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禍莫大於​不知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追求快樂,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乃至兒女成群、子孫滿堂,卻獨缺快樂,生命將失去意義。如要擁有快樂,那就是常常感?滿足。

  ——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萬事萬物,知足常樂。”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許多令人幸福的東西,可我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究其塬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

  有一個青年總是哀嘆自己命運不濟,生活多舛,既發不了財也求不到一官半職,終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一個老和尚,當他看到老和尚一臉的平靜祥和時不由得嘆了口氣。

  老和尚攔住青年,問他為何嘆氣,青年說:“我看到你開心的樣子覺得很羨慕。為什麼我總有這麼多的煩惱?為何我既?有一技之長而又一貧如洗?”

  老和尚說:“年輕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青年問:“富有?我除了煩惱什麼也沒有。”

  老和尚並沒有急著解釋,而是繼續問他:“那麼,假如有人給你一千兩銀子,換你十年的壽命,你換嗎?”

  “當然不換!”

  “給你五千兩銀子,換你的健康,你換嗎?”

  “不換!”

  “給你一萬兩銀子,換你的生命,你換嗎?”

  “不換!”

  老和尚頓時笑了:“年輕人,到現在為止你至少擁有一萬六千兩銀子了,難道還不夠富有嗎?”

  青年人的煩惱來自於未能真正認識?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他只是看到了自己缺少的東西,卻從未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若能知足,則一切煩惱自會迎刃而解。

  更多的時候,知足常樂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的。知足常樂,是一種人 性的本真,在孩童時代,我們會為擁有自己夢想得到的東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顏開,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記憶。今日重溫,也許會忍俊不禁,無論行至何方,所處何 位,知足常樂永遠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續。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常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知足常樂。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

  用星雲大師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欲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面對現實,我們看到 不少铤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嘆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 不會走到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問題是,一旦受貪欲支配,又哪裡會知足,哪裡會收得住手呢?所以, “知足”不是沒有追求;“知足常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經歷過了,才懂得它的彌足珍貴,最主要是我們遺落了那 一份擁有時的心曠神怡。現代人匆匆的腳步已定格為一種時代的風景,競爭與挑戰接踵而至。在前進的道路上,當我們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如果我們都能袪除煩躁 的心態,時刻保持著樂觀充實的心境,就會得到如沐陽光般快樂的生活。

  知足常樂,在煩躁與喧囂中,會過濾一種壓抑與深沉,沉澱一種默契與親善,澄清一種本真與回歸,才會少一些煩躁,多一些寧靜。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好事壞事都不要​放在心上
下一篇:大安法師:如何發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