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11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壬三、總結其名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獨行無交。言其無有情欲。異欲界也。未盡形累。言其尚有色質。異四空也。故總名為色界。

  辛三、無色界五。初簡去回心不入。二別明四空天相。三更判凡聖二類。四總辨王民不同。五結成無色名目。壬、今初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此先明色究竟中。一類利根之人。慧性增上者。不入四空處也。並下一類鈍根入四空者。共名二種岐路。

  壬二、別明四空天相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若在捨心句。總指捨念清淨眾同分地言之。雖似獨說鈍根那含。其實兼攝廣果無想凡夫外道。故長水曰。捨心有二。一者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也。二者若於廣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斯言得之。阿賴耶識。此雲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名阿賴耶。即第八識。末那。此翻染污。即第七識。此第七識。無始以來。妄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今言全於末那。正顯俱生我執全在。分毫不曾伏斷也。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無復外塵可緣。獨有內緣之半分猶在。其相微細。不但非色。亦且非空。故以此為識處也。識心都滅。則並其第六識之內緣者亦伏。故名無所有處。第八識性。從來不動。不可斷滅。今以妄滅之心。強加窮研。於此無盡性中。虛妄發宣盡性。故使第八識性。如存而不存。以其不可見故。第七執我之心。若盡而非盡。以其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未斷非非想處愛故。此則但離下地粗想。故名非想。不達妄想無性。不入泥洹真無想道。故名非非想也。空處壽二萬大劫。識處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壽六萬大劫。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

  壬三、更判凡聖二類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等窮空。言既以空而滅色。復以識而滅空。又以無所有而滅識。又以非想非非想而滅無所有。則於空境。可謂竭盡心力矣。然空理不居色外。今既離色求空。豈盡空理。此鈍根那含。與凡夫外道。所以同歸迷悶也。但此中若從不還天聖道窮者。直待非非想處八萬大劫壽滿。方出三界。生方便有余穢土。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及廣果凡夫來者。則一味求空。不知回頭觀察真空道理。名為窮空不歸。此乃迷有漏天。作涅槃想。既不聞出世真正法門。則報盡還墮。隨其夙業。依舊輪轉於七趣矣。

  壬四、總辨王民不同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提。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

  ⊙此文宜在下科之後。乃是通結三界之文。今既錯簡在此。另作一科釋之。是諸天上者。總指欲界六天。色界十三及無色四。惟除五不還天。非此所指。以非凡夫酬業處故。言菩薩所修行路者。如華嚴經。三地多作帝釋天王。四地多作夜摩天王。乃至八地多作小千世界梵王。九地多作中千世界梵王。十地多作大千世界大梵天王等是也。孤山曰。游三摩提者。以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為天王。九次第定名善入。師子奮迅名善出。超越三昧名善住。一一皆能深達實相。號首楞嚴。

  壬五、結成無色名目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色蘊銷亡。名身滅盡。四蘊精微。名心滅盡。定性現前者。仍有定果色也。無業果色者。凡外肉天二眼所不能見。所以名為無色界也。從此逮終者。言此外更無別天。當知三界虛妄之相。終於此矣。初別示諸天竟。

 

上一篇:宣化上人:在夢裡犯錯也要忏悔嗎?
下一篇:這七種的情感,你用的不當然,都有害處(宣化上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