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偈頌中,佛正式說法的第一部分總明諸佛,這一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二部分頌過去佛,好,大家請看經文: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數不可量。
這是講過去佛的數量多,在過去無數劫這麼長的時間,有無量的佛滅度,滅度的佛有百千萬億種,其數目是不可量的。
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力,演說諸法相。
這是講過去佛開權,也就是說三乘法。在過去無數劫這麼多佛,也是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先以方便來為眾生演說諸法相。諸法相,就是前文中所說的十法界、十如是之法相。種種因緣、種種譬喻,都是佛的善巧方便。
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這是講過去佛開權之後顯實。過去佛在說三乘法之後,都要會三歸一、說一乘法,度化無量眾生入於佛道。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上面講過去佛為眾生說三乘法,三乘法是一乘的正方便,這裡講的是一乘法的異方便。什麼是異方便呢?我們在下面講。先看又諸大聖主,諸大聖主指的是過去諸佛,佛是聖中之聖,所以稱為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知,指的是佛觀機;深心,是說人天執著欲境之心堅不可拔,所以說是深心;執著欲境之心堅不可拔。所欲,就是指樂欲五塵。
由於人天以及其他各類的眾生,貪著的習氣難以去除,所以佛用異方便漸漸引導,使得眾生得佛慧,這就叫做助顯。第一義就是指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最為高深,沒有比佛境更高的了,所以稱為第一義。
前面我們說了,什麼是異方便呢?《法華授手》中說:“異方便者,即人天所作,有為功用。”就是所作的有為功用稱為異方便。比如在下面的偈頌中說:“或以歡喜心,歌呗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這些都是人天所作的有為功用。
人天以及各類眾生的好樂不同,佛為眾生說不同的法,乃至一華、一香、一聲、一色、一舉手、一低頭。所說的法門各不相同,法門各不相同所以就叫做異。雖然法門不同,但是助顯相同,都是為了引導眾生歸第一義,所以稱為方便,這就是異方便。
下面的二十三個偈頌,講過去諸佛,用了很多異方便來度化眾生成就佛道。前兩個偈頌,是講佛住世的時候;接下來的二十個偈頌,是講佛滅度後;最後一個偈頌,就是第二十三個偈頌,是作的一個總結。好,我們先來看佛住世的時候。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禅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有些眾生,在過去諸佛住世的時候遇佛聞法、修行六度。蕅益大師說:“得值過去佛者,則是內因力強,得感出世緣也,然其深心所欲不同,所以諸佛說法也異。”就是佛知眾生的好樂不同,所以為眾生所說的法也不同。眾生聞佛說法,有的是單修,比如只修禅定或者只修忍辱,有的是幾種行兼修,有的是以取相心修六度,有的是以無相心修六度,有的是以非相非無相次第修六度,所以說“種種修福慧”。
修行六度屬於菩薩行、是成佛之因,這些眾生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六度萬行圓滿、福慧具足,按現在的時間來說,他們都已經成就佛道。這是講佛在世的時候,下面是講佛滅度以後。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這是善軟心。窺基大師說:“有善剛強非菩薩,心柔軟非善亦非菩薩,要善而耎方菩薩心。”我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有善剛強非菩薩,比如聲聞緣覺,他們見思煩惱已斷、不會被三界惡習牽引而受生、了分段生死,可以說具足善心;但是如果他們只求自了,不能發起度化眾生的心來,那麼他們的心,可以說是剛強心。像這樣,心雖然善,了分段生死,我們前面說了,心雖然善,但是剛強,沒有度化眾生的心,就不是菩薩心。下一句:心柔軟非善非菩薩,這一句就好理解了,心雖然柔軟,但是仍然會被惡習牽引而造作惡業、傷害眾生,這也不是菩薩心。不但有善,而且柔軟之心,這樣才是菩薩心。也就是說,既不會被惡習牽引,又能發起利益眾生之心,利益眾生之心是柔軟心,那麼這樣的善心就是菩薩心。