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是中國人孝道精神的表現,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很好的一種教育及風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國之後,並沒有廢除對祖先的祭祀。
佛教在印度,沒有祭祖這樣的事,因為佛教相信人過世之後,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間即去投生轉世,福報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轉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間,福報小或業報重的人,也馬上投生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去,如果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後,還沒有轉生的就淪為鬼道眾生。
因此,人死了以後,並不等於全部淪為鬼道,佛教是相信人死以後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是鬼道眾生,他可能升天、可能轉生為人、可能轉生為三惡道的眾生,不一定老是在鬼道,那是不是一定要祭祀呢?
如果還在鬼道,是應該祭祀;如果不是淪為鬼道眾生,是不是還需要祭祀呢?當然,對祖先的懷念是應該有的,我們佛教徒,對祖先忌日所作的紀念方式有:為他們作布施的功德、為他們誦經、為他們念佛、為他們修持種種的修行法門,把功德回向給祖先們,對已轉生的,可增長福德,可減少業報的苦難;對還沒有轉生、仍為鬼的,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減少為鬼道的時間早一點轉生。
中國人是重視孝、重視倫理的民族,因此,只要是優良的風俗習慣要保持,我們佛教徒不反對祭祀,只是對於紀念祖先的方式更掌握慎終追遠的精神。如果家庭的成員已經都是佛教徒了,可以已念佛、念經、拜忏或供僧、供養三寶或布施貧窮、作社會福利事業,以這些功德來紀念、來回向給祖先,這對他們是更有用的。
如果家庭裡還有人沒有機會成為佛教徒,他們認為要祭祀,以表達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機會和行動,那也很好,不要反對,可以陪著他們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希望用清明、中元這一段時間,到寺院裡去做團體共修,可向家裡的人說明,我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祖先,用不同的修行方式來報答祖先,或許家人也可能跟你一起去修行,如果他們不贊成你去寺院修行,你在家裡邊也可以以誦經、拜佛作為紀念,也很好。
阿彌陀佛!