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以捨利弗為首的六位尊者,齊聚於跋耆國的師子園中飲茶論道。今天討論的主題是:怎樣行持才算最快樂?
阿難尊者率先發言:“我認為:比丘能夠多聞不忘,總持諸法義味,具足修習梵行,然後為四眾弟子廣為說法,這才是最快樂的生活。”
接著,離婆羅尊者站起身,慷慨陳詞:“諸位!我認為,比丘能夠樂於閒靜之處思惟坐禅,止觀雙運,得心應手。這樣的快樂,人間能有幾人有?”
阿那律尊者聽後,信心滿滿地對大家說:“假如一位比丘,能夠探囊取物般地運用天眼觀察世間眾生的生死善惡,以及他們死後歸趣,那將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輪到迦葉尊者發言時,他表情莊重地說:“依我看,倘若比丘能夠寄身於山林勤修頭陀,以自己的精嚴修行影響大家,使更多的人都身無放逸,勤於苦行,那定將是人間大樂!”
目犍連尊者站起身,自豪地對大家說:“我認為比丘假如擁有無盡的神通,那將是多麼的惬意!拿我來說,身體頃刻千變萬化,天堂地獄來去自如。大家都能像我這樣,豈不是世上最快樂的人嗎?”
待迦葉尊者說完,阿那律對捨利弗說:“我們幾個都說完了,你是主持人,也得談談你的觀點呀!”
捨利弗聽後,不慌不忙地說:“在我看來,比丘能夠降伏其心,成就三昧,且能在禅定中隨意進出,運用自如。這樣的比丘,不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嗎?”
最後,捨利弗提議說,我們說來說去,也沒個結果,還是請佛陀他老人家來為我們評判吧!
佛陀聽後,微笑著說:“首先,阿難比丘聞法能持,總攝諸經,故而以聞法為樂;而離婆多比丘樂閒慕靜,不喜鬧市,所以他以止觀為樂;至於阿那律,他號稱天眼第一,察觀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掌中觀珠,所以他是以天眼為樂;再者,迦葉比丘身披百納,習於頭陀,堪為世間楷模,所以他是以苦行為樂;目犍連比丘心得自在,變化無窮,水下空中如履平地,故其以神足為樂;最後,捨利弗比丘智慧絕倫,善降其心,隨意三昧,無有不周,故其以聖慧為樂。你們六位所站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同,不存在高下優劣之分。”
捨利弗聽後問佛:“世尊!依您之見,怎樣行持才是最快樂?”
佛陀慈祥地說:“出家人能夠依於村落而住,當乞食時到,便入村乞食;乞食完畢,便到樹下參禅打坐,以期早獲解脫。如此簡約、專一的行持,不就是最快樂的嗎?”
——界定根據《增一阿含經·325經》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