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五重玄義的釋名,下面我們接著來學習顯體。為什麼釋名之後就要顯體呢?因為經的名字都是依體而立,如果沒有實體,名字也就無從安立了,所以在介紹經題之後要顯示經的實體。本經的實體,就是以諸法實相為體。
諸法就是一切法,山河大地飛禽走獸,宇宙間的森羅萬象都包括在內了。實相是指真實相狀,不虛不假、不幻不妄,也就是所謂的本體。
世間凡夫,執著世間的一切法為實有;二乘聖人,認為一切法都虛幻不實,他們又執著空,真的是扶起東來西又倒。倓虛大師說:“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順正法,皆入實相,法法圓彰,法法皆妙,獨怪世人,分別心重,反把妙法,弄成不妙耳,而諸法實相,固自若也”。世間的一切法,本來皆順正法、皆入實相,我們眾生為什麼見不到諸法實相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太重。諸法實相是現量境,不可以揣測、不可以分別,你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揣測和分別,那就成了障礙。
我們舉個例子,我們都執著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就是過去,現在就是現在,未來就是未來,這三者互相是間隔的,不是互相融通的,似乎我們都認為這是定相。但是你仔細推究一下,過去世中也具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那麼我們以此來類推,現在世、未來世也都是具有三世,所以是沒有定相的。
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正報也是這樣,我們人人都執著五尺之軀是真我,其實這個身體也是時時刻刻在發生著變化的。前一秒鐘的你和後一秒鐘的你,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它的因緣的組合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也是不定的。
經中說:“四大非有,五蘊皆空”,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假相,毫無自性,相有但是性空。如果我們不執著假相為實有,也不執著一切法是虛幻的,這樣就是空有不執。空假都不去執著,那麼這個實相就在一切法中了,我們當下就能見到諸法實相。
本經以諸法實相為體,我們可以從經文中能夠得到證明。比如《序品》中說:“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方便品》中說:“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偈頌當中說:“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法師品》中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安樂行品》中說:“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等等。從以上經文當中我們就能知道,本經是以諸法實相為體,這是顯體。
第三就是明宗,宗就是修行的宗要。如果修行人不知修行的宗要,又怎麼能夠體會到不思議的妙體呢?所以顯體之後必須就是要明宗。
本經是以一乘因果為宗要。經中說:“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這就是表因果同時。我們能發大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因,經中說:“發心究竟二不別”。就是說,即發心時即成佛時,因必感果、果必酬因,即因即果、即果即因,發心究竟二不別,所以稱為因果同時。
第四是力用,本經是以斷疑生信為用。《法華經》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就是開除對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權教的執著,顯示佛乘的真實,是以斷權疑生實信為用。就是斷權疑--開權,生實信--顯實,為用。這是前十四品;後十四品是開跡顯本,就是以斷近疑生遠信為用。開跡顯本是什麼意思呢?跡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現,我們說所謂八相成道。出家、成佛、轉法輪、入涅槃,八相成道稱為跡。本就是佛陀久遠成就的法身報身。
