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悲喜交流,哀感欣慶】若見如來捨利即是見佛
佛在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
【公開瞻禮 沐浴佛光】
●北京八大處佛牙捨利(截止到六月三日)
●南京牛首山佛頂捨利(截止到六月五日)
《大般涅盤經後分》雲: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我涅盤後,天上、人間一切眾生,得我捨利,悲喜交流,哀感欣慶,恭敬、禮拜、深心供養,得無量無邊功德。阿難!若見如來捨利即是見佛、見佛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僧、見僧即見涅盤。阿難!當知以是因緣,三寶常住,無有變易,能為眾生作歸依處。’”
印光大師開示
“須知如來大慈,留此法身真體。俾後世眾生,種出世根。以由睹此神異,自可生正信心。從茲改惡修善,閒邪存誠,以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直至復己本具佛性,圓滿無上菩提。此如來示現不思議相,曲垂接引之本心也。”
《題佛捨利偈》
如來無生滅,眾生有罪福。
福感佛出世,罪感佛入滅。
佛雖示人滅,仍不捨眾生。
故留諸捨利,作得度因緣。
當知此捨利,即是佛生身。
亦即佛法身,宜瞻禮供養。
恪遵如來教,專修淨土法。
——印光大師
佛法滅亡時,佛的捨利會變成摩尼寶珠
「諸佛入涅盤時,以方便力,留碎身捨利,以福眾生」。這也是舉一個例子說,諸佛,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釋迦佛七十九歲入般涅盤,這是示現,我們世間人說,釋迦牟尼佛過世,離開我們了。用方便力,留碎身捨利,釋迦牟尼佛的火化不是普通的柴火,不是的,他是自己用三昧火把自己的肉身焚化了。燒完之後,有八斗捨利。這個身體變成碎身捨利,小粒小粒的,八斗。留給天人大眾們供養,以福眾生,讓眾生看到佛的捨利、接觸到佛的捨利都得福報。「眾生福盡,此捨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這眾生福盡了,佛的捨利自然就變成摩尼寶珠。這個寶珠也能夠隨人之意,你得到這個寶珠,想得什麼它會變現。「此珠多在大海中」。這是說古佛滅度之後,捨利變成摩尼寶珠,這些寶珠在大海裡面。「大龍王以為首飾」。龍王認識、知道這些寶珠,他們用來做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減劫末期的三災
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劫是計算時間的單位,又譯為災難。在住劫中每一個小劫的滅劫末期,有三個小災:①饑馑災;②瘟疫災;③刀兵災。
現在的時期,是住劫第九小劫中的滅劫。
釋迦牟尼佛出世時,人壽是一百歲。世尊入涅槃後,約有三千年,所以現在人壽是七十歲。再過四千年,人壽減到三十歲時,便會開始發生三小災。
①饑馑災:原來大地清淨,人民和樂,後來,殺、盜、YIN、妄諸惡漸漸發生;等到人壽三十歲的時候,人心不古,邪見顛倒,具足十惡。天龍大怒,而不降雨,發生旱災,五谷不登,食草根樹皮為生,甚至易子而食,就是人吃人的時代。
經過七年七月七日,人類餓死大半,這是饑馑災。
②瘟疫災:人壽到了二十歲時,人心惡到極點,便發瘟疫,得之則死,無藥可治。此瘟疫傳染迅速,萬裡白骨無人埋。
這樣經過七月七日而止,人類死亡達到最高峰,只留下百分之十。
③刀兵災:人壽到了十歲時,身高只有一尺。人皆不孝不敬,互相仇殺,無父母、無夫婦、無子女、無親友,所謂六親不認。因為業力所感,草木可當武器,而能殺人致死。人人以為自己不殺人,便會被人所殺,所以見人便殺,逢人便砍,大殺而特殺。
經過七日之後,人類死百分之九十九,所剩無幾。
剩下沒有被殺死的人,都逃到山中,有善神保護。後來,災難過去,他們從山中走出來,遇到人,相抱痛哭,慶在人間,互相安慰,視為親友。這時,人人生大慚愧心,改惡向善。
倫理、道德、慈悲、因果種種觀念,漸漸向上增長;人人和平相處,講仁義,說禮讓,感情融洽,沒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沒有勾心斗角的行為。這時,生活安定,豐衣足食,人人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人人相信因果報應的真理。
在每一個大劫中的壞劫時,要發生一次大火災。
經過七次大火災之後,便有一次大水災。
經過七次大水災之後,便有一次大風災。
有五十六次大火災,有七次大水災,有一次大風災。
總而言之,在六十四個災劫中,就發生三大災。
大火災能燒到初禅天,大水災能淹到二禅天,大風災能刮到三禅天。除非修到四禅天,才能脫離三大災的威脅。
劫的計算法:從人壽十歲開始,每經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為止。又再每經過一百年,減去一歲,減到十歲為止。這樣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
計算的公式:(84,000-10)×100×2=16,798,000年,這是一個小劫的數目。一個中劫的數目是小劫數乘二十倍。一個大劫的數目是中劫數乘四倍。
世界的成因:在空劫二十個小劫中,世界空無所有。到成劫的時候,最初天降大雨,水漲到大梵天,慢慢地雨停水落,風吹水沫而成世界。世界既成,便有眾生及植物生長,漸漸的有部落、有文化、有國家、有戰爭。從住劫演變到壞劫;壞劫過去,便是空劫;空劫過去,便是成劫。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世主妙嚴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