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茅靜遠居士書曰:居士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
居士造橋事情完畢,可以說是很大的功德,居士的心好善無倦,一善才做完又做一善,這當然是好事,但是這能出生死嗎?
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如果不以生死大事為急,這樣不斷地行世間善事,所作的善事堆起來像須彌山那麼高,全都是生死的業緣,無法從生死中解脫,哪裡有了盡之期?善事越來越多,生死也越來越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將受盡惡趣之苦,能不害怕嗎?
這一念愛心就是對世間的愛,細到對名利的愛,對此生各種法的愛,這是直接墮惡趣的因緣。對人天小善的愛,會生人天,但仍是萬劫纏縛,脫不出生死輪回。所以,要痛念生死過患,不僅僅是念惡趣苦,還要念善趣苦,善趣過後就是惡趣,要把生善趣看成就像墮地獄一樣,這樣才會有出離心,一心向往超出三界、得到永恆的寂靜安樂,這就是出離心的內涵。有了出離心,往西方走是堅決的、毫不猶豫的、不會摻雜的,所以出離心極端重要。
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於此二者,宜加審察。
居士對於世間因果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但是裡面生死心不切,各種世間的俗緣、家事撇不下來,人情也謝不去,就是心不堅定,這樣的話,念佛的心當然也不專一。什麼緣故?是內在的名根沒斷嗎?還是愛念牽纏呢?對於這兩件事要加以審察。
很多時候是因為名根沒斷,就是你喜歡做這做那,其實內在還是想要得名譽,臉上有光。雖然不是世人那樣的名,但卻有好善之名,喜歡被別人稱為善人,或者喜歡做一些功德,顯得自身賢善、尊貴等等,這都是好名的心。一旦被這些心綁牢牽引,那實際上就是在為名而做。或者愛念牽纏,也就是對這世上有一種情一種愛,那就被它牽纏住了。這樣的話跟往生西方是相違的。所以,在這兩件事上要加以審察,否則看起來外面孳孳為善,內在實際是在助長名根,做的都是煩惱染污的事。
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切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取,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
如果不能把世事、俗緣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取,希望脫離娑婆苦界,生到安養樂界,那是很難的事。所以要想往生西方,以堅決的出離為第一重要。
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
西方是捷徑的道路,稱為易行道,因為有彌陀佛力的加被,使得凡夫具足信願也能依仗佛力往生,一往生就截斷生死。如果不走這一條路,想要即生了脫生死,那就太難了!沒有了脫生死,想要臨終避免墮落,那也是極難的!
總而言之,我們要靠佛力往生西方來解脫,否則要憑自力斷盡三界一切粗細煩惱,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再者,自己平時造的惡業高如泰山,這樣要想臨終不墮惡趣,保人天身,這也是很難的。要深深思維這種命運:蓮池在前,湯镬在後,不是生淨土就是墮地獄,要這樣一心求生西方,不要再被次要的事、不急的事給耽誤了。
即使你能得到人天身,縱然一生、兩生沒有失去人身,那又濟得什麼事?到了三生、四生還是墮下去了。這樣什麼時候能了結輪回呢?所以今生是一次最寶貴、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在這個身上生到淨土,解脫無始劫來的輪回之苦,所謂“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
居士慧心這樣明朗、銳利,家緣又這樣豐裕、富足,子孫又這樣賢能,事事都稱心如意,還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這是天負人嗎?還是人負天呢?不以念佛為急,卻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這是因為不知先後啊!
所以,學佛人一定要知道先後,這樣才能脫離苦海、往生淨土。一定要先修淨土,正助兼修。所謂正就是信願念佛,一心趣往西方,正是主要的,其它的是輔助的、次要的,不能以次要的沖掉主要的,更不能以次要的代替主要的,要堅定主題,這非常重要。如果心不純淨,說是想去西方,其實心裡留戀世間,想做人天福報,夾帶很多世間輪回的緣,這就很困難,由於緣起混亂的緣故。但是如果主線分明,一心往西方走,之後再隨緣做善,而且都一並回向西方,這樣在一條路上走,是不會出問題的。
居士雖不求福,而常作福,雖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皆由不知所緩在彼,所急在此,致使北轅適越,卻步求前也。
居士雖然不求福,但卻常常作福,雖然想出生死,然而心裡反入生死,都是因為不知道所緩的在那裡,所急的在這裡,搞不清楚急緩所在。要急的是要辦好淨土資糧,此生要出輪回,這就是非常急的。如果這事沒辦妥,終究不保障,致使本來是要往西方走,卻不斷地往輪回裡走。往後退著走,卻指望到達前方。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二字,萬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
居士今天的要務或者需要把握的是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上“齋戒”兩字,就更加盡善盡美。大抵西方佛國,不是泛泛悠悠的散善所能到達,萬劫生死,也不是因循怠惰所能解脫,無常很快的,在早晚間就已經到了,怎麼能不為死時的事提早預辦呢?不然到時悔之晚矣!
——節選自智圓法師《念佛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