在法華會之前,佛從來沒有開跡顯本。佛的弟子們認為,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世尊成佛不過就幾十年,在法華會上有無數的德高望重、神通廣大的地湧菩薩,已於無量佛所植種善根,佛說這些菩薩都是他所教化的弟子,以彌勒菩薩為首的這眾多弟子們就心生疑念。他們認為,哪有父親年少健康、而兒子頭發斑白的?佛在《法華經•壽量品》中說:“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到這裡,佛開跡顯本,說自己已久成佛道。而且成佛以來,已歷經無量劫的時間,從來沒有離開過眾生,常說法教化眾生,令眾生入於佛道。
我們以前講過,智者大師入法華三昧以後,又回到靈山會上聽佛說法。所以他真的肯定佛沒有滅度,只是我們眾生執著分別看不到而已。世尊自成佛以來,不僅常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眾生,也在其他阿僧祇國度來度化眾生,這些都是跡中所為。然而跡是離不開本的,有本方能垂跡,又由跡才能顯本。其實,不僅佛有本有跡,我們凡夫也是有跡有本的。我們的本、我們的本性、我們的佛性與佛一樣,我們本具的法身實相,在聖不增在生不減,生佛不二。但是我們的跡和佛大不相同了,本一樣,但是跡不相同。佛是從體起順用,示跡度化眾生;我們卻是背覺合塵,流浪生死,我們的跡是逆用了,不能夠自利利他。但是只要我們精進用功,證實相,悟入佛知佛見,也可以示跡度化眾生,同圓種智,成就大道。這是講開跡顯本,也就是斷跡中之疑、顯本中之信。
《梵網經》中說:“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如果能確信自己是將來之佛,並信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那麼哪來的一些人我是非?哪來的無邊煩惱?心當下就清涼了。但是這個信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大乘起信論》上講“修行一萬大劫方能成就”,《金剛經》中說:“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我們看信這個成就是需要無量劫的。大家可以算一算,我們無始劫來流浪生死,何止千萬億塵點的大劫,那麼一萬大劫與這千萬億塵點大劫相比,真的是滄海之一粟、大地之一塵。我們能夠在這個末法時期有幸聞到佛法,千萬不要因為信心難發而氣餒,一定要精進修學。正如古德所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第五是判教,天台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我們來解釋五時八教。
五時是如來說法的次第。第一是華嚴時,指的是佛成道最初的三七日,也就是二十一天說《華嚴經》的時期。這就像太陽剛升起時,只照到高山,照不到平地和山谷。說明《華嚴經》是佛為法身大士、以及根機成熟的天龍八部、和大根機的凡夫眾所說的法,當時在座的小乘聲聞緣覺,簡直是如盲如聾,接受不了。《涅槃經》中說:“譬如從牛初乳,名第一味”,佛第一時說的法就像生牛乳,我們說的生牛奶一樣。生牛奶我們都知道,它的乳糖大人可以吃,小孩子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就消化不了。比喻這樣的大法,只有大菩薩以及大根性的眾生能夠接受,而小根性的眾生他們接受不了。
第二時是阿含時,佛在說華嚴之後十二年,到鹿野苑等地,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經。這時候太陽高升,轉照山谷。小乘根性的人聽佛講說四谛、十二因緣等教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由凡入聖,而證阿羅漢果。佛在這個時期所說的法,就像把生牛奶做成了乳酪,這樣小孩子也可以吃,吃下去以後能夠消化掉。
第三時就是方等時,佛在講十二年《阿含經》之後,用八年的時間說《維摩诘經》《大集經》《解說蜜經》《楞伽經》《楞嚴經》《勝曼經》《光明經》《置益經》《方等陀羅尼經》,以及淨土諸經。在方等時,佛斥責小乘而贊歎大乘,彈诃偏教而褒揚圓教,贊歎大乘圓教才是真正的佛法。為的是啟發小乘人能夠生起恥小乘尊大乘之心、能夠回小向大,從阿羅漢更進一步學習大乘菩薩法門。這時候太陽大約在九點到十點的時候,我們看九點到十點的太陽,就能夠照到平地。佛在這個時期廣說大小乘,使大小乘眾生都可以受益。佛所說的法,這時就像生酥,比乳酪的味道要好很多,這是方等時。
第四是般若時,雖然佛說方等經典之後,小乘人已生起回小向大之心,但是我執已除,法執還在。佛用二十二年的時間,在王捨城的靈鹫山、孤獨園、自在天宮、竹林精捨等處說般若經,用般若智慧來幫助他們破除一切執著、見中谛理、修菩薩行。此時用太陽比喻,就是十點到十一點的時候,還沒有到正中午,將到正午的時候。用味來比喻這時候所說的法,就像是熟酥。