菩薩心是成佛之因,所以這些有善軟心的眾生已經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供養捨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砗磲與瑪瑙,玫瑰琉璃珠,清淨廣嚴飾,莊校於諸塔,或有起石廟,栴檀及沉水,木樒並余材,磚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是造塔。過去諸佛滅度後,碎身為許多的捨利,有諸眾生為了供養佛捨利,建造了萬億種寶塔。下面講了建造寶塔所用的寶物。有金、銀、玻璃,玻璃不是我們現在的玻璃,就是指的水晶。砗磲、還有瑪瑙、還有玫瑰,玫瑰也是玉石的一種,玫瑰石,琉璃、珍珠。用這些寶物建造的捨利塔非常的莊嚴。
或有起石廟,廟者貌也,就是供奉先祖尊貌的地方稱之為廟。造塔是為了供養佛的捨利,而石廟是為了供奉佛像的殿堂,我們供奉佛像的殿堂都稱為廟。建造石廟用了很多種的材料,這裡說了有栴檀、沉水香、木樒,沉水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沉香,木樒是一種木材,這種木材能散發出很大的香味,砍下來要放五年之後才能使用。並余材,就是除了栴檀、沉香、木樒,還有其他的木材。磚瓦泥土等,磚瓦泥土等這些也是用作塔廟的石材、不可缺的主要的建材。
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這是說在曠野當中,用泥土建起的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童子就是小孩子們,孩子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把沙子堆起來,認做是佛塔。像我們做游戲的時候,堆一堆土,說這是佛塔、來當做佛塔。這樣,這些童子們、小孩們,雖然說是在做游戲,但是他們在聚沙為佛塔的時候,都向往於佛道的,都是向往於成佛的,無形當中都為他們種下了成佛的因。還有像我們現在電影電視裡面,有的電視裡面演菩薩,像西游記裡的演觀音菩薩,有的演法師,演佛。在演劇中人物的時候,如果從內心真正發起了對三寶的恭敬心、對三寶的這種向往心的話,那麼也是種下了成佛的因。別看只是演一個戲劇,但是他的心裡對三寶有恭敬心、有向往的心,這也是種下了成佛的因,將來也能夠成就佛道的,為他種下了成佛的種子。
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以上這些起塔建廟的眾生,乃至做游戲聚沙為塔的這些曾經的孩子們,從現在的時間上來看,他們也都已經成佛了。窺基大師在這個地方做了一個說明,對我們理解佛講異方便有非常重要的幫助。窺基大師說:“論雲聚沙為佛塔,已成佛道者,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及決定種姓聲聞,未發菩提心者之所能得故,如是乃至上文及下小低頭等,亦如是。”
在這裡,我們還要順便的說一下經中關於造塔的一些規矩。像如來塔、佛塔是十三級,辟支佛的塔是五級,阿羅漢是四級,阿那含是三級,斯陀含是二級,須陀洹是一級,就是這麼個次第往上增,輪王無級。無,沒有的意思。級就是塔的輪相,幾層幾層,人們看到塔,從塔的這個層數,就能知道這座塔是佛的還是辟支佛的,或者是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聖人的,從這個塔的層數當中,就能知道是哪一個層次的聖人的。從塔的層數上就能清楚的知道。但是我們現在是很難看出來的了,什麼原因?是因為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起塔,這樣以凡濫聖、為戾不輕,就是罪業不輕,罪過不輕。雖然有的弟子們,是為了對自己的師父、對自己過世的師父起的恭敬心,但是即便如此,也陷師於濫聖之罪。所以大家在造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如法。這一段是造塔,下面是造像,造佛像。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這是刻雕佛像。
若人為佛故,為佛是什麼意思呢?窺基大師說:“名作佛像,非作余像,故言為佛,為求作佛,為思敬佛,故名為佛,又說為佛而作諸像,為莊嚴佛,故名為佛。”就是說,為佛是說明所建立的諸形像是佛像,而不是其他的像。曾經有個寺院,請師父到那過去幫他們看看,師父到那一看,裡面都是佛像,外面都是維納斯,非常漂亮的,師父問為什麼要放這些像?建寺院的就說了,光放佛像顯得沒有生機,再放點維納斯像顯著好看。所以這裡面說,為佛是說明所建立的諸形像是佛像,而不是其他的像。
為佛還表明刻雕佛像之人有求作佛、思敬佛之心。另外,這裡講是為佛刻雕諸形像,含有莊嚴佛之義,莊嚴佛的含義。
