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56-60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6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二面,第四行看起:

  【探玄記雲,藏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

  這是解釋「法藏」。賢首國師在《華嚴經》注解,這個名稱就叫做《探玄記》,解釋藏的四個意思。下面一段:

  【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

  藏的意思明了之後,佛法裡面常常稱『法藏』,實在講,就是一切諸佛的佛法蘊藏在其中。佛經翻到中國來之後,在宋朝的時候,才有人將經典做分類整理,編成一部叢書,名稱叫《大藏經》,「藏」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稱為《大藏經》。

  【嘉祥疏曰,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

  這些解釋都是說明世饒王出家之後,出家之後的法名叫法藏,解釋法藏的意思。佛在經上稱贊他「高才勇哲」,這四個字是贊歎法藏比丘的,這個地方是解釋這四個字的含義。『稱逸群之能』,群是群眾、大眾,逸是超逸,意思就是超過。不但超過,是非常自在、舒暢的這種超過,所以用逸來說。這樣的才干、才能,超過眾人,稱為『高才』。『能自勝勝他』,這稱為勇。什麼叫「自勝」?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克己的功夫,一般人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欲望,這是最明顯的,他能夠克服,世間人放不下的,他能夠放下,這就是自勝。「勝他」,就是超過一切的這些大眾。這個意思也就很明顯,一切大眾所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這個做不到的,主要是講看破、放下。大眾看不破的,他能看破,大眾放不下的,他能放下,能放下是勇,能看破是哲。『壞邪見之明』,「明」是講他的聰明智慧,能捨棄一切邪知邪見,這稱為哲。用我們現在最普通的話來講,就是看破、放下。

  【淨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

  這個解釋的意思大致上都差不多,這幾種注子合起來看,意思就更為明顯。《淨影疏》裡面說,這是《無量壽經義疏》裡面講的,『才謂才巧』,他的才能、善巧,『才德過人』,超過人,稱為『高才』。『志強名勇』,他有志氣,這個志氣不是世間一般人的志氣,這個志氣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眾生,確實不是世間人能夠做得到的,志強是指這個。『心明』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萬法都能正確的通達明了,這稱為『哲』。由此可知,佛經裡面所講的「高才勇哲」,確實超過世間這些字面上的含義,實際上,超越世間這一切賢哲。

  【淨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異。】

  『孤』是孤獨,在此地是形容,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取這個意思。所以這叫做「與世超異」,在跟世間相比,他非常特出,超越大眾。

  【會疏曰,不常人所及,故雲與世超異。】

  這個『不』就是非的意思,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夠及的,這叫『與世超異』,都是解釋經文的。

  【合贊曰,或約地上發心,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

  這是解釋「尋發無上真正道意」這一句。法藏比丘在《無量壽經》上所顯示的這些事跡,古大德有不少人肯定認為這是地上菩薩,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說地上菩薩,這個地位就非常之高,要是圓教就更高了,就是別教,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所以肯定他是法身大士,絕不是普通人,完全是從應化跡相上來說。而實在講,世尊在許多大乘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關系非常密切。過去生中,曾經做過兄弟,曾經做過同參道友,生生世世常在一起共修,所以他們的關系很密切,而且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十劫之前,在世間自在王如來會下,他做個國王發心出家,都是示現的,如果我們把他從這個地方看作開始,那就錯了。正如同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北印度降生,示現成佛,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這次來示現作佛,已經是第八千次,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已經來過八千次。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亦復如是,都不是第一次,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在跡相上來看,他這種發心、這種行持,不是世間人。

  『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這個意思就更深更廣了。地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說三賢菩薩的境界。

  【淨影雲,今尋發無上心,是地前世間行,下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是地上出世間行。】

  這是隋朝慧遠法師所說的,這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所說的都有道理。古注很多講法不一樣,甚至於講法我們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他們的見解都有道理。因此,我們要把成見捨棄,多聽聽他們的、多看看他們的,提供給我們自己做參考,這樣就好。我們為人家介紹這部經典,最重要的是觀機,看看對方他能夠接受哪一種講法,我們采取哪一種講法就比較合適。而且所講的不是自己講的,都是古大德所說的,可以說出言都有根據,這就沒有說錯,不是自己在胡造謠言。

  『地前』是『世間行』,『地上』就是初地以上,叫『出世間行』,世間跟出世間的界限在哪裡?我們要把它搞清楚。世間的界限就是十法界,出世間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它這個世間跟出世間是這麼說的。我們一般淺說,是把六道作世間,超越六道輪回就出世間,實在講,這個說法也正確、也沒有錯。世出世間,六道跟十法界是一個界限,不會再到六道裡面來搞輪回生死;出世間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如果用天台家的講法,藏通別圓,它是藏教佛、通教佛,如果是別教佛就超越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有佛,如果跟圓教相比,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在三賢位,地位都達不到初地。這是個界限,所以此地講的世間跟出世間,是以十法界為界限。我們翻過來。

  【甄解曰,說有前後,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

  《甄解》裡面講,『說有前後』,「前」就是指這一段,後面是在第五品,講法有先後,可是『發心無有二』。無論是前面講發心,後面講發心,發心決定是一,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簡單的講法,就是真正覺悟到人生苦,六道輪回苦,不希望自己再受這個苦,不願意自己再造業,一心想出離三界,脫離生死之苦,這個人叫真正覺悟。如果對三界還有貪戀,這個人確實沒有覺悟,他也沒有看破,當然他不能放下。看破、放下,實在講是佛法修行的關鍵。怎樣才算看破?《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真看破了。他所說的一切有為法,不但六道是有為法,四聖法界也是有為法;換句話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有為法,既是有為法,決定不真實。

  經上講得很好,「能所皆空」,能是講心,我們的念頭、我們的思惟想像,西方哲學家所謂的「我思故我在」。而佛在《金剛經》上說,你思,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那個思不可得,思沒有了,你能思惟、想像的空了;你所思惟想像的是諸法,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皆空,你憑什麼去分別執著?你分別執著那個心也不可得,這才叫真的看破。看破之後,自然就能放下。放下,《金剛經》上也有兩句話說得好,可以給放下做個注腳,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叫真放下。

  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在唐朝,從五祖忍和尚提倡《金剛經》,這一千三四百年之間,這部經對於中國佛法影響太大了。不僅是禅宗必讀,只要是學佛,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金剛經》都列為必修的課程。不但學佛的人要讀,在過去一切念書人,你問問他,你有沒有念過《金剛經》?肯定都念過。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其他的經或許他沒有讀過,《金剛經》一定是讀過的。就是這部經典言簡意赅,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大乘佛法的精華全在其中,這是這部經的好處。

  真正看破放下,一心一意求解脫、求成佛,成佛之後能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大菩提心。

  【甄解曰,其龍樹大士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發心之位),或為八地,亦是從果向因,大與諸師別也。】

  《甄解》這段話引用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將龍樹菩薩發心的事跡與《無量壽經》上所說法藏比丘做個對比,法藏的發心跟龍樹非常相似。龍樹既是初地,法藏應當也是初地。或者說八地,八地發心的跡相跟初地實在講,在形象上來說是很接近的。可是發心的那個心有淺深廣狹之不同,那是我們凡夫見不到的。

  當中省略了。『亦是從果向因』,從果向因就是佛門當中常說的倒駕慈航,這是真的,他們早已經成佛了。這一次看到眾生機緣成熟,所以作斯示現而已。好像是唱戲,他來演戲的,並不是他自己真正的身分。這個說法,跟古來其他這些法師們注解《無量壽經》的說法不一樣,也值得我們做參考。在理上講得通,他們的確是乘願再來之人。五十一段說:

  【法華壽量品曰。】

  這個引用得好,來證實這樁事實,證實就是從果向因,倒駕慈航。

  【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他老人家自己說的。說明他這次來示現成佛,也是來演戲的,不是真的雪山苦行修道,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不是的,這是做樣子的,不是真的;真的,久遠劫就成佛了,這次來表演,是第八千次的表演。世尊如是,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都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做的種種設施。

  【大乘義章二雲。】

  這個『二』是第二卷。

  【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

  這個『信』,在佛法裡面占的地位非常之重。清涼講解《華嚴》,將這部大經分為四個部分,就是用「信、解、行、證」這四個字來區分,便利我們修學。我們要在佛法中得真實殊勝的功德利益,首先要有信心。說到信心、信佛,也許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都以為我已經很相信了,我已經深信不疑了,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觸。其實你不知道佛經講信的標准,如果你要懂得這個標准,跟自己的心行對照一下,會發現我們跟佛講的信心,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金剛經》上講的,《金剛經》上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怎麼個講法?生實相就是真如本性現前,可見得信心清淨的時候,就是禅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什麼境界?就是像剛才講的初地菩薩的境界,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所以《華嚴》十住菩薩,初住就是信位的菩薩,信心才真正符合佛所說的標准。

  由此可知,不是我們自己想像的標准。這個標准太高了,恐怕在我們這個時代學佛同修當中,無論出家在家,可能一個都找不到,這是真的,是實話,一個都找不到。我們不得已,要把信心的標准要往下降,降到最低,必須對佛在經典上所說的字字句句沒有一絲毫的懷疑,能夠明解、能夠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如果對於經論不能理解,做不到,都不叫信,信位,我們都達不到這個水准。《大乘義章》裡面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

  【晉譯華嚴經六雲。】

  晉譯,通常我們稱為《六十華嚴》,六十卷的《華嚴經》。第六卷,經文上說:

  【信為道源功德母。】

  當中省略了,末後一句是:

  【示現開發無上道。】

  佛法的教學,就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你有一分誠信,你就得一分利益,你有十分誠信,你就能得十分的利益。所以信是入道之根源,源是比喻好像水源一樣,長江大河都有個發源地,它的源頭,用這個來比喻。『信』是道之源頭,這個道就是菩提道,前面講的涅盤道。我們要想證得菩提涅盤,信是個源頭。『功德母』,我們想修積功德,信是功德母,母是比喻,比喻能生功德。可見得,無量無邊功德是從信心裡面生的,你信心失掉,你的功德就沒有了。所以信是菩提涅盤道的根源,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母,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示現開發無上道』,無上道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都是從信心上開發的。由此可知,信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許多同修,不但在現前,自古以來都有這個現象。我們修學疏忽了信心,把這個字看輕了,沒在意、沒重視它,所以一生的勤勞,最後都得不到效果。實在講,他不曉得原因出在哪裡?我自己學佛,受了大戒之後,我是出家之後兩年才受戒的,受戒之後,到台中去看老師。李老師一見面,就給我說了一句話,「你要信佛!」說這麼一句話,這是我們怎麼想都沒想到的。一見面指著我,你要信佛!然後告訴我,他說自古以來有多少出家人,出了家,受了大戒,一生都不信佛,他怎麼會有成就?不信佛,怎麼會發心出家?他自己以為信了,不是佛經上講的信的意思。佛經上講的意思是什麼意思?佛法叫不二法門,這個諸位,我們也聽多了,大家多多少少有一點概念,叫不二法門。信解行證如果是四法,就不是佛法,你就不信。信解行證是一,這是佛法,不二法這是佛法。信裡頭有解、有行、有證,這才叫信;你說我單單信了,裡面沒有解、沒有行、沒有證,這個不是信。

  這是三十多年前李老師教給我的,這個意思也非常好,曉得信解行證裡頭任何一個字都含攝其他三個字。所以說信,信裡面有解、有行、有證;說解,解裡面有信、有行、有證;說證,證裡面有信、有解、有行。決定不能把它分成四個,分成四個,什麼都不是。特別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多相即,都是說的這個意思。這我們才明了,信真的是無上道的根源,真正是一切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我們看底下一段。

  【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

  菩提是梵語,一般含義就是講佛道,求佛道的人、希望證得佛果之人,都叫做『求菩提者』。求無上道,求無上佛果,這兩句話的意思我們要明白、要清楚。佛是什麼?佛是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人,就叫做佛。究竟圓滿覺悟之法,就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大菩提法。因此,這樁事情實在是一切眾生應當要求的。為什麼?這是我們自家本分的事情,一絲毫都不過分。我們學佛,你說我要想作佛,我們聽了這個話,你不是在發狂吧!這是本分話,哪裡過分,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那你一定要『發菩提心』、要『修菩提心』,先要發心。你看《金剛經》一開頭,須菩提尊者向世尊請教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出來,「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就是發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參訪一位善知識,當他對善知識禮敬贊歎之後,請教第一句話他就說: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首先要說發心,你真發心了,然後人家才能夠教你。他請教:我發心了,但是我不知道怎樣修菩提心?怎樣修菩薩行?這不知道,來請教的,這個善知識是可以教導他。如果你心都沒有發,那教什麼?沒有法子教。

  這是在佛法,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世間法你要想請教一個高明的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一定先問你,你的志趣何在?你的志向、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要告訴他,我沒志向、我也沒有目標,那再高明的老師對你也沒有話好說。如果你有志於學,他就告訴你怎麼樣求學。你說你有志於政,他就會教你一個應該怎麼樣從政,如何來治理國家,他會跟你講這個。你說我什麼都沒有,那他教你什麼?世出世法,立志為先,發心就是立志。你的志向大,老師就給你說大法,你的志向小,他就給你說小法,這個一定的道理。如果你的志向,輪回太苦了,我只想脫離輪回,他就教你脫離輪回的方法。如果你說做人太苦了,希望來生能夠生天,享天福,這個心量就更小了,他也有辦法教你生天,滿足你的志願。志願達到究竟圓滿是成佛。所以,一定先要發心,發心之後要修行,你才能滿你的願。

  發菩提心跟修菩提心,這兩個菩提心意思不一樣。發菩提心是說你覺悟了,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你明白了,於是你有所取捨,捨惡向善。這是你發心了,這是發菩提心裡頭的含義。修菩提心意思不一樣,你要把你現在、過去所有一切過失改正過來,這叫修菩提心。正如善導大師在《觀經》裡面所說的,所有一切違背菩提心的都要捨棄,所有一切向菩提心的都要攝取。這個意思,我們說得白一點,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所以,修菩提心著重在行,心跟行是一不是二。

  【淨影疏曰,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這是解釋什麼叫『願力』。『起行』,真正去做。我們雖然是佛弟子,但是實在是薄地凡夫,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樣起行?起行,實在講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如何能與菩提相應。這個時候唯一的依靠就是佛的教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是彌陀跟釋迦兩位世尊的教誨,我們能夠明解經義,依教奉行,發這個願叫做「願力」。要真正去做,不去做不行。什麼力量在推動你做?願力。

  我們今天有不少同學,《無量壽經》念得很熟,也常常不斷的在聽《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多少也能懂一點,可是就是做不到。日用平常的時候還是老毛病、老習氣,一點都不能夠改變,原因在哪裡?沒有願力。什麼願力?成佛的願力,求生淨土的願力,希望見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這個願力。所以表現在生活當中,依舊是懈怠懶散,就是這個信,他真信,他也真解,他不行。信解行證,他只有前面兩個,後面兩個沒有,這樣學佛學一輩子,就是李老師所說的,他不信。他要信,那解行證統統都有,他真肯干,那才叫真信;不肯干,沒有信。由此可知,真正信佛,真正能依教奉行的人,確實不多。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依教奉行?別人行不行,與我們沒有關系,與我們沒有影響。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檢點,看看自己有沒有行願之力。