第五是法華涅槃時,也就是我們現在要講的《法華經》。佛說這部《法華經》說了八年,然後說《涅槃經》,《涅槃經》說了一天一夜,所以說法華涅槃共八年。佛以前所說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都是為了這部《法華經》來鋪路的。也就是說,前面的四時說法,都是准備將來說《法華經》的、都是為《法華經》做鋪墊的。到法華會上,前面那些方便權巧的法門都不要了,這就叫做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佛在法華會上,不管在會人的根性如何,不問能否接受,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因為這個時候,佛就要入涅槃了,沒有時間,時間不多了,只有說真實法、說圓滿法,佛法才能究竟圓滿。佛當時指出:“一切眾生都是佛”,小乘根性的人接受不了,他們不肯相信,我們現在說他們不服。他們覺得,我們小乘聖人不知吃了多少苦,修了多少世,才證這個阿羅漢果,凡夫眾生沒有證到菩薩,更沒有證到佛果,怎麼一切眾生都成佛了呢?他們不肯相信,當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
法華聖會之後,佛又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用了一晝夜說《涅槃經》,說完《涅槃經》之後佛就圓寂了。佛在法華涅槃時所說之法,就像正午的太陽普照大地,十界鹹開,無不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用味來比喻,就像從熟酥中提煉出來的醍醐,我們都說醍醐灌頂,醍醐味道是最好的。
以上是五時,五時是從豎的方面來說,把一代時教分為五個時期。
我們再來看八教。
前面的五時是從豎的來講,而八教是從橫的方面來說,把一代時教分成八種教義。八教中的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這四教,是說教時所用的儀式方式,稱為化儀四教;藏、通、別、圓這四教,是教法中所含的義理,所以稱為化法四教。
我們先來學習化儀四教。化儀四教,第一是頓教,就是佛為大乘利根的眾生,說不歷階段直下趣入如來地的大教。比如《華嚴經》就屬於頓教,不歷階段,直下趣入如來地的大教,這是頓教。
漸教,就是由淺入深之教。佛在第二阿含時、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應大小乘鈍根的眾生,由淺入深,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漸教又分漸初(剛開始)、漸中(漸教的中間)、和漸後(末了),分這三個階段。阿含是漸教之初,方等是漸教之中,般若是漸教之後。這就像我們登山一樣,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上去。小乘根性的人不能領受大法,必須要經過阿含、方等、般若這些階段,才能引入法華高會,開示悟入佛知佛見。
第三是秘密教,這是因人而宜之教。佛以神力令同座聽法的人、在座聽法的人所得的法不同。就像大家聽佛講的是一種聲音而所得的法不同,都不知彼此所得的法,所以稱為秘密教。
第四是不定教,這是一音異解之教。聽經的大眾同坐在一起聽法,對於佛所說的法互相都知道,但是隨各人根機不同,所領悟的教法也不一樣。有的人聽小法而證大果,也有的聽大法而證小果,所以這就是不定教。這是化儀四教。
我們再看化法四教:藏、通、別、圓,我們一個個的來看。大家都天天說五時八教,但是五時八教我們要想理解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們慢慢來,大家也要多聽聽,對這個層次、次第就都有一定的了解了。
化法四教,藏教,藏教是小乘教,能令眾生修析空觀,觀照四谛之理,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證二乘小果,這是藏教。藏教的經典有四阿含、毗尼、啊毗昙。
第二是通教,通教通我們剛才講的前面的藏教,又通後面的別教和圓教,因為能夠通前通後,所以稱為通教。鈍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鈍根,根機不太利,他依通教來修行,但是他只見到真空理性,不能從空中見到不空的道理,結果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一樣證偏空涅槃,所以說他只能通前面的藏教;利根的人,他依通教修行,不但見到空理,而且還能見到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就是中道佛性。這中道佛性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但中,但中是超出於空有兩邊的中道,生死是有邊、涅槃是空邊,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兩邊,獨顯一中。就比如離卻虛空,別指一月,這樣見到但中,屬於別教;還有一種叫做不但中,不但中是空有兩邊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當體便是中道佛性。這就又更高級的了,空有兩邊中道,中道佛性,這樣見到不但中,就屬於圓教了,所以通後面的別教和圓教。通教的經典,不是具體指的哪一部,凡是方等般若部中有說明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人能共同修行的,就屬於通教。
