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尋聲救苦念觀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尋聲救苦念觀音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有忍耐心,都會有所成就。

  ◎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開示於觀音七

  從無量劫以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經過有百千萬劫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遇到過觀音法會,所以我們的習氣毛病絲毫沒有減少,而無明煩惱一天比一天多。現在既能遇到觀世音菩薩法會,這也可以說是在無量劫以前所種的善根,到今天才成熟,所以才能參加這樣微妙不可思議的法會。如果你沒有善根,沒有德行,是沒有機會讓你打觀音七的,所以要珍惜這七天的寶貴時間,不要打妄想,虛度光陰。如果盡打妄想,雖然參加這個法會,也等於沒有參加一樣,因為你不會得到什麼好處。

  雖然,這法會才開始兩天,可是我知道有人已經見到菩薩、見到光……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前。又有人將要開五眼。所以沒有得到好處的人,應該生大慚愧;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得到好處,其他人也是這樣子,不是的。

  金山聖寺,也可以說是沙裡澄金的工廠。誰想要真修行,就不能離開金山聖寺,想再找修行的地方,就不容易找了。金山聖寺裡的人,皆是有道心的修行人,縱使在極度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也要用功修行。

  修道的法門,有八萬四千那麼多種。每一種法門,你都要明白一點,不要單單知道一種而已。若能每一種法門都知道一點,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的法門都明白了。單單只明白一個法門,就不容易體會佛法深如大海的境界。就好像愚人“以管窺天”,還以為天只有管口那麼大而已。你要是不用竹管子,且看天究竟有多大?所以學佛法,不要單單知道一種法門,應該法法皆通,法法皆明。現在打觀音七,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你如果沒有修過這個法,就一定要來試驗一次,不要沒有試驗,就不修了。如果能圓滿打完這七天,對你身心定有好處。諸位千萬不要當面錯過,失之交臂!

  菩薩是修六度萬行。六度:

  (一)布施:自己要布施給其他人,不是要其他人布施給自己。

  (二)忍辱:現在是打觀音七的時候,就看你能不能忍。要是能忍,就能圓滿的打完觀音七。要是不能忍,就一天到晚打妄想。譬如:“我等一會兒,要到某一間餐廳去大吃一頓。”或者想:“我在此處念觀音,有什麼用?簡直是胡鬧,趕快跑!”這都是沒有忍。沒有忍的人,不能修道。你修坐禅也可以,念佛也可以,念觀音菩薩也可以,這都是一樣的法門,根本上沒有什麼分別。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有忍耐心,都會有所成就。你要是沒有忍,什麼法門也修不了。沒有忍耐心,常常覺得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好,事事不如你的意。那麼,你能修什麼呢?道是沒有我見,沒有我執。如果有所執著,就永遠不能修道。有人說:“我要參禅”,你要參禅,更需要有忍辱心。

  (三)持戒: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四)精進:即不懶惰。

  (五)禅定: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就是求觀世音菩薩幫助我們獲得禅定。

  (六)智慧:有了禅定,就生出智慧。所以六度是有連帶關系的。

  有人說:“我喜歡專門修禅定”,那麼我告訴你如何修禅定,就是一進入禅堂,不論怎麼樣,也不能出禅堂一步。有人說:“假如有病了,怎麼辦?”有病你就病,有病也要參禅!要是死了,怎麼辦?死了也不可以抬到禅堂外邊去。參禅的人死了,就把他的屍體放到空的坐單底下。縱使發臭了,也放在那兒,不往外抬。人死了,也不准出去。有人說:“那不等於監獄一樣嗎?”等於監獄?你難道不覺得你現在是在監獄嗎?每一個人都在監獄裡,不過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你的自性想出也出不去,想回來又不能回來。出去了,不能回來;回來了,不能出去,這是自由嗎?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個監獄,只是你不了解。

  我們現在坐禅,一進禅堂,就不准出禅堂的門口。誰一出去,香板就往頭上、背脊打下去,這就是打七。打觀音七,也是一樣不准出禅堂。誰一出去,就要捱打。誰叫你來的?有人說:“我是看到公告,所以才來。”可是公告上面,並沒有寫來了就可以走。走,可以的,但是要付大家的伙食費,才可以走,否則是不可以走的。為什麼呢?因為你一走,旁人看你走,也跟著走了。你也走,他也走,大家都走了,這叫做破壞道場。為了避免你破壞道場的罪,你需要負擔大家的伙食費。如果你付不起,那就最好不要走!

  你們各位都是有緣才到金山聖寺。要是沒有緣,連金山聖寺的門口也沒法子進來。既然是有緣,大家不妨作為觀音法會中的朋友。大家手拉著手,一起向前開步走。到什麼地方呢?到每個人心中想要到的地方。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幫助其他人。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因為我怕你們走錯路。

 

上一篇:宣化上人:恭敬經典
下一篇:惜福,與財富、地位無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