  【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

  《會疏》裡面解釋『願力』,就相當具體。因為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所以發這四條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四願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發上求之心,前面三條都是下化。這四願『能淨佛國土』,能『成就眾生故』。這個四願,每一位學佛的同修都常常念,還有不少的同修,早晚課都要念這四句,念得很熟了。意思不能說完全不明白,問題是我們做到了多少?這個四願是大乘菩薩法,是道道地地的普賢行,四願每一願都是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來修學;換句話說,每一願都是成就我們這四種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這個意願?自己要檢討、要反省。我們是不是隨時隨處都有一個真誠熱烈的心去幫助別人?實在不多,出家人當中都很稀有、都很難得。所以,天天念這一句,沒有法子去做,這一句空念了。

  今天在美國這個地區,這個地區是世界上很富裕的一個地區。物質生活都沒有問題,精神生活非常貧乏,我們如何把佛法介紹給這個地區的人?我們有沒有做這個工作?有沒有把佛法主動的、隨時隨地的,希望介紹給我們周邊的大眾?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所遇到的,我們有沒有去做?特別是學佛的同修,對佛法的意思能夠懂得一些,如何能把中文的經教翻成英文來供養他們。譯經很難,不是個容易事情,怎麼樣翻譯?翻譯一句,我覺得這一句不錯,對我們生活上有幫助,翻一句!一天翻一句,你就沒有空過。翻這一句,給一些同修,請他們參考參考、斟酌斟酌,在文義上加以修飾修飾,使它能夠流通。如果一個人一天翻一句,要有十個人的話,一天就有十句,兩個月就可以出一個小冊子。

  現在用電腦網路很好,把網路的號碼普遍告訴一切大眾,有心想接觸佛法的,他自然就能接觸到。我們一天說一句也沒有做,這一天空過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是自欺欺人,沒做到。我們印的小冊子很多,提供諸位就是希望諸位常常帶在身上,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遇到熟人都能夠贈送給他。都能把道場的活動,電腦裡面這些號碼能告訴別人,這是把佛法的機會介紹給他。常存這個心,認真去做這樁事情,你這一願你是在做,做還得要盡心盡力,那就是圓滿。

  第二願斷煩惱,斷煩惱這個事情要真干,要認真,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實在沒有辦法克服,多讀經,讀經叫你明理,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你自然就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捨棄、能夠放下,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薄,你的智慧就增長,你與佛法就相應。斷煩惱之後再學法門。沒有斷煩惱之前,法門必須選擇,所謂一門深入。這時候一門深入目的何在?目的是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到自己真的看破、放下了,那時候就可以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是為什麼?為度眾生,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沒有必要。眾生根性不相同,欲望不相同,煩惱、習氣不相同,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必須通達種種法門。所以要曉得,四弘誓願是有次第的,煩惱斷了之後,才廣學多聞,然後圓成佛道,再普度眾生,是這麼個意思。

  由此可知,四弘誓願是大菩提心的具體實踐,能淨佛國土,心淨則土淨。斷煩惱,心就清淨了,學法門,智慧就大開。由此可知,斷煩惱是戒、定,學法門是智慧,這兩條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能成就眾生。你有沒有願力,要在這個地方去觀察,你是不是真的有願力。

  【智度論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故名為力。】

  這是講的五根、五力,根力增長。『五根』是指的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條,這五條我們現在也有,但是根的意思就很難說了。如果沒有根,沒有根的信進念定慧,古人有個比喻,水上面的浮萍,隨波逐流,沒根。學佛的人也有一句俗話說,我功夫不得力,功夫怎麼不得力?沒有力,沒有五力;功夫得力,就是這個五力。信有根,先講根,信有根,不會被外面環境動搖,你有根,根扎進去了;進有根,你就是精進,一門深入,你的進才有根;念有根,一心專念;定有根,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如不動;慧有根,是經上講的不取於相,你有根。根的力量再增長就是力,五根五力。大菩薩也不能捨棄這個修學的原則,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還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他們還在這上面用功夫。『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裡面是煩惱,外面是環境的誘惑。這是分開來說,前面一段,內能夠如如不動,心地清淨了,功夫得力,這叫力,從五根提升到五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

  這是說外面,外面不會受環境的干擾,你有力了。『天魔外道』的意思前面說過,在此地就不必多說了。它的意思就是我們身外的人事物的環境,不會受他們干擾,這是叫功夫得力的現象。要知道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的毛病,就是根跟力沒有,如果用《金剛經》的話來講就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對外著相,對內動心,這就完了,這功夫怎麼能得力?要想功夫得力,必須要守住這個原則,無論是順境、是逆境,是善人、是惡人,是好事、是壞事,都不動心、都不著相,不去分別、不去執著,如如不動,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靈峰大師曰,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靈峰大師』就是蕅益大師,靈峰是他的別號,這是明朝末年淨宗的祖師。他在此地說這個五根,雖然沒有說完全,舉兩個例子。從兩個例子,我們一定要能夠推想到他所沒說的,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大師這個說法特別是指念佛,不是指念其他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一般所謂老實念佛,老實兩個字實在不容易,老實念,念根就增長,才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老實的標准是什麼?我們現在念,算不算老實?如果我們要問一下,我相信同修都說我很老實,我每天都老實念佛,哪一個不老實?這個病很重。為什麼?不老實自己以為老實,沒救了!如果自己曉得自己不老實,有救,知道自己有病,他會求醫。自己一身病,自己覺得沒病,到病一發作,那就要命了,求醫也來不及了。

  老實的標准,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就老實了,我們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自己就要很清楚,我沒有老實。覺明妙行菩薩也跟我們解釋念佛的標准,他說了三句,「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夠做到這九個字,也叫做老實念佛。這裡頭最難的是夾雜,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夾雜著許多的妄念,這就不叫老實,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念佛,時間短不怕,決定沒有夾雜。所以我勸同修修十念法,十念就是十句佛號,一天念九次。這十句佛號時間很短,容易控制,十句佛號裡頭確實沒有夾雜,這個功夫得力。你從一天九次,慢慢增加到十八次,以後逐漸增多,功夫就得力。最怕的是夾雜,一夾雜就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壞了。所以只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功德就是指的往生不退成佛,是指這樁事情,這叫念力,你念佛功夫得力了。

  『慧根增長』,慧是什麼?是對於一切事物你能夠明了,知道它的真相。這一點實在也不是自己的能力,因為對於佛法深信不疑,佛教給我們的。譬如《金剛經》這首偈,這是慧,你能夠常常把這首偈子放在心上,以這首偈觀察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你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四個比喻,是說明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露如電,是比喻這些幻相存在時間的短暫,露是比喻它相續相,電是比喻它剎那生滅相。所以這首偈,常常念、常常放在心上,慧根就增長。

  『能遮』,遮就是止,就是止息,『通別諸惑』,通是無明,所有一切眾生都有的,別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各個人不一樣。如果就《華嚴經》佛所說的來講,也很好,《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是通惑,妄想是無明,執著是別惑,執著是各個人不一樣的。智慧現前,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這叫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真實無漏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那個智慧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用處?《金剛經》可以做為代表,一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德用。這叫『慧力』。慧力是看破、放下,念力才能夠成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才能成功,就是往生不退成佛。沒有慧來幫助念,不行,念不能得力,所以慧很重要。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7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第一行看起:

  【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兩句經文,在佛教裡面是很出名的,原因就是唐朝時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就是在這一句裡面開悟的。五祖跟他講經也就講到這一句,以後就不再講了,因為他已經徹底明白,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因此,這兩句在禅宗裡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實在說,不僅是禅宗,所有一切大乘法裡面,說到修行的原則、綱領,確實不外這兩句,兩句話說盡了。

  『應無所住』,應是應當或者說應該,住是講心,心安住。也就是我們一般講,你心裡面有了,心裡頭有了就是住,心就住了。佛教人,心應該「無所住」,為什麼要無所住?住的意思也就是執著,我們心裡有了,就是心裡有執著,不應當有執著。不但對於世間法,乃至於出世間法也不例外,出世間講的是佛法,佛法也不可以執著,也不可以放在心上。這是什麼道理?因為能執著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決定沒有執著,妄心裡面才會有執著的現象,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一絲毫都不會染污的。住也是染污的現象,就是執著是染污的現象,妄念裡面才有這個東西,真心本性裡沒有這個東西。由此可知,住就錯了,住就是凡夫,無住就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你要說它的差別在哪裡,從這一句經文當中就很容易辨別。也就是凡夫有所住,佛菩薩無所住,無所住是對的、是正確的,有所住是錯誤的。也可以說這一部《金剛經》,無非就是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而已。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也是引用《金剛經》裡面講過,能執著的心是妄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諸法,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也不可得。諸法緣生,世間法是緣生的,出世間的佛法也是緣生的。緣生它就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謂當體皆空,了不可得,由此可知,能住、所住都不可得。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你都清楚、都明白了,你自然就能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些東西。

  底下說『而生其心』,生的是什麼心?真心。由此可知,「應無所住」是把妄心放下,放下之後,放下妄心,真心就現前。佛法裡頭常講,真如本性就現前,它就起作用,作用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諸位要曉得,有所住的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它生妄想分別執著、生煩惱,心中常生煩惱,就是有所住心。如果無所住心,無所住,真心現前的時候那就是六祖所說的,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他生智慧。

  由此可知,這兩句是諸佛菩薩修行證果的心得,是修學的關鍵,因此特別重要。只要把這兩句做到,就夠了、就成功了、就圓滿了。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對於這兩句經文的講解非常得詳細,用了很大的篇幅,為我們細說這兩句經文的理論與修學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底下一句說,也是《金剛經》說的。

  【金剛經曰,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前面還有一句,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也是行門的總綱領。大乘佛法的禅宗,禅就從這兩句經文做為依據所建立的。什麼叫禅?不取於相是禅;什麼是定?如如不動就是定。用現在淺顯的話來說,這句的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眼見是色相,耳聽的是音聲,鼻嗅、舌嘗,乃至於意知,意知是我們心裡面想像,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的時候,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如如不動。我們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就是凡夫;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菩薩。何以故?起心動念就有所住,你就著相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所住。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我們所不及他們的地方也就在此地,這的確是關鍵。

  我們要修學這幾句經文,就是在現前生活當中,學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修定。果然不起心、不動念了,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昧現前,你就住在三昧之中。對外面的現象不要去分別,當然更不能夠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禅定,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生心,生的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現前,這是真心裡面的德能,真如本性無量的德能它就現前。這個經文的確是非常簡單、非常扼要,將大修行人的原理原則,真正是所謂和盤托出,毫無保留的為我們說出來。我們要能領會、要能夠應用,也就是知道怎樣去學習。底下一段:

  【慈恩上生經疏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

  這是解釋「精進」,什麼叫精進?精進是菩薩六波羅蜜之一。六波羅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必須遵守的六個原則,現在世間人稱為守則,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六條菩薩一定要遵守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進排在第四,它的順序不可以顛倒,不可以錯亂,有一定的順序。精進的意思,精是『精純』,純而不雜。如果裡面有摻雜,那就不叫精進,雖然進,但是它不精。這個意思,學佛的同修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我們見到很多同修,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奮,他也真的很用功,但是他不是精進。他也天天在求進步,他是什麼進?他叫雜進,他裡頭摻雜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精,亂進、雜進,所以時間、精力實在講都浪費了,得不到佛法所說的效果。於是修了幾年之後,慢慢就退心了,怎麼佛法不靈?他沒有想到他自己用功用錯了,哪有說不靈的道理?特別是淨土宗的修學,效果實在講是無比的殊勝!真正用功得法,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就能見到初步的效果,哪有見不到效果的!二、三年的時間就決定往生。他要真有這個意願的話,就能夠出離三界六道,就能夠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任何一個法門,講到修學效果,實在都不如淨宗,淨宗的確是快速,問題就在精進。如果你是雜進、亂進,那就收不到效果。

  精的意思就是一門深入。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以學經教而言,我見過很多。過去在台灣,我教過佛學院,在新加坡我也辦過培訓班。凡是學生自己有意見的,要廣學多聞,要涉獵許多經論的,成績都平平,都很平常。凡是能夠一門深入的,我們把修學的經驗提供給他,他能夠接受,他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效果都非常殊勝。沒有比較你發覺不出來,一有比較就很明顯,不但一般人能夠看得出來,他們自己也發覺了。自己以為程度比別人高,聰明智慧比別人強,善巧方便比別人多,下的功夫比別人也深,為什麼拿出來不如別人?道理很簡單,人家專一,一門深入,你搞得太多、搞得太雜,虧就吃在這個地方。

  這些事理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常常勸導大家,可是聽的人他就是不肯相信。有的時候還要提出經論來反駁,你看四弘誓願裡頭不是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為什麼不能學?佛講的話沒錯,沒有講錯,你錯會了意思,你沒有聽清楚。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擺在第三條裡頭,它的前面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問問你,你煩惱斷了沒有?煩惱斷了,你進入第三個階段沒有問題;如果你煩惱還沒有斷,你想進入第三個階段不可能。由此可知,一門深入對於斷煩惱就有很大的效果。

  煩惱要用什麼東西斷?要用定功,要用清淨心,你涉獵的東西太多,你心怎麼能靜下來?煩惱沒有斷的人,涉獵東西太多,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有解無行」,解是你廣學多聞,無行是你沒有真正去做斷煩惱的功夫,結果怎麼樣?「增長邪見」,你有什麼成就?可見得清涼講的話是過來人所說的,經驗之談,不是隨便說的。清涼又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你單單苦修,對於經論道理什麼都不懂,也不能成就,一個增長邪見,一個增長無明。因此,我們仔細觀察古代高僧大德的教學,指導學生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一部經有解,不是沒有解;一個法門,有行。這個方法就正確,所謂解行相應,定慧等持,才能夠斷煩惱、才能夠破無明。廣學多聞,至少要煩惱斷了,無明沒破還可以,煩惱斷了才開始廣學多聞。這是什麼?我們已經把條件放寬了,嚴格的講,一定要破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然後再廣學多聞,那個就絕對正確,成就快速。單單是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沒有破就進入到廣學多聞,造成你的所知障,使你明心見性的時間拉長。你本來短時間可以能夠,就是我們常講可以超越十法界,能夠證得一真法界的。因為你廣學多聞,使你永遠停住在十法界,你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廣學多聞是產生所知障。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明了,然後才知道佛教給我們精進有道理,不可以涉獵太多。

  我也常常勸勉初學,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教學,無非是將前人的經驗傳達給後一代。在我們經驗當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提供給後人做參考,這是正確的教學。希望後來的人成就要在我們這一代之上,所謂後來居上,這個心叫師心,老師的心,老師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怎樣能超過自己?我的長處提供給你學習,做為你的基礎,我的缺點希望你統統都能夠改進,那你就超過老師。老師的長處你全吸收了,老師的缺點你統統改正了,你怎麼不超過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相信這個事實,那就錯了,自以為是是造成自己修學證果,最大的障礙。