第三個是別教,別教是三界外菩薩所修學的法門。別教不同於藏教和通教,也有別於圓教。靜權法師在《天台宗綱要》中舉出教、理、智、斷、行、位、因、果這八法來說明別教不同於藏教、通教和圓教。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別教,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八法。這八法是相生的次第,第一是教,教就是言教,沒有言教就不能說明道理,所以第一就是教;言教是說明道理,所以第二就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第三就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斷惑,所以第四就是斷;要斷惑就必須要修行,所以第五就是行;修行可以證種種位次,所以第六就是位;位次的開始,就是第七,因;位次之終、末了,位次圓滿,終,就是第八,果;這是《天台宗綱要》八法。這八法與藏教、通教、圓教皆有不同,也就是皆有別。我們還是從第一個教來開始解釋。
第一是教別,別教所被根性只有菩薩,別教是獨為菩薩所說之教,這一點不同於藏教、通教;圓教是一乘,所以也不同於圓教。
第二個是理,我們再來看理別不同於藏、通、圓教的地方。理別,真谛、俗谛、中谛這三谛,別教是次第而證的;而藏教和通教沒有三谛之說;圓教是圓融三谛,真俗中這三谛是圓融。這是別教與其他三教在理上的區別。
第三是智別,別教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次第而證;藏教和通教,只有一切智和少分的道種智,沒有一切種智;圓教是三智一心中得,不是按次第來證的。
第四是斷別,斷惑嘛,斷別,在斷惑上的不同。別教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是次第而斷;藏教和通教,只斷見思惑和少分的塵沙惑,他們連無明惑的名字都不能得聞,更何況斷呢;圓教是不斷而斷,圓斷三惑。
第五個是行別,別教是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和病行,這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只有聖行和少分的梵行,沒有天行、嬰兒行和病行;圓教是一行一切行,圓修五行。
第六是位別,別教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同於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緣覺菩薩三乘的位次,也不同於通教的十地的位次。圓教是一位一切位,隨舉一位,即圓具所有位次,位位相收相攝。
第七個是因別,別教是一因迥出,就是說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圓教是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這三因佛性同時具足。
第八、果別,別教直到妙覺極果方證法身,不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個道理;藏教和通教不知法身;圓教是四德,涅槃的四德:常、樂、我、淨、還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四德三身同時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這是從八法上來說明別教與藏教、通教、圓教的區別。
別教的經典也不確定指哪一部,凡是大乘經中廣說菩薩歷劫修行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互不相攝的,這都屬於別教。
我們再來看圓教,化法四教的圓教。在《四教儀》中說:“圓名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我們就從圓妙、圓滿、圓足、圓頓,這四種含義來解釋圓教。
什麼是圓妙呢?《輔宏記》中說:“三谛圓融名圓,不可思議名妙”。舉真谛,真谛中具足俗谛和中谛;舉俗谛,俗谛中具足真谛和中谛;舉中谛,中谛具足真谛和俗谛,這樣一谛具足三谛,稱為圓。又一谛遍於三谛,稱之為融,這三谛互具互遍,就稱之為妙。這就是圓妙。
