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一節課,佛簡略開示須菩提所問的如何降伏其心,到後面佛還會詳細的為大家來做開示說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段經文,是佛簡略開示須菩提所問的雲何應住,也就是如何安住真心。下面請看經文,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復次,復是又的意思,次是次第,凡是經中用復次二字都是和上文有一定的密切的聯系,有一定的關系。上文回答雲何降伏其心,本文是回答雲何應住,看起來降伏其心和雲何應住是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件事,前面說降伏,如果妄心能降伏,那麼真心自然而然的無住而住了,如果能安住真心,那麼妄心不降而降。而且上文是講發大願,這裡講的是起大行,願和行不能相離,有願必有行,要踐之於行才不是虛願。再有,上文是講發大心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卻沒有說度眾生的方法,本文正是說度眾生的方法,所以這裡用復次二字來顯示上下文互相的聯系。
菩薩於法,這個法包羅萬象,一切事物,無論是眼見耳聞的還是心所想的都稱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內了。
應無所住,住就是我們說的執著,心有所住了就說明你住心了,心有執著了。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修行修真智,般若真智,照見諸法都是相有性空,不應執著。我們佛法裡的空不是頑滅空,它是相有但是它的本體沒有的,它是沒有本來,我們今天說它是沒有本來的,沒有本體的,都是相有,相是因緣和合但是沒有本體,一會兒我們會講這個問題。既然沒有本體,沒有他的本來存在的,都是因緣的組合而成的,所以應以無所住的心修行布施波羅蜜。
布施是讓世間和樂,就是和睦快樂,也是出世聖法的根本。我們修出世法、修學佛法布施是根本,眾生在三界之中輪轉不得出離,就是由於貪愛執著自己的身體和五欲的享受,自己沒有的東西要想盡辦法得到,想盡辦法甚至就要絞盡腦汁,由於貪心的驅使千方百計不擇手段,為了得到造種種的惡業。自己有的東西,《無量壽經》當中說的非常的清楚,我們就會起悭貪的心不肯布施,甚至不肯給妻子、奴婢、家親眷屬,更甚者連自己都捨不得,更何況去幫助別人呢。沒有的東西想辦法得到,已經有的東西就想牢牢的守護住怕它失去,這就是我們眾生因為貪愛執著所造成的,而布施正是破除悭貪的妙藥。
佛給我們講布施有三種。第一是財布施,就是把自己的財物、衣服飲食這種種的物質,自己所擁有的這些物質乃至最寶貴的生命都要施與眾生,在幫助別人擺脫貧苦、困難的同時,也能放下自己對於財物甚至我們這個色身的執著,布施就是破除我們對這個我的執著。第二是無畏施,就是使眾生脫離種種的恐怖,這是無畏施。第三是法施,應眾生的機為大眾宣說正法這是法施。我們都知道,菩薩修行六度廣度眾生,那這裡為什麼只提到了布施?六度裡面,菩薩要修六度萬行的,這裡只提到了布施而沒有說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五個波羅蜜,只提到的是布施,《天親論》中說:“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說的非常明白的,也就是說,檀就是布施,布施統攝了六度。
我們剛才講的財布施,財布施包括外財布施和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就是指拿我們的財物去布施給大眾,用財物來布施;而內財布施就是指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時間經歷、還有我們的技藝來幫助大眾。比如我們到社會上去做義工,到寺院裡面來做義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身體技藝來幫助社會大眾,幫助大家能夠安心修學,這個財布施就攝布施波羅蜜。
第二是無畏施攝忍辱波羅蜜和持戒波羅蜜。無畏施就是使大眾有安全感、沒有恐怖沒有恐懼的心。我們和大眾在一起相處難免會有利害的沖突,如果你受了委屈甚至被別人冤枉不能容忍,用各種手段去報復給你不公平的人,這樣就會給大眾帶來恐怖,所以無畏施也含攝了忍辱波羅蜜,你為了給大眾能夠無畏,你就先要學會自己的忍辱,所以無畏施含攝忍辱波羅蜜。無畏施同時也含攝持戒波羅蜜,你要讓眾生無畏,一定要做到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這樣你戒行清淨,你的行為規范,能給大眾帶來安全感,能讓大眾安心,所以無畏施也含攝持戒波羅蜜。這是無畏施含攝兩種波羅蜜,一個忍辱波羅蜜,一個就是我們講的持戒波羅蜜。