造佛像的功德非常的殊勝,在《造像功德經》中說:“若有眾生宿造惡業,當受種種諸苦惱事,所謂枷鎖杻械,打罵燒炙,剝皮拔發,反系高懸,乃至或被分解支節,若發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報皆悉不受,若寇賊侵擾,城邑破壞,惡星變怪,饑馑疾疫如是之處,不生其中。”這是說造像能消宿業,消我們宿世的業障。“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復受女人之身,設受其身,則為女寶,尊勝第一,然諸女人有五種德,此女所得出過諸女,何等為五,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種族尊貴,三者禀性貞良,四者質相殊絕,五者姿容美正。”這一段,是說造像能夠增長福德。“若有淨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業障莫不除滅,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乃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拔眾生一切苦惱。”這是說以淨信心造佛像能成就無上菩提。當然了,造像的功德還有很多,我們這裡就不再多說。這些為過去諸佛刻雕佛像的眾生,也都已經成就佛道。
或以七寶成,鍮鉐赤白銅,白镴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是講用種種材料嚴飾、莊嚴,嚴飾來做佛像。七寶就是金、銀、玻璃、砗磲、瑪瑙、琉璃、赤珠;鍮鉐就是一種好的石材,比如大理石、漢白玉,這種石料稱為鍮鉐,赤白銅;白镴、鉛、錫、鐵、木頭、泥、膠漆布,也都可以用來做佛像。需要注意的是在造佛像的時候,不能只造半身像,造半身像是不如法的,更不能只作一個佛頭,那這樣就更不可以了。像我們平時在站立的佛像前面的時候,我們決定不能坐著;在坐著的佛像前,我們決定不能躺著,對佛像一定要生起恭敬心。這裡這些眾生,各隨自己的能力嚴飾作佛像,雖然所用的材料不同,有勝有劣,但是對佛的敬誠之心沒有兩樣,所以皆得成佛。
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這是彩畫佛像。百福莊嚴相,這是指佛本具的相好;如果有人能將如來的相好畫出來,或請別人來畫像,這些人都已種下成佛之因,皆得成佛。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
這是說小孩子們在做游戲時畫佛像。這些小孩們在玩耍的時候,隨手拿起草或者樹枝、或者用筆、乃至用手指甲畫佛像,他們做的事情表面上看都是在游戲在玩耍,但是對於佛的向往之心是真誠的,這個是真的。這些小孩子們,因為畫佛像也種下了微小的善根,以後慢慢的積累功德,具足大悲心,現在也都已經成佛。成佛之後,和釋迦牟尼佛一樣,但化諸菩薩,教化,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這是造佛像,下面是講供養。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
這是在塔廟的佛像前用物品來供養。《業報差別經》中講,供養華、香、幡、蓋各得十種功德,我們來看看。“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華,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遍諸方所,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這是供養香華所得功德。“若有眾生,奉施缯幡,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幢,國王大臣,親友知識,恭敬供養,二者豪富自在,具大財寶,三者善名流布,遍至諸方,四者形貌端嚴,壽命長遠,五者常於生處,施行堅固,六者有大名稱,七者有大威德,八者生在上族,九者身壞命終,生於天上,十者速證涅槃。”這是供養幡所得的功德。“若有眾生,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蓋,覆護眾生,二者身心安隱,離諸熱惱,三者一切敬重,無敢輕慢,四者有大威勢,五者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大威德者,以為眷屬,六者恆作轉輪聖王,七者恆為上首,修習善業,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這是供養寶蓋所得的功德。我們以上講的供養香華、供養幡、供養寶蓋各得的十種功德,我們再看下面:
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銅钹,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
