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太虛大師:中國人的這八種通病,可以用佛法來改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null

  以下內容,為太虛大師開示:

  中國的佛教文化傳承近兩千年,許多古德賢師的智慧結晶為後人牟福甚多,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學寶庫。就如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太虛大師。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文寶財富。

  太虛大師曾在文中說道:“佛如一個大醫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藥,遍醫一切的病症;又如一個醫劑師,能采集一切的藥材,配成一切的藥品。佛法如一部大醫書,種種的病理醫方無不載明。又如一爿大藥鋪,種種的藥材藥品無不備蓄。”把佛法的大意說的如盡善美,並一針見血。

  就如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太虛大師曾這樣講述中國人的八種通病都靠佛法來改變人生,以此警言來告後人。

  那是哪八種通病呢?本文大茶經就來簡易的分享太虛大師所言的中國人的八種通病。

  第一種大病:乃在混沌。

  “混沌”意思如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形容糊裡糊塗、無知無識的樣子。簡單的說就是人人對佛法不識,佛家講正信,以信為第一義,但許多人以為佛法就是迷信,也有人以迷信的思想。就如佛家的“緣起”,又有多少人認知,只有這些年來佛家的革新思想,網絡的傳播,科學醫學的證明,才逐步的讓更多人認識。

  第二種通病:乃在僥幸。

  此由根本的心理混沌恍惚之故,不究其所以然之本因,但著其當然之結果,迷為自然,昧由天命,於是只問運氣之如何,不論行業之如何,常乘機取巧以貪便宜,祈福禳禍以工趨避,但冀不為而得、不作而獲,以圖一旦之僥幸。

  很多人種種無明的煩惱,總有混沌的心理。不懂得去實踐,而習慣以運氣來概述蒙蔽自己,以圖僥幸的心理。對治此病,如果懂得“緣起”,懂得因果,就能破除種種無明,就不會總有僥幸的心理,就會懂得一份收獲一份耕耘。

  第三種通病:乃在懶惰。

  既專望僥幸而獲,則懶惰乃勢所必至,種種取名弋利之法殆無一實事求是、精益求精者。諸業廢弛,百工枯窳,惟以坐享游食、端拱無事為高貴,皆懶惰之征也。現今世界諸國民,無有能及中國人之懶惰者。欲對治此病,則須修佛法之精進行,然若能確知正因果之理,當不期然而自能精進矣。

  心理學家認為,人人都有懶得的心理,只是有的人有目標,懂得精進求實,而有所獲。如果想對治懶得,如果有人懂得佛法,對佛法有精進之修,懂得因果之理,時間長了自然就能對治。

  第四種通病:乃在怯懦。

  懶惰沿習,不惟於德能無所增進,必將損其本能本德而怯懦成性,亦屬勢所必至。欲對治此病,須修佛法之勇猛行,但若能精進勤行,則怯懦之習不難自除矣。

  因為懶得的習性,本性之中就會有膽怯的心,怯懦之心。如果能夠精進勤修佛法,對於怯懦之心理必能根治。

  第五種通病:乃在頑傲。

  由混沌、僥幸、懶惰而至於怯懦成性,縱有勝善,亦不能勤勇求益、改造創作,則勢必至於頑劣弇陋,而對於其余之優越者強以色厲內荏之虛驕傲氣臨之,此皆中國人之老病根。佛法來中國數千年所以不能沾實益者,亦由乎此。當修佛法之慚愧行以對治之,但混沌、僥幸、懶惰、怯懦之病去,則此頑傲之病亦自除矣。

  很多人由於混沌、僥幸、懶惰而至於怯懦成性,所以些許人對比有了一點成績,就傲氣滿滿。沒有時時忏悔當下,沒有慚愧心,就容易傲氣凜然,沒有時時觀照自己。如果修持精進修持佛法,就可以把這種傲氣並除。

  第六種通病:乃在昏亂。

  人人總是在遇到困惑難題的時候,就開始昏頭轉向,殊不知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的混沌、僥幸、懶惰而至於怯懦或頑傲成性。

  欲去此病,當醫之以佛法之慧定,由昏而亂,亦須由慧而定,必須以大慧照破一切環境而不為搖惑,乃能泰然安定、擇善而行,成真正之進化,而治本之法仍從破除混沌心理做起也。

  佛法有“戒定慧”三學為解脫之道,如果能勤修精進佛法,只有定慧所能對治,只有大智慧的人破除一切無明,生有智慧,並能安定。

  第七種通病:乃在厭倦。

  此由昏眩中亂碰、亂撞、亂取、亂捨、亂迎、亂拒之既久,如白雲蒼狗一般,刻刻變換,不可執捉,徙奮勤勞,空無實效。入世求冶,不勝煩惱之困;出世學道,又為邪見所誤。於是吃吃困困、游游蕩蕩,一切厭倦,毫無遠志!此當修佛法之深遠心以對治之,所謂甚深心、廣大心、長遠心、堅久心,處處存深憂遠慮之心,而進求常安永善之道,庶可挽救也,然此非先事由慧而定之定慧不為功。

  所謂厭倦之心,就如平常我們生活工作中,總是不精進,不專注,總是半途而廢。時間久了,恍恍惚惚,混混嚯嚯習以為常,毫無遠志之心。所以應當修學佛法對治,所以太虛大師說所謂甚深心、廣大心、長遠心、堅久心,處處存深憂遠慮之心,而進求常安永善之道,庶可挽救也。意思就是教導人們,要懂得專注,不要事事半途而廢,空過一生。

  第八種通病:乃在貪狠

  此由厭倦所生反果。蓋人皆厭倦,無復深心遠志,一部分流於頹喪,一部分激變為貪狠,只圖目前之快意,以遂財色權榮之欲,不管如何害民、害國、害家、害友,甚至不顧體面、不恤名譽,皆能下得狠心以為之,此以近三四年來為最甚。非發平等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不足以救矣,然若能稍存深意遠志,貪狠之焰自戢,層溯其本,必先治混沌之病乃可。

  因為種種厭倦的緣故,沒有了遠大志向,人就會變得頹廢不堪,起了貪念、貪狠之心,只會圖眼前的利益。就不懂得顧全大局,如家庭、親戚朋友乃至國家的利益,只有害處,沒有好處。如果能修持佛法,懂得同體大悲之心,慈悲之心,方可對治。

  太虛大師所言的八種通病,更是一種警語,所謂“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同樣道理。讓人們懂得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的思想。佛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法門都是對治人們的無明。如果我們生活中能夠以此八種通病時時刻刻觀照當下,時時慚愧當下,相信生活工作中方能進步,得以安樂。

  (完)

 

上一篇: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下一篇:邪淫是萬惡之首,急需忏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