法施,用法來布施。以佛法來布施眾生必須具有精進、禅定、智慧波羅蜜。我們一個個的來講,如果一個人怕辛苦、怕熱怕冷、怕種種的辛苦就沒有辦法來做法布施。對眾說法心無疲倦這就是在精進了,精進波羅蜜;為眾生說法時,遇到種種的問題和干擾而能說法無亂,這是禅定波羅蜜;這幾個師父都有親身的感受,過去師父在這上面給大家做開示的時候,下面一亂師父這就開始有點要浮動,隨著現在講經的時間越來越長,師父講了十年了,你們下面再怎麼亂師父如如不動,禅定波羅蜜,再加上師父剛才說的精進波羅蜜,看著上面的講一個小時,但是這一節課要備課、要准備、甚至是十幾天,查各種的資料,剛才講的精進,現在講的禅定。再有,說法之人不但要通達佛法還要能觀機施教,根據眾生的根性來說,這是智慧波羅蜜,真的就是這樣,越講經你的辯才真的無礙的,大家都說師父你怎麼這麼有智慧,任何的問題都難不倒你。這是智慧波羅蜜,通達世出世間法。隨著你的修行、隨著你的發心,自利利他,在你利益眾生的時候,其實你這六波羅蜜你都具足了。由此可知,財布施、無畏施、法施統攝六度。
印光大師也說:“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捨字,布施即捨即放下,推之,持戒捨貪嗔癡,忍辱捨嗔恚,精進捨懈怠、昏沉、掉舉,禅定捨散亂、昏沉,般若捨二邊及我法二執”,這是印祖的開示。佛法不外乎捨,所以這裡說布施波羅蜜也就等於說六種波羅蜜,六種波羅蜜具足也可以說包含了六度萬行。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裡的所謂一詞是承上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接著這一句。菩薩行布施時不應住的法是什麼呢?就是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這裡雖然單說六塵也包括了六根和六識。六塵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對的境界,色塵是我們眼根所對之境,是眼所見的一切色相,比如赤橙黃綠、還有長短方圓乃至男女的相貌等;聲塵是耳根所對之境,比如悠揚的琴聲、美妙的歌聲、還有大街上的噪音、還有甜言蜜語、惡言相向這些都屬於聲塵;香塵就是我們鼻子所嗅到的一切氣味,像檀香、沉香、脂粉、香水之香,臭的有世間的腐敗之味,腐敗之物散發的氣味,這是香塵;味塵就是舌根所對之境,比如我們所嘗到的酸甜苦辣乃至一切飲食的美味;觸境就是我們的身根所對之境,如冷暖輕重澀滑乃至男女肉體上的接觸;法塵就是這個意根所對之境。在六塵當中,我們剛才講的前五塵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大家還都好理解,只有法塵比較難理解的,法塵就是前五塵所落謝的影子。比如大家現在在聽師父講經,看著師父,回去以後大家就會時不時的想起師父講經時候的神采和音聲,這就是色塵和聲塵所謝落的影子,就稱為法塵。就是回去以後,你們想到這些像和音所謝落的影像和聲音。總之,法塵遍攝了世間一切有形相和無形相一切法,所以稱為法塵。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又稱為六賊,因為這六種塵境每一種都有可意和不可意,可意的,美好的外境讓人一見就歡喜,比如名車、美女、漂亮的衣服、豪華的別墅,這些叫可意的,讓人能夠生起貪戀,不顧一切的想辦法去得到去占有。而對這個不可意的、丑惡的外境讓人心生厭惡,煩惱的人讓你想辦法去嗔恨去除掉。我們凡夫就是隨著這種外境,心隨境轉造作惡業,祖師們說嘛,“境界無好丑,好丑在人心”,都是我們的心隨著境去轉變,喜歡的去貪,不喜歡的厭惡,造作種種的惡業,使得本身的功德法財為之虛耗而消失,把我們的清淨心最後轉變成什麼?分別和煩惱,所以六塵也叫六賊。《楞嚴經》中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自己把自己清淨的本性給染污了,不是外境,外境不起作用的,作用是你的心。所以我們出現問題了都是怨外境,每一個人吵完架以後都是指責對方,都是說對方哪裡做得不好,而沒有反觀是自己的心隨境在轉,沒有保持當下清淨的一念,如果你保持當下清淨的一念,真的是境界無好丑的。菩薩能知六塵現象都是因為因緣和合而生,是一種虛妄的現象,都是空無自性幻妄不真的,所以對六塵的境界菩薩不取分別的心,他是以無住無著之心來行布施,這一個我們一定要學到,我們後面還會接著講這個問題。好,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如是,就是指上文,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指上文來說的,指這一句經文來說的。不住於相,就是對一切法都不執著,一切法當然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一切法包含在內。菩薩不住於相布施,那具體應該怎樣做呢?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輪體空。
第一個是施空。菩薩布施的時候知道我、身體本空,五蘊和合的身心是剎那生滅的,沒有一個真我,哪有一個能施的我呢?既然沒有能施的我,就不會產生希求得到回報的心了。知道沒有我了,那回報哪裡呢?所以就沒有一個產生回報的心。而我們凡夫都是執著假身為真有,執著這個假身為實我,由此而產生我、我所,使身心成為五欲的奴隸,在布施行善的時候,仍然是心存貪念、心存回報,結果因為身心有所系縛,不但修的功德減少了,還會因為受施者和外界的影響產生種種的煩惱。
