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第七編(二)0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七編 往生品位 第二十一章三輩九品 第三節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報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報,《觀經》有詳明的闡述。茲謹依經語,圖示表出,用便觀覽對照。 總覽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報,可概述如下幾點特征: 1.九品往生的共同條件有圓發三心與淨業三福。《觀經》雲:“若有眾生,願生彼國,應起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至誠心,二深生,三回向發願心。具足三心,必生彼國。”此段經語出在上品上生章,實則貫通九品,只是隱顯互文,義無欠缺。圓發三心是淨業修持成就的保證。而淨業三福則是增上往生品位的基礎。九品往生之行,是釋尊隨自意所說的散善之教法。末世眾生障重心雜,道念微劣,今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為執系之境,蒙阿彌陀佛光明願力攝受,帶業往生,深契聖心,稱佛本懷。 2.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報,充分體現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綜觀九品往生情狀,前五品悉是修功德回向願生淨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淺,感得品位的高低。比如:圓教通經者得上品上生,頓教通禅者得上品中生,學大乘漸教而未透徹者得上品下生,二乘種性升進者得中品上生,二乘種性持戒者得中品中生。後四品中,中品下生者,但孝順仁慈,並未修出世法;而下三品不僅未修善法,且多造惡業。若論此種行因,縱使孝順仁慈,也只能算是世間善人,並不配生於佛國。何況後三品尚是逆惡之流,理合墮落惡道受報,安有往生佛國之福德。正是由於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以名號救度眾生,能令此等罪惡眾生,當地獄相見,性命在呼吸間時,急迫稱名,即化地獄火為清涼風,感得天華化佛接引往生。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住金蓮華往生彼土。此等殊勝奇特希有,唯淨宗念佛法門方能達致。罪惡眾生臨終忏罪念佛往生,表明佛名深具忏除多劫惡業的功能。臨終時,佛號現前,此心能引無始以來及一生所作善業,共相資助,真心如日,妄心如暗,佛念當前,成就往生。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恩德之弘深,無能稱說。 3.善知識的重要性。九品臨終情景中,突顯善知識說法加持之力用者,占其四品。此末後四品人,生前不特對於佛法,毫未留意,並且對於極樂淨土,尤為陌生。徒以臨終時,眾苦逼迫張惶之際,得善知識演說淨宗,稱贊持名功德之緣,便急迫念佛,如對敵破陣,一形之力一時盡用;以十念之力用,蒙佛接引往生。證知善知識助轉法輪之功,至堪珍佩。即便久修淨業行人,臨終具助念之勝緣,仰賴善知識及眾道友的佛號加持,亦能增大往生的把握。而凡夫(或惡人)臨終得遇善友教示,亦非偶然僥幸之事。須知其人必於無量劫前,值佛聞法,種過善根,但有聞思,未曾修習,或亦曾修念佛法門,功行不深,未及往生。後為煩惱覆障,竟被沉埋,直至臨終,為苦逼出,得遇善知識,說法啟智,教令念佛,觸動宿種,聞即信受,成就往生大事。 4.九品因行果報,隨其心力,互通無礙。凡修一切善,若能回向,皆淨土因,一切惡若能忏悔,亦淨土因。一一行因,皆通乎九品。種種善,修之淺深,例分九品;一一惡,忏功力故,亦皆九品。萬法唯心,上上品善,或只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惡,或上上品往生。如犯五逆十惡的眾生,臨終十念,帶業往生,屬下下品。而阿阇世王,臨終重悔心猛利故,得無根信,即上輩三品所攝。證知五逆十惡,隨其忏罪功力的強弱,自分九品。善惡修忏,一一俱明於九品。 5.九品因行果報的正相關,顯示自力的效用;臨終見佛接引,帶業往生,又顯他力的殊勝奇妙。證知淨宗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修因證果,不差毫厘),橫與一切法門迥異(蒙佛接引,十念得生,橫超三界,究竟成佛)。九品行相淺深差異,略有三類。(1)臨終接引異,上品上生者,阿彌陀佛與無數菩薩聖眾來迎。上品中生者,阿彌陀佛與無量眷屬來迎。上品下生者,阿彌陀佛與五百化佛及諸菩薩來迎。中品上生與中品中生者,佛與比丘眾來迎,中品下生與下品三生者,或化佛或金蓮華來迎。阿彌陀佛平等普接一切眾生,而行人隨其心量根性,所見各異。(2)所乘華座異。從上品上生的金剛台到下品下生的金蓮華,亦與行人的功行、善根福德相關。(3)見佛聞法異。從上品上生往生彼土即華開見佛聞法到下品下生滿十二大劫蓮華始開,懸殊偌大,故淨業修持雖有彌陀願力仰賴,而在此土精進勤苦修持,斷惑消業,功不唐捐。 善導大師曾以偈頌形式,概述三輩九品之因行果報,文約義周,茲引如下 :” 上輩 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 就行差別分三品五門相續助三因 一日七日專精進畢命乘台出六塵 慶哉難逢今得遇永證無為法性身 中輩 中輩中行中根人一日齋戒處金蓮 孝養父母教回向為說西方快樂國 佛與聲聞眾來取直到彌陀華座邊 百寶華籠經七日三品蓮開證小真 下輩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從上述三輩九品的種性、內在關聯、因行果報的討論中,一方面體悟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淨宗法門的奇妙殊勝;另一方面,在堅固信願的前提下,調整自己的行業,與三輩九品的行因相符的保留,不符的遣去,欠缺的補償之,力爭以上輩三品的標准要求自己,彼即丈夫吾亦爾,當仁不讓,取法於上,方稱佛的本懷,得如來歡喜。
|
|
|
|
|
|
上一篇:允成法師:這六種不良行為會讓人變窮
下一篇: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58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