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非難,教子尤難。許多不洞事之人,無子求菩薩,及其得子,唯知寶貴,從茲養成廢器者多多。
譬如種稻,只知求好種子,及其苗茁以後,則所有除莠[1]、澆灌等手續,概不一用。其稻種雖好,尚能望其收獲否?
光見聞百有九十九,無子及多子之人,均是此種結果。唯閻丹初(敬銘)[2]之父,為天下古今第一愛子之人。故以初輩鄉紳[3],令其子點翰林[4]、拜相[5]。其教之之嚴,亦是天下古今所未有。一邊培德,一邊竭力以教,此其所以為真愛也。
其他之愛,每有甚於殺者,以殺但一死耳。失教之子,無業不造,則永墮三途惡道,比一死之酷,何止天淵相懸!(續編復張雲雷書)
“欣猒謹案,以上分論家庭教育教子之要。”(《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師著,欣猒編)
注:
[1]莠(yǒu):一年生草本植物,穗有毛,很像谷子,亦稱“狗尾草”。
[2]閻丹初(敬銘):閻敬銘(1817-1892),字丹初。晚清同治光緒時期有“救時宰相”之稱。為人質樸廉潔,貴為宰相,望之若老儒。善於理財,終以戆直(剛直)早退。(《人文雜志2001年第3期》)在歷史上享有清廉之名,其節儉絕對真誠,他執掌戶部時,慈禧辦慶典的錢都敢克扣;他還極力反對重修圓明園,節省了大筆財政資金,讓老百姓少遭了許多罪。(《科學決簧月刊2007年10月》)
[3]鄉紳:鄉間的紳士。
[4]點翰林:科舉用語。殿試朝考後,新進士之入選翰林院庶吉士者,稱為點翰林。
[5]拜相:被任命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