我們在生活當中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兩個很要好的朋友,很好的姊妹關系,鬧矛盾了,總會怎麼說?我對他多好多好,總是想著自己對別人的好,這就是因為什麼?心裡有我,有我的時候,你的付出總想得到回報,哪怕回報一個感恩也是因為有我,你要感恩我,不一定是在物質上求回報,也要回報一個感恩,我對你多好,你要感恩我,你要聽我的,總想得到一個回報,這就是因為有我,這就是住相布施所造成的煩惱。如果你無我了,我自己隨緣去做,做自己應該做的,不住我相,不論別人對你怎麼樣,你不會產生這種煩惱的。正因為我執強烈,總想得到回報,哪怕一個贊揚總想得到,這就是因為有我了。
第二是受空,受就是受施之人,我空了,那受施之人也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的,當體即空。受施的人也不真實,他也是相有性空,沒有本來沒有本質的,所以應當了達本無受施之人,對受施之人也不應當有分別之心,做自己應該做的,無我、也沒有受施的人這就是受空。就比如有的人在布施給窮人的時候居高臨下,貢高我慢,這是我執,還有存在一個所接受供養的人,對窮的就是居高臨下;還有在供養法師的時候覺得這個法師名氣很大,為了法師的名氣去供養,最後搞成個人崇拜。我們看現在的供養,你的名氣大我就供養,你沒有名氣我連看你一眼我都懶得看你,我不會供養你的,這些都是有分別心的表現,這種住相布施,給大家說不能成就布施波羅蜜,哪怕你供養的再大所獲的福德都很小的。佛在住世的時候,維摩诘居士他將璎珞分成兩份,一份布施給法會中最貧賤的乞丐,另一份供養給最尊貴的佛陀,維摩诘居士說,“施主如果能以平等心,布施最下賤的乞丐,則等同如來福田之相”。在福田上沒有任何的差別,因為什麼?你沒著相布施,你是平等布施,看到生佛無二的這種自性了,你看到眾生是佛,那你的心也是佛心。而我們都是以相取人,以相來分別,所以我們布施時要以平等慈悲,要用這種智慧、般若智慧心去行布施,以恭敬尊重的心來行布施,這是受空。
第三是施物空。你所施的物質也是因緣和合的,都是沒有自性,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你所施的金銀財寶、你所施的物質,給大家說也是空的,也是相有性空的。就像師父的這個袈裟、祖衣,你們穿的衣服,師父這個就是眾生供養的,師父感恩,好好的講經,回向,以這個來供養眾生。你們所施的,我們說我們的衣服,我們用衣服來做這個比喻,我們的衣服你細看,它是由一絲絲的線貫穿起來的,你們著相,認為這就是一件衣服,其實你細看它是由一絲絲的線而貫穿起來的,哪有一個衣服的本來?師父說本來為了你們好理解,哪有一個衣服的本體?你細看,一絲絲的線所連貫起來的,它是線的種種的組合,我們說因緣,它是線種種的因緣而現的這個相,你們只看相,沒看到它是一絲絲的線。這個線是怎麼來的?線也是棉花,一團一團的棉花組合成了一絲、一縷一縷的線。它哪有一個本體的?它要有本體,它會本來就有,也不會生也不會滅,沒有生滅的,它既然會生滅,它是組合而成,就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和合而成,就是沒有本體,沒有本體沒有自性,它只是一個假相。所以佛法裡面說嘛,相有性空,本來是空的,本質是空的,我剛才講了,我們佛法裡面所謂的空不能毀相的,它相是有的,但是它的本質、本體是空的。所以衣服從自性上來說是空的,它是隨著種種的組合也叫因緣而形成的,等因緣不在了它也就不存在了。一切所布施的物品都和這個衣服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所現的相,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你們每天都在追逐著什麼,都在追逐著這種種貫穿起來的假相、種種組合的假相、因緣和合的假相,看明白了,對於所施的物品我們就不應當去執著了,不要起貪吝的心,布施時歡喜布施後無悔。如果能在布施時,內不見有布施的我,外不見有受施的人,中不見所施的財物,這樣布施才是真正的做到了不住於相行於布施。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上面,佛教給發心的菩薩應當不住相來行布施,但是又擔心這些菩薩懷疑三輪體空而行布施的時候修不到福德。我們聽到這裡可能有人也會有這樣的顧慮,既然是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空了,我還修布施干什麼?我修布施還能修到福報嗎?佛為了解釋菩薩們的疑惑,讓他們能夠安心修行,所以佛這裡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是說不住相布施得福最多。這是為什麼呢?窺基大師在《金剛般若經贊述》中說:“謂有相施者,是順世間施,可破壞故,可毀責故,得世間果,不堅住故,是可思議,是可計量,無相施者,順出世間,不可破壞,當得出世菩提果故,堅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數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無相施者,無其分限,寬廣無邊,無有拘礙,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數計量多少也”,這就是用有相施和無相施給我們做的一個對比。的確是這樣,著相布施希求得到回報,屬於世間布施,發心有限所得的果報也是有限的。