  在我們前一代經驗當中,真正能成就,快速成就、穩當成就的,就是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我記得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遍,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依一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譬如我們取《無量壽經》,我十年當中專念《無量壽經》,專聽《無量壽經》,其他東西統統放下。我相信十年之後,你在淨土宗就是阿彌陀佛再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你,你的解行相應。如果在十年當中,你說我要看淨土三經、淨土五經、《淨土十要》,你完了,你這十年下來,你功夫平平,跟一般人沒什麼差別,沒什麼起色。因為你的時間、你的精力分散了,不能集中,這雖然是進,你不是精進,你還是雜進。這就是講修淨土,以淨土宗主要的經典都叫做雜進。所以往往成就的人,叫老實人,大概都是程度比較差的,程度差的教他一樣他很喜歡,你叫他搞好多,他說這太多了,我受不了。往往這些人有成就,而自以為聰明、多能的人往往就落後了,他還不曉得原因發生在哪裡?所以精純不雜,這個很重要。

  『無惡雜故』,「惡」是指什麼?煩惱,煩惱是貪瞋癡慢,指這些東西。特別是嫉妒、瞋恚,好強、好勝,這是惡,如果你在佛法的修學裡面夾雜這個東西,這雜的是惡。底下一個雜,就是夾雜其他的法門,其他的這些經論,不但世間法不能夾雜,出世間法也不可以夾雜。世間法,譬如說從前的人,出家人喜歡詩詞歌賦,這也是夾雜,喜歡書法也是夾雜,這些跟文人應酬的習氣,都是障礙。佛法裡面,那就是夾雜其他的經論、法門。所以雖然《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廣學多聞,這是佛在《華嚴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但是你想想,善財童子是什麼樣的程度才出去參訪?善財在文殊會下,文殊是他的老師,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破一品,才出去參學,才去廣學多聞。想想我們自己夠不夠?如果我們見思、塵沙煩惱一品都沒斷,你怎麼能學善財?這不可以不知道!人生很短,幾十年真的彈指就過去了,一生當中最寶貴的,不是別的,是光陰!我們把光陰糟蹋掉,光陰浪費掉,這真是莫大的罪過。所以有限寶貴的光陰,懂得精進的人這叫真正善於利用,他成就了。這個進就是現在講的進步,不斷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不懈怠。

  《慈恩上生經疏》,慈恩是窺基大師,古時候對他老人家尊敬,不稱他的名。他一生住在慈恩寺,所以用寺的名字來稱他。譬如我們稱天台大師,這是智者,不稱他的法名,他住在天台山,稱他作天台大師,這是最尊敬的稱呼。窺基大師一生大部分時間住在慈恩寺。《上生經》就是《彌勒菩薩上生經》,這個疏是他做的。

  【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這是佛經上的兩句偈,形容佛的身相妙好,佛的身體、色相如同金山一樣。佛經裡面這些形容、贊歎的詞句,我們要能善於體會,不能錯會它的意思。你想想經上常講,佛的身是金色的,現在如果你看到一個人,面上都是黃黃的,好看嗎?佛的面如滿月,滿月是圓圓的,佛的臉像個皮球一樣,好看嗎?如果這樣讀經,叫望文生義,你把意思全錯會了。金表貴重,世間人都把它當做寶物,尊貴的意思,佛身尊貴之相。還有金是不變的,金的顏色無論在什麼地方它不會變的,金取這個意思。佛的面像滿月,滿月是說沒有一點缺陷,取這個意思。每個相都好,找不到絲毫的缺陷,絕不是像圓圓的月亮那樣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體會它的意思。

  『身色如金山』,他坐在那裡穩重、尊重的意思。『端嚴』,端莊,嚴是美好。『甚微妙』,微妙是達到極處,無法形容,他的好說不出,達到極處。

  【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隱蔽。】

  這段是說明佛的光明。佛有身光、有放光,身光,在佛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的身光一旬,周邊上都放光,一旬是八尺,他有這麼大的光明。身光,現在在中國,好像在美國也有,許多地方都練氣功,氣功是從中國傳出來的。練氣功的人,基本的條件是要心清淨,心裡雜亂的人沒有辦法,練不成的。心清淨也就是講,他沒有到定,他也是修這種定功,但是沒有能成就,小小的一點定的感應,就能夠見到一切人、物都有光,一切眾生都有光,他們不叫光,叫氣。氣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不但每個人有,一切動物都有,植物、礦物也有,我們這個桌椅板凳都有。這個現象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並不難懂。我們曉得任何物質都有磁場,磁場它都有一些放射的,這個放射的,練氣功的叫做氣,在佛法叫做光,都能夠見得到。心地愈清淨、愈真誠,放的光愈好。所以練氣功的人講,人身上有光,最好的光是金色的,金色的、黃色的光都非常好。紅色的光、灰色的光、暗色的光,這個身體裡面有疾病、有煩惱、有憂慮。所以,有這種能力的人一看人,他大致上就能夠判斷,至少這個人是善人,心地是善是惡,是清淨、是染污,這是很明顯的能夠見得到的。

  這一段是講佛光。『天下至明』,先用比喻來說,我們世間,天下就是世間,世間最明亮的物體就是太陽、月亮,沒有超過日月的。『萬品光耀』,萬品是物質,我們今天講的寶物、寶石這一類的。寶石這一類的光耀沒有超過『摩尼』的,佛經上常用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放光,這是物質裡光最強、最明顯的。這些東西要比起佛光,都顯得『隱蔽』,隱蔽就是它雖放光,光芒被佛光隱蔽了。這個我們要用個比喻說,譬如我們現在的電燈很亮,特別在夜晚,顯得非常明亮。如果燈拿到太陽底下去,這個光就不亮了,光就隱蔽了。它的光有沒有減弱?沒有,還是這麼強,還是這麼高的度數,在日光底下比,它就顯示不出來。也如同這個比喻,日月、摩尼之光,在佛光之下都看不見了。這是講佛的放光。

  佛光從哪裡來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是從清淨心、智慧裡面所生的,所以叫智光,智慧光明。智慧之生,實在是從清淨心,心愈清淨,透的智慧就愈多。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自心裡面本來具足的,這是一定要知道,不是從外面求來的,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為什麼我們的智慧沒有了?是我們的心不清淨,所以佛講,你有障礙,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障礙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煩惱障就是執著,所知障就是分別。你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你自性的智慧德能就不能現前,乃至於我們講的福報,都不能現前。不能現前,我們的生活很艱難,很苦!

  今天得一點這些名聞利養,從哪裡來的?修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這也有個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好像你非常富足,你家裡面有很多土地、房屋這些不動產很多,銀行裡面存有億萬財富。可是你現在身上一文錢都沒有帶,出去沒飯吃,臨時去做小工,賺點錢來過日子。賺點錢過日子,這就是你現在修的福,你原來的福雖然有,但是你今天一分錢也沒帶在身上,你還是要受凍、還是要挨餓。我們現在六道凡夫就是這樣子,我們的富足、智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可是就是有障礙,不能現前。障礙就是這二障,所以佛教給我們沒有別的,除二障而已。精進就是除障最好的方法,你雜進是除不了障,不但除不了障,有的時候還造成更嚴重的障礙。所以多少聰明智慧的人,不如一個鄉下老太婆,鄉下老太婆念佛三年能站著往生,有這個本事。我們看到古今講經說法的大法師,臨終的時候還有病苦,不如人家。什麼原因?講經的法師雜進,這老太婆念個兩、三年佛是精進,所以在成就上不如,確實比不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再看底下一段。

  【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這是《華嚴經》上的一首偈,贊歎佛說法的音聲。第一句『一切如來』,可見得不是專指一尊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沒有例外的。為什麼?成佛即是見思、塵沙、無明煩惱都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就是我們一般說煩惱障斷了,塵沙、無明盡了,就是所講的所知障盡了,二障都斷盡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圓滿現前,這是說如來果地。一切諸佛如來果地都相同、都一樣的,佛佛道同,所以佛『語清淨』。清淨語,我們講是最好的言語,不但音聲美妙,言辭簡潔,一定是簡單扼要,決定不會羅嗦,幾句話就把這些事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語叫清淨語。

  中國古代,對於言語、文字很重視,也很講究,古代的標准是四個字,簡、要、詳、明。簡單,不可以繁瑣,愈簡單愈好;扼要,簡單的語句,把重點都抓到了;敘說事理詳細、明白。文章,好的文章符合這四個字的標准,好的言語也符合這四個標准。所以我們讀古文,乃至於讀佛教經典,無論是翻譯的經典原文,或者是古來祖師大德的注解,都遵守這四個字的原則,不羅嗦。當然這個與古代的社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文字要手寫,太長了,就費的時間很多,流通相當不方便。所以愈是簡單愈好,愈是短篇的愈好,才能夠流傳於後世。現在科技發達,言語文字再多的東西,傳播的技術進步了。可是實在講還是簡單好,長,一大篇、一大篇的,看起來也很難受,愈簡單愈好,簡單就是清淨語。所以清淨語裡頭,至少要包含著簡要詳明這四個條件。

  我教學生們學習講經,不但初學要懂得這個原則,實在講一生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我也是講四個字,第一個就是簡,簡而不繁,一定要簡單,避免繁瑣。第二個易,容易、不難,叫人家聽到覺得這個很容易,理也容易懂,在生活當中也很容易做到,大家才能接受。第三個字是淺,要講得淺,不能講太深,常說的深入淺出,愈淺顯愈好。佛法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你所講的經,連小學生、初中學生聽了都有味道,都聽懂了,高明。那一個人講的經,這些人聽不懂,必須要大學生、博士班的聽了才有味道,他比你差一等。講的東西叫人聽不懂,你講它干什麼?我們還曾經遇到過,確實有這種人,講經講得很深、講得很玄,講完之後,下面人聽不懂,回來就請教法師:法師,你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但是我們聽不懂。法師怎麼樣?我講的東西你們聽懂了,還值錢嗎?還有這種事情發生。講經教學要講求效果,所以淺很重要,要深入淺出。第四個字要明,要明白,明而不昧。我從初學,這一生當中,就守住這四個字,簡,易,淺,明,這四個字,才能夠達到幫助大眾的效果。這都與清淨語有關系。

  『一音具眾音聲海』,這一句我們凡夫做不到。所以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是一音,但是聽眾每個人聽,覺得佛所用的言語是自己的語言,他都懂,這就很奇妙。譬如中國人聽,佛講國語;美國人聽,佛講的美國語;日本人聽,佛講的是日語,各個聽了都歡喜。這是我們百思而不得解,這可能嗎?現在想想可能,現在電腦進步,就有這個能力。國際會議上講演的時候,電腦立刻自動就把它翻成各個不同的言語。電腦能做得到,佛菩薩怎麼會做不到!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科技的發展,相信佛這個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絕對不是誇大的,確實我們相信這是事實。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實在講,是他的心達到極清淨,能夠與一切凡夫各種不同的妄心,他都能夠感應。現在所謂是電波,這個是心波,能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以這是決定可能的。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佛講經還需要人翻譯,那就是有障礙,那就不是無礙。我們從心性的理論上來觀察,有此可能。這是「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這就是說法,理事的淺深、廣狹,程度高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深,程度淺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淺,每個人聽了都歡喜,每個人聽到都好像佛是對自己說法,解決自己的疑問。不但音聲上沒有障礙,意念上也沒有障礙,所以叫一切眾生都得殊勝的功德利益。

  『一一流佛辯才海』,這是贊歎佛的無礙辯才,無障礙的辯才。因此,我們發願要普度眾生,諸位想想看,不成佛行嗎?不成佛,就沒有這樣圓滿的智慧能力。我們不成佛,凡夫到外面度眾生,還要找翻譯,翻譯有的時候還翻錯了。聽眾很多,還有一些人聽經的時候把意思錯會了。這就是說明凡夫比不上佛菩薩,一定自己要先成佛道,然後才能以無障礙的辯才,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四弘誓願後面,一定要有佛道無上誓願成,不成佛道,你度化眾生的工作不能圓滿,不能達到究竟。

  六十五段:

  【普賢行願品曰,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繼演說,不可窮盡。】

  這句經文是告訴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不可思議。諸位要知道,講『如來』就是講我們自性,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所具足的無量功德。功德通常講為智慧德能,你的智慧、你的能力無量無邊。大到什麼程度?深到什麼程度?下面用個比喻來顯示,『假使十方一切諸佛』,這是在一切大眾當中,智慧能力最強的人,達到究竟圓滿的人,他們來說,不是一個人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來說。說多久?不是說一天,不是說一個月、說一年,而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時間我們今天講天文數字,實在講還是太少,不能相比,天文數字那個數字也太渺小了。『相繼演說』,沒有中斷,在這麼長的時間,所有一切諸佛共同來說,都說不盡,『不可窮盡』。自性的功德的確是真正的無量無邊。

  此地我們必須要明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學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佛這個說法,深信不疑。我們能不能恢復?能,佛教給我們的,就是教我們恢復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法不是從外求的,向外求,求不到,向外求是心外求法。自古以來,許多的學佛人非常可惜,錯用了心,錯用什麼?向外求。外是哪裡?《大藏經》是外,佛法在《大藏經》裡嗎?不在!佛法在心性之中。這些《大藏經》留下來做什麼用?兩個用途,第一個讓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可以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沒有這個指引,你依憑什麼修學?這是《大藏經》第一個用途。第二個用途,你煩惱斷了,清淨心現前,《大藏經》給你作證明。你再展開看看,你所悟入的境界,跟佛所講的是不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正知正見,你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如果不一樣,那還有問題,你的知見還有錯誤。經典是這兩種用途,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常識來看,那就錯了。

  下面教給我們,怎樣證得自性的圓滿功德,禅宗裡面就是說怎樣去明心見性。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願行。】

  你要想成就,要想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說你應當『修十種廣大願行』,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你能夠修十大願王,你就能夠明心見性,你就能夠恢復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德能。因為佛在經上這麼說了,所以自古至今許多同修,都把十大願王列入在朝暮課誦裡面,每天去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都會念,念得都很熟。念沒有用處,解也沒有用處,行才有用處。所以這叫普賢行願,沒有說信願,沒有說解願,說行願,著重在行,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了?

