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釋迦牟尼佛被女人誣陷
佛陀在世時,印度人是分等級的。而佛陀的道,倡導中道與平等,連眾生和佛也是平等的,佛陀的教育觸動了利益階層。所以經常有人想辦法要陷害他,並且經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女人”,比較有名的用女人陷害佛陀就有三次,但三次都沒有得逞。最初的迫害為婆羅門女系木盆於懷中,揚言腹中之子乃釋種。
佛在捨衛國的時候,因為影響力很大,捨衛城的婆羅門諸外道不高興,就買通一個名叫戰遮的女人,叫她跟隨捨衛城的信眾到祇園精捨聽聞佛陀說法。七八個月後,她在腹部內衣中系一個小木盆裝作懷孕的樣子。有一天正當佛陀在法座上說法的時候,她突然從大眾中站立起來對佛陀責問道:“你說法的辯才倒是無礙,但現在我要問你,你既和我發生夫婦的關系,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替我建造產室?你捨棄我不顧,真是一個沒有情義的人!”聽她這麼說後,聽眾之中就是信仰很深的人,也都大驚失色,佛陀卻威嚴不動地閉目坐在法座之上。好在這時候,這女人系在身上的木盆忽然撲通一聲往地下一落,惡毒的計謀被揭穿,她這才羞慚得抱頭鼠竄地往祇園精捨的外面逃奔,佛陀仍然像沒有事似的繼續說法。
2、達摩祖師遭投毒六次
魏朝皇帝信奉佛教,他手下有兩個隨從,一個名叫光統律師,另外一個名叫流支三藏,這二個人見到達摩大師,常與達摩爭論,目的是要戰勝達摩,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可達摩祖師早已聲名遠播,光統律師和流支三藏真好像到了世界末日,他們一怒之下,起了害人之心。其曾多次在達摩的飯菜裡投放毒藥。第一次投毒,達摩吃完後“索盤吐蛇一升”。第二次投毒,於大盤石上坐,毒出石裂。”前後六次遭下毒,五次失敗。到第六次投毒時,達摩祖師覺得自己與世人的因緣盡了,於是將佛陀傳下的袈裟傳給弟子慧可,並對慧可說:“我緣此毒,汝亦不免此難。至第六代傳法者,命如懸絲……”而後便安然服毒,端坐圓寂。
3、二祖慧可被誣陷迫害致死
慧可大師一百多歲時,又隨順因緣到了匡教寺,他在寺院山門下談無上心法,聽眾越來越多。當時有一位辯和法師,在寺院中講《涅盤經》。他的學徒聽了慧可大師講法後,漸漸地都離開了他的講席。辯和法師非常惱恨,於是在縣令面前誹謗慧可大師,說他妖言惑眾。縣令聽信了辯和法師的讒言,對慧可大師進行了非法迫害。最後竟捕風捉影,顛倒黑白,羅列了十大罪狀。這樣慧可大師就被判了死刑。慧可大師知道,這是宿世的因果,應當酬還宿債,所以逆來順受,不再爭辯。
在臨刑前,慧可大師很從容,心無畏懼,並且說:“四大本無我,五蘊亦是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4、百歲老僧被誣陷拘禁毒打
近代虛雲和尚112歲時,住持雲門山大覺寺,被人誣告藏匿罪犯。全寺僧人120余人,被軍警包圍。虛雲和尚拘禁於方丈室內,門封窗閉,絕其飲食,後四次遭人毒打,打得頭面流血,肋骨折斷。老和尚阖目不視,閉口不語。
虛雲老和尚以112歲高齡,受此等酷刑,死而復生,足見其修行境界。事後他作詩一首感慨世道之艱難: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歷史上無數類似的高僧大德,他們是惠施一切眾生智慧的明燈,他們是解除眾生生死之苦的良醫;一切眾生踯躅在黑暗愚癡的途中,不知道向什麼地方走去,很需要這些大求道者為眾生點起光明智慧之燈,無明的人啊,你有什麼理由要把這盞慧燈吹滅呢?一切眾生飄泊在生死洪流的大海中,沒有力量可以掙扎出來,很需要這些駕著智慧舟航的覺悟者,救載眾生出離苦海,無明的人啊,你為甚麼緣故要居心把這只智慧的舟航打沉呢?
