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供燈千篇文二十二:供燈要守戒律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我寫一遍聖號,大家就跟我誦念一遍聖號,生活就會有大不同。

  今天三生居士要回復的這個問題,現在看來回復的要稍微有些晚了,這個問題原本應該在最開始的幾篇文章就寫。

供燈千篇文二十二:供燈要守戒律嗎?

   這個問題讓很多善知識與師兄困惑,供燈禮佛乃是佛教行為,那是不是我們供燈了,就要守戒律才可以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下佛教的五戒十善,只有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有明確的認知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來說我們是否要守戒律,該要如何守。

  五戒者: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YIN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

  對於五戒的解釋,不理解的善知識與師兄可參看《增壹阿含經》: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YIN戒],謂人若YIN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YIN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诳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癡,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而十善是出自《十善經》: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YIN],不邪YIN者,謂不行邪YIN欲事,即是止YIN之善。既不邪YIN,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斗诤,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绮語],不绮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绮語之善。既不绮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欲],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欲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事實上,不管是五戒還是十善,其實大致是一樣的,只是五戒側重於止惡,而十善側重於修善。

  大家最常犯的是YIN邪、口業、飲酒,而殺生一般是特指殺害有情眾生,也就是殺人。這裡要特別說明,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墮胎便是如同殺人的,很多人把這一點忽略了,以為墮胎是沒事的。若是按照當下的社會環境來看,殺生之人也是不少了。

  不去殺害動物的性命,乃是出於慈悲之心,後面慢慢發展為吃素,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家的弟子,都要守此戒律。這是時代發展,慢慢演變而來,在釋迦摩尼時代,不管葷素,僧者一概不可拒絕,那時是沒有這個戒律的。在現在的一些小乘佛教國家如東南亞的泰國、緬甸等國,他們也是不戒葷食的,包括西藏密宗。

  知道了佛教的戒律,現在我回答大家的問題,供燈是否一定要守戒律。這裡是要分兩個不同情況的:

  第一種,如果是皈依了的佛教弟子,不管你是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都一定要守戒律的。

  第二種,信仰佛教,但並未皈依的善知識,雖然可以不完全去守戒律,但一定不可以去做惡。除了自身夫妻之間外,切不可婚外行YIN亂之事;不可犯口業,盡量多吃素食少吃葷食;煙酒要盡量的去戒掉;其他凡事惡行的也一定不要去做。

  如果一邊供燈,一邊行惡,哪裡會得到護佑。供燈要做到發心,做到堅持,同時也要盡量的去守戒律去行善。

  三生居士想與很多尚且未皈依的善知識說,哪怕說做不到完全的守戒律,那每周有一兩天去做到守戒律,或者是一個月有一周的時間來守戒律,這樣也是好的,慢慢的去培養自己的習慣。

  供燈之時,雖不要求大家都完全守戒律,但最基本的不作惡多行善是要去做的。

  事實上,當你開始供燈了,你慢慢會發現,自己竟然在無意識中已經改變了很多,所以大家無需擔心供燈過程中會有種種問題,最首要的是要先供燈,當供燈開始了,一切變化也將慢慢的開始。

  佛菩薩,可以收到大家的一切信息。你的發心你的起念,他們都知道。

  每一天,都開始有人供燈,點亮一盞燈的時候,其實就是開始度化一個靈魂,三生居士會堅持到此生生命的盡頭,此刻在看文章的你,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會開始供燈的:

  一日供燈,三生供佛

  悠悠春秋幾十載,唯有供燈心不滅

 

上一篇:黃念祖: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切諸佛都護念護持
下一篇:念佛與參禅能不能同時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