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佛教未來,儒宗聖人,皆以世間倫常設教。於吾人本具佛性,及六道輪回,升沉轉變。與夫斷惑證真,超凡入聖之若理若事,皆未發明,故不禁殺。然其不忍之心,已彰明較著,垂訓於世。
如《書》之鳥獸魚鱉鹹若。
《論語》之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孟子》之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禮》之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珍,即肉也。
足知殺生一事,儒宗亦非不戒。但以教道從權,姑未永斷耳。夫有故而殺,則其殺者固少。無故不食肉,則其食肉者,年無幾日矣。後世教道衰替,習為殘忍,遂以肉食為家常茶飯。只圖悅口,不一省其物類之苦,可不哀哉。
及至佛教東來,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及迷之則生死輪回,了無已時。悟之則徹證涅槃,永劫常住之實理實事,究竟闡明。方知纭纭異類,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不但不敢殺而食之,又思令其各得其所。由是聖君賢相,哲士鴻儒,多皆仰遵佛訓,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斷葷,或戒殺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載諸史冊。亦企後人同修慈心。愍彼物類,同具佛性。由惡業因緣,墮於畜道。我今幸生人道,若不加憐恤,恣意殺害。難免來生後世,怨怨相報。
《楞嚴經》雲:“殺彼身命,或食其肉。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然奢摩他道,殊不易得。如來出世,亦不易逢。敢不近法先賢,遠遵佛教。推吾惡死之心,拯彼待烹之輩。以祈消除宿業,培植善根。永斷殺害之因,同證長壽之果哉。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