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章莫教幻識誤明月02
若能回光就己,反境觀心,佛眼明而業影空,法身現而塵跡絕。
告訴你們方法。一切回光返照,回轉來找自己,觀心。怎麼知道有境界?念頭動了,念動也不錯,念動也空嘛!不要另外找個空,回光就是,回轉來找自己,管外面境界干什麼?境界皆幻相,不要管幻相,一切反過來,亦即儒家孟子所言:‘反求諸己’就到了。佛眼明,業影就空了。大家念佛、念咒子,一天念一萬遍,我一聽……有些老太太念佛拿紙畫圈,功利主義,好像攢錢一樣,攢到死的時候帶走。真的假的?真的,她那業力硬是累積成善業帶走,等於做壞事,一點一滴累積,惡念也帶得走。這是現象、應用,講道體則全要空,善也空,惡也空,業也空,所以要‘“反境觀心’。
反境觀心以後,佛眼明,業影空,那麼,法身自然呈現。什麼是法身?法身是代名,‘本體自性’,不生不滅。法身呈現,你以為真有個法身啊?你們諸位少見,這些我看得多了,譬如最近有位青年,打坐忽然看到自己在打坐,那是常有的,為什麼看到自己打坐——‘精神飛越’,用功緊切把自己生命逼出體外,或者體質衰弱,而產生這種現象。那時才曉得自己面孔原來如此,原來鼻子向下面。許多人把此種現象當成法身,錯了!那個是法身上面的妄影,法身是‘無相’、‘無念’、‘無住’。‘法身現而塵跡絕’,心裡沒有塵世間一切煩惱。
以自覺之智刃,剖開纏內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鋒,斬斷塵中之見網。
這叫見道。到達法身無相境界,始叫見道、明心見性。永明壽禅師把硬性的佛學名詞,變成軟性的文學美。他說這是怎麼達到成佛的?完全靠自覺自悟。
學佛成道,不管淨土、禅宗、密宗、天台宗……,都要靠自悟自覺。什麼自覺?智慧的成就。‘智刃’,智慧像一把利刀,剖開纏內之心。纏是佛學名詞,一切眾生被煩惱所纏縛。佛學上常引用唯識學玄奘法師翻譯的一個名詞———‘纏眠’,不是文學上的‘纏綿’。煩惱的作用叫‘纏眠’,也叫‘隨眠’,稱‘隨眠煩惱’。
這些佛學名詞用到中文,真是高明絕頂。翻譯得好極了!人的煩惱是‘隨眠’,它跟著你一步不離,連睡覺都跟著你,比夫婦還厲害。太太跟著睡,你有時還溜出來。經常有人問我,某人夫婦感情不好,同床異夢。我說世界上有哪一對夫妻是同床又做同一個夢的?如果兩人夢得一樣,是神經病。那要送精神科看病,人本來同床異夢。只有一個東西不跟你同床異夢,你的業力煩惱,你睡著了,它就睡在你那個睡著裡;你醒來它已經跟在你旁邊,你脫不掉。《八識規矩頌》講煩惱是‘俱生猶自現纏眠’,從你生命來的時候,它就跟來了,纏住你,你有本事用自覺之智刃,把纏縛解除了,那就解脫成佛成道:‘以自覺之智刃,剖開纏內之心珠’。
‘用一念之慧鋒’,慧劍斬情絲,中國文學常用。這一把劍是什麼劍?(有同學答;‘慧劍’),好聰明!可見你有這把劍,我都沒看到這把劍,只看過日本武士刀。這把劍看不見,最利,在哪裡?在你一念之間——‘一念之慧鋒’。
文殊菩薩為什麼手裡拿一把劍。要殺人啊?那是表法,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智慧就是那一把慧劍。
‘一念之慧鋒,斬斷塵中之見網’。什麼見網?八十八結使。這些都是佛學專有名詞,‘見’代表一切觀念。我們許多煩惱都是‘見網’把我們網住了,只有用智慧的刀鋒才割斷得了。
此窮心之旨,達識之诠。
我們跟著永明壽禅師這麼美的文字般若兜了一圈,受他的騙,最後歸納所有佛經的道理!一念不受。他騙走的是什麼?就是叫你回轉來找自己這一段,很簡單。他說,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窮心之旨’。學佛修道、明心見性的宗旨就在這裡。‘達識之诠’,诠即解釋,你對唯識最高的注釋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