圓滿,《輔宏記》中說:“三一相即為圓,無有缺減故滿”。就是說,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這就叫做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無有缺減,就稱為圓滿。
圓足,圓見事理名圓,一念具足為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於一念中見,這就叫做圓見事理。就是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三千和事造三千,名為一念具足。
第四、圓頓,教體本周名圓,非漸次成名頓。三谛是立教之體遍於一切,這就稱為教體本周;三谛是天然之性德,不是造作所成,所以稱為非漸次成。是天然的性德,本來具足的,不是漸次而成的,這就稱為圓頓。圓教具有以上的四種含義。四種含義就是圓妙、圓滿、圓足和圓頓。
我們再來講講圓教的七種功用。圓教有什麼功用呢?有以下七種的功用。第一是圓伏,圓教人能用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谛。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就是一心中觀真、假、空,真谛、假谛和空谛。這三種谛理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這叫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谛,一境三谛就是諸法無自性謂之空,因緣所成,是因緣所成的所以謂之假,即空即假謂之中,三谛之理融洽於一境,三即一、一即三,圓融無礙,就稱為一境三谛。圓伏,就是圓教人能用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谛,境智相應,這樣五住煩惱不伏而伏,就稱為圓伏。所以我們這裡面,解釋了一心三觀和一境三谛,這是圓伏。
圓信,就是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對於一境三谛的道理能夠徹底的信入,不怖不疑,就稱為圓信。
圓斷,就是一斷一切斷。五住煩惱本無自性,全即法界,既信我們剛才講的一境三谛之理,從此進修,就能夠不斷而斷,斷五住煩惱,開佛知見,住大涅槃。
圓行,就是一行一切行。依一境三谛而修,隨觀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隨修一行就具足一切諸行,念念與中道第一義谛相應,稱為圓行。
第五是圓位,就是一住一切位,《止觀》中說:“雲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淨,一切自在,是名圓位”。就是說,證初住時,即具一切諸位功德,位位相攝,行布不礙圓融,這就名為圓位。
圓自在莊嚴,就是以一境三谛為所莊嚴,以一心三觀為能莊嚴。能所本自不二,根、塵、依、正沒有障礙,名為圓自在莊嚴。
圓建立眾生,就是以四悉檀普利一切眾生。圓教大士應現於世,普結淨緣,令眾生得四悉檀益。就是所謂的歡喜益、生善益、滅惡益、入理益,這稱為圓建立眾生。
圓教是如來的稱性直談、最後付囑,前面講的藏教、通教、別教都是方便接引,只有圓教才是真實說法。我們用了這麼一段時間來解釋五時八教,就是為了讓大家對這部《法華經》能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我們來總結一下五時八教。
第一是華嚴時。佛為法身大士和根熟、根機成熟的大機眾生所說的《華嚴經》,這是第一時,五時裡的第一時。在化儀四教來說,是屬於頓教;在化法四教來說,是屬於正明圓教、兼說別教。華嚴時在五時八教中的位置。
第二、阿含時。說四阿含經,在化儀屬漸教之初,在化法四教是屬於藏教。
第三、方等時。方等時在化儀四教當中,屬於漸教之中,漸教的中間、中部;在化法四教當中,屬於藏通別圓四教並談。
第四、般若時。在化儀四教中,屬於漸教之後,就是末了了;在化法四教中,屬於帶通教別教的權理,正說圓教實理。
第五、法華涅槃時。在化儀四教當中,是屬於會漸歸頓,就是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頓;在化法四教,屬於純圓教,普授三根之記,無有一人不得作佛,大暢我佛出世之本懷。
我們現在學習的《妙法蓮華經》,是佛說在第五時,是佛最後之極暢,所以是以無上醍醐為教相。在化儀四教,本經是會漸歸頓,所以非頓非漸;本經是顯露非秘密;本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所以是決定非不定。所以本經在化儀四教當中,屬於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在化法四教當中屬於純圓教。