這是音樂供養。鼓就是用木頭和皮子做成的樂器,圓桶形,用手或者鼓杵敲擊來發出聲音;角就是像獸角一樣彎曲的樂器;貝就是海螺;箫用竹子制成,上面有吹孔,箫是豎著吹,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笛子是橫著吹,上面的孔是五到八個不等,以七孔的居多;琴,我們經常見到的古琴一般是七根弦,音域寬廣,音樂深沉,余音悠遠;箜篌比琴小,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琵琶是用木頭制成,上面裝有四根弦,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琵琶行》中,描寫了琵琶女的高超的彈奏技藝: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這是描述的琵琶女彈奏的技藝。铙又叫做钲,是用銅制作而成的圓形樂器,在我國古代,用铙在軍隊中作傳播號令來用的,後來制成樂器,常和钹配合使用、演奏。若使人作樂,就是請人來到塔廟,在佛像前演奏美妙的樂曲來供養佛,因為發心音樂供養的人,自己不一定會作樂,所以要使人作樂。
或以歡喜心,歌呗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這是歌呗供養,歌是歌揚,呗是贊頌,所歌所頌都是佛的妙德。我國最早的梵呗,是三國時期的曹植在游魚山時,聽到山中有誦經的聲音,清婉遒亮,遠谷流響,於是模仿其聲而制梵呗。乃至一小音,乃至是超略之詞,包括了不只一小音的歌呗,音之所起發自內心,並且歡喜至誠,所以種下了成佛之因。從現在來看,這些以歌呗乃至一小音頌佛妙德之人,都已經成佛了。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
這裡又講到了以華來供養,和前面講的以華供養有什麼區別呢?前面供華用的是敬心,心專,而在這裡供華,用的是散亂心,散心;心雖然散,但是仍有供佛之心,所以也種下了成佛之因。這裡舉出的以一華供養的是佛的畫像,所種之因非常小,所以說是漸見無數佛,就是慢慢積累功德也可以成佛。用散心以一華供養佛的畫像,尚且能夠漸見無數佛,以至成佛,更何況不只供一華、不只是供畫像,肯定也能夠成就佛道,只不過比起敬心供養,用的時間要會更長一些的。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這是身業供養。上面的敬心、散心是意業供養,歌呗頌佛德是口業供養,這裡所說的禮拜、合掌、舉手、低頭是身業供養,其余的都屬於外財供養。
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余涅槃,如薪盡火滅。
這是對供養的總結。以此供養像的此,指的是上面所說的香華幡蓋外財供養、以及敬心散心之意業供養、歌呗頌佛德之口業供養、禮拜合掌這是身業供養,以此這些供養之因,漸見無量佛,修諸善本,已經成就佛道廣度眾生,到度緣已盡,則入無余涅槃,就像薪盡火滅。薪是比喻所度之機,化緣所度的眾生,所度之機;火比喻佛的智願,機盡智亡,所以說如薪盡火滅。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是講稱佛名作佛。南無譯為歸命,也譯為度我或者敬從。這裡舉出以散心稱佛名一聲,必定能夠成佛,更何況稱佛名多聲,或者以一心稱名,那當然成佛更快速了,也能成佛。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是法,就是指上面佛住世時修六度,佛滅度後修善軟心、造塔、造佛像、修供養、稱名等異方便。過去諸佛以這些異方便,為眾生助顯第一義,所以說“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偈頌中佛正式說法的第二部分頌過去佛,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部分頌未來佛。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
這是講未來諸佛,也是先隨順眾生的根機方便說法,化導眾生,這是方便說法。方便說法之後就要顯實,顯實也是人一、行一、教一和理一。
