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怎樣做一個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稱為居士。 那麼,做一個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佛教在中國,信仰的人最多,誤解的人也最多,多數人所以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廟,那些為死人念經的僧尼,那些木魚,那些鐘磬,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認定佛教是消極的,是逃避現實的。 其實,那些只是出家人的佛教,而且還是變質流俗了的佛教。因為佛教的根本精神,幾乎已被這股流俗的浪濤所吞沒了,因為佛教的信徒,分有出家與在家的兩大類,出家人的本務是修道與傳道並住持佛教,至於表達大乘入世的菩薩精神並作佛教的外護者,卻是在家的居士。 修學佛法的法門雖多,若從大體上說,可分三大類: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脫道。 第三是菩薩道。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於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鍵。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脫道。 解脫道的求取,也不等於佛果的圓成,解脫生死的人,並不就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須將人天道與解脫道兼顧並重,這便稱為菩薩道。 從性質上說,人天道是偏重於福業的經營,比如布施、救濟、放生、戒殺、社會公益等等;解脫道是偏重於慧業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禅、拜佛、念佛、聽經、看經等等。最要緊的,還是在於戀世與出世的區別:如有戀世的心,雖修慧業,仍是人天福報;如有出世的心,雖營福業,也歸解脫之道。 毫無疑問地,學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佛教的態度,也不僅在解脫道。自求解脫,也要使得一切眾生求得解脫,自求解脫是慧業,助他解脫是福業,福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