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善導大師勸勉大眾一日的六時禮佛念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往生禮贊】善導大師勸勉大眾一日的六時禮佛念佛

  繼續看下面:

  「接著善導大師又說: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隨即具體列舉十三種原因,這些原因都是由於不專而修雜業之故,同時提出自己親自見聞的事例作為現證。

  並再度斷言: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故此前序之要點即是安心、起行、作業。本願稱名,專雜得失論,而安心、起行、作業,則統攝歸結於本願稱名之一行。故本書宗旨,即是本願稱名。」

  這段文在敘述在前序的部份說到專修有四種得,雜修有十三種失。所以念佛專修比較好還是雜修比較好?專修比較好。因為專修有四種得,雜修有十三種失。四種得就是得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大利,十三種失就是失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大利,所以當然聽從善導大師的勸勉專修念佛。

  善導大師說只要專心念佛,十個人十個人往生,一百個人一百個人往生。若是雜修又不至心,一千個沒有一個可以往生。雜修的人又不至心,就是人人都不能往生。所以善導大師鼓勵專修的意圖非常的明顯,所以安心、起行、作業總歸在本願稱名。

  下面請看第二點正贊:

  「將一日分為六時,各時皆配以禮贊偈。一方面唱此贊偈,一方面歸命禮拜。六時禮贊之後,即以忏悔並發願見佛為結。

  一、日沒禮贊:

  依《無量壽經》所贊十二光佛名而禮十九拜。

  二、初夜禮贊:

  依《無量壽經》之往觐偈而禮二十四拜。

  三、中夜禮贊:

  依龍樹菩薩所作《十二禮》而禮十六拜。

  四、後夜禮贊:

  依天親菩薩所作《往生偈》而禮二十拜。

  五、晨朝禮贊:

  依隋朝彥琮法師所作《禮贊偈》而禮二十一拜。

  六、日中禮贊:

  善導大師依《觀經》之十六觀撰作禮贊偈而禮二十拜。」

  正贊的內容就是在一日的六時禮佛念佛,當然也有對善導大師所寫的贊偈以唱誦的方式修行之。佛門有很多贊偈可以用唱的,譬如說爐香贊、戒定真香贊、栴檀海岸贊。或者是普賢十大願行,或者是偈頌法語,都可以用任何的曲調唱誦出來。

  宗教的信仰佛法的學習,唱贊也是其中的一法,尤其梵呗如果唱誦得動人好聽往往也可以啟迪人心而引起學佛的興趣。

  過去台灣有一位比丘尼,她會在三寶門中出家修行,是因為她所剃度的寺院梵呗唱誦得非常的動聽,她覺得梵呗唱得這麼好聽,修行也可以很快樂,因此她出家修行。所以音聲能度眾,有的人入道的因緣是感受到人生的痛苦,所以進入佛門學佛。有的是因為善根流露,剛好遇到善知識的介紹,自然就進入三寶門中。有的人是在三寶門中早就種下善根,這輩子看到佛經自然就會非常有興趣探討研讀。所以各人的入道因緣不同,但是進入三寶門中修學,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幾乎大家的目的是一樣。所以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日夜的六段時間禮佛念佛,日沒的時候禮十九拜,這十九拜就是根據《無量壽經》所說的十二光佛。

  十二光佛都是阿彌陀佛的聖號十二光佛別名:

  第一無量光佛,第二無邊光佛,第三無礙光佛,一直到第十二超日月光佛。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念南無無量壽佛,也可以念南無無邊光佛,也可以念南無無礙光佛,也可以念南無超日月光佛,都是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再來在初夜禮拜二十四拜,也是根據《無量壽經》的往觐偈法語修持。

  再來在中夜禮拜十六拜是根據龍樹菩薩所作的《十二禮》來禮拜。

  再來後夜禮二十拜是根據天親菩薩所作的《往生偈》。因為《往生論》有很多偈頌法語,根據《往生論》的偈頌法語,用唱誦的方式來修持,一邊唱一邊拜一邊念,這樣就是修持《往生禮贊》。

  再來晨朝禮贊是禮二十一拜,是根據隋朝彥琮法師所作的《禮贊偈》。

  最後日中是禮二十拜,善導大師根據《觀經》的十六觀撰作禮贊偈。

  一般若有時間不用上班,或者帶孫子的人,要照六時這樣來禮拜修行是有可能的。因為認真說,若禮十九拜加上禮二十四拜,加上禮十六禮加上禮二十拜,加上禮二十一拜加上禮二十拜,事實上這樣並沒有用功很久,只不過是分為六個時段來禮佛念佛。

  如果你要在早上禮佛一百拜,下午禮佛一百拜,晚上禮佛一百拜,一邊禮佛一邊念佛,這樣也是同樣的在修持《往生禮贊》的教法,不一定非得分為六時不可。

  總歸我們所根據的經論是淨土三經一論,不論是拜佛念佛,目的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把握這個原則,不論根據哪一部祖論或佛經修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肯定。

 

上一篇:信願法師:淨土經典诠釋「往生」這二字的出處(二)
下一篇:宏圓法師:阿羅漢已成就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