為沒有專注聽,猶如倒放的容器。
二、意不持,如漏器
聽法時,自以為已經理解,不牢記心中,只是形式上聽一聽,這是大部分佛教徒的通病。不用心記住,就無法有正確的見解,也無法進一步依法修行。這就像把水倒入有破洞的容器,不管倒進多少,都會流失。
就像很多人聽過了如何對治貪嗔癡,如何取捨因果,也知道這些惡習不好,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根本不記得,還是常常去做。講謊言時,已經不記得這是十不善之一;挑撥離間時,卻認為自己是在聊天,這些都是漏失的過失。
聽過的佛法如果漏失了,就會一知半解,無法受用。而且,就算牢記在心,如果不經常實修,還是會忘記,所以還要經常實修。
三、夾雜煩惱,如毒器
聽法的目的是減少煩惱。所以聽法時,如果夾雜貪嗔癡等煩惱,動機是為了名聞利養,佛法對你不但起不了作用,還會變成非法,更不可能修行成功。這就像把牛奶或甘露水倒進有毒的容器,也會變成有毒的。
有些人把佛法當作學術研究,或是為了聚集群眾,貪圖名利,或是為了和別人辯論,分個高下,這些心態都是不正確的。佛教徒又稱為內教徒,就是因為佛法教人往內觀心,是用來調伏自心的。如果沒有把聽聞到的法,用來觀察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一點意義都沒有。
法器三過,會障礙我們生起聞、思、修的智慧。耳不專注,佛法不可能聽進去,會障礙聞智慧;意不持,聽了卻沒記住,就無法思維法義,會障礙思智慧;夾雜煩惱,為了世間名利來聽法,所學正法成為非法,修行不會成功,會障礙修智慧。如果對上師、正法生起邪見,嘲諷師兄弟,生起傲慢,輕視他人等等不善的心念,都會變成墮入三惡趣的因。
人的一生中,修行的機緣和時間很少,難得有一點閒暇聽法,所以要用清淨心專一聽聞。唯有將上師的教言牢記心中,並且精進修持,才能獲得法益。雖然我們還是凡夫,有些習性一時很難改正,但只要謙虛學習,慢慢改進,所聽聞到的佛法,就會像享用美食般受用了。
聞思修之要
印度的帕單巴仁波切(注解1)說:“聽法時,應像野獸聞聲;思維時,應如北方人剪羊毛;觀修時,應如愚人品味;行持時,應如饑牛食草;得果時,則如雲散月出。”尊者用了五種比喻,把聞、思、修、行、果五個階段的修行訣竅,非常貼切地描述出來:
1.聽聞時
在西藏或尼泊爾等地,寺廟頂上會有一個很大的法輪,法輪的左右各有一只鹿跪著,是一公一母,代表男眾和女眾。
有些人以為這是西藏人崇拜動物的圖騰,或是古代苯教留下的標志。其實,這是佛教比喻“聞法,如鹿聞樂聲”的象征。有一種稱為“色陸拉”的鹿,一聽到樂器聲,會渾然忘我,就算有人來到它身邊,也毫無所覺。所以,以前獵人要獵鹿時,會放音樂,再趁鹿聽音樂入迷時,用毒箭射殺它。
這個標志是提醒信眾,在聽聞佛法時,都要像鹿一樣專心,應該放下一切外緣,不要東張西望,不要心不在焉,不該說绮語,甚至誦經、持咒、轉經輪等等善業,也都應該放下,要有即使生命消失,也在所不惜的態度聽聞。這就是寺院頂上法輪和鹿的象征意義。
2.思維時
思維教法時,要像牧人剪羊毛。牧人剪羊毛時,要非常用心,剪得太深,會傷到羊的身體,心太散亂,剪得太淺,得到的羊毛就少,所以深淺要恰到好處。思維時也要這樣,不能太過於投入,也不能太懈怠或放松,松緊拿捏要恰到好處。
3.觀修時
觀修時,應像愚笨的人品嘗美味一樣,默默觀修,不要時時宣揚。你們常說“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現在則是“啞巴吃蜂蜜,有甜說不出”,換句話說,觀修的感受自己知道就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形容實修的覺受。
4.行持時
行持佛法時,對於每一句教法的實義,都要融入自心,要在生活起居之中,盡自己的能力去實踐。就像饑餓的野獸不斷拼命覓食,或像饑餓的牛餓得發慌,急著吃草充饑,每一根青草都不放過,好像一直吃不飽。用這樣自知不足,學無止境的心態,才可能有所成就。
5.得果時
對於每一個修法,在聞、思、修、行的階段,都能如理如法,踏實去做,最終會得到相應的成果,生起穩固的見解和清晰的覺受,就像雲散月出一樣,非常清晰明朗,沒有任何懷疑。
例如,觀修人身難得時,每個階段都能如實做到,就會對“暇滿難得”這個教法,有穩固的見解和覺受,並珍惜善用人身,累積善根福德,而不會輕易被違緣或外境所轉。
注:
1 帕單巴仁波切:又名單巴桑吉、單巴。南印度人,在印度超巖寺出家,依金洲大師發菩提心,曾依止蓮花生大師、龍樹菩薩等五百位上師,獲得殊勝成就。住世571年,一生中曾五次到西藏傳教,是希解、覺域兩派教法的創始祖師。最後一次從西藏游歷到五台山等地,最後於五台山金剛窟中,肉身不滅而示現圓寂,所以在漢地也享有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