你用有求的心去行布施,還是沒脫離一個貪心,還是著相了。就像憨山大師在《金剛決疑》中說:“著相布施,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一微塵耳,縱能獲福,其福幾何”,你著相布施縱然能修到一點福報也沒有多少的。誠拙禅師在圓覺寺弘法的時候法緣非常的興盛,每次講經時聽經的都擠得滿滿的,所以有人提議建一個更大的講經堂,誠拙禅師就決定擴建寺院,有一位很富有的商人叫梅津,他用袋子裝了五百兩黃金送到寺院給誠拙禅師,他非常客氣地說,這是微少五百兩是來建講堂用,梅津雖然嘴裡說著輕少,實際上他的心裡覺得自己捐了很多,誠拙禅師收下後就忙著去做別的事情了,梅津對禅師的態度非常的不滿,於是就緊跟在誠拙禅師的後面提醒他,師父我那袋子裡裝的是五百兩黃金,誠拙禅師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只是說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禅師並沒有停下腳步,這時候梅津就提高了嗓門說,師父我今天捐的五百兩黃金可不是小數目呀,難道你連一個謝字都不肯嗎?誠拙禅師這個時候剛好走到大雄寶殿的佛像前,他停下來對梅津說,你怎麼這樣唠叨呢,你捐錢是給佛祖,為什麼要讓我跟你說一句謝謝呢,你布施是在為你自己修功德,如果你要將功德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佛祖向你說一聲謝謝,請你把謝謝帶回去,從此你與佛祖銀貨兩訖。誰都不欠誰的了,就一個謝謝。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有些人到寺院裡上香供水果,總是要先送到師父辦公室的,你說了你給佛上供,放師父辦公室裡,師父一個也不敢吃,那是佛的,對不對,要等下來以後大眾利和同均,你是供佛的,你送我辦公室裡,你還饞我還急我我還不能吃,所以總是想讓師父說一句謝謝,知道他們在做,好像都是在給我做一樣,做給我看一樣。還有的到寺院裡面來修布施,就是為了升官就是為了求財求平安,就像來跟佛菩薩、來跟師父做交易一樣,覺得我花多少錢了你必須要滿我的要求,像這樣都是有相布施,修到的福報是很有限的。而無相布施,不見有施者受者,也不見所施之物,這樣布施與法性相應,法性廣大,我們說心性廣大猶如虛空所得的福德也不可思議。所以下面佛就用虛空來做比喻,好,我們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佛問須菩提,東方虛空可以思量不?須菩提回答不可以思量;佛又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也回答不可思量。這裡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就把十方虛空全包括盡了,虛空無量無邊不可度量,世界之大莫過於虛空的,佛說菩薩無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虛空一樣無邊無際不可思量。所以你的心有多大,你的福德就有多大,你的心不住相布施,它就像虛空一樣無邊無際不可度量。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我們在修布施的時候,如果是用執著的心去做,心一執著,我剛才講了,心小了,那你的功德也就小了。就像《地藏經》中說:“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捨一只是得萬報,這是有量的,很小的,你們一聽萬報很厲害了,我供養一塊錢能得一萬塊錢,如果你盡心盡責地去做,它會像虛空一樣,不在乎你所施多少,而在乎你的心量有多大,就是這樣。
世間人很難放下貪愛,這個貪愛之心很難放下的,布施的時候心裡最牽掛的就是自己和家人,正是這樣執著把自己的心局限住了,把所修的福德也給局限住了。以有所執的心做再大的事,給大家說,將來也不過是生到天上或者做國王享受富貴,還是有量的,等福報盡了還是會墮落的。修再大的福報,你只要著了相了,它就是生滅法,你用生滅的心所修的福報也是生滅的。永嘉大師說:“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若盡還墮地,招得來生不如意”,就像我們仰箭把箭射向虛空一樣,勢力盡了,箭的力量盡了還是要墮落下來的,你只是得這一生幾生的福報,但是我們人可是無量,以後還是要不如意的,所以有所執著的布施所修之福就是有限的,是暫時的,以後還會受輪回之苦的。而這裡佛教我們無住相布施,心裡沒有任何的執著,用這種去行布施我們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擴展到無邊無際,那所修的福德當然也是無量無邊、不可計量的。前面講,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而這裡是說,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把不住相這裡改成了無住相,看是一字之差,其實大有深意,善男子善女人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發心了,那他就有成佛的資格,佛就教他們不住相布施,以這種方法、以不住相布施來修行、來成就佛道,這裡是講以不住相布施的方法修行用功,不住相布施,以這種方法來用功必須達到無住。