  普賢行願跟所有一切菩薩行願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要知道。你要不知道的話,你用一般菩薩行的方法去修這十條,那不是普賢行。所以你先要懂得普賢的意思。什麼叫普?什麼叫賢?然後要明了,什麼叫行?什麼叫願?這四個字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遵循這十條原則,那你是一個真正修普賢行的人;你要沒搞清楚,你所修的不是普賢行。我們在此地簡單的說,普賢行的特色,是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做基礎。如果不是這個心,你修禮敬、贊歎、供養、忏悔,都不叫普賢行。可以說是菩薩行,可以講得通,你是修的菩薩行,但是不是普賢菩薩行。因為普賢菩薩的心是用真心,決定不是用妄心,真心是清淨的,沒有絲毫污染。污染是什麼?好惡,我對這個人喜歡,對那個人討厭,那是污染,有污染,心不清淨。什麼是平等心?平等沒有分別,有分別不平等,這才知道普賢心量的偉大。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的,對於善人是平等,對於惡人還是平等;對於我有恩惠的人,我對他是平等的,對我有怨恨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對他還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差別。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佛、對菩薩,也用同樣的心對一切眾生,甚至於對一切惡道眾生,對一切無惡不作的眾生,那才叫普賢行。

  這個我們凡夫就很難,所以我們天天念普賢十願,實際上做不到。可是修淨土的同修,雖然做不到,一定要心向往之。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煩惱習氣障礙住,嚴重的煩惱習氣,六根對六塵境界,煩惱習氣就起現行,普賢行願就沒有了。如何能在生活當中把境界看破?所以《金剛經》好,給我們說明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真相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能常常想到這句經文,你的心自然就平靜,你的分別執著就淡化,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嚴重,這就是進步。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你修這個十願,就是普賢行;只要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就決定不是普賢行。

  在佛法裡面,一般來講,什麼時候你所修的是普賢行?法身大士,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斷一品,這個時候你所修的一切行,自自然然就是普賢行。為什麼?你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你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清淨平等。所以普賢行是法身大士修的,《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的是普賢行。

  我們今天雖然煩惱習氣很重,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應當向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首先從看不慣的人,慢慢變成看得慣,看不慣的事,慢慢也就習慣了,這就有進步。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認真去學習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要能夠這樣子用功夫,與普賢行就接近了,是向這個路子走。特別是念佛人,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修普賢行。這是極樂世界跟一切諸佛剎土不相同的地方,這是個很特殊的世界,所以一切諸佛對於阿彌陀佛贊歎。世尊是一個代表,贊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就是說,從這一點也很明顯的看出,西方極樂世界各個人修普賢行,十方諸佛剎土唯有法身大士才修普賢行,沒有證得法身的人,他修的行不是普賢行。我們修淨土,對於這一點要特別留意。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8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倒數第三行,從六十六段看起:

  【靈峰大師曰,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這是說淨土修學的三個條件,古德稱為三資糧。資糧是比喻,古代出門旅行,在交通、食宿都沒有現在方便。因此出門,除了要帶旅費之外,還要帶糧食,要帶干糧,因此稱之為資糧,旅行必須要具備的。這個意思是比喻,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等於旅行資糧一樣的重要。信、願、行這三個條件。

  蕅益大師講得好,『非信不足啟願』,如果沒有清淨的信心、真實的信心,願就生不起來。縱然說願,願並不懇切,換句話說,還會被世間五欲六塵環境所動搖,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捨不得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個願,雖有願,願不切,不真切,往生就靠不住。所以一定要有懇切的願望,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信心不逆」,那就行了。所謂不逆就是非此不可,他有這樣堅定的信心,他念佛功夫當然就得力,行就是念佛的功夫。

  所以這三個,實在講,三個字是一而三,三而一。如果把它分做三樁事情,信也不真,願也不切,行也不力。必須這三個字合在一起,所謂一而三,三而一,信裡面有願有行,行裡面有信有願,這是大乘法裡面常說的不二法門。這個樣子,功夫才能夠得力,才能夠有受用。

  【清省庵法師曰,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省庵也是淨宗的一位祖師,是蕅益大師以後的。他有個小冊子,流通很盛,就是《發菩提心論》。他說『修行急務』,最急要的事情是什麼?『立願居先』,佛法裡面常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此地說的立願。你一定要發心,在世間法裡面講,叫立志,志不立那是一事無成。學佛願不立,也是不能成就,所以一定先要立願。此地所說的願,他並沒有詳細的說出來,但是在佛法當中,一般都是指四弘誓願。可以說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在因地當中所發的共通大願,都可以歸納這四條。這是修行才有真正的目標、才有方向。

  『願立則眾生可度』,自己沒有得道之前,是先度自己這個眾生。所以眾生這個名詞的含義我們要清楚,這兩個字的本義,並不是指眾多的眾生,不是這個意思。它是講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由此可知,我們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所以佛經裡面常講「自性眾生誓願度」,要度自己這個眾生。除自己之外,我們仔細去觀察,世間所有一切萬法,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於是眾生的范圍就大了。佛經裡頭跟我們講的,有有情眾生,現在人講動物,有感情的,有情的眾生,又說有無情的眾生,無情是沒有情識的、沒有感情的,植物、礦物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們明白這個意思之後,才曉得《華嚴經》上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才是四弘誓願第一願圓滿的相。度眾生圓滿的相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度眾生才圓滿。由此可知,不僅僅是專對有情眾生而說的,它是包括無情眾生在其中。願立則眾生可度,這個眾生一定是先度自性眾生。

  『心發則佛道堪成』,菩提心發了之後,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才能夠得到;若不發心,是不會有成就的。

  【又曰,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如來乘』就是一佛乘,在佛法當中,這是究竟圓滿的修學,目標是成佛。要成佛,一定要『發菩薩願』,菩薩願就是四弘誓願,一定要發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的願。『不可緩也』,就是前面講「修行急務」,這個事情太重要、太急了,把它放在第一優先,這才叫做學佛。再看底下一頁。

  【大乘義章曰,界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

  這是解釋經典裡面「界」的意思。『界別』,括弧有個簡單的小注,就是「分別、差別」的意思。界是界限,兩樣不同的東西,有差別,當中才會有界限。如果完全相同,當中的界限就沒有了。所以界別,它是有界限,就是有區別、有差別。這是經上講界的意思。

  『諸法性別,故名為界』,諸法是指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性有兩種,性也是體的意思,一個是指性之體,一個是講性質。如果就總相來說,那是講性體,是所有一切法沒有差別的,這是講自性,是講本體,沒有差別的。如果是講質體,就有差別了,可以說一切法有種種不同。此地所講諸法性別是講的質體,不是講的性體,所以它這個性不是講的本性,是講的差別性,所以稱之為界。譬如我們以眼前的例子來說,這個桌椅,它的體是木材,我們講台上這個麥克風的架子,它的體是金屬,那就不一樣。金屬跟木材就有差別,這是從質體上說不一樣,它有界。如果從性體上說,界就沒有了,性是講真如本性。底下一段:

  【唐譯為演說施戒諸法門,忍辱精勤及定慧。】

  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現在用的是夏老居士的會集本,他這一段是五言偈,唐譯的這邊是七言偈。經文意思非常清楚,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菩薩。『演說』,『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布施持戒,『諸法門』,布施裡面有無量的法門,持戒裡面也有無量法門,這是六度的前面兩條。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智慧。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門?說種種法門,說無量法門,如果我們把種種無量歸納起來,實在講不出這個六門。就是我們現前這一部《大藏經》,也不能超越這六條綱領。所以這是菩薩行的總綱領,就是六波羅蜜。我們看下面一條。

  【智度論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

  『般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智慧』。為什麼在當年不直接用智慧來翻般若?這在翻譯體例當中有所謂五不翻,般若的意思,主要是屬於「尊重不翻」。而實在講,般若智慧跟我們一般世人觀念當中的智慧,是不相同的。世間人的智慧,沒有離開分別執著,沒有離開這個;換句話說,世間人的聰明智慧,沒有離開第六意識,是意識心在起作用的。而佛法當中所講的般若智慧,它是離心意識。怎麼個離法?我們先要曉得心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的作用是分別,第七識的作用是執著,第八識的作用是落印象。離心意識,簡單的講,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也不落印象,那才是佛經上講的般若智慧。

  所以般若智慧是真心起用,世間人講的智慧是妄心起的作用,所以它不一樣。這個地方說,這在一切智慧當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沒有勝過它的。這是清淨心的作用,平等心的作用,是真心本具的德用。佛告訴我們,這個真實智慧是一切眾生人人都具足的。我們現在把真心忘掉了,我們用妄心,我們用的是心意識,所謂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因此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要怎樣恢復?佛教給我們要修禅定,禅定能將自性本具的般若恢復。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個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都是以禅定為樞紐,以禅定為目標,定能開慧,定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

  【往生論注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

  這是南北朝時代昙鸾法師的著作,《往生論注》。這個解釋得很好、很清楚。『達』是通達,『如』是真如本性,通達真如本性的這種智慧,就叫做般若。由此可知,宗門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般若智慧現前。禅宗,如果我們從名義上來看,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禅宗大概都是修禅定的,我想有許多人錯解了,把禅宗當作禅定。其實說的是禅宗,它修的不是禅定,諸位要不信,你們把《六祖壇經》打開來看看。《壇經》在第一面,六祖大師開宗明義就把禅宗修學的目標說出了,他那個時候也是對大眾演講,令大眾「總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這就說出來了,禅宗修的是什麼?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禅宗標榜的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禅定。禅定是手段,般若是目標,這個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往生論注》這個解釋很明顯。

  【大乘義章曰,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

  真心之體是光明的,所以大乘經稱之為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講的自性,就是講的真心,它是光明的。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起了無明,無明的相是什麼?黑暗的,我們現在就是墮落在無明之中。現在我們所看到一點的光,這個光是什麼?日月燈。諸位想想,如果我們把日月燈都拿掉,這個世界是什麼世界?一片漆黑,這就是無明之相。你知道這個現象了,那我們要問,見了性,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子?明心見性最明顯的一個相狀,黑暗沒有了,不需要日月燈,整個世界是一片明亮的。如果你要看到這個境界,你就見性了。雖然見性,你的心要清淨,不能動搖,如果你一生歡喜心,我見性了,那就完了,馬上黑暗又降臨,光明就沒有了,決定不能起心動念。所以諸位要曉得,清淨心真的是光明的。

  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看到一段故事,好像是有一次,老和尚心清淨,雖然走路,心在定中,也就是對所有一切境界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那個時候自己住茅蓬,大概有事到寺廟裡面去,下午回來的時候天還很亮,可能路也相當遠,茅蓬相當遠。他回去之後,走在路上遇到兩個出家人,都是熟人。那個時候晚上走路都打個燈籠,這兩個出家人都拿著燈籠,看到老和尚從那個地方走過來沒有燈,天這麼黑,就很奇怪。就問老和尚,問老和尚到哪裡去?老和尚說我回茅蓬。他說天這麼黑了,你怎麼沒有燈?他一提醒他,天就黑掉了。老和尚走的時候沒有感覺到天是黑的,人家這一提醒,天就馬上黑了。可見得,他在什麼樣的天候走的,心就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境界沒有變,沒有變換。這就證明,你要是心地真的清淨,在定中的話,它境界不會變。由此可以證實,佛在經上講「境隨心轉」這個話不是假的,境隨心轉,統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的虛幻不實的境界。這是說明真心自性是光明,沒有黑暗,稱之為般若智慧。第七十三段說:

  【漢譯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

  這個意思也很明顯。『檀』是檀那,梵語檀那翻成中國意思是布施。所以『檀施』這兩個字,是叫梵華合譯,上面一個是梵文的音,下面是中國翻譯的字義。檀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檀那,這是六度第一個。『調伏意』,意是指悭貪,凡夫、六道眾生最重的煩惱就是悭貪,佛用布施這個方法來調伏。《金剛經》上講,「雲何降伏其心」,這個心是貪心,貪而無厭,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它?用布施,布施真正的意思就是放下。

  『戒忍及精進』,持戒、忍辱、精進。持戒意思很廣很深,簡單的說就是守法,佛法裡面常講如法,如法就是持戒的意思。所以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戒條。如果你看作五戒、十戒,那個范圍就看太窄小了,應當從廣義上來說。忍辱是耐心,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怎麼能成就?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耐心。大的成就要有大的耐心,小的成就要有小的耐心,沒有耐心的人不會有成就的。

  學佛是一生大事因緣,我們看到許多同修,修學一輩子不能成就。你要仔細去觀察,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幾乎可以肯定的講,缺乏耐心,這是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不守規矩,不守規矩就是不能持戒。持戒是講守法,不肯守規矩、不肯守法,沒有耐心,那怎麼會成就?實在講修學成敗關鍵,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為我們開示得很多。而最重要的,真正是當務之急,先要求名師教誡,也就是說你要親近一位善知識。自古以來沒有無師自通的,沒有,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師承,他一定有老師,一定有個好老師。對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心,決定遵守老師的教誡,你才會成就。對於老師表面恭敬,實際上不能夠依教奉行,表面上也肯認真努力去做,給諸位說,那只是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法修學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是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一般講的斷煩惱、開智慧,這才是修學功夫。我們在佛門裡面做出的工作再多,尤其像現代,有不少同修在整理這些錄音帶、錄影帶,把它寫成書本,或者把它放在網路上來流通,這是修大福報。

  我們要問,這是不是修行?不是,修行是斷煩惱。你的是非人我、貪瞋癡慢,有沒有一年一年在減少,一月一月在減少?那叫修行。所以修行跟修福是兩樁事情,不是一碼事,一定要辨別清楚。修行能了生死,修行能出三界,修福不行,六祖在《壇經》裡面講,這個事情福不能救!福再大,不能幫你了生死,這個要知道。甚至於福不能幫你往生,諸位同修不可以錯會,要修行才能幫你往生。為什麼?煩惱輕、智慧長,臨命終時你才有把握。所以這是兩碼事情,千萬要搞清楚,一定要接受老師的教誡,認真的去斷煩惱、去求智慧,這個才對。

  精進,可以說是成敗的關鍵,精純而不雜,所謂一門深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實在講我們煩惱太重,習氣太深,很不甘心情願搞一門,總是要涉獵許許多多,這就是不守戒,不守戒就是說你不守法。這種態度修學有沒有好處?決定沒有好處。我涉獵多一點,我將來講經的時候材料很豐富,說得天花亂墜,聽眾聽得歡歡喜喜,你用心就錯了。錯在哪裡?攀緣、好勝、爭強,希望得名聞利養,這個心就錯了,你就不老實了,你怎麼能成功?所以現在老師教學生,難,太難了!過去李炳老在台中,講經說法教學三十多年,跟他修學的學生總有二、三十萬人,幾個人聽話?可能一個也沒有。所以,老師非常感慨的說,學生找一個老師,難,所謂是可遇不可求,老師找一個學生,他說更難,到哪裡去找?一生當中能遇到一個,那就很幸運,法就傳下去了,這是傳人。這樁事情自古以來就難,哪裡去找學生百分之百聽老師話的?老師是個過來人,經驗豐富,學生不肯接受他的教導,那就沒有法子。尤其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誰也不能干涉誰,所以現在這個時代要成就,說老實話完全靠自己!現在縱然遇到真正善知識,也不能像從前老師那麼樣嚴格的教導,不可能的事情,時代不一樣了。所以一定要自己明了,自己懂得道理跟事實真相,勉勵自己認真努力去修學。

  『如是三昧定』,三昧定就是講禅定,後面『智慧為上最』,後面是般若智慧,這四句也是講的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說老實話,它終極的目標是般若智慧,前面的五條都是手段。如何能令自性般若現前?必須有前面種種的手段、種種的方法來修學,才能叫自性般若現前。般若智慧現前,則世出世間法沒有不通達、沒有不明了的。

  【嘉祥疏曰,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故雲最上也。】

  這個節錄得也很好,為什麼般若為最上?《嘉祥疏》裡面為我們解釋了。『明』是說明、顯明,前面『五度』是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所謂行門,實在講就是日常生活,這裡面包括工作,包括處事待人接物,現代人講的應酬,生活不能離開這五個原則。這五樣都做好了,得人天福報,『不能出離生死』,了生死出三界不行,因為那要靠智慧。『要須智慧達解本原』,達是通達,解是理解、了解,「本原」說得淺顯一點,六道輪回怎麼來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這個本原你要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有能力超越。如果你迷在其中,你出不去的,必須要通達明了。

  『方解過出』,過是超過,出是出離,你才能夠出離六道,才能夠超越三界,所以智慧就最上了。由此可知,禅定的目的是在開智慧,不可以把禅定當作享受,那就錯了。禅定實在講是最好的享受,所以一般人修禅,入定之後那裡很樂,那是真實的享受。如果在這個裡面貪戀禅定的樂,禅悅,就開不了智慧。所以必須心地清淨,絲毫不沾染,禅悅之樂也不染,智慧才能現前。