每一個人,身心深處,都連帶著三界內,無數無量的時空世界,生命與那些不可計量的世界眾生發生著相續聯系,這些聯系就會體現出因果業力,眾生因自業所塑造,由共業所牽引,構成了我們所認識到的,不同的宇宙世界,投生成為業力聚合中的眾生。如果煩惱欲望即將從心靈中脫落,那麼妄念與體驗曾經連帶著的三界眾生,以及眾生共業所現的魔王,就會在我們內在習業爆發時,運用我們累世的因緣業報,在外界現實世界幻化出,各種考驗修行者信仰的條件。修行人又該如何面對這些考驗呢?且聽一公案。
有一位禅師,在當地的寺院中,很受人尊敬愛戴。村莊裡有一對戀人相愛了,男子家裡很窮,女方家不同意這門婚事,但是女孩很愛這個男子,還是堅持偷偷地在一起,後來懷孕了,真是不小心。如果女孩的家人知道,孩子是這男子的,憤怒之下,一定會打死他,於是他跑路了。女子一個人生下了孩子,在家人憤怒的追問下,女子萬般無奈說,我的孩子是與寺院中的方丈生的,禅師即是我孩子的父親。一時間,各種羞辱、謾罵鋪天蓋地而來,禅師默默無聞,抱起孩子,轉身進了禅房。從此之後,村落裡沒有人信任禅師,他所到之處,皆是諷刺辱罵。這樣,禅師撫養孩子,平靜淡定的過了十八年,當孩子長大成人,逃離外鄉的男子回來了,而且是衣錦還鄉,考中了狀元,迎娶女孩結婚。夫妻雙方來到寺院,當著眾鄉親的面,雙雙給禅師下跪,說明原委。原來,十八年前,孩子的母親,生怕父母盛怒之下,摔死孩子,不得已用禅師的身份、名譽,保住了幼小孩子的生命。當人們驚聞事實真相,無不動容贊歎禅師的高尚品質,禅師卻依舊平靜如水,面無異色,就像十八年前,他從寺院門口,在人們的謾罵譏諷之聲中,抱走孩子時那樣,默默無聞,心無雜念。
這位禅師遇到羞辱、誤解、誣蔑,他理解寬恕,心性淡漠,無動於衷,在眾人的傷害中,崇拜中,面不改色,心無分別。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難免也會遇到別人的抱怨、懷疑,甚至誹謗,禅師的這顆心,就是我們所有修行者的榜樣。
遇到這樣的對境,當你寬恕他們時,真正在其中中受益的,最終被寬恕的只是我們自己。因為心靈在忍辱中,釋放的是自我情緒的囚徒,心從自我恐懼、憤怒、仇恨中,釋放了恐懼的靈魂。當靈魂在寬恕中舒緩,當靈覺在自我放棄的清淨中覺醒,當自我從寬恕中解脫了渴望獲得的束縛,你會發現,我們所寬恕的不是別人,而是構成自我的恐懼概念,和欲望體驗而已。
能夠讓我們仇恨,讓內心妒忌,讓心靈怨恨的,根本就不是外界,一定是內心的恐懼和欲望。如果內心沒有欲望,沒有恐懼,你不會去仇恨任何一個人,不會對任何一件事情產生怨恨的感受,沒有怨恨何來寬恕?沒有恐懼何來安定?沒有束縛何來解脫?所以修行者所說的寬恕,就是從寬恕別人開始,寬恕別人的小錯開始,直到最終寬恕內心深層的自我保護,從而釋放被存在感禁锢了億萬劫的恐懼心理;寬恕累世劫自己的無明妄想,而融化所有的欲望貪婪。寬恕的最終是妄想自我,妄想消失則自性呈現。這就是修行的實證的道路。
寬恕,是行者依靠的護法。清白,是守護靈魂的諸佛。
是誰,穿越千年的迷霧
乘著宏願而來
是誰,點燃不滅的明燈
指引那曾隱沒的歸途
紅塵喧囂處,法音演暢無盡
世事紛擾中,心燈相續不絕
菩提樹下,播撒智慧心語
蓮花開處,世界遍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