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佛無漏智就是佛的實智。未來諸佛能令聞法者入佛無漏智,同佛一樣入佛實智,也就是說,聞法者皆是菩薩。這是人一。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未來諸佛因地時發願,願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所以諸佛不僅自己修行佛道,也令眾生修行佛道、皆得成佛。蕅益大師說:“自行化他,無非佛道,故是行一。”所以這是行一。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未來諸佛雖然說百千萬億無數法門,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說一乘,所以這是教一。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這四句是解釋諸佛為什麼要說一乘。諸佛兩足尊,我們前面講過,兩足就是福慧具足,兩足尊指的是佛。知法常無性,這個知,是指的佛知佛見;法,就是指十法界諸法;常,是真常不變,佛已證知真如妙理,體性常住;無性,就是十法界體性是無。十法界的諸法體性是無、是空,眾生不知十法界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如幻如化,執著諸法為實有,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它的性是空,而佛知十法界的體性是無,所以說佛知諸法無性。佛種從緣起,十法界諸法是從哪來的呢?心生則種種法生。眾生起心動念與哪一界相應就落在哪一界,墮地獄是由心生,成佛也是由心生。而眾生的起心動念,必定要借助外緣,佛種從緣起,就是說明成佛的種子要借助外緣來引發,所以佛為眾生說一乘大法來作為外緣、來引發眾生成佛的種子,令眾生成就佛道。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這是理一。是法,是指的真如,也是本經所說的一乘妙法;住,是常住不離的意思;法位,十法界四聖六凡,情無情境,大小淨染,都是此法所住之位。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一乘妙法,遍於十法界一切諸法,常住不離。這個非常關鍵,我們再解釋一遍,就是一乘妙法,遍於十法界一切諸法,常住不離。世間相常住,世間相是指眾生世間和器世間,也可以說是有情相和無情相。好,大家注意聽,一乘妙法與一切諸法常住不離,我們剛才說了,既然一乘妙法是常住,那麼與一切妙法不離的世間相也是常住,所以說世間相常住。也就是說世間相,世間萬相,情與無情這些境界,一一無非常住,一一無非一乘。我們再說明白一點大家就好理解,就是一切事相、情與無情境,都不離真性,情與無情、世間的一切相,都沒有離開我們的本性的,都是本性顯現的;既然都是本性顯現,那真性常住,世間相也常住,就是這個意思。只是眾生迷暗不能覺知,於常住中妄見生滅。眾生只是看到的是生滅法,沒從這些現相當中見到真如本性。佛,大覺導師,坐於道場,如實知已,於一乘中,佛所知所見,佛知佛見,眾生妄見生滅,於一乘中,我們剛才講的,都不離本性的這種諸法,於一乘中,眾生妄見差別。唯有大覺導師如實知已,對於此不可說,離諸戲論寂滅理性,能以方便說此理一,又能以異方便助顯此理一,就是這個意思。這第三部分頌未來佛,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是第四部分頌現在佛。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恆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
現在佛數如恆沙出現於世,現在諸佛和過去諸佛、未來諸佛一樣,都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安隱眾生,就是度化眾生成佛。佛安住於般涅槃,大般涅槃是最安隱的,佛也要教化一切眾生同入佛道、同住於大般涅槃,所以安隱眾生就是度眾生成佛。亦說如是法,如是法是雙指權法和實法。這六句偈頌是說,現在十方諸佛出現於世間,為了度化眾生成佛,也是說權法和實法。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這是講現在諸佛開權顯實。第一寂滅,就是佛所證得的實相之理。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這是開權。實相之理,本不可說,但是諸佛為了安隱眾生,以方便力而說三乘。其實為佛乘,這就是開權之後顯實。諸佛雖然說三乘,其實都是為了說一佛乘,說三乘都是為了方便引導。好,我們看最後一段:
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
既然佛知第一寂滅,說三乘又是為了一乘,為什麼不上來直接為眾生說一乘呢?這兩個偈子作了解釋。前面在長行中我們也解釋了好多遍,偈頌這裡又來重頌一次。眾生過去所造業不同、深心所著所念不同、好樂不同、勤怠不同、諸根有利鈍不同,對於眾生不同的根性,佛悉了知,所以佛隨順眾生,先以種種因緣、種種譬喻、種種言辭說三乘方便法來引導眾生,然後入一佛乘,就是這個意思。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