  【心經雲,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世尊當年在世為眾生講經說法,實在說,般若是世尊一代時教的中心。也就是四十九年教學,般若是最主要的課程,說了二十二年,幾乎占世尊講經說法一半的時間。你才曉得,這的確是主要的課程。《般若經》流通到中國來,翻成中文,部頭也最大,《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華嚴》號稱大經,才不過八十卷。加上貞元所譯的「行願品」,《四十華嚴》,去掉重覆的部分,總共九十九卷,這是《華嚴經》中文的譯本。比起六百卷的《大般若》,這九十九卷還不到人家六分之一,可見《般若經》的重要性。

  這樣大的經卷,實在說,自古以來讀誦的人就很稀有,讀《華嚴經》的人,我們還聽說,讀《大般若經》的不常聽說。因此,古大德就在經典裡面摘取綱要,最能夠代表的,就是《般若心經》跟《金剛經》,《金剛經》是《大般若》的綱要。《心經》可以說是《金剛經》的綱要,經文不長,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現在的通行本,大家念的都是玄奘大師譯的,總共二百六十個字。經文的確不長,但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都在這二百六十字之中。所以《心經》展開來,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六百卷《大般若》濃縮起來,就是二百六十個字。這一句經文是《般若經》上的第一段,已經將般若的大用為我們一語道破。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修行,前面是觀自在菩薩。諸位要知道,如果你要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你就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是通號,不是專指一個人的。觀自在,他為什麼稱為觀自在?就是因為般若智慧現前。這個觀,是講六根對六塵境界,用這一個字來作代表,眼對色用觀,耳對音聲也用觀,就用這一個字作代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不自在。他為什麼自在?通達明了。剛才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怎麼會不自在?這是講行,行是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深般若,說明不是淺的般若,我們常講甚深智慧。波羅蜜多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圓滿、究竟的意思,換句話說,不但它是深般若,而且是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所以這句話要是整個說成白話,就是甚深、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

  它的效果「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五蘊」就是宇宙人生的現象,「皆空」是真相。如果不是甚深智慧,見不到。世間人都把眼前的現象當作真實,不曉得它是夢幻泡影。《金剛經》上末後這首偈,就是這一句的注解。怎麼照見五蘊皆空?他看出來了,看明白了、看清楚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相有體空。相有,這個有究竟能存在多長的時間?佛用兩個字做比喻,如露如電。我們現在曉得,所有一切的現象似有非有,為什麼似有?我們所見到的是相續相,不是真相,相續相,相續相如露水,事實真相則剎那生滅,如電。沒有一樣東西是實在的,這個叫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這是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問題總解決了。什麼苦厄?生死輪回,業果相續,這個問題解決了,不但你超越六道,同時也超越十法界,苦厄是指六道、指十法界。六道苦,聲聞、緣覺、菩薩要跟一真法界的這些法身大士比,他們苦。所以苦厄是說的六道、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說明他契入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如果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音菩薩這個境界我們達不到。所以學佛,特別是修學大乘,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具足高度的智慧,確實要像六祖能大師一樣。你看能大師對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六祖能大師做到了。他心中常生智慧,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心中常生煩惱,這怎麼行?修福可以,修了生死決定做不到。不但了生死做不到,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把握,我們不敢說做不到,可以說沒有把握。怎樣往生有把握?總得有一點小智慧,把煩惱能降伏住、控制住,往生才有把握;換句話說,智慧是看破,功夫是放下。這個兩句,照見是智慧、是看破,度一切苦厄,是放下,放下就沒有了。

  我們今天的難處在哪裡?六道放不下,十法界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兩句還是看破跟放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樣樣要看破,樣樣不要放在心裡,不放在心裡就是放下,始終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不但世間法不要放在心上,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也是錯的。為什麼?佛沒有法,你怎麼搞那麼多佛法,那不就壞了。經上佛說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佛法也要捨掉,捨就是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在《金剛經》裡面說得很多,為什麼?因為法是緣生的,佛法也是因緣所生。凡是因緣所生都沒有自性,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不能放在心上。佛法你可以受用,受用的時候若無其事。

  這種生活的心態、生活的方式,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音菩薩,行是怎麼個行法?你要懂得怎麼個行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要這麼做。講的最簡單,實在講,簡單,意思可不簡單。簡單的說法就是看得破、放得下,你聽了,也好像滿懂,可是這兩句話的意思其深無比,其廣無邊,你就沒有法子了解。這兩句話要真正明白懂得,六百卷《大般若》你也懂得了,你哪裡會有障礙?不能應用在生活上,你就沒有行,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你才能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你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那就是度一切苦厄。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三藏法數曰,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

  這一段是解釋什麼叫做『究竟覺』。先說『究竟』這兩個字的意思,究竟就是『決定終極之義』,達到頂點了,向上去再沒有了,達到頂點,達到源頭了,是這個意思,這個叫究竟。它的意思是說,『能覺了染心之源』,染心是妄心,染心是相宗裡面講的八識,八識的根源找到了。這在佛法裡唯有大乘有,小乘沒有,小乘只講到第六識,沒有講第七識、第八識,只講到第六識,所以小乘不是究竟法。講到阿賴耶識,這是染心之源。阿賴耶識怎麼來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是最初,這是指源,那個源就是一念不覺。從這個地方就起了無明,把本來明變成無明,變成不明。由此可知,覺是明的,不覺就黑暗,就是暗的。

  無明這個現象,無明是動相,絕對不是靜相,無明是動的。從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就出了三細相。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是什麼?業是個動相,就像現代科學裡面講的波動,這是最初的波動。從波動現象裡面,就變現出見相,見相用現在話講,就是知覺、感覺,就起了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一切眾生的精神這部分。從見相,先是有能見的,能見一定要找所見,於是乎就變成了境界相。境界是他所見的,從能見再變成所見的境界,這是三細相。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都是波動的幻相,波動的幻覺、幻相。由三細相再演變,成為六粗,六粗就變成了十法界依正莊嚴。

  唯識經論上這樣說了,我們這些人聽了這些話,又起了個問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幾時起來的一念不覺?你們諸位想想,這個疑問有沒有道理?現在人聽了,很有道理,說穿了毫無道理。為什麼毫無道理?給你講一念不覺,你要再去追一個什麼時候起的一念?為什麼起一念?你已經在起心動念了,你永遠墮在不覺。開悟的人怎麼開悟?聽到佛這句話的時候,一念不生,把那個一念斷掉,他就悟入。你看覺迷的分水嶺就在此地。佛告訴你一念不覺,你明白一念不覺,我把這一念斷掉,我就覺了!你再要去追究,這個一念怎麼生的?一念是幾時生的?你是迷裡頭再加迷,一迷到底了,你沒有覺悟的指望。墮落在意識裡頭,總是用妄想分別執著去討論問題,這個問題永遠是沒完沒了的。所以佛說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叫你在這裡斷。覺迷只是一念心,所以佛講無明叫無始無明,這個話講得太好了,無始是沒有開始,無明哪有開始?有開始,不就變成真的。沒有開始,只要你現在把妄想念頭斷一下,馬上就明了。正如同一個圓環一樣,任何一點突破了,問題就解決了。佛法是覺法,是教給我們覺悟的,我們要會用心,用錯了心就不行了。

  染心之源找出來,是『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所以說迷悟不二,迷悟是一樁事情。一念不覺幾時起來的?就是現在。一念不覺什麼原因起來的?沒有原因,哪裡有原因!再告訴你,一念覺也沒有原因,一念覺也是當下,所以給你講無始,意思在此地。要給你講,有什麼時候開始,那就完了,你永遠也不會覺悟,你怎麼能回到過去?所以經上給我們講,始本不二,迷悟不二,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不二。凡夫成佛,你說難不難?說實在的話,一點也不難。又說很難很難,難在哪裡?不肯放下。肯放下,當下即是;不肯放下,那就是無量劫也不能成功。

  這是講究竟覺的意思,佛的法相名詞說得很多,而法相名詞的解釋也有淺深之不同,關鍵是你要會。這個會,正是世尊在涅盤之前,留給弟子的四句教訓,四依法,一定要體會四依法的義趣、宗旨。「依法不依人」,這是從事相上講的,好懂。「依義不依語」,這個重要。言語、名詞術語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意思剛才講了有淺深廣狹不同。佛又說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究竟窮終的意思叫了義。究竟窮終是什麼意思?是不二,落在二、三絕非究竟覺,究竟覺決定是不二法門。像我們今天開端講的,靈峰大師講的信願行,信願行說出三樁事、三個階段,不了義;信願行是一不是二,就是了義。信裡面具足願行,願裡面具足信行,行裡面具足信願,說一個就是三個,說三個就是一個,這就叫究竟窮終,就達到不二。佛的所有的這些法相名詞,都要向這個地方去會,這就是依了義不依了義。最後一條,佛警惕我們「依智不依識」,這是什麼意思?智是無分別,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我們常講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智。聽經聞法起心動念了,落到識去了,佛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

  佛在入般涅盤之前這個教訓,非常重要,最後的遺教。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實在講緣太殊勝了,能夠聞到正法,能夠體會到那個意義的邊緣,很難得。於是我們才能夠看出,一些人成就,他為什麼成就的;一些人修行不成就,他是怎麼不成就的,我們看出來了。唯有看出,自己才曉得這個路要怎麼走法,這個方法應該怎麼個修法,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九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9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六面,第一行看起:

  【大乘義章曰,癡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

  這是解釋什麼叫做『無明』,這個名詞在佛學經論裡用得很多,這個解釋可以說簡單、明了。『癡』就是愚癡,愚癡的人沒有智慧。『暗』是不明,所以叫暗鈍,我們常講一個人根性很遲鈍,現在所謂反應很遲鈍,這都是屬於暗的意思。

  『體無慧明』,無明、沒有智慧,對於一切事理都不能夠明了,這就叫做無明。實在說這個解釋,文字是很簡單,可是它的意思是很深很廣,我們一般講是淺說,要往深處說才能夠顯示這個名詞真正的義趣。這個慧,智慧與明了,它真正的意思,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諸法都能夠通達明了,這樣的智慧才是經上講的般若智慧;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能明了,就叫做無明。所以無明的意義很深。底下一條:

  【探玄記三曰。】

  《探玄記》是賢首國師《華嚴經》的注解,他這個注解的名字就叫《華嚴經探玄記》。『三』是第三卷,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三昧,此雲等持。】

  這是解釋什麼叫『三昧』。

  【離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這個解釋也解釋得很好。三昧是梵語,『此雲』,這個「此」是指中國、此地,就是我們中文的意思叫『等持』。什麼叫等?等是均等,我們講平等。『離沉浮』,沉浮是二邊。沉是昏沉,昏沉的相在靜坐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譬如念佛,念佛當中有一段時間的止靜,大家念累了,念累了大家坐下來,坐下來的時候心裡頭默念,口不要出聲,這是調身。在這個時候就有許多人打瞌睡,一坐下去就睡著了,這個叫沉,叫昏沉,睡著了。另外一個現象,他在止靜的時候,靜下來坐,心不定,心裡七上八下,胡思亂想,妄念紛飛,那叫浮,浮躁。這是兩種現象。

  這兩種現象都沒有,叫『等』。這兩種現象沒有,顯示這個人有定、有慧。他有定,他心就不浮,定能夠把妄念伏住;他有慧,他就不昏沉。所以昏沉的人沒有智慧,心裡面浮燥的人沒有定力、沒有定功。定慧均等,這叫三昧。有定沒有慧,也不行;有慧沒有定,也不行;慧多定少,或者定多慧少,都不叫三昧。三昧也翻作正受,就是正常享受。等是定慧均等,這個地方注得好,「離沉浮故」,因為離沉浮,定慧才均等。

  『心不散故』,我們講的精神、意志能夠集中,他心不散亂。『住一境故』,心裡面能夠守住一個境界,這叫持。我們念佛人講執持名號,就是要你精神、意志集中,心住在佛號上,念念讓這一句佛號不間斷,這叫持。所以念佛叫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境界,讓心住在這個境界上。這種方法,在佛法裡面就稱之為念佛三昧,這是專修念佛法門的。七十九段。

  【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我們先說這一段,這一段叫法說,就是說法,底下是用比喻來顯示。『諸佛如來』,這是指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十方諸佛,沒有例外的。佛是什麼心?佛是『大悲心』,就是大慈大悲,離開了大慈悲心就不是佛。諸位要曉得,如果沒有大慈悲心,修積一切善法,魔所攝故,這都是《華嚴經》上講的,那不是佛、不是菩薩,是魔王。魔王也修積一切善法,所以他有高度的智慧,有很大的福報。他跟佛不一樣,佛有大慈悲心,他沒有大慈悲心,這是佛跟魔我們多少要能夠辨別。千萬不要學佛最後變成魔,那就壞了,魔沒有不造業,造業之後他要受果報,佛門裡常講三世怨,就是特別提醒我們。

  最顯著的,我們讀歷史,看看現前這個社會,在歷史上一些作國王的、作大臣的,權勢喧赫一時的,都是過去生中可以說累劫修得的福報,不是一生,多生多劫修積的福報,他這個果報現前。享受果報的時候,很可惜他有無明,他沒有智慧,因為他無明,他才造作一切惡業,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殺害許多的眾生。福報享完了,他罪業現前,所以沒有不墮三惡道的。你看過去歷史上這些人物,再看眼前我們這個社會許多的國家,你看他們的這些領導人。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能力辨別佛與魔。

  如果有智慧,他就不會做糊塗事情,有智慧的人知道,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譬如你命裡是作國王的,你命中該有多少年帝王的福分,誰都障礙不了。這個事情說老實話,把《了凡四訓》念透,你就明白了。知道一個人在世間,無論是大的福報、是小的福報,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那個人對我的名利有妨害,我必須要把他除掉,不明因果的人干這個事情,他認為把他除掉,我的名位可以鞏固。其實不然,你把他除掉,你的名位能保持,還是你命裡頭有的;你不除掉他,你命裡頭還是有。如果你命裡面有的福分,別人能夠迫害,這個不得了,這是什麼?有人有能力破壞因果,佛菩薩都拜他做老師,佛菩薩做不到,因果定律沒有人能夠變更的。明白道理之後,《了凡四訓》講了,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沒有這個道理!

  因果的理很深,因果之事實在講也是不可思議。你真正通達明了,防人之心不可無也沒有了,也不必要,何必要防人?不需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需要,你看這個人多自在。你要問他為什麼自在?他深信因果報應。別人能夠傷害我,那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裡有這個福分,再惡的人、再大的冤家也沒有辦法傷害你。我們學佛說實在的話,最基本的觀念要深信因果,我們就不造業了。我們道場有人能破壞嗎?不可能的事情。今天防這個,明天防那個,造作罪業!

