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繞佛為什麼是順時針右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佛法是因緣法,一講到因緣法,他有個緣起的存在。這個緣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緣顯現的時候,他預示的果報的顯現,就是這個道理。當因緣顯現的時候,就預示著果報的顯現。很簡單,當你念佛的時候,就預示著你要成佛。念佛是一種緣,發願往生是一種緣,相信是一種緣,信願行都具足了,就預示著要成佛。並且是,時間還是一種緣,當你這個現世的生命結束的時候,也預示著這個果報要現前。這就叫緣起法,也叫因緣法。佛教的一些事相,就是因緣的顯現,因緣的具足和合,他才顯現一些事相。

  繞佛為什麼右繞?

  右繞,在古代印度,他是一種非常高的禮數,非常高的禮儀。他這個緣起啊也很重要,比方說,佛的發髻,他那個發髻是右旋的;佛的這個毫毛是右旋的;他這個白毫光是右旋的;再就是他這個胸前的萬字是右旋的。這是一種緣起,所以,繞佛的時候,佛的弟子在繞佛的時候,都是右繞。

  我們修行佛法的時候,有一些威儀也體現出來了,比方說經行啊,繞佛啊。我們你看打佛七的時候念佛,排著隊很整齊念著佛這樣繞,這就叫右繞。懂不懂,出家人經行的時候也是右繞。經行啊,就是吃完飯以後,先不急著打坐,先不急著坐下來,要活動一下。一邊活動一邊觀照這顆心,當下這個念頭,那麼他就走動走動,也就是經行。還有一種經行,他叫做走香,也叫跑香,就是在入定禅坐之前,先多活動活動身體。活動身體呢,他主要的方式也是右繞,這是一種沿襲的一種威儀,一種儀規。繞塔也是這樣,包括很多方面都是這樣。比方說,我們去五台山朝拜的時候,在那個塔院寺,禮拜和繞這個釋迦摩尼佛,那個大悲塔的時候。底下有一绺那個轉經筒知道吧,見到過嗎?轉經筒嘛,那個轉經筒,它是讓人轉的,讓人用手去撥的。

  那轉經筒怎麼撥呢?

  不要反轉,一定要右繞,這樣撥一下,叫它這樣右繞。因為它裡面裝著很多經文。裝經文也有一定的要求,裝經文,也是右繞。當你裝著這個經文的順序,當你這樣轉的時候,右繞轉經筒的時候,那個經文也是從頭到尾,有次第的有順序的。比方說那裡面裝的是“嗡嘛呢呗咪吽”六字大明咒吧,它是從“嗡”字開始,那麼我們正好右繞著轉經筒的時候,裡面的經文是從“嗡”字開始“嗡嘛呢呗咪吽”這樣。那裡面裝了很多很多的經文,根據經上講,我們轉這一圈轉經筒這個功德,經上講的啊,相當於什麼呢?這一圈轉經筒的功德?相當於同時念誦了,這個轉經筒裡面所裝下的,那個經文的遍數。比方說六字大明咒,你那轉經筒裡邊裝了是十萬遍,因為我們印了十萬遍,然後卷起來把它裝到那個轉經筒裡邊,有十萬遍六字大明咒裝進去了。裝進去以後,我轉這一遍轉經筒,相當於念了十萬遍轉經筒的功德。我們在很多這個電影上,資料片上見到很多藏民,他們走著路也是這樣,那叫手搖轉經筒;有風轉經筒;現在有了電轉經筒;有地轉經筒。這個地轉經筒,就是五台山那一種,五台山那個在地下豎的,在地下豎的。我們走路的時候,繞塔的時候,同時把這個轉經筒也繞了。就是在你繞塔的同時,也積累了這個轉轉經筒的功德,就是這個含義。所以這個繞塔也是需要右繞,經行也需要右繞。

  那麼幾圈為宜呢?

  叫幾扎幾扎,幾扎就是幾圈,這個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一般在寺院裡做課,這個中間裡有個繞佛,繞佛回來以後,佛前三跪拜,最後一個回向,要求是三圈,在寺院裡正常做課三圈。如果你是打佛七,那你就右繞就行了,根據你的時間安排,幾圈可以不管。如果說,你想知道幾圈,一般情況就是,是一個單數,一般情況是個單數。佛教最吉祥的數字,最常用的數字是七。這個七啊是個循環數字,在某種意義上講,七也是個圓滿數字,就等於說圓滿了它才循環,就是這個含義。三也好,五也好,七也好,九也好,一百零八也行,四十九也行往往是單數。

  那個一百零八是雙數,一百零八是來自於佛經,佛陀把眾生的煩惱大體上分為一百零八種,那個意思是,你如果是磕頭也好,念佛也好,磕一個頭代表降服一種煩惱,拜一個佛或念一句佛代表降服一種煩惱,我們的念珠就是這樣來的。為什麼串起來一百零八,一百零八是長度,恰到好處,正好用起來方便。那麼一百零八這個念珠呢,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計數啊,念一句佛,或者誦一遍經,數一個繞過一個去,挪過一個去,這樣的話呢就代表降服一種煩惱,還是一種表法。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大安法師:應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
下一篇:在第八地,這個真如和心變成一個(宣化上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