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二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章坦坦覺路作迷途01

  當前位置:無量光明 > 佛教人物 > 居士佛教人物 > 南懷瑾 >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章)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章)

  南懷瑾 | 發表時間:2014-11-10 | 作者:南懷瑾 [投稿] 分享到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章坦坦覺路作迷途01

  一切眾生、一切佛的本性,就是一切萬物的本體,本來是清淨、圓明的,以中國文化來講是‘本善’的。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惡的善來看,它是超越此相對待的善是至善的、那為什麼會動妄念?為什麼會有世界?為什麼會有萬象差別的不同?

  佛法的形上學可與《易經》合參

  永明壽禅師以《楞嚴經》要旨答:‘最初不覺,忽起動心。’覺與不覺兩個問題來了。不覺’之來,主要是‘覺明為咎’。以《易經》的道理來講,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有人提出來,認為這個答案不夠透徹,不能令人滿意。這提得很對,是不大令人滿意。

  在學術立場講。是要絕對客觀,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本來佛學這一段話是並不太令人滿意,但也不是完全不對。最初動念是‘覺明為咎’的,忽然不覺來的。為什麼有個忽然不覺呢?這不覺從哪裡來?

  比如王陽明所講的‘良知良能’,這一知從何而來?若從本體來,其本身即有善惡,也包括了知,這是很嚴重的問題。要詳細地討論起來,牽扯一大串,一時討論不完。

  這裡簡單扼要地說,‘覺明為咎’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已經成道的人,已經還源,證到清淨圓明、明心見性以後,太保任清淨光明,因太過而生不及,太過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剛剛上座,眼睛一閉那一剎那,很清淨,那是很短暫的一剎那,接著想保持清淨,那就完了。由這個理由來說明本體來源,清淨光明忽起動心,是倒果為因的說法。是佛沒有辦法,只好從果來說因,最初萬有是‘覺明為咎’來的。

  以邏輯道理來講,這種形而上本體,忽變為形而下萬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說法。佛學對此點到為止,唯有用中國的《易經》、道家思想來補足。不過如把中國的《易經》、道家思想單獨來說明形而上的本體,那又不行了。必須這幾樣綜合起來,對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說明才能清楚。

  《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指動靜、善惡、是非、來去、生死等相對的現象。相對是兩頭,能起相對的那個是不屬於相對,勉強可以說是絕對。

  所以以此道理來講,‘覺明為咎’,覺明也並不為咎,換言之,陰暗、昏味也不足為病,各有立場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處,夜裡有夜裡的好處。所以《易經》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則;形而上的本體,則如孔子在《系辭》上所說:‘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覺,忽起動心’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所謂感應,雖起形而下後天的作用,最後他還是歸到本來寂然不動。至於明與不明、動與靜、好與壞,則是人為的分別,同形而上、形而下沒有關系,這是《易經》的看法,當然《易經》沒有說這麼明顯。研究《易經》,不論在理、象、數方面,都須先通《系傳》,把道理先搞通。

  道家《列子》這本書分出五太:太虛、太無、太素、太質、太極,一層層下來,也討論到本體生萬有的道理。本體本來清淨圓明,忽然一動,生出萬有,生命經過了這五種層次。這種次序五行思想、易經思想,同佛法的五蘊都有相關連之處。

  人類文化號稱五千年,其實是很幼稚、很可憐的。人類到現在還在追求最初究竟怎麼來的?乃至現在還要到太空去探索這個生命問題。

  科學文明發展至今,誰也還拿不出一個確定的答案,宗教有宗教的說法,哲學、科學也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總之一句:都非定論。

  若要證到宇宙本體的問題,扼要地說,只有用禅宗的兩句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來說明。《楞嚴經》的‘覺明為咎’只是權說而已。

  要嚴格研究起來,以佛學本體論來講,小乘知見與大乘知見的看法各有不同。《宗鏡錄》是用《楞嚴經》的本體論來闡釋的。《華嚴經》則無所謂咎與不咎,覺明也不為咎。像《涅槃經》等各種經典,乃於各種宗教哲學對於宇宙大多持悲觀的看法,覺得人生悲慘可憐。

  《華嚴經》則不然,認為這個世界善善惡惡、是是非非、動動靜靜,一概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都是一個本體所發生變相而已,一切都是變相,變相無論春夏秋冬、善的、惡的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壞處,以這立場來講,覺明也不為咎了。這問題討論起來很復雜,講到本書後面再繼續討論。

  其次,有人提出見分與相分的問題。見是看見的見,相是現象。比如用眼看花,眼是相分,能看到花,了解那是花,這個精神作用是見分,這是唯識論名詞,很多書注解來、注解去,非常難懂。若以現在的名詞來理解,相分為物理世界,見分為精神世界。

 

上一篇:慧律法師:開示錄70
下一篇:邪YIN的“隱形”果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