  我過去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裡面有一個大家都很不滿意的人,來的時候很好,到以後他的性情變了,做一些破壞道場的事情。那個時候簡居士負責在管理道場,就來問我,他是要用方法把他趕走。我就告訴他,不要得罪人,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勸他。我說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我們修清淨心,老實念佛,必有感應,正法道場,妖魔鬼怪決定不能破壞的。簡居士聽到我的勸告,他就沒動這個念頭了。過了一個月,那個人要請假,他不干了。簡居士來給我講,果然有感應。我說這不是很好嗎?以後見面大家都歡歡喜喜的,我說他來辭職,你不要留他就好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所以,的確有感應。就是惡人,存心想來破壞的,你也恭恭敬敬對待他,自然有佛菩薩來護持,我們要操個什麼心!我們一操心就造罪業,這個要知道。一定要相信佛菩薩,諸佛護念,龍天護持,相信佛菩薩、相信護法神。我們自己守住身心清淨,培養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這個重要。可是你要是不相信的話,不相信佛也不信法,相信自己有聰明、有智慧可以應付這些惡人,那就完全錯了。這是我們看到許多學佛的人不明理,也是被無明蒙蔽,智慧不開,所以造作惡業,跟眾生結這些惡緣,太不值得。

  所以要學佛,就在此地學,學佛的大慈悲心,以清淨、平等、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善人,我用這個心對待;惡人,也用這個心對待;擁護我們道場,我用這個心對待他;破壞我這個道場,我還是用這個心對待他。諸位要曉得,道場破壞沒有關系,我自己成佛了。他來把道場破壞了,實在講,道場的法運就到此為止。如果道場有福、有法運,他就沒有能力破壞;他有能力破壞,證明不是他破壞的,剛剛好法運到這裡完了。要懂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很深很深,才知道清淨心、智慧的重要。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大悲心從哪裡生?憐憫一切眾生。眾生苦,幫助他解決苦難,這個憐憫心稱之為大悲心。『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從哪裡生的?從大悲心生起的,菩提是真正覺悟。覺的程度有淺深不同,經典上常講的無上正等正覺,淺的是正覺,深的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標准我們凡夫也很難達到,不得已把標准再降低,降到最低的標准,你真正領悟到世間無常,三界統苦,不要說做人苦,你生天還是苦。你能夠知道人生苦、六道苦,這個人就覺悟了。再進一步是你能夠知道人與人相處苦,為什麼?這裡頭是恩恩怨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苦。

  人與人相處,人與一切有情眾生相處,都在一個緣字,緣裡頭有善緣、有惡緣,而實在講,善緣少、惡緣多。換句話說,你在這個世間遇到的,善人、對你好的人少,對你有敵意、惡意的多。為什麼會多?你自己造成的,自己造的因,自己要承受這個果報。真正覺悟了,我們在《觀經》上看到韋提希夫人,她向釋迦牟尼佛講了兩句話,我們聽了很中聽。她說希望自己將來生生世世永遠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我想這兩句話每個人聽到都歡喜,這是至善的果報,至善之果必有至善之因。善因是什麼?我們對於一切眾生不起一個惡念,不說一句粗話,你的果報才真正能夠得到,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你不修因,你怎麼能得到果報!必須要知道,你對人凶狠,還有人對你更凶狠的。不論是有意、是無意,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統統有因果報應。我們希望得至善之果,為什麼要造惡因?所以佛教給我們要修戒定慧,戒定慧是純善無惡,戒是樣樣如法,定是不動心,慧是明了。明了什麼?因果報應明了、是非善惡明了、真妄邪正明了,這是智慧。菩提心是這麼生起來的。因菩提心,才能夠成等正覺,等正覺是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學佛,特別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惡緣惡境會常常遇到,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覺,過去世沒有修善因,我才遇到這麼多惡人,我才遇到不順心的環境。明了之後要修,修什麼?眼前一切的,無論是順逆境的受,一定要承受。順境不說,逆的環境,惡人相處,他給我們的污辱,要承受,不要起一念惡意,知道什麼?他對我的惡行、惡言、惡色,是我過去造的惡因,今天我應當要承受這個果報。如果我不服,你就又造業因,這個報就沒完沒了。真正明白人,我承受了,這個帳到這裡就結了、就報掉了。以後再見面,他對我的顏色會緩和,為什麼?報掉了,他對我的惡意會減輕,甚至於會轉變。所以,一定要懂得承受果報,不應該在接受果報裡起絲毫怨恨之心,這要不得,要平心靜氣的去忍受,這就是修戒定慧。佛法講修行在哪裡修?就在這些地方修。《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叫歷事煉心,人事環境當中、物質環境當中,在工作裡面、在應酬裡面去煉心,煉清淨心、煉大慈悲心。極惡之人,我們也不懷絲毫的惡意,我們看到,把全世界的佛法都毀滅掉,我們也不動心。你不要說「我要來護法,要怎麼樣,這個惡人」,你沒有能力護法,佛的法運該滅的時候,一切諸佛都沒有能力,你有什麼能力?佛法不該毀滅的時候,什麼樣的天魔也毀滅不了,你操個什麼心!要明白這個道理。

  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釋迦牟尼佛法運是一萬二千年,佛法,魔怎麼能障礙?怎麼能毀滅?不可能的事情,用不著擔憂。一萬二千年之後佛法要滅了,一切諸佛都保不住,當然你也沒有能力來維持。而佛告訴我們,將來法滅盡的時候,《無量壽經》還在這個世間延緩一百年,這部經最後滅。我們往往自己妄念太多了,這個妄念,世間人聽到,這個好,這個心好,護法!護法這個念頭也是個妄念,護法這個行為也是惡行,這個理深!你要問,為什麼是惡念?為什麼是惡行?你想想它跟戒定慧相不相應?這個念頭起來,定沒有了,慧沒有了,這就是惡。所以佛法裡善惡的標准,最高的原則是與心性相應不相應,與心性相應的是善的,與心性相違背的就是惡的。心性是清淨寂滅,戒定慧與心性相應,六度與心性相應,十大願王與心性相應。我們起心動念雖然是想護持佛法,這好事情,也動貪瞋癡,動貪瞋癡它跟煩惱相應,它不是跟性德相應,這不能不清楚。否則的話,自己天天在造罪業,還以為自己在修好多功德,這是觀念上錯誤。

  下面有個比喻,佛是唯恐這個說法,我們不能夠體會他的深意,希望從比喻當中去體會。

  【譬如曠野沙碛之中有大樹王。】

  把『大樹王』比作眾生。

  【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這是很普通的常識,我們都知道。特別是在美國這個地區,幾乎每個人家都種的有樹木花草,每天你都要去澆水,你都要去照顧,這些植物就長得很茂盛。所以這個常識有。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生死曠野』就是六道輪回,把六道輪回比喻作生死曠野。將『菩提樹王』比喻我們修行證果,也像培養植物一樣。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諸佛菩薩從哪來的?眾生修成的。離開一切眾生,哪有諸佛菩薩?所以,諸佛菩薩第一個就是慈悲憐憫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時時刻刻照顧一切眾生,我們常講佛菩薩的加持。加持有兩種,一種是冥加,冥加是暗暗當中加持,我們自己沒有感覺佛菩薩保佑;一種是顯加,顯加他加持我們能感覺得到,很明顯。對哪些人是冥加?對所有一切眾生,不要以為他不學佛,他不學佛佛也加持他。不但不學佛,他是個外道,天天在毀謗佛法,在做消滅佛法的事情,諸佛菩薩也加持他。諸佛菩薩絕對不會認為,你在毀滅佛法,你的罪過滔天,就不保佑他、不加持他,沒這個道理,那諸佛菩薩的心不平等,他心也不清淨;平等、清淨的加持。這是冥加,沒有一個眾生不得諸佛菩薩慈悲的加持。這種加持,因為他自己的業障很重,他不能感覺到,所以叫冥加。

  哪一類的人是顯加?其實佛哪有什麼冥加、顯加,沒有的。而是我們眾生,有些人感覺到佛保佑我、佛加持我,有些人感覺不到。可見得冥、顯的意思是在眾生這邊,不在佛那邊。如果眾生覺悟了,真正發心斷惡修善,他與佛的心行相應,佛菩薩保佑加持,他感覺到,很明顯,自己能覺察到,這就叫顯加。這個比喻裡頭講的,眾生就好比樹根,佛菩薩這是無上的果報。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這就說明對待眾生的慈悲是多麼重要。你對眾生要沒有大慈悲心,你自己縱然是很如法的修,修得怎麼好,你都不能成就。不但不能成就,剛才講了,修成大福報,變成大魔王。沒有成佛,成魔了,學佛學成魔的就太多了,諸位讀《楞嚴經》就曉得。你看《楞嚴經》最後一卷半經文,講五十種陰魔。五十種陰魔怎麼成就的?都是學佛變成魔。你要問他為什麼會變成魔?沒有大慈悲心,他有慈悲心而沒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平等的慈悲,慈悲心裡面還有不平等,哪些我看得順眼、喜歡的人,我對他慈悲;哪些我看不慣、不順眼的,對他就沒有慈悲。這個不叫大慈悲,大慈悲是沒有分別的,你才能成就佛菩薩的果報。

  如果你還有分別執著,你決定不能成就佛菩薩。不但佛菩薩不能成就,大乘經我們也讀了不少,佛所講的我們都能夠有相當的體會,小乘須陀洹果都得不到。小乘須陀洹對於一切惡劣的眾生都已經沒有惡意,他與般若與心性相應,《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相應了,才能證得須陀洹果。這是我們在《金剛經》上讀到的,何況大乘佛法!這我們自己要曉得。別人學佛變成魔,我們沒有辦法;不但我們沒有辦法,諸佛菩薩看到也沒有辦法。這樁事情要他自己回頭,佛菩薩能幫忙的就是講經說法,把道理說出來,事實真相說出來,因果說出來。說出來他要不相信、不肯接受,他依舊依他自己的意思去做,那佛也沒法子。如果聽到佛的說法,他覺悟、他回頭,能夠把自己錯誤的知見、錯誤的言行改正過來,他就成佛了。所以,《般若經》上佛說得很好,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誰度的?他自己度的,自己覺悟,自己改過,自己度了。所以佛教化一切眾生不居功,不認為我有多大的功勞,我有多大的功德,我幫助多少人,佛沒這個念頭。一切眾生成佛,是他自己成就的。

  這一段經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給我們,在平時一定要以清淨平等的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這才是菩薩行,這種心就是菩薩心,不可以有絲毫的惡意。

  【大日經曰,大悲為根。】

  這個就不必多說,跟「行願品」的意思完全相同,大悲心是根本。所以佛門裡面常講,佛法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

  【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這一段經文是十大願王裡面「廣修供養」的一段。『諸供養中』是以『法供養』功德利益最為殊勝。這個地方舉了幾個例子,法供養范圍也是很廣,一樁一樁講講不盡,舉幾個例子。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

  這是第一個例子,這條非常重要。如果這條沒有,所修一切供養都不是真實的,佛法裡面所說的種種殊勝的利益得不到。但是供養那是修的福報,變成三界有漏的福報,這修福。修福,剛才講了,魔邊之事,不是佛這邊。『如說修行』,就要像佛在經上所說的,我們全都把它做到,這個叫如說修行。依什麼經?什麼經論都好,不必要找得太多太雜。修行這樁事情,所貴的就是一門深入,依照一部經典就夠了,重要的是要修行。一部經能行嗎?當然能行,為什麼?在原理上講,《華嚴》講得透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部經就是一切經,一切經就是一部經,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一切經都是平等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喜歡哪一部經典你就依哪部經典,就行了。佛不會指定一部經給我們學的,佛是隨我們挑選,隨我們自己的愛好選擇,我們學了就有興趣。

  在我們這個道場,許多同修都選擇《無量壽經》,這個也非常之好,為什麼?《無量壽經》是將來佛法滅盡最後滅的一部經,當然有它特別殊勝之處。可是你要懂得「如說修行」四個字。所以經,第一要念熟,第二個要真正懂得經義,佛在經上所講字字句句的真實義你要懂得。懂得之後,要在生活當中把它做到,那才叫修行。行就是行為,我們身體的造作,身業行為;口裡面的言語,口業行為;心裡面的念頭,叫意業行為。行為再多,總不出這三大類,所以佛用身語意這三個字統攝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的行為錯了,一定要把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標准在哪裡?標准就是佛所講的經典,如果我們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標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不能做的,我們就決定不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應當要做的,我們就認真努力去做,這就叫如說修行。所以,經念得再熟,講得天花亂墜,如果沒有去做到,沒用,對於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關。一定要把它做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我們才能夠得到。所以這句非常重要。

  古大德比我們現在學佛人強的地方,就是古人言顧行,行顧言;換句話說,他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他不敢說。今人的毛病是言不顧行,行不顧言,他能夠說,他自己也做不到,這是今人學佛不及古人的地方;換句話說,古人重視修行,唯有在修行當中才能夠體悟,體會悟入。你要不真正在行門上用工夫,你經念得再熟,讀得再多,實在講,你所明了的都是表面上的常識,沒有深度。深度,一定要自己有真功夫去入進去,你沒有真正修行的功夫,你入不進去。你學得再多,就是古人所講的「道聽塗說」,「記問之學」。記是你記憶,問是見聞,你看得多、你讀得多,你記得很多,全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不是從你心性當中透出來的,不是自己的。縱然你能講得十二部教,能講得一部《大藏經》,你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大藏經》,不是你自己心性的經典,那個與你還是不相干。最要緊的是要自己心性能夠契入,把佛的經變成自己的經典,這是佛對我們的期望。佛不是叫我們學他的東西,這一點要搞清楚。佛決定不牽人鼻子走,佛是指點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要我們自己去親證。我們所證得的,跟他所證得的無二無別,所以佛佛道同,佛佛平等。沒有這個佛比那個佛大,這個佛比那個佛高,沒有,成佛之後統統平等。

  如說修行列為第一,我們果然照做,就是對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真供養,佛對我們的教誨沒有辜負。可見得供養不是在香花果品這些東西,不在這些,是要自己真正有成就,契入諸佛的境界。第二是:

  【利益眾生供養。】

  『利益眾生』的心決定不能斷,利益眾生的事,一定要隨緣、隨分去做,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機會,有了這個機會就要去做。而利益當中,最殊勝的利益就是把佛法介紹給眾生,所有一切供養之中,沒有比佛法的供養更殊勝,沒有了。所以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印這麼多經書?印這麼多小冊子?目的就是利益眾生,修這個供養。隨時隨處遇到有緣的人,有緣是對佛法有好感的人,我們看他不會反對,他能夠接受,就把佛法介紹給他。這裡面決定用不著顧慮,這個佛法是經書,這個東西不恭敬有罪過,怕我送給他,他不知道恭敬,造罪業。你要在打這些妄想,你就把這個機會斷掉了。一定要曉得,現代是什麼時代,我們眼前是什麼樣的環境。過去講恭敬,那是古時代,是一個禮法、教育很嚴格的時代,大家都守禮、都懂禮,就必須循著禮法去做。今天這個時代,禮法在中國也沒有了。民國成立以後就廢除了。將來在歷史上,也是很遺憾的一個時代。在台灣,我們講中華民國,今天八十五年了,民國成立八十五年,沒有禮、沒有樂,沒有禮樂就是亂世,老百姓生活無所遵循。我們看看中國的歷史,二十五史現在很普遍,你看看中國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帝王拿到政權之後,不會超過五年,制禮作樂,使全國人生活都走上規律化,都有規矩、都懂規矩。唯獨民國成立之後,這麼多年,都沒有制禮、都沒有作樂。