必須達到真心無住,沒有一絲毫的住相才行,這種境界就更高的了,無住了,上邊是不住,這裡是一定要做到無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前面須菩提問雲何應住,佛簡單地做了回答,做了開示,這句菩薩應如所教住,是對這一段回答開示的一個總結,就是說初發心的菩薩,應當依照如上所說,無住相而行布施就能夠安住真心。大家聽到這裡也就應當明白,發起菩提心之後,要想不退失,要想安住在菩提心上,並不是說我們要離開人群,不是說你要躲到深山裡與世隔絕,你放不下心裡的執著躲到哪裡也沒有用。“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躲到哪裡都沒有用的,就是在世間去行菩薩道,和眾生打交道,天天去行布施。經濟條件好的我們用物質,用物質去幫助眾生,生活不富裕的我們可以用體力勞動,可以用自己的特長,可以用自己的時間,盡心盡力地去為眾生服務。無論是哪一種布施,在布施時能夠了達施者、受者、還有所施之物當體即空,三輪體空,這些都是了不可得,心裡沒有一絲的執著,這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講到這裡有人就會想,這個修行的方法我們能聽明白,也聽明白了,但是因為自己的習氣太重,我執的習氣太重,整天不是執著這個就是執著那個,再怎麼努力這一生都很難做到無住相,大家千萬不要因為習氣重,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著有《金剛經講義》的江味農居士生前常說“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一生持誦《金剛經》,對於《金剛經》他可以說獨具心得,在講義中他把他的金剛經注解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他主要還是修念佛法門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的。在他病重的時候他的同修道友為他助念,終日佛號不斷,江居士安臥在床隨著大家的默念,在他臨終的時候,他對身邊的人說,金光遍照,佛來接引了,然後在諸位道友和家人的助念佛號聲中安然往生。
末法時期我們眾生的根器薄弱,確確實實是的,要想靠自力修行得解脫,的確是非常之難。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淨土靠二力法門,我們只要信願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就來接引我們,所以在修行方法上,我們最好還是選擇念佛法門,深信切願,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即眾生心,投入大覺海”,那麼我們的心就直接進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大海當中,依靠彌陀的大願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橫超三界圓證不退。《金剛經》雖然不是我們淨土法門的專經,但是對我們求生淨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要想往生,就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明朝的傳燈大師說,“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而不得生”,更何況多愛呢,眾生正是因為執著愛境,就像對兒女妻子父母、功名利祿等等有一物放不下都會障礙往生。而去除心中貪愛的方法是什麼呢?傳燈大師說:“杜境者,非屏除萬有,亦非閉目不觀也,即境以了其虛,會本以空其末,萬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萬法空而本性現,本性現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強”,就是說要除心中的貪愛,不是把你所貪愛的境界除掉,也不是閉起眼來不去看,而是要了知諸法的空性。《金剛經》正是幫助我們,認識世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使我們看清自己所貪愛的一切,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再怎麼貪愛你也是得不到的,反而耽誤往生淨土的大事。你既然什麼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真正的擁有,那你心裡自然就會輕輕松松的放下,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了。這兩節課是佛對須菩提所問的如何應住,如何降伏其心做簡略的開示,從下節課是對這兩個問題詳細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