圓教所被根性普攝一切的眾生,包括地獄眾生、五逆十惡眾生,無不攝入。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第一個是依仗佛力和法力;第二個方面是眾生善根成熟的緣故。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力法力,再加上一切眾生善根成熟,本來是佛,善根成熟的緣故。這是圓教所被眾生的根機,普攝一切的眾生。
學習圓教,我們這裡一定要提出,大家一定要注意,學習圓教很容易犯兩種嚴重的錯誤,犯兩種毛病。我們現在也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在這裡給大家有必要講一講,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
第一種就是貢高我慢病。有人修習圓教,自稱我是學圓教的,我是學佛乘的,對於聲聞緣覺、還有權教菩薩用輕視我慢的態度,這就是貢高我慢。這種患貢高我慢病的人,被貢高我慢障蔽了光明,不但不能圓見三谛理,就連權教、二乘,甚至人天的福善都會失掉。所以我們一方面不要高推聖境、自暴自棄,也不能自暴自棄,另一方面,必須要慚愧謙下,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圓教。我們就應該知道眾生本來是佛、自己的不足,努力去追求進步,就像大海一樣,大海低於百川,百川才會歸入大海。
第二是懶惰放逸的病。有人聽聞佛說五逆十惡皆得往生、皆當成佛,就會認為作惡不礙成佛,所以雖然名義上是在學佛,而實際上是懶惰放逸,並且和沒學佛以前一樣,不肯改惡修善,這叫做懶惰放逸病。患這種病的人,被懶惰放逸所遮蔽,善法損減,惡法增長,將來還是要受無量的苦。所以我們一方面,應當相信五逆十惡皆得往生、皆當作佛;另一方面,必須要精進勇猛,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善法就像光明,惡法就像黑暗,光明與黑暗永遠不能並存。
下面介紹譯經人。《法華經》有三個譯本,一是在西晉武帝太康七年,由月支三藏竺法護譯,經名是《正法華經》,總共十卷二十七品。第二個是東晉安帝隆安六年,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名《妙法蓮華經》,總共七卷二十八品,我們現在大多都是用這個版本。第三是隋文帝仁壽元年,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共同翻譯,名為《添品妙法蓮華經》,總共七卷二十七品。這三個譯本,譯意大致相同,最為盛行的譯本就是鸠摩羅什的譯本。智者大師開立天台宗,就是以羅什大師的譯本為基礎的,所以這個譯本的殊勝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羅什大師是西域龜茲國人,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地區。他到中國來是在一千五百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中國內有各王爭政,外有五胡之亂。在黃河流域的長安,符堅自立為王,國號秦,符堅派他的大臣呂光率兵七萬,當時去討伐龜茲國,意在得到羅什大師。但是呂光得到羅什大師之後,並沒有返回長安,而是在西涼自稱為王。呂光得到羅什大師之後,因為他本不信佛,所以對羅什大師種種的虐待,羅什大師都忍受了。後來秦國的姚興繼位,他為區別於前秦的符堅,所以稱為後秦,也因為他姓姚,所以也稱姚秦。
姚興信奉三寶,在呂光死後,姚興討伐西涼,迎請大師到長安奉為國師。姚興特意把朝廷的西明閣作為大師的住處,把逍遙園作為譯經的道場。一方面是羅什大師的學識德望,另一方面是姚興的厚加保護,所以當時逍遙園譯經的道場規模大得驚人。
羅什大師的門下有三千多人,在譯《法華經》的時候,參加譯經的就有兩千多人,譯《維摩诘經》的時候,就有一千三百多人,其他的,比如《摩诃般若經》四十卷、《金剛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等等,都是在那個時候翻譯的。
羅什大師所譯經論總共九十八部、三百九十多卷。在羅什大師譯經之前,因為譯本不善,不但深微之義沒有表達出來,就是淺近之義也大多不能圓滿其說,所以沒有得到當時士大夫們的重視,士大夫信佛的就少。自從羅什大師的譯經之後,文人哲士才漸通佛理,佛的光明如日初升。到了唐朝,佛法如日中天了,所以佛法傳到中國後,直到羅什大師方為大顯。當時終南山道宣律師曾問天人陸玄暢:“為什麼後人大多奉行鸠摩羅什的譯本呢?”天人說:“鸠摩羅什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深得佛意,人人歡喜受持”。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