  所以在台灣,有很多同修問我,有同修結婚,要用什麼儀式?你愛用什麼就用什麼,為什麼?沒有禮!大概婚禮現在多半用外國的,外國也有不同,每個國家也不一樣,你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反正是亂世。喪禮在中國,許多還是用清朝的,披麻戴孝是用清朝的。國家沒有制禮作樂!樂章,只有一個國歌。所以諸位讀歷史,你看每一個朝代的禮樂志,你去看那個,什麼樣場合用什麼樣的樂章、用什麼樣的儀式,國家統一規定的。我們現在處在亂世,沒有禮,你怎麼能講禮?你怎麼能要求別人講禮?諸佛菩薩要是在此地,也不會要求我們講禮,只要你心裡面真正歡喜,恭敬接受,就好了,形式上可以不必講求,不要那麼樣嚴格的要求。那個要求對於古代的人可以,對現代的人不可以,現代人沒學過,沒人教導他過。所以我們利益眾生要懂得現實的環境,知道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還有一樁事也可以在這裡提一提的,我們佛教對於佛菩薩的形象很恭敬。現在有些商人,利用佛教徒的弱點,把佛像印在他的廣告上送到你家裡,你就束手無策,怎麼辦?不曉得怎麼處理?一看到廣告上有佛像,報紙上有佛像,這個報紙怎麼辦?拿起來供著?我就遇到一些同學來問我,怎麼辦?我說當垃圾處理。那不有罪過!你要怕罪過,你就把佛像拿去供在家裡好了,天天有廣告,你家裡房子貼滿了,你也供不完。一定要有智慧,通權達變。在過去遇到這個,我們可以把它燒掉、焚化,現在不行,現在焚化造成污染。不但在外國不許可,現在在中國也不許可,不准你隨隨便便去亂燒紙。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要了解現代的環境,從前人對佛像的恭敬,因為佛像太難得了。畫一張佛像也很不容易,所以破損了之後要修補。現在印刷術發達了,印的比從前畫的莊嚴多了,數量又多,你怎麼處理?我們當垃圾處理,關於這些破舊這些佛像,我們用干淨的紙把它包起來,外面用塑膠套套好,封起來,放在垃圾一起去處理,我們恭敬心就盡到了。在古時候,這樣做的時候,一個是焚毀,一個是放在水裡面沉到河底。這兩種方式在現代都行不通,現在在環境保護之下,這兩種都是違法的,都不可以這樣做的。佛教給我們,佛弟子一定要守法,國家的憲法、地方上的法規都要遵守,那叫依教奉行。所以利益眾生的心要有,利益眾生的事隨時隨處我們應當要做。第三句:

  【攝受眾生供養。】

  『攝受』用現代的話就是接引,引導他學佛。利益裡面是叫他得好處,這個范圍很廣,有得佛法的利益,有得其他的利益。譬如我們在學校設獎學金,我們並不是讓學生來學佛,是讓一些家境清寒的學生,對他們在物質生活上有一點幫助,在精神生活上有些鼓勵,這都是屬於「利益眾生供養」的。我們把佛法介紹給他,使他對佛法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肯學習。縱然發心學習,他不知道怎麼樣學法,如果你要是幫助他、接引他,那就是屬於『攝受眾生供養』。這就是我們講接引眾生,這裡面的范圍也非常之廣,也非常之深。「攝受」,不僅僅是要時時刻刻關心他、照顧他,一定要想方法誘導他,使他能夠理解佛法,然後能把佛法如說修行,幫助他到如說修行,才是真正攝受眾生。幫助一個人,沒有幫助他到如說修行,都是利益邊上的事情,那個不是攝受。

  【代眾生苦供養。】

  眾生的苦哪能代?前面說過,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是沒有辦法代替的,佛在經上講得非常透徹。各人因果,各人要承受,我們在《楞嚴經》上所看到的,阿難跟釋迦牟尼佛的關系是堂兄弟,關系非常密切。世尊,堂兄弟一共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是最小的,也是世尊最喜歡的一個小弟。他遭摩登伽女之難,阿難自己才真正醒悟過來,曉得業因果報必須自己承當,他的堂兄是佛,也沒有辦法代替他。那此地這個『代眾生苦』怎麼講?雖不能代替,要有代替的心願,事上做不到,心不能沒有。能有代眾生苦的心,可以做到等流的這些事,我們講不是直接的,間接的可以。

  譬如我們今天物質生活很豐富,有多余的,我們可以在自己生活裡面減幾分,我們生活變苦一點,多余的錢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眾生,這等於說我代他苦,我在代他受苦。代眾生苦是個很大的力量,這個念頭。應用在修行上,佛菩薩在因地初發心的時候,他為什麼那樣勤奮努力?世間人的工作,無論讀書也好、就業也好,你非常精勤努力的工作,都有兩個力量推動你,一個是名,一個是利。如果沒有名利,你還肯干嗎?你就不肯干了。所以你一分努力有一分收獲,這個收獲是利的收獲、名的收獲。佛菩薩一切名利統統都放下、統統都捨掉了,他為什麼精進不懈?就是前面講的,他要為了利益眾生,所以自己怎麼樣的辛勞,他也能夠忍受,代眾生苦;換句話說,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都是代眾生苦。這種代是間接的代,而非直接的代,直接那種因果,因緣果報,是沒有辦法代替的,這是有辦法可以代替的。

  這些全都是屬於菩提心,古今許多出家、在家的大德,都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親眼所見到的,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看到他生活那樣的簡單、刻苦。老居士一天吃一餐飯,他是日中一食,而且吃得很少。他的工作量大概是普通人的四倍,我們一般人想跟他見面,要一個星期之前跟他約定時間,他給你排出時間,什麼時候跟你見面。那麼樣的繁忙,生活那麼樣的節儉,他完全省下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做慈善救濟的事業,生活節儉,沒有一分錢的浪費。這些都是典型的「代眾生苦供養」。

  出家人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人我們沒有見到,老和尚那些照片我們看到很多。我們從所有照片裡面去看,老和尚從來沒有穿一件衣服上沒有補釘的,你找不到。這就說明,他這一件衣服穿多少年,穿破了補,破了再補,可以看到他生活的節儉。過去在靈巖山的印光法師,勤儉跟虛老和尚一樣。所收的一切供養,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決定沒有拿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沒有,都做了弘法利生的事業。過一種很清苦的生活,別人不能忍受,他過得很自在。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下面:

  【勤修善根供養。】

  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像植物,只要有根,它就會發芽、就會成長,會開花結果。善根意思就是說,這個根能生一切善法,稱之為善根。經上告訴我們,世間有三善根,這個世間是講六道,六道眾生一切善從三個根裡面生的,這三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癡。由此可知,『勤修善根』是斷貪瞋癡,要真干。反過來,貪瞋癡叫三毒煩惱,換句話說,世間六道輪回裡面所有一切的惡,都是從貪瞋癡生的。所有一切善,翻過來,是從無貪、無瞋、無癡生的。由此可知,佛法裡常常教給我們斷惡修善,我們應該從哪裡斷起?從哪裡修起?大乘佛法常教人從根本修,斷惡修善的根本就在貪瞋癡,一定要把貪瞋癡斷掉,要培養無貪、無瞋、無癡。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都沒有貪瞋癡,那你所作所為都是善的,從善根生的。如果沒有離開貪瞋癡,你所作的都不是真正的善業。所以斷惡要從根本斷,修善要從根本修,怎樣去培養無貪、無瞋、無癡這個重要。

  佛法當中,善根只有一條,叫精進。進是進步,不退轉。精進,精是純而不雜,精純的進步,這叫精進,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一門深入,那是精進。佛法裡面最忌諱的是雜進,就是進步裡頭摻雜著許多,不是一門。學得很多、學得很雜,我常講那叫雜進、亂進,這是得不到效果的。要真正得到效果、真正得到成績,一定要懂得精進。因為精進,你的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佛法的精義、精華你能夠體會、你能夠深入。你要是搞得太多、太雜,你所看到的都是皮毛、都是表面,你記得再多,都是很膚淺的,我們現在的話說沒有深度。你懂的東西很多、很博,但是沒有深度,沒有深度就是沒有受用。我們修學大乘,能夠抓住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又能夠保持精進,這個成就,實在講就像古人所說的克期求證,可以訂一個時間表,我能達到理想的目標。這是顯著的成就。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六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60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六面,最後一段看起,第八十一段看起:

  【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

  上一次我們講到此地,今天接著再看底下經文:

  【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行願品」裡面給我們說的「廣修供養」,法供養當中舉了七個例子,前面跟諸位說過,法供養也是無量無邊,只略舉七個例子而已。當然舉的這七個例子,是法供養當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今天我們看第六個例子,『不捨菩薩業供養』。業是事業,菩薩業就是菩薩的事業,菩薩事業是什麼?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就是菩薩的事業。如果我們常存此心、常做此事,就是「不捨菩薩業供養」了。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菩薩念念為利益眾生,而凡夫念念是求自私自利,這是凡夫跟菩薩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菩薩念念為眾生?菩薩了解事實真相,在十法界裡面決定沒有我,我與我所俱不可得,《般若經》裡面講得很多。因此菩薩的行業,唯有利益眾生。利益眾生也就是上求佛道,前面「行願品」經文我們讀過,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可見得菩薩業就是實踐諸佛如來的大悲心。因大悲心,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得上求下化原來是一樁事,並不是兩樁事。下化就是上求,上求就是下化,正是所謂不二法門,這個才叫菩薩業。這一個意思。

  另一個講法,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都省掉。菩提薩埵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菩提是覺悟,薩埵是眾生,覺悟的眾生。由此可知,菩薩業決定是覺而不迷,三皈依裡所講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念念不捨覺正淨,這個人是行菩薩道,也就是不捨菩薩業供養。這個說法,意思也非常之好,實在講兩個意思我們要能夠把它融會貫通,上求下化不離覺正淨,這就是菩薩事業。菩薩事業表現在哪裡?就表現在我們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改變我們的工作,希望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能與這個原則相應,那你的生活就是菩薩業,你每天所作所為就是在修不捨菩薩業供養。由此可知,經上所講的字字句句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

  第七句是『不離菩提心供養』。這個七句裡面,佛說法,用意實在講也很深,也能夠契合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習慣。第一條重要,最後一條更重要,前後這個兩條,把當中這五條全部都包括在其中。諸位仔細去觀察,你就曉得。《華嚴經》上說,如果離開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屬魔業,那不是菩薩業,是魔業。這就說明菩提心重要,菩提心是個覺悟的心。前面已經講了菩薩業,實在講,沒有再說菩提心的必要,為什麼要特別把菩提心墊後?特別強調覺、迷的重要,所謂一念覺,就與佛菩薩相應,一念不覺就與魔相應。

  自古以來,學佛的人最後變成魔,這個事情太多了,學佛成佛的人不多,學佛學成魔的人太多了。難怪世尊在《楞嚴經》後面用大篇幅的經文,《楞嚴經》總共有十卷,第九卷的後半近第十卷,總有一卷半的經文,佛給我們說五十種陰魔。五十種是五十種類,每一類裡面那不曉得有多少?都是學佛最後變成魔。他為什麼變成魔?忘失菩提心,把菩提心給忘了。所以《華嚴》才說,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這一切善法就是佛法,這種人也很難得,完全是依教修行,雖然依教修行,就是菩提心忘掉了。依教修行為什麼還會忘掉菩提心?這個問題最好不要問,想想自己你就明白了。我們自己今天也很難得,也在這裡依教奉行,問問自己有沒有菩提心?這個答案不就是現成的嗎?真的,不在別人,就在自己這邊。

  為什麼會忘失菩提心?一個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看破,一個是煩惱、習氣沒有放下。看不破、放不下,哪來的菩提心?菩提心的確不容易,菩提心一發,真的發出來,你就不是凡夫,你就是菩薩,而且不是普通菩薩,是《華嚴經》上的初住菩薩。初住菩薩叫發心住,你們想想,發心住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他菩提心發了之後,他就住在菩提心,就是此地講「不離菩提心」。離了菩提心,他還住什麼?他就不能叫住;住就是不離,他住在菩提心上。所以菩提心一發,他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由此可知,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我們也發了,從哪裡發?嘴皮上發的,心裡面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口頭上發的菩提心不管用。這一句在「行願品」裡面非常重要。

  我們能不能真正發起菩提心?給諸位說,很難,太難了。實在講,難在我們對於事理的真相,一直到現在還是很模糊。你說經典讀了這麼多,聽了這麼多年,實在講是似懂非懂。說你不懂,你好像也懂的滿多;說你懂,你確實沒有入境界。為什麼聽了會似懂非懂?聽了沒有照做,所以你懂得那些全是屬於皮毛的常識,我們中國俗話講道聽塗說,聽別人這麼講的。讀佛經,聽釋迦牟尼佛這麼講的,聽諸菩薩這麼講的,自己沒見到,所以是屬於叫記問之學,與自己不相干。許多的學人犯了這個毛病,自己不知道,辛苦一輩子都不能成就,這是非常可惜。我們總得要搞清楚、總得要搞明白。聽佛菩薩說了之後,我們自己要把它證得,一定要親證。怎麼個證法?就是要把它做到,做到就證得。譬如就以此地這幾句來說,如說修行供養,我們有沒有遵照佛的教誨去修行?經念得再多,你念了十萬遍、念了二十萬遍,如果不能解義,如果不能修行,修行就是照做,不能把經典的教訓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沒有修行,經念得再多都沒用處。

  佛法,大家要記住,佛法要行,不要說,說是空口說白話,一定要把它做到。做到之後,經裡面所講的義理你就體會到了,一定是在生活實踐當中體會佛講的真實義。你能體會到那就叫證。證入有淺有深,淺深是怎麼回事情?是你做到的功夫不一樣。你做的功夫淺,你體悟的就淺,你做的功夫深,你所體悟的也深。我們講不離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就是初住菩薩,從初住到如來地,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了有四十二個位次。前面四十一個位次是菩薩位,最後一個位次是果位,成佛了,總共四十二個位次。四十二個位次都是證,就是說證入淺深不一樣,十住菩薩證得淺,十地菩薩證得深。諸位要搞清楚,所謂證就是在生活當中的體驗。生活當中,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真相,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都要靠覺心。所以,不覺決定不行。覺心是真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妄心;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佛在經上常說,阿羅漢、辟支佛沒有發菩提心。阿羅漢、辟支佛都算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他們得到正覺,佛說他們沒有發菩提心。由此可知,發菩提心的標准就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是發菩提心了,正覺的人都沒有發菩提心。

  我們念到這一句,怎麼辦?若依經論的講法,《觀經》上講菩提心,說了三個。「至誠心」,至誠是真誠到了極處,這是真心的本體,菩提心的本體。又說「深心、回向發願心」,這兩種是菩提心的作用,有體必有用。至誠心起作用,對自己叫做深心,對人對事對物叫回向發願心。《大乘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也講了三個,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也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顯。直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誠到極處!我們學佛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什麼成就?我們今天的成就是念佛往生淨土。諸位要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縱然你做到一向專念,你也不能往生。佛在經上把往生的條件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你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條件都一樣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一向專念是第十八願。你發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有一向專念,沒有發菩提心,還是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下下品到上上品都要符合這個標准,這才說明菩提心的重要,凡是往生的人都發菩提心。

  也許有人會生起疑惑,有不少念佛往生的人,他生前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經、也沒有聽過講,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怎麼會往生?沒聽說他發菩提心。其實他是真正發了菩提心,你問他,你發了菩提心嗎?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他真發了。他發了什麼心?蕅益大師在《要解》上講得好,他厭離娑婆,對於娑婆世界沒有一絲毫的留戀,一心一意就是想求生極樂世界,就是想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無上菩提心,真覺悟了,六道輪回、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他要離開,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一心去取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覺悟了。蕅益大師說得好。

  深心是好善好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至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他喜歡這個事情。娑婆世界人間天上的福報,他也不希罕,他也不再把它放在心上,完全沒有牽掛,這是捨離。所以你問他什麼叫菩提心,他說不出來、他不懂,而事實上,他的心跟無上菩提心完全相應。這種人對待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只要遇到人,他都笑咪咪的,「阿彌陀佛,念佛好」。這就是發願回向心,這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大悲心,他的確不捨一個眾生。看到人,他跟你合掌,阿彌陀佛,念佛好;看到畜生,他也跟你講,念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看他的心多真誠、多慈悲,念念願一切眾生同生淨土。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這些老阿公、老阿婆,他們念佛往生,你仔細觀察,那真的具足圓滿的菩提心,成就絕非偶然。我們跟他相比差遠了,確實不如他。他一心念佛,我們雖然念佛,心裡面有許多牽掛。出家人還牽掛興隆道場、弘法利生,這是不是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若是著了弘法利生的相,著了興隆道場的相,也是忘失菩提心。你修一切善業,弘法利生是善業,興隆道場是善業,你心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你做這些善業,《華嚴經》上講盡屬魔事,你所做的是魔事,不是佛事。將來你到哪裡去?你當大魔王,因為你的福報太大。魔是怎麼成就的?煩惱成就的,你煩惱沒有斷,憂慮、牽掛沒斷。弘法利生、興隆道場這個事可不可以做?可以做,菩薩也做,佛也做。佛菩薩做跟凡夫做,不一樣在哪裡?佛菩薩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雖然興隆道場,雖然弘法利生,心中若無其事。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興隆道場、弘法利生是生心,生心要無住才行。無住簡單講,心裡頭若無其事,干干淨淨,絕對不以為我要興隆道場,你有個「我要興隆道場」,你著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全都著了。著了四相就是魔,離四相就是佛菩薩,覺、迷的樣子就在此地。覺悟,覺悟是什麼樣子?迷,迷是什麼樣子?菩薩事業是什麼樣子?魔王事業是什麼樣子?在這個地方就能辨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換句話說,佛菩薩的心永遠清淨的,永遠是一塵不染。塵是塵勞,事情一樣做,比別人做得還多、做得還細、做得還圓滿,心裡頭若無其事。魔業的相?他也做,也勤奮努力在做,他心裡頭著相。所以我們要明了,著相是魔業,離相是菩薩業;著相就是凡心,離相就是菩提心。真正會用功的人,要在這個地方下手。菩提心才能成就菩薩的事業,才能夠圓成佛道。

  這個七句簡單就介紹到此地,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校量功德,這就是比較果報的殊勝。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

  這句話這段文裡面沒有,是在《華嚴經》上這段文前面的,曾經講過事供養。事供養裡面多半是講財供養,財有內財有外財,《華嚴經.第六回向章》裡面講了幾十種的供養,說得很詳細。這就說明財供養無量的功德。

  【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事上講的供養,《華嚴經》上舉的比喻也很多,《金剛經》上也有多次的比喻。我們不要說得太多,說一個比較小一點的,我們還能夠體會到。經上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這是小的,在比喻裡面是最少的。三千大千世界,不是這個地球,是整個的娑婆世界。有人說,佛法裡面講的三千大千世界彷佛現代天文學家講的銀河系,銀河系裡頭多少星球!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每個星球裡頭都有眾生,我們相不相信?我們學了佛的人一定相信,不學佛的人則未必相信。你看現在科學探險,很多星球我們用衛星、人造衛星去探險,發現許多星球裡面沒有生物、沒有動物。當然,像地球這樣的有智慧的動物存在的這種星球,太空當中不能說沒有,這幾乎科學家大家都承認,絕對不是地球是唯一有人居住的。現在科學家幾乎都同意,太空當中可能還有比我們更聰明的高等生物居住的星球,這是他們的看法。而佛講的是每個星球裡面都有眾生,而有許多眾生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得見的。

  譬如佛給我們講的六道就太明顯了,六道裡面人鬼雜居,現在很多外國人也相信了。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住,可是人不妨礙鬼,鬼也不妨礙人;人見不到鬼,鬼也見不到人。如果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由此可以類推,許多星球上,我們覺得那裡沒有人,可能有另外一種眾生,他生存在那個地方,他適合於那個環境。太陽溫度很高,可能就是高溫裡面有生物,不是那個高溫他不能生存。我們憑什麼能相信?佛給我們說了個事實,說了個道理,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怎麼現前的?一定是有有情眾生,他是正報;如果沒有有情眾生,就不可能有無情的依報。如果我們肯定佛這句話,我們就相信所有的星球裡面都有生命,都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我們六根不能接觸到的眾生,他們生活在那裡。怎麼可以說它沒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決定不可能有這個星球。甚至於說不可能有虛空,虛空也是環境,虛空也不是真的,也是從業識裡面變現出來的。

  所以一個大千世界范圍就大了,太大了。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這還得了,我們凡夫看起來這是天文數字,拿這個布施供養,那福報太大了,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是佛經上講布施供養最少的。佛在《金剛經》上說,以布施功德要跟受持《金剛經》,乃至於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的功德,跟它相比,大千世界寶施不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的功德。比喻太多了,我們只舉這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前面所講的是無量無邊世界寶施,這個功德要比起法供養那就不能比了。法供養一念的功德,就超過它太多,多到什麼程度?說實在的話,佛都說不出來。這個話是真的、是假的?佛沒有妄語,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怎麼會說假話?而實在這個道理並不難懂。無量的寶施,這個寶來布施給我們,我們得到無量的寶施,諸位想想,只能解決我們物質生活問題,我們得到物質的享受,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縱然是你得到大千世界的七寶,你依舊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寶施的功德是很有限的,法布施裡面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一句法,經上講半偈一句,你能夠理解受持,就能了生死出三界,那無量寶施功德怎麼能跟你相比?

  這個理不深,事情並不難懂,只要我們冷靜去思惟觀察就明白了。所以世間一切財寶,說穿了,沒用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簡直叫找麻煩的。如果再冷靜的觀察,世間的大富長者,億萬富翁,不如一個要飯的乞丐,為什麼?要飯的乞丐身心自在,無憂無慮,生活快樂的不得了,他自在。億萬富翁一天到晚在操心,患得患失,那個日子好難過。沒有智慧看不到。我出家受戒的時候,戒和尚道源老法師,我們在受戒的時候,他給我們講個故事,就是講江蘇揚州這個地方一個要飯的。他們那是小時候出家小和尚,都見到過這個人。這個老人要飯,兒子經商發了財,鄰居朋友都罵他的兒子:你發這麼大的財,過這麼好的生活,你怎麼可以讓你的父親在外面要飯,做乞丐,這大不孝。這兒子也很難過,面上無光,見不得人,就派了很多人到處去打聽、找,好不容易把他的父親找回來。找回來養在家裡,雇了人侍候他、照顧他。大概過了不到一到月,老先生偷偷的又溜出去要飯了。以後人家問他,他說我要飯自在、快樂,每天游山玩水,走到哪個地方,破廟裡面就可以休息一下。他說在家裡頭,這麼多人來侍候著,就像坐監牢獄一樣,苦不堪言。這個人有智慧,不是凡人,你就曉得他的心多清淨,在世間無憂無慮、無牽無掛,過大自在的生活,他能捨。

  所以要曉得,名聞利養這些東西全叫枷鎖,佛在經上常有比喻,你凡夫身上帶了多少枷?你的手腳上有多少鎖煉?一點都不假,你心裡面有一樁牽掛,就是一副枷鎖。你有多少牽掛?你有多少憂慮?你的日子怎麼會好過!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佛經上講的,法供養的功德的確不可思議,決定不是財供養能夠相比的。底下說明這個道理。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我們先說這兩句。第一個是『諸如來尊重法故』,如來是徹底覺悟的人,圓滿覺悟的人,他知道法可貴、他知道法真實。假的東西再多,不能跟真的東西比,不能比。唯有法能令眾生斷煩惱、出輪回、成佛道。第二句是『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這是法供養為什麼第一條說如說修行?如說修行才能成佛。我們學佛,學佛的目的何在?目的就是要成佛。你要想成佛,你一定要如說修行;你要不如佛所說的修行,你就成不了佛。現在我們不談成佛,我們講往生。佛講《往生經》,這是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個三經叫《往生經》,你要不如說修行你就不能往生。絕對不是說我每天在佛菩薩面前把這個經念幾遍,每天念個幾聲佛號,別說幾聲,古人講的,一天念十萬聲,喊破喉嚨也枉然。什麼原因?沒去做!

  會念佛的人,聲聲佛號喚醒自己覺悟,那就是如說修行。不會念的人,口裡面佛號跟心裡面的念頭不相干,口裡念佛,心裡還打妄想,這個叫不相應。這種念佛,就是你一天念十萬聲也枉然,念佛號枉然,念《無量壽經》也枉然,一定要相應。口念佛,心裡面真的有佛,除佛之外一個妄念都沒有,那就相應。所以一定要做到「淨念相繼」,淨是清淨心,沒有第二個念頭在裡頭,淨就是不夾雜的意思;不懷疑、不夾雜,你心就淨了。相繼是不斷,不一定是這句佛號不斷,實在講,佛號斷不斷沒有關系,淨念不能斷,著重在淨念相繼,也就是清淨心,要保持你的清淨心。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心淨則土淨,與西方淨土就感應道交,誦經、念佛,心不清淨就不相應。這是我們講到,如說修行決定往生,往生不退成佛,也達到這個目的了。「出生諸佛故」,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佛。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

  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廣。『菩薩行法供養』,法供養狹義的說,就是指前面的七條。真正能夠如說修行,這就是修法供養,那你就是『供養如來』。如來是指誰?一個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為什麼?一尊佛所說之法,即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佛佛道同。第二個意思是供養自己的真如本性,你如說修行,必定心開意解,明心見性。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兩句話就是「供養如來」,供養自性的如來,這是無上的供養。底下講:

  【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由此可知,供養不在形式上,往往形式上的供養是假供養,不是真的。『真供養』是如教修行。前面七句都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能把這七句跟自己的生活、工作、處事、應酬完全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沒有痕跡、沒有界限,那就是如說修行,這叫真供養。再看底下這一段。

  【普賢行願品曰,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

  「行願品」裡面,像這樣的經文、句子很多,特別強調以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如果對眾生沒有慈悲心,就是經上講的魔業,你所造作的全是魔業,將來果報都是當魔王。大的福報就是魔王,小的福報就是魔子魔孫、魔眷屬。

  所以『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大悲水是比喻,千萬不要誤會。每天在佛菩薩面前供一杯水,念三遍大悲咒,這就是大悲水,這個能饒益眾生嗎?靠不住。這個大悲水,水是比喻心,大慈悲心,為什麼把它比作水?水,第一個是清淨,第二個是平等。所以我們供佛,有佛像,供養佛,如果是最簡單的供,香花水果都沒有,只供一杯水,這是最簡單的供養。這一杯水不是給佛喝的,它是表法的,我們見到這杯水,就想到我們的心要像這個水一樣干淨,清淨心。心要像水一樣的平,不起波浪,平等心。所以,這杯水就是表清淨、平等,取這個意思,見到水就想到我的心要清淨、要平等。以清淨平等心去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就叫做大慈悲心,這個地方是這個意思。

  饒益眾生,益是利益,前面說過,利益眾生供養。利益要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的利益,叫饒益,饒是豐饒,不是普通的利益,不是小利益。這就是教給我們,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得最大的利益,最圓滿、最究竟的利益。常常存這個心,對待一切眾生,決定不能在一切眾生裡面分好惡。這個眾生我很喜歡他,我跟他很有緣,我看到他就高興,我對他就慈悲;那個眾生我看他就討厭,看他就不喜歡,我對他就沒有慈悲心,就想方法排斥他。這樣修行,叫魔業,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想成佛、如果你想往生,你一定要以清淨心、平等心、無分別心對待一切眾生,你才能成佛,你才能往生。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菩提不是對自己說的,是對眾生說的。菩提是覺悟、是覺行,覺悟、覺行都看你怎樣待人接物,從這個地方看你是不是真的覺悟?我們要認真反省、檢點,絲毫不能放松。我們看到古往今來,多少修行人不能成就,多少修行人,這裡面包括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墮落而成魔王、魔眷屬者,關鍵就在此地。第八十三段:

  【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雲超絕。】

  這是解釋『超絕』兩個字,意思好懂。『修道』怎樣才能夠『疾速』?疾速是快,很快他就成佛了。一定是如理如法。理是什麼?法是什麼?理是萬法唯心,這是理。法是什麼?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講這個經文的意思果然明白了,我們就曉得,「速疾成佛」之法就是念佛成佛,念佛這個法不可思議。念菩薩你就成菩薩,念什麼就成什麼,這是佛在大乘經論裡頭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真理、是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想佛,你當然就成佛,根據這個道理,於是我們對於十法界的因果也就恍然大悟了。

  為什麼佛在《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盡屬魔業」?我們現在明白了,我們心裡面沒有離開貪欲、沒有離開瞋恚、沒有離開愚癡、沒有離開傲慢、沒有離開嫉妒。還有這個念頭在裡面,修學大乘佛法,剛才我們說了,興隆道場、弘法利生,這些事業都叫做魔業,將來你修成了,都變成魔王;沒修成功,也是魔子魔孫、魔王眷屬,搞這個去了。這也叫我們覺醒,為什麼四弘誓願先要叫你斷煩惱,再叫你學法門?煩惱斷了學法門,是菩薩業;煩惱沒有斷廣學法門,是魔業,這不是很清楚嗎?才知道斷煩惱重要,煩惱不斷就是魔,《楞嚴經》後面五十種陰魔,魔的根在哪裡?煩惱。煩惱從哪裡生的?從五陰生的,色受想行識。每一條裡面佛說了十種,一共五十種,五十種陰魔,陰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所以學佛,沒有成得了佛、沒有能往生,全變成魔王,非常可怕。

  「速疾成佛」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這個事情不假,真的。就在這些年,我們看到不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那是真的往生,決定不是假的,預知時至,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近這幾年,我們看到不少,聽到不少。剛才我還聽到這邊一個同修告訴我,台中蓮社那邊,最近有個兩歲的小朋友往生,預知時至,告訴他媽媽,兩天之後我就要走了。他媽媽問他,今天算不算?他說算,到第二天他就往生了。他媽媽還問他,你到哪裡去?他說我到觀世音菩薩旁邊蓮花那裡,清楚明白,真的就走了。所以同修們真正要記住,我們要作佛、要作菩薩,萬萬不要作妖魔鬼怪,那個不得了。妖魔鬼怪雖然享大福報,福報享完了都墮阿鼻地獄,墮地獄的罪太苦了,墮地獄的時間太長了。

  今天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這是關鍵,我們自己能夠掌握,我們要成佛,還是要作魔,就在我們自己一念取捨。你一念覺、一念正,就是佛菩薩;一念邪、一念惡,就墮落在魔道。這是超絕,超絕的意思也很深、也很廣。法藏能超絕,我們也能超絕,只要明理、只要懂方法,這一生當中,確實可以超絕,往生就超